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幽冥君问的竟是那件事:
第159章 夜审生魂(一)
厨子和丫鬟交待道,原来五年之前,眼前的这个云侧妃当时还是云夫人,厨子和丫鬟在云夫人的荼蘼苑伺候。
府内的安侧妃刚刚因为偷太子妃的夜明珠被送出了府。不出三两个月,另一侧妃元侧妃却雨夜暴毙,而元侧妃死前,云夫人曾让厨子做了糕点,并按夫人吩咐里面放了蜜糖和不少的桂花还有一点点杏仁粉,至于糕点谁吃了,厨子并不知情,只记得云夫人给了自己一大笔银子让自己回老家去开个饭铺谋生,同时叮嘱自己对谁都不要说出此事,不然就灭了自己一家老小。当时自己就觉得不对劲儿,可是面对银钱的诱惑和灭门的威胁,自己身为一个厨子,不赶紧逃命,一走了之,难道还要留在府中送命不成
听了厨子的话,幽冥君冷冷一笑,“再说一遍,你在桂花蜜糖糕里放了杏仁粉这件事是谁让你做的如有半句虚言,本君便拿你这一身肥肉炼成油,挂在我府门前,点上灯,让你给我那引魂冥鸦指路如何让你万世都受熬煎如何”
厨子肥胖的身子哆嗦个不停,仿佛每一块肥肉都正被火煎烤着一般。“奴才做的桂花糕里那杏仁粉千真万确是云夫人让奴才放的,奴才当时还奇怪,这杏仁和桂花的味道并不相融,为何要放在一处可是云夫人不准奴才问,奴才也就没敢再问。”
“哼你的眼里只有银子,哪还有良心知道事有蹊跷,既不上报也不查问,令被害之人冤沉大海,让害人之人逍遥法外,你也是同罪之人跪在一旁”
那厨子赶忙挪至一旁,老老实实地跪着。
丫鬟却知道这令人一见便寒意自心底而来的幽冥君主要来审问自己了,知道逃不脱罪责,这女子倒也爽快,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那日是云夫人让自己跟着去的元侧妃所住的海棠苑,本来见天色不好,自己还劝过夫人等天气好了再去不迟,却不料挨了夫人一顿骂,说自己躲懒不肯劳动双脚。夫人脾气不好,对下人非打即骂,自己怕挨打没办法,只好端着糕拿着伞,跟在夫人后面去了海棠苑。快到时,果然下起了雨,云夫人把盛糕的盘子接了过去,让自己给她打着伞跟着。
“进了海棠苑才知道,那日元侧妃身子不适,正恹恹地歪在榻上。云夫人说了没几句话儿就放下糕告辞了,说是雨下得见大了,晚回去怕是雨下得太大会被雨水淋湿。元侧妃当时很高兴,说了不少感谢的话。对了,云夫人还把糕倒在元侧妃处的一个水晶碟子里,把那盘子让我拿回来了。可是我们刚回到荼蘼苑就听说元侧妃突发急病,不到半夜就去世了。”
“你当时就没想到元侧妃的死会和那云夫人送去的糕有关联”
丫鬟倒也实诚,坦言自己确实怀疑过,可是回来后,云夫人让婆子从厨房端来剩下的糕,说是天气热放久了会坏掉,就自己吃了一块,剩下的分给几个奴婢吃了。若是这糕有毒,那云夫人和奴婢们怎么会无事
幽冥君心想,这云良玦果然是个善于筹谋算计的,竟然计划得如此周密。便问后来如何。
“后来,云夫人寻了奴婢的一个错处,远远儿地将奴婢配了人嫁了,再后来的事,奴婢就不知道了。”
幽冥君也让她跪于一旁。
眼光落于正抖成一团的太医身上,良岫的眼光也随着幽冥君看向那太医。同样是太医,屋外的沐泽一身清正洒脱之气,面前跪着的这位却一脸猥琐之相。人说相由心生,果真如此。:
第160章 夜审生魂(二)
两个鬼吏一见这太医就知他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便下手更狠了一些,将这太医摁住,几乎摁断了他的脖子,全不顾他鬼哭狼嚎了。
幽冥君对那太医笑道:“本君手下这些个鬼吏,个个儿都要比本君心狠手辣,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是人,而是鬼,且是惩治恶鬼之鬼,自然要比恶鬼更恶上几分。虽然他们做鬼已经很久了,却不曾泯灭了良知,见了你这样的人,自是要下手重一些,你可不要怪罪呀”
