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拈花成谶-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尴尬与失神,问良岫:“你说自己胸口中了刺客一箭”

    “是。”良岫平静地答道。

    “那好,那箭射中的是你的左胸还是右胸”

    “右胸。”

    “刺客从何处向你施放冷箭”

    “崖顶。”

    “为何遇刺何人刺杀”

    “不知。”

    声音依旧是如此平静,平静得让龙云漠的心几乎抓狂,几欲扑过去,抓住她单薄的双肩使劲儿地摇晃她,质问她:“你是木头吗那箭射穿了你的身体难道你不会痛吗你是死的吗我如此羞辱你难道你不会生气吗”

    龙云漠觉得良岫仿佛就是一潭净水,自己冷硬的心已经快要被她泡软了,因此他害怕,他迫切需要一个理由来厌恶云良岫,还需要一个借口将她在自己心中扼死。

    龙云漠没有动,只是皱着眉头看着始终低着头的云良岫,手指骨节分明地握紧又松开,松开再握紧,仿佛在扼制着什么。

    “那本王着人给你验身,你可同意”

    头终于抬起来了,清澈的眼睛里盛满了的竟然是哀伤,让龙云漠的心忽然有种负罪感,但是这种感觉立即被驱离。

    看着紧盯着自己的龙云漠那复杂的眼神,良岫浑身绵软无力,有种即将窒息感觉。但是,她侧过脸去看了看门口背向而立的幽冥君,想到脸颊上还在沉睡的凤随,自己别无选择,只有咬牙说道:“同意”

    石嬷嬷那干枯的手,紧紧地握着她的,更准确地说是扶着她、支撑着她。

    “很好来人去请怜玉夫人”

    “王爷三思,请听老奴斗胆说句话,这确实是王妃,老奴与流月、惜月二位姑娘都能确认,面前之人千真万确是王妃,王爷就不必麻烦怜玉夫人”

    不等王安讲话说完,龙云漠做了个手势打断了他的话,“本王不能确认,本王不嫌麻烦。”

    王安无可奈何地退后一步,双目低垂,不再言语。:



    第58章 验身(二)

    不大一会儿,怜玉夫人在众侍女、丫鬟的簇拥之下来到厅内。;良岫见她还是如四个月前一般优雅温丽,一身朴素的淡紫色衣衫毫不张扬,头上虽然没有了上次相见所佩戴的流光溢彩的宝石钗环,只戴着几件银饰,却更加映衬出她洁白饱满的额头与面庞。看着眼前这美丽端庄的女子,良岫不禁暗暗感叹自己的尴尬处境。

    被刚刚的阵势惊呆了的小桃看看怜玉夫人,再看看良岫,心下不解:这个怜玉夫人的单看衣衫、首饰、排场是远胜于垂首独立、一身素衣,如砧板上待宰之鱼的良岫王妃,可是眉宇间的气度和处变不惊的神态,却在王妃之下不止十分。由是更是喜爱敬佩良岫,于是悄悄上前,和石嬷嬷一左一右轻轻扶住良岫的手臂。两个侍女则抽泣着一直跪在良岫脚边,对着王爷匍匐在地。

    怜玉何曾见过这阵仗,不禁一怔,心里扑通通地直跳。先是给王爷见了礼,又转向一旁一身朴素衣衫低头沉默不语的良岫,大惊道:“王爷,莫非是,这莫非是王妃回来了奴婢拜见王妃”说着眼含热泪便要下拜。却被龙云漠一句话给止住了,“此人是否王妃,本王不能确定,所以将你唤了来,你便与流月、惜月带此女去内室验明正身。”

    听了王爷的吩咐,怜玉吃惊不小,“王爷,可是”龙云漠喝住了她:“哪里来的这么多可是怎么我的话不管用了”怜玉脸色发白,赶紧垂首答应:“奴婢不敢。”“知道不敢就好,流月、惜月,你二人速带此人跟随怜玉夫人去内室验看,若有那多嘴的、不肯的,当即推出去斩了”言罢,龙云漠环顾众人见无人再敢反对,便将身子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了。

    怜玉与流月、惜月无奈,只好引着良岫来到内室之中。

    进了屋,门帘儿刚一放下,未等良岫站稳,怜玉便一下子跪在良岫脚边,流月、惜月也一同跪下,这三个人的一跪唬了良岫一跳,赶紧上前去扶怜玉。怜玉一双凤眼中满含泪水,说道:“王妃莫要扶奴婢,奴婢此话定要跪着说。”见她如此,良岫无奈只好由她跪着。

