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医她千娇百媚-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想想,阿梦说不定也在你手里。”皇帝道。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没有轻举妄动。
  他儿子、儿媳妇,都在人家掌心捏着。
  “靖王不在我手里,他在梁国做大将军王,阿梦倒是在庆州带孩子。”萧靖承道,“等我回去,靖王就回来了。”
  建弘帝没有再往下问。
  他好像对这件事,心里也存了一点敬畏。比如说,真正的靖王去了哪里?
  那个去了梁国做大将军王的人,他又是真的靖王吗?
  皇帝从来没有感受过靖王的变化,但萧靖承这个人,特征很明显,他那紧绷的肩膀,到底有些不同寻常。
  有很多时候,他的言行举止,透出来的那种气质,就是一个征战杀伐多年的人。
  这一点瞒不过老皇帝的眼睛。
  老皇帝是去年才发现儿子被换了的,萧靖承的破绽越来越多,特别是甜食,他吃不下去。
  所以说,老皇帝对儿子的关心,也不过如此。若那个去了两国的人不是他的亲儿子,那也是他活该,他从来就没有发现儿子不对劲,那又有什么资格苛求一定要是真的呢?
  反正萧靖承表明身份了之后,靖王就更不会做什么对楚国不利的事,也不会做什么对老皇帝不利的事。
  老皇帝需要有这么一个人,来发泄他对当年那个拼死相护他的妃子的内疚。
  仅此而已。
  老皇帝一生中,都在自己挣扎,在最苦难的时候,母亲、儿女都需要他的庇护,却没有一个人会来帮他,这就导致他对很多人的感情都很淡薄。
  他有时候甚至恨自己的这些亲人,觉得他们全是拖累他的。
  萧靖承聊了之后,皇帝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对萧靖承说:“你可以摘了面具,就说你是朕找过来的侍卫首领。之前装成靖王的模样,不过是为了让大家安心。”
  萧靖承大喜:“多谢父皇。”
  皇帝看了眼他:“你占便宜,还占上瘾了?”
  萧靖承:“……”
  老皇帝又想了想,薛湄一直是把太子叫大哥的。她是太子的义妹,也可以等同是老皇帝的义女。
  若萧靖承娶了薛湄,就是老皇帝的女婿。
  一个女婿半个儿,被他叫一声父皇,也的确不值什么。
  就这样,萧靖承第二天就摘了面具,侍卫们的确是吓一跳。
  这五百侍卫,其中有三人是高级将领。但他们没有跟萧靖承打过交道,不认得他,只知道这人身上有股气场,很难接近。
  皇帝便同他们道:“这是成阳侯向朕引荐的人,今后你们都由他统领。”
  萧靖承便道:“在下姓萧,以后不到之处,先陪个不是,诸位多担待。”
  侍卫们便称呼萧统领;其他侍卫首领的称呼他为萧老弟,几个人地位平起平坐,却又对他满腹狐疑。
  这样一路南行,好像变得更顺畅。
  当天用过了早膳,出发的时候,薛湄在船上发现了鳄鱼皮。
  原来,昨晚半夜,老皇帝还派侍卫,去了那个河滩,看看那蛟龙死了没有。
  发现它真的已经气绝身亡,侍卫把蛟龙的尸首带了上来。
  皇帝说尸体不好保存,便只要了一张完整的蛟龙皮。
  薛湄看到这里,很是无语。
  她数落皇帝:“那东西,一口能把人咬成两段,可再也没有那么顺手的兵器了。
  你派侍卫去,若还有它的同伴潜伏,岂不是让人送死吗?明知有危险,还让自己的手下去送死,此乃仁君所为吗?”
  皇帝被她说得有些尴尬,同时又很气恼:“你还数落上朕了,朕还没有找你算账呢。”
  “我有什么事?我来楚国之前,该换的人就换过了。”薛湄说,“这可赖不着我……”
  皇帝:“……
  老皇帝被她气的不轻,决定不理她了。
  薛湄而后想想,也觉得自己的话有些重。毕竟在皇帝和侍卫们眼里,能为皇帝赴死,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是能光耀祖宗十八代的。
  所以,皇帝派出去不是送死,而是给家族争光。
  皇帝平白无故吃了一顿挂落,没有好心情,但薛湄告诉他,蛟龙的皮肉不赶紧炮制,很快也会腐烂,晒是不行的。
  皇帝一听,决定和薛湄握手言和,还问她:“你可有炮制之法?”
