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官难撩-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成晖有陆氏的把柄,如今公然投靠闻临,背弃陆氏,便是一个不知道何时会烧起来的引子。


引子尚未除,他的女儿却妄想着立足朝堂,陆从渊自然不会让他们如意。
  林延之终于明白了陆从渊的意思,惊起身再拜:“陆大人,在下哪有胆子敢搅扰春闱?您也知道,若非尚书大人抱恙,也轮不到我来做主考。一同主考的还有那些翰林学士,最是清正。何况是陛下亲自下旨准允,那陛下定是派人时时刻刻盯着的啊。”
  “谁让你在她考试时动手脚了?”
  陆从渊眼角的笑意收起,负手而立看向对面的人声鼎沸的贡院大门,温声道:“她若考得不好便罢,用不着我们费力。若是……”
  他拍了林延之的肩:“若是她走运进了殿试,夺了个二甲三甲进士的出身。那剩下的初授官职,便是林大人能做的范围了。”
  “陆大人的意思是?”
  “六部衙门里,寻个合情合理又不易晋升的虚职放上去就行,别让她进翰林院。”
  在北成,进了翰林便是半只脚踏进了内阁。翰林学士位不高但是相当清要,日后入了内阁便是手握了实权。如今皇帝这般看重她,若是让她得了阁臣的职权,难保不会威胁陆家在朝中的地位。
  林延之闻声,似懂非懂,但还是应了。
  等林延之走后,才有人掀帘走后,将手中的干果抛起来再接住,丢进口中嚼了嚼,冷笑一声:“兄长,这林延之能行么?”
  方才的对谈,陆钧安都在帘子后听了个完全。他不便露面,但是却觉得林延之绝非稳妥可靠之人。
  林延之此人,面上庸碌无能,实则最有心眼。
  他一路靠着陆家人走到这个位置,为陆家人办事起来却不肯出死力。是人都会想给自己留一寸余地,也无可厚非。但此人的过于圆滑,实在难让人亲信。
  陆从渊没回头,继续看着对街的贡院,眉头紧锁:“自然不行,但我们何必过于忧虑,那位元姑娘行不行,还两说呢。”
  晨起陆从渊还没醒神,便听人来报,说贡院考试的有元蘅,竟还有皇帝旨意下来准她入内。此事并非一朝一夕可成,皇帝是早就做好这个决定了。
  可叹那时初露风声时,陆钧安还特意来告知他,但那时他还不相信。
  就是不相信,才留得此女如今坦然走进了春闱的考场。
  “要不然,杀了就是。”
  陆钧安连干果也不吃了,坐在陆从渊的对面,看向熙攘的人群。
  陆从渊却摆了摆手:“一个文徽院考生罢了,就算有出众才能,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但她若莫名其妙地死了,这风浪,就能卷死你我,甚至殃及父亲。”
  “兄长,我有一事不明。她算是文徽院的学生,又出身世家,被皇帝和杜庭誉如此看重,按道理不应是直接授官么,何须曲折地来参加什么春闱啊?”
  若是元蘅是男子,或能直接凭恩荫入仕。但如今没有这个先例,所以即便她入了文徽院,陆从渊也不以为然。
  当时他只觉得元蘅一个女子就算入了院又能如何,还真能授官么?
  若真的授官了,都用不着他出面,其余士子也要闹上一闹了。
  谁知,皇帝竟然让她以文徽院学子身份参与春闱。
  就算旁人不知道皇帝的想法,但是陆从渊猜到了。
  允元蘅春闱,一来查验了她的本事,二来又能巧妙平息众怒,让众人就算心里别扭也无任何怨言可说。最多就是朝中旧臣拿着女子没有为官先例来上几封折子参驳,但只要皇帝置之不理,估计不多久也都会息声。
  陆从渊抿唇笑而不答。
  这些年伴君的路并不好走,皇帝的心意他也能猜破几分。但正因为猜得破,才更好应对。
  ***
  会试统共三场,九日后才真正结束。
  第一日的时候,有女子应考的事便似乘了风一般传遍了整个启都。
  无论是举子还是文徽院学子,都是议论纷纷,甚至此时被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议论许久。
  安远侯得知自己外孙女瞒着自己做了这么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后,甚至连一炷香的功夫都没用,便已经跪在了皇帝的朝云殿外要个解释。
  回了侯府后,元蘅头一件事便是沐浴洗漱,但是漱玉在给她隔着屏风递澡豆时,还是颇为担心地开了口:“侯爷这几日看着脸色都不好,你待会儿去拜见,想好怎么说了么?”