    流月和惜月将良岫搀到一旁榻上坐定,怜玉方言道:“有句话说出来,怕是王妃并不相信,王妃失踪的这段时日,奴婢每天都要向菩萨上香祷告,求菩萨保佑王妃殿下平安无事早日回府。”

    且不论话的真假,良岫心中还是被感动了,不禁握住怜玉一只冰凉柔软的玉手。“其实自王妃与王爷成婚至今,奴婢只与您见过一次面,恐怕王妃都不太记得奴婢的长相。”良岫安慰地一笑,说道:“怜玉姐姐,良岫始终不曾忘记姐姐的雍容华貌。”

    怜玉听了甚是感动,“王妃唤奴婢姐姐,真是折煞奴婢了,王妃能记住奴婢,奴婢就已经受宠若惊了,还请王妃称呼奴婢的贱名。”怜玉用绢帕拭了拭腮边的两行清泪,“奴婢等拜见王妃的那一日,原本是想等王爷回来我便禀告王爷,将管理王府中馈之权交于王妃,谁料想当夜竟发生变故,王妃您搬去了问杏轩。奴婢始终不明,您温婉和善、宽容大度,王爷为何对您如此恼恨以至于此但是奴婢身份卑微,对王爷是怕大于敬,所以一直不敢问缘由,况且”怜玉略一沉吟,“奴婢也很难见到王爷一面,心中有话也没有机会说,只好托王安对王妃多多关照。却不知,哪里是我关照王妃,却是我这个奴婢竟得了您的照拂,让奴婢的母亲保住了性命”:



    第59章 善举无心

    听了这话,良岫如坠五里雾中,自己被软禁于问杏轩,自那一日与三位夫人相见之后,再未见面,也不曾听到她三人的消息,自己何时救了怜玉夫人母亲的性命

    “姐姐这话让良岫糊涂了,还请姐姐明示。

    “殿下,为行善而行善是为小善,不为行善而行善方是大善。您看似不经意之举却救了奴婢母亲的性命,是怜玉的再造父母,奴婢就是肝脑涂地也难报答您的大恩大德”说着便以头触地不停地叩头。

    良岫仍是不明所以,忙命两个侍女将怜玉拦住,并将她扶起身。怜玉原本是说什么也不肯起身的,良岫无奈只好吓唬她说,再不起身就请她出去不再理睬她,这才算勉强站起,也不领赐座,只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着。

    听着她的讲述,良岫渐渐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就在良岫归宁遇刺之后不久的一日黄昏,怜玉刚刚从问杏轩侍奉昏迷不醒的王爷回到自己居住的文绮阁,正为了王爷心焦叹息之时,忽听下人来传自己的娘家哥哥正在府外求见。她吃了一惊,料定家中有了急事,因为自己的娘家尽管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家,但身为私塾先生的父亲却耿介孤高,从不依仗自己的女儿是王爷侍妾而攀附仗势,哪怕日子过得清贫也要维持自己的骨气与尊严,因此平日极少与王府有所来往。今天哥哥忽然黄昏时分前来,定是有了什么变故,于是急忙打发小厮领着哥哥从后偏门入了府。

    待到看见哥哥,怜玉更是心里一沉。原本还算沉稳的哥哥,竟急得一头汗水,满脸通红。看见妹妹也不顾礼数,扯着妹妹的衣袖,话未出口眼泪便流了下来。怜玉急忙安慰哥哥,扶着哥哥坐下,又让侍女倒了杯温温的茶水。哥哥将茶水一口喝下,喘了口气后方才说道:“妹妹快救救母亲”

    原来怜玉的母亲午后小睡起身,忽觉头晕目眩,起初以为躺下歇息片刻便会无事,哪里知道,一个时辰之后未曾好转,竟然冷汗大出、口唇惨白,嘴里不停地呻吟。儿子媳妇急忙扶起身来打算给老母亲喂口茶,却不料老夫人刚刚坐起便周身一阵痉挛竟晕厥了过去,眼看着出气多进气少,手脚渐渐冰凉,只唬得一家人哭的哭叫的叫乱作了一团。

    公子忙打发小厮去学堂中请老爷,老先生还是稳得住阵势,急差人请了城南妙手堂的老郎中来为老夫人诊治。老郎中细细地诊了一番,而后叹了口气对老先生道:“尊夫人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平时便有气短、贫血的症状,且睡眠不佳,心悸多梦。若平时多加调理滋补、保持心情舒畅或许还好些,不知近几日老夫人是否动了怒气,或者有什么伤心之事”

    听了老郎中的话,一旁的儿媳妇赵氏羞惭不已,扑通一声跪在病床之前。

    原来几日前,因家道艰难,日子过得紧巴,赵氏与婆婆拌了几句嘴,话里话外责怪公公婆婆不肯与王府亲近,好歹受些接济也够一家子人过好日子的,省得像现在这般苦巴苦结,一年到头爷儿两个挣那点儿束脩,算算计计才刚够一家老小吃饱。