那太医抖衣而战,不敢接话儿。
“本君审了厨子和丫鬟,却才发现这问题出在太医您这里呢”
幽冥君一下子变了脸色,“说那元侧妃吃杏仁会送命之事你是否知道她吃了杏仁后中毒的症状你是否已经验看出来她吃的糕点里有杏仁你是否已经发现”
连发三问,那幽冥君激动地站起身,走到太医面前,“你身为太医,有什么能瞒得住你你却在元侧妃死后不曾提出一点自己的疑惑,你若不是医术不精混入药藏局滥竽充数,便是得了某人的封口银子,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了吧”
“君主大人,小可惭愧,是小可医术不精,未能查验出来。”太医干瘦的脸上努力地堆出一堆褶子,与其说在笑,不如说更像哭。
“你骗人可以,却骗不了鬼呀我的胡太医无魄”
无魄上前,“君主。”
“你翻翻你肚子里的那本帐,查查这太医的来历,我倒要看看是何人不见棺材不落泪”
无魄略一沉吟,道:“胡太医,自幼随其父学习医术,于贞和十三年其三十二岁时考入药藏局,尤其擅长研究药理和解毒之术,曾为漠王爷龙云漠治疗解毒,虽未能解毒但尚能缓解,故此胡太医医术高明,非庸医也。”
“胡太医,你是自己考入药藏局的而不是像一些太医是子承父业入的药藏局,可见你医术不错,你尤其擅长研究药理和解毒之术,又怎会看不出元侧妃是中毒而死的症状可见,你说的不是实话”
“君主不必和他废话,只将他望滚开的油锅上一架,保管他什么都招了。”无魂可没有那么大的耐心。
那胡太医,早已是吓破了胆,知道在这幽冥君大人面前没有什么可以掩盖的,只好招认,自己收了云夫人的一百两黄金,还有她口中许下的让她父亲云宰相安排自己去尚药局当差的承诺,自己便鬼迷了心窍,总想着往高处爬,就答应了云夫人的要求,瞒过了太子、太子妃和元侧妃的母家人,只说是元侧妃得了暴病不治身亡。
元侧妃娘家原也是官宦之家,奈何败落了,父亲去世,也无兄弟,只有个寡母和远嫁的姐姐,虽然也哭了闹了,但毕竟是两个妇道人家,也没什么主意,经太子府的管事劝解安抚又给了一大笔银子,老夫人得了女婿给的银子,今后的生活也有了着落,因此也就不再追究,只哭哭啼啼地数落着女儿薄命无福,将家中宅院薄田或租或卖了,收拾了金银细软投靠大女儿家去了。
太子虽也怀疑,也找了衙门里的人来查,但是这元侧妃不能吃杏仁却无人知道,因此也是白查。何况这太子身边有个红莲子夫人,妩媚妖娆,太子恨不能天天与她腻在一起,哪里还顾得上去追查一桩查无可查的糊涂案因此不久也就撂下了。
一晃五年过去,若不是元侧妃自己不认命,宁可与云良玦同归于尽也不放弃,否则岂不是要冤沉海底了
如今水落石出,只怕是这云良玦是难回阳间了。:
第161章 黄昏秋蒲苑
屋内的人都被云良玦的狡猾的手段和毒辣的心肠震惊了,最震惊的莫过于良岫了。,自己不计前嫌想要救出的亲姐姐,怎么是这样一个人还有,怎么刚才无魄说这胡太医也给王爷解过毒,自己坠崖之前也是在给王爷号脉时发现王爷中毒日深,只是不知道所中何毒。王爷究竟是中了什么毒,以至于年深日久各路名医都束手无策
审问却还没有结束,幽冥君只是想知道云良玦为何要害死与己无害的元书影是什么原因让她迫不及待地下手
云良玦知道自己是逃不了油锅刀山之祸了,便将自己为何急于杀害元书影的缘由统统说了出来。其实一切根由还是这莲花庵中的安居士
安侧妃曾经在刚到莲花庵时给元侧妃写过许多书信,直呼自己冤枉,说自己是被人陷害的,让元侧妃为她洗清冤屈和耻辱。
元侧妃本就心善,再加上与安侧妃多年的相处了解她的为人与脾气秉性,知道她是断断不会做这种事的。因此也在暗中查证,只是苦无证据,那安侧妃身边的人也大多被云良玦收买了,再说,有谁会替一个早已没有希望回来的被发配到深山古刹的侧妃说话更何况这安侧妃本来也不受宠。