  “现在市面上那些轻便的羊羔皮子,全是我的炮制之法,这上面我是行家。”薛湄得意的炫耀。
  皇帝决定不和她一般见识,只催促她赶紧把这张蛟龙皮炮制好,他要拿回去挂在他的龙椅上。
  他心情有些激动:“那才是真正的龙椅。”
  薛湄:“……”
  你们这些没什么见识的古代人,可愁死我了!
  她一边发愁,还是在侍卫们的帮忙之下,将这张鳄鱼皮给炮制了出来。
  等他们船真的到了岭南,蒙田将军带着士卒们在码头迎接的时候,鳄鱼皮已经怕炮制妥当了,看上去都没怎么变色,凶猛异常,活灵活现。
  皇帝满意极了,一见面就要邀请蒙将军去看他的蛟龙,迫不及待要炫耀,跟小孩子一模一样。


第864章 百无禁忌
  这一趟顺风顺水,船行了三十七天,顺利到达岭南地界。
  楚国在岭南地界设了一个官衙,由蒙田大将军管理。
  蒙田本身就是岭南的土人,骁勇善战,他家几辈是一族之长。在岭南千百个寨子里,他们是最大的寨子,很有声望。
  为了防止蒙家起兵造反,独占岭南为王,皇帝就封了蒙田为抚顺大将军,着令其管理岭南,给了他一些兵器和权力。
  蒙田大将军一族人从山里迁了出来,开拓平地,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县城;而后也有不少的族人迁出大山,但大部分还是维持原状。
  县城不过五、六千户人口。
  蒙田家的八成的族人,也还是住在山里,他们习惯了依靠山林为生。
  皇帝亲自驾临,蒙大将军又震惊又兴奋,一直在码头等候。
  终于把皇帝给盼来了。
  野人受过的政治教育不多。哪怕读书识字,骨子里也和薛湄一样,有种外来者的无知无畏。
  所以蒙田大将军看到皇帝,只感觉亲切有加,敬畏不足。
  蒙大将军今年也快五十了,又高又壮,有野人王的气势。
  一看到皇帝,他就哽咽着说:“臣无召不得入京,还以为有生之年,无法再见天颜。不成想,陛下竟亲自看望臣来了,臣受宠若惊。”
  他说着就哭了。
  皇帝是个老头了,虽然也挺高,但背有点驼。故而他需要抬手,才能拍着蒙田的肩膀:“好了好了,朕千里迢迢而来,不是听你哭丧的,朕又没死。”
  薛湄:“……”
  皇帝仗着自己身体好,百无禁忌。
  蒙田大将军就止住了泪。
  他在人群里又看到了薛湄,也上前见礼:“白小姐,好些日子不见您了,您是跟陛下一起来的?”
  “她现在是朕封的成阳侯,不是什么白小姐,不伦不类的。”皇帝插话。
  蒙田大将军:“突然忘了这茬,我知道是封了侯爷的。”
  “大将军,你是日渐健壮了,不输少年人。”薛湄恭维他。
  蒙田就很高兴,哈哈大笑起来。
  蒙田大将军有些智慧,但没有那种政治老手的狡猾,他基本上还是一个心思很淳朴的人,没有摆脱野人的血统。
  一到了蒙田的地盘,薛湄感受到了一种岭南独有的热情:直白、热烈又很真挚。
  皇帝和蒙田重逢,显摆了他的鳄鱼皮,又叙了叙家常,就说起正事。
  皇帝问蒙田,岭南可真的有一年三熟的水稻?
  蒙田就看向了薛湄,他知道是薛湄告诉皇帝的。
  在这方面,蒙田也很老实,如实回禀:“陛下,岭南一年四季高温,水稻的确可以三熟。但并非遍地都是粮食,因为很多的荒地,耕地不足。”
  这是实话。
  区分野人和文明人的标志,就是他们是否会采用工具。
  而工具就是用来种田、种地的。
  岭南的百姓大部分就依靠山林生存,往田地里撒一把谷子,他们并不懂得插秧播种等,他们就是靠天吃饭。
  蒙田没有欺骗皇帝,岭南的耕地的确很少。
  想要开垦耕地,第一是需要大量的铁来制造农具;第二是新修水利。
  这两者不是靠有钱、有人就能做到的,他需要朝廷的批准。
  蒙田管辖内的村寨,从来没有饿死人,不种稻子可以打猎,采野果。
  人只有到了被逼无奈的时候,才会向朝廷要这、要那的,否则谁去开这个口?