    转而又埋怨小姑子,自己进了王府过上了好日子就不管娘家人死活。虽说只是个小,好歹掌管着王府中馈,从哪儿挤不出个一星半点来贴补贴补娘家即便是王爷知道了,九牛身上的一根毛,给了自己的老丈人家,难道还值得说她不成究根究底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颗心全扑在夫家了。

    这番话说得老夫人心里头憋屈得很,又说不出什么话来与儿媳妇应对,只是气得掉眼泪。:



    第60章 生命垂危

    那赵氏是个心直口快的,冲着婆婆发了一通牢骚之后,见婆婆不说话只在那里掉眼泪,也觉得自己言行不当有失礼数,急忙地赔了不是,又好言好语地哄了半日,见婆婆破涕为笑,方才放心地去忙家务活计。

    哪里知道老夫人这里却着了心,暗地里生气掉泪。

    想到自己视如掌上明珠的女儿,五年前因一次偶遇而被王爷看中,接进王府做了小。虽说漠王府阖府上下都很敬重女儿,可是五年了,王爷一直未曾与女儿圆房,后面紧跟着又有两位更年轻的夫人入府,今年王爷又娶了宰相的女儿做了正妃,孩子在王府中的日子只怕是不好过呀这时候又怎么开口让她帮衬娘家,去增添她的烦恼,危及她在王府中的地位

    又想到老爷,王府其实每年过年过节都差人送银两礼品,每次都不下四五百两,可这个老头子死活不受,说什么“廉者不受嗟来之食”,顶多留下一两样点心水果,余下的都退回去了。自己原本也觉得老爷做得在理,老爷与儿子这一年在私塾授徒教书,虽然银子挣得不多,可是节省些一家人也能度日,何必让外人笑话说一家子只有仰仗女儿在王府做妾才能生活。如今细细考虑儿媳妇的话也是不无道理,儿媳妇自打进门儿就跟着过勤俭的日子,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对公婆也算是孝顺。又给自己生了三个孙子孙女儿,让自己尽享天伦之乐。如今三个孩子一日比一日大了,花销也越来越多,父子俩挣的那点儿银子渐渐地入不敷出了,前几日刚打发走一个婆子,那些浆洗缝补的活计就都压到儿媳妇身上了,见她每日里忙里忙外,老夫人心中也是不忍。

    又想到敦厚稳重的儿子,原本科举不第想去学学做生意来养家糊口,奈何老先生顽固得很,直说商贾重利薄义,不如读书人受人尊敬,定要儿子与他一起开馆授徒。儿子十分孝顺不敢违逆了父命,只好顺遂了父亲的心意,每日与父亲去学堂教书。

    老夫人心中的这些苦闷,一不敢跟老爷说,怕老爷生气伤身;二不敢跟儿子说,怕说了之后儿子对媳妇起了厌倦之心,影响了夫妇间的感情。只能闷在心里,整日在背人处唉声叹气、暗自落泪。饮食上吃得越来越少,觉也睡不安稳,形容渐渐消瘦。

    老爷与儿子也发现了老夫人的变化,想要寻医问药老夫人说什么也不肯,只说自己没病,不过是冬日里胃口不好而已,过一段时日自然就好了。

    儿媳妇见婆婆如此,知道自己说的话太过了,伤了婆婆的心,婆婆温厚善良没有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告诉公公和夫君。可是自己也赔了罪、道了歉,婆婆小心小性,心中纠结个没完没了,让她也是无可奈何。只有每日多做些可口的饭菜,劝着婆婆多吃几口罢了。

    老夫人年岁大了,身子本来就弱,哪里禁得住如此忧思郁闷、不眠不食于是病势汹汹而来以至于昏厥不醒,生命垂危。:



    第61章 百年野山参

    听了赵氏的哭诉,老爷口中只是唉声叹气,未发一言。;公子却气得一阵头昏,指着媳妇骂了句“毒妇”边要上前厮打。“够了”父亲的一声断喝制止了他。公子不敢动手,心中却又痛又急又气,一下子跪在母亲的病床前,看着直挺挺躺在床上气息奄奄的母亲,双手捂住脸泣不成声。

    赵氏见夫君如此伤心,心中也愧疚万分,不由得失声痛哭。

    老先生不再理睬儿子媳妇,转向老郎中声音微颤着问道:“老神医,您看拙荆可否有救”

    “老朽不敢保证,只有开个方子吃吃看了,只是”老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