  没想好。
  元蘅被热气熏得有了困意,闭目叹了气:“要怎么说啊?”
  考前她将春闱一事瞒得那般紧,除了漱玉几乎没有旁人知晓。如今,等着要她解释的人,又岂止是一个安远侯?若非衍州距离启都不近,只怕元成晖都要赶来亲自问话了。
  漱玉被她这不以为然的模样惊得倒吸了一口气,但也清楚她的难处,转而道:“姑娘,凌王殿下在景公子的院子里呢,那盘棋下了得有小两个时辰了,我估摸着他是等着见你呢。”
  闻澈……
  元蘅在迷蒙的水汽中微睁开眼,模糊地想起来自己已经有些日子没见过此人了。
  他倒是仍旧常与宋景一同吃酒玩乐,但是元蘅为了春闱闭门不出,两人也是碰不着面。
  年节刚过的时候,闻澈还邀宋景去骑马。当时宋景特意问过她有没有空闲同行,但彼时元蘅却因着一篇读不明白的策论焦头烂额,想都没想便一口回绝了。
  元蘅沉默许久,久到漱玉以为她在浴桶里睡着了。
  忽然,元蘅想起了一件要紧事来:“将衣裳递给我,先去见他。”
  “谁?”
  “闻澈。”


第24章 旧账
  沐浴后已经快要午时了,入了廊下,便见宋景和闻澈两人在下棋。
  宋景棋艺不好,每回下错了位置都要耍赖。
  他正因为自己眼误走错了棋,与闻澈嚷着要重新来,还没待他动手,便侧目瞧见了过来的元蘅。
  赌气似的,宋景当作没看见继续下棋,连要悔棋的事都忘了,直接被闻澈杀了个落花流水。
  闻澈悠然地将目光投向元蘅。
  他笑了一声,将自己的棋子收回棋奁中,腾干净了棋盘,才道:“几月不见,元姑娘清减不少。”
  本是一句寒暄的话,却不知碰着了宋景哪处火气。
  他也伸手去收棋子,颇为暴躁地抓起一把便哗啦一声搁回棋奁,不冷不热道:“那是,来日的宰辅,必然辛苦。”
  元蘅原本觉得这是自己的事,不必告知旁人,可眼下看着宋景的火气,她才猛然觉得自己处事不周。
  自从她入了侯府,宋景待她如同亲妹妹,没让她受过半点委屈。可是她要参加科举这么大的事,却瞒得严实,他心中不舒坦也是自然。
  “瞧这天要落雨了,表哥与殿下还要在廊下对弈么?”
  元蘅将红木食盒搁在他的跟前,浓郁的炙羊肉香气从里面逸散出来。
  宋景本就生气,自打她今晨回来之后就没用饭,现在早就饿了。他只恨元蘅最会拿捏自己。终于,他还是扭过脸来直视着她:“我问你,你为何早些不与我说此事?你有把我当成你哥么!”
  元蘅笑着坐在他的跟前:“现在不是知道了?那不是一样嘛?”
  元蘅惯会用不讲道理的方式,对付向来不讲道理的宋景。
  闻澈掀开食盒,惬意道:“好香啊。宋景,你迫使本王在这里陪你下了一晌的棋了,那管不管饭?”
  宋景正准备好好与元蘅说道说道,却被闻澈打断,一时情急:“殿下!说正事呢,你打什么岔啊!她去参加的是春闱啊,是春闱!现在启都多少人盯着她?她……”
  “你不饿?那本王先动筷子了!”
  闻澈拾起食盒中的筷子便开始用饭了。
  宋景:“……你们俩是串通好的吧?”
  闻澈咽下一块炙羊肉,漫不经心地开口:“好几个月没见过面,上哪儿串通去?没那本事让元姑娘坦诚以待。”
  一个生气、一个不肯好好说话。
  元蘅觉得这事比春闱难办。
  宋景继续对元蘅絮叨:“你说你不想成婚,可以,只要有侯府在一日,便没人能逼着你嫁给谁。但是做官这种事,是你心一热就能去的么?你爹将陆氏得罪了个干净,而朝中结党营私之人甚众,多少人是陆党你辨得出么?往后你若有一步踏错,谁来护你?”
  在来之前,元蘅便知道宋景在气头上。
  原以为是一时间孩子脾气上来了,怪她将这种事都瞒着,才生了闷气。可是听了他这番话,她才恍然明白,宋景是在为她担忧。
  “表哥……”
  “别叫我表哥!”