但是,世上之事就怕有心,就怕执着。慢慢地竟也让元侧妃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那日,天色将晚,安侧妃与太子妃去城外的菩提寺烧香还未归,一个在安侧妃所住的秋蒲苑里专管烧火的粗使丫头,正一肚子怨气地蹲在院子一角拔蔷薇藤下的杂草,这本来不是她的活计,可是那专管花草的丫头家中祖母病危,要看孙女儿最后一眼,家人只得将她接了回去。她这一走,院里的花草因为没人管理,一场大雨过后杂草迅速蔓延,看着实在不成个样子。于是大丫鬟灵犀就让这管烧火的小丫头去拔草,她哪里肯干,嚷嚷着说:“我被分到秋蒲苑里来就是干烧火的活儿的,安侧妃并没有让我去拔草。姐姐只管去找个别人来干吧,我这烧火的活儿还干不过来呢,做饭、烹茶,主子还有姐姐们洗澡、洗手哪里不得要热水我这一整天都在灶火前烤着,好不容易得了点儿空,姐姐行行好就让我歇会儿,院子里那么多丫鬟婆子,好歹找个人来也比我手脚麻利呀”
灵犀被这丫头的一番话气得干瞪眼,想不到这个粗笨的次等丫头舌头倒伶俐,一时气急上前打了她几巴掌,又隔着衣服狠狠地拧了大腿里子几把。看她哭了才心里好受些,“我看这是主子不在家你要乍翅儿,都敢跟我顶上嘴了,你不要在我眼前逞能,我看这院子里是装不下你了,等主子回来撕烂了你的嘴再打发了你,看你还敢不敢”
小丫鬟毕竟年纪小,被灵犀这么一打一骂一吓唬,就什么都不敢说了,只得抹着眼泪乖乖地去墙角子蹲着拔草了。
灵犀见她老实了,想到安侧妃也得过会子才能回来,她也乐得出去玩耍一番。便撇下那哭哭啼啼的小蹄子径自去了荼蘼苑找要好的姐妹去了。诺大的院子里,只剩了后院一两个老眼昏花的婆子和这个小丫头了。因此这小丫头儿一边儿赌着气胡乱拔着草,一边发着牢骚。
正拔着草呢,忽见一个人影一闪,进了安侧妃的书房,一开始以为是院里哪个丫鬟侍女来拿东西,便不十分理会。过了片刻那人又匆匆出来,东张西望一番,天色昏暗也没看见墙角花藤之下还蹲着个人,就慌里慌张地走了,那背影身形看上去眼生得很,不像是园子里的人。小丫头儿着了心,想追过去看看,跑了几步却被一样东西硌了脚,低头看时才发现是一只耳环上的玉坠儿。
小丫头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耳坠儿,就藏了起来。:
第162章 羊脂玉耳坠儿
哪知不过两日就嚷起来说太子妃的陪嫁夜明珠丢了,后来却在安侧妃的书房内的书箱子里找到了。
这小丫头,却心里咯噔一下,有心说出那日黄昏有人偷偷进了安侧妃的书房,可是这样势必得交出那枚漂亮名贵的羊脂白玉耳坠儿,她怎么舍得想着既然夜明珠都找到了,安侧妃受些责罚也就会无事了,哪知道这太子妃气不过竟将安侧妃赶出了太子府送到古庙里去带发修行了。
小丫头心下不安,却也不敢说什么,怕担上知情不报,偷藏证物的罪过,只好闭口不语。
既然安侧妃已走,这秋蒲苑就空了下来,里面的丫鬟婆子等人,年老的就打发了回家养老,到了婚配年龄的就让各自家人领回去嫁人,其他的人就被分到别的院中做活儿。这小丫头就被分到了元侧妃的蔷薇院,依旧是干烧火的活儿。人小嘴就把不住门儿,时间一久,就不自觉地透漏出了口风。
这些话就传到了元侧妃的耳朵里,于是她悄悄地找了那小丫头,好言哄劝一番,又吓唬了一通,这小丫头儿便将自己当日所见说了出来,并将那玉耳坠儿拿了出来交给了元侧妃。
元侧妃见这耳坠儿十分眼熟,却记不起是谁曾经戴过。看这耳坠的玉石很是贵重,便料定不是下人之物。
这元侧妃也是个没主意的人,如不找个人来商量商量就不知该怎样决断。于是便将这耳坠儿给了平日里与自己交好的云良玦看,云良玦不看则已,一看,吓得心差点儿没从嗓子里蹦出来。
这耳坠儿就是自己掉的,自从那日急匆匆离开秋浦苑,回来之后虽然装作若无其事,但是毕竟做贼心虚,直到晚上就寝前,侍女为自己卸妆之时才发现,耳坠儿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一只侍女很慌张,屋里屋外四处找了个遍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