  蒙田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朝廷来改造岭南。
  不管是朝廷还是岭南自己,都觉得这是一块荒蛮之地,自生自灭就可以了。
  现在皇帝来了,还问起了一年三熟的水稻,蒙田其实是有点懵的,他都不知道问这个做什么。
  “朕要在这里开垦荒地。从今日起,在这里设州府。蒙田,你不仅仅要担任大将军,还要担任知府。”皇帝开门见山。
  蒙田山一样的身躯抖了抖,声如洪钟地告诉皇帝:“陛下,微臣不识字。”
  皇帝:“……”
  薛湄在一旁忍俊不禁。
  萧靖承见皇帝有些心急,便往前站了一步:“陛下,不如先休整,我陪着您到处走走看看。过些时候,再安排州府之类的署衙。”
  皇帝也意识到自己的确太过于急躁。
  他点了点头,让蒙田安排饭菜。
  第二天,薛湄、萧靖承和蒙田带的人,就开始陪皇帝走山寨。
  山路特别难走,好在薛湄和萧靖承体力都不错,而侍卫们安排了软轿抬着皇帝。
  一共走了三四处山寨。
  第六天的早上,他们遇到了瘴气。
  蒙田大将军都有点害怕,让所有人都不要出门,今天山路可能走不了。
  他指了指方向,对皇帝说:“那个地方叫鬼谷,是一个又阴森又可怕的地方。”
  薛湄就知道,那里应该是一个有死水的峡谷。不流通的水,加上各种动植物的尸体腐烂,蚊蝇遍地,就会在那里形成一定得瘴气。
  这天他们就不能再往前了,直到两天后,有一阵清风吹来,那一股子瘴气被吹散了,蒙田大将军才带着他们继续往前。
  到了第十日,大将军不往前走了:“再往里面就是深山了,深山里更危险。前面树林还会有野生的大象,这种畜生一脚能把人踩成肉泥。”
  皇帝又心动了。
  他老人家还没有见过野生大象,只是听人描述过,他很好奇了。
  薛湄觉得皇帝也蛮可怜的。古代信息不发达,交通不方便,古人真的是什么都没见识过。
  他们往回走,倒是没有遇到瘴气,因为现在是农历的四五月份,不是瘴气最可怕的时节。
  要是再过一两个月,蒙田他们也不会轻易入山的。
  回到了蒙田的县城,薛湄问皇帝:“陛下意向如何?是打算回去,还是想多住些日子?”
  皇帝略有所思,不接薛湄的话,只是道:“朕看到了,水稻是成熟的水稻,现在都不到五月份,第一季的水稻就熟了。你没有骗朕,果然是有三熟的水稻。”
  他说这个话的时候,眼睛里有一种光,那是少年人才有的奋斗的光。
  薛湄就知道,这老头肯定要在这里折腾了。
  皇帝参观完了,一方面开始设立州府,同时打算在这里建一个行宫,以后他的儿孙们可以来这里小住;另一方面,就开始着手开垦新的田地,打算种第二季的水稻。


第865章 开荒的初步成果
  开荒这件事,做起来也不算那么难。
  想要这个地方变得宜居,各种虫子要减少;而想让此处不生蚊虫,办法有很多。
  皇帝让萧靖承去圈了一千亩的范围,他要先把这一千亩坑坑洼洼的水塘、荒地全部改成良田。
  蒙将军提了一些意见;而薛湄的意见,仍然只有一个:此地要宜居。
  “陛下,咱们往荒地里走一走。我们要去找一种草。”薛湄说。
  皇帝也觉得此地一定要宜居,但是他也见识到了蚊虫的厉害。
  他们俩一边走,侍卫们跟在身后,皇帝就一边问薛湄:“你那种蚊香,造价几何?”
  他居然想把蚊香用来开荒。
  薛湄:“陛下若想要灭掉此地的蚊虫,光靠蚊香是不行的,第一成本太高了,第二效果不理想。”
  蚊虫的聚集地,会造成很多的微生物滋生,病毒、腐烂、恶臭都相伴而来,特别是有水的地方,再怎么弄都还是那个鬼样子。
  蚊虫会让人生病,会让水腐败,会形成新的瘴气。
  走到了一处荒地,水边难得清澈,不见蚊虫,薛湄到处找了找,找到了一大片的草,对皇帝说:“这种草叫辣蓼草,对付各种虫蚊,特别管用。
  把它用水煮开,熬出汁,放凉之后倒在污水、粪坑等地方,能灭了虫卵。”
  皇帝拔了一根草,闻着是有一种辣辣的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