  宋景这回是真的动了肝火了。
  这个平日不好念书,整日只知道寻欢作乐,受一场惊吓都能大病好几日的公子哥,似乎并不全然是元蘅以为的样子。
  她看着坐于一旁默默无言的闻澈,恍然知道了什么。
  他们少时便是至交好友,而彼时的二皇子闻澈心高气傲,与他交游之人又怎会是一个全然无所是处的纨绔?
  元蘅轻叹:“我都明白。但既然这般做了,你就信我一回。何况,能否高中还两说,此时说什么都过早了。你不让叫表哥,那我叫你亲哥成么?”
  叫亲哥也不成了。
  宋景不理她,往房中去了,还顺手拎走了食盒。
  元蘅刚出宋景的院子两步,便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她知道是闻澈。
  “来找本王的,为何一言不发就要走人?”
  闻澈倚在石拱门处,神色懒怠。
  他今日久违地穿了袭曳撒,腰间还佩了匕首。分明是冰冷的装束,但是却因为他面上的笑意而显得没有那般锋利。
  元蘅也不拐弯抹角:“殿下怎么知道是来找您的?”
  闻澈微眯着眼睛去看天色:“因为本王今日是来找你的。”
  “那殿下问吧。”
  “问什么?”闻澈故作不知。
  元蘅蹙眉:“既然没有要问的,那来找我作甚?”
  “没有要问的,是因为这一切我早就猜到了,去年冬天帮你抄书的时候,便已经猜到了三四分,后来我去见了老师。”
  闻澈走近她,将右掌作伞状搭在她的额间,挡掉细微星点的雨。
  这样的距离太近,动作又太过亲昵。
  “宋景的担忧亦是我的担忧,可我没有资格与你说那样的话。但是……只要你想好了,试一试也无妨。”
  三四个月未见,元蘅只觉得闻澈好像更柔和了。
  她今日来之前便想好了如何应对所有人的质问,但是闻澈没有问。
  她心中忽然一松,像是在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荆棘路上,得到了一瞬喘息的机会。
  “所以,你找我做什么?”闻澈问。
  早在方才进门的那一瞬,他便看出元蘅似乎有什么话想跟他说,但是因着宋景置气,便没有说出口。
  元蘅犹豫许久,还是扬起脸直视着他:“无关春闱。有件事我一直没想通,太巧了就显得蹊跷。前段时日,我偶然杜司业那里得到一篇诗文,是殿下写的,但是空白处的批红却是我师父的笔迹。”
  “所以呢?”
  闻澈耸了耸肩:“你想说什么?”
  “衍州之乱事发突然,是琅州柳氏千里夜袭,故意绕过了俞州来攻打衍州的。那是柳全知晓我父亲重病,想要趁虚而入。他做好了一切蒙蔽俞州消息的打算。何况,我派人往启都求援,结果启都还没动静,殿下便已经在衍江东将叛军揍了一顿。”
  元蘅的眼尾上挑:“殿下得到消息太快了,快到我害怕。”
  闻澈面上看不出情绪,往拱门下挪了一步躲雨:“接着说。”
  “我怕衍州城破只在旦夕之间,便命人安排百姓往启都方向撤出。没有人往俞州去,俞州不可能知道消息。殿下怎么来的?”
  这桩事已经过去许久了,闻澈万万没想到元蘅竟这时反应过来不对劲,在这里质问他。
  闻澈轻笑:“怎么来的重要么,本王没有救衍州于水火么?”
  元蘅道:“是,殿下是衍州百姓的恩人,元蘅不该在此质疑什么。但是,我想说的是我师父,褚清连。”
  闻澈袖间的手微不可查地颤了下,仍故作笑意:“褚阁老怎么?”
  “你只在我房中瞥见平乐集一角便知晓那是什么东西,可见你对它何止是熟知!再加上你的文章上有我师父的笔迹,可知你们关系匪浅。但你对我师父之死却毫不意外,就像是早已知悉。依照柳全死前所说,是他在衍州生乱之时杀了我师父,那时殿下应当还在俞州才对……”
  元蘅主动靠近闻澈:“所以,你那时根本不在俞州!你在衍州。”
  “你不仅知道我师父死了,甚至可能先我一步知道他死了……我说的对么,凌王殿下?”


第25章 入梦
  雨势在这时骤然密了起来,淋湿了她的鬓发,发丝黏在她的眉梢,如同墨色的花钿。
  她同样往拱门下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