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女炮灰[快穿]-第19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丞相说道:“已经审过,并不曾受任何人指使。”说完看向萧遥。
  萧遥看向王长生:“将那几个宫女带上来,让几位王爷和大臣们再审问一次,正好大理寺卿亦在,由他这个专业人士审问,会更容易服众。”
  大理寺卿口中连说不敢,但在萧遥和方丞相、安国公几人的要求下,还是重新审了一遍红玉等几个宫女。
  不过审问结果并无什么不同。
  几个王爷知道,是抓不住萧遥的,因此马上问皇帝遗旨。
  王长生上前说出皇帝临终遗言,几个太医以及侍候的太监在旁作证。
  几个王爷听了,松了口气,连连点头,表示既然是先帝遗言,那么大家一定听从——比起让朝中的老狐狸担任顾命大臣,让太后听政,对他们来说,可实在他好了。
  要知道,太后是个深宫女子,她根本就不懂朝政,而且,她今年才十八岁,根本无法应对朝臣的咄咄逼人。
  这么一来,暗中支持他们的大臣,在朝中就如鱼得水了,要扩充势力,也完全不是问题。
  萧遥见大家都无异议,便道:“本宫年纪尚轻,又不懂朝政,深怕有违先帝遗命,因此决定设立四位顾命大臣帮助新帝管理朝政。方丞相、安国公、王尚书和承恩公,有劳诸位了。先皇生前很是看重四位,万望四位不要辜负先皇的期待才是。”
  方丞相、王尚书、安国公和承恩公同时出列,表示谨遵太后懿旨。
  四皇子几个见形势向这个方向发展,心中急得不行——就算要设立顾命大臣,也该由他们这些王爷担任啊,请一帮外臣做什么?
  可是他不愿意做那个出头鸟,所以死死忍着,盼望其他兄弟赶紧开口,但是目光,却看向和自己交好的大臣,盘算着若其他兄弟不开口,便由跟自己交好的大臣开口。
  二皇子、三皇子几个,和四皇子一般的心思,也不愿意做出头鸟,所以都不曾说话。
  四皇子等不及了,于是再次看向和自己交好的大臣。
  孰料,那大臣还没开口,就见李维出列:“如此分配很是合理,臣附议。”
  和安国公、承恩公以及建安侯交好的大臣听见,也纷纷出列附议。
  和四皇子交好的大臣一时有些骑虎难下,但在四皇子目光的示意下,还是硬着头皮出列,说道:“这顾命大臣的作用是摄政,但这摄政人并无一个皇室中人,只怕不合适罢。”
  方丞相捋须道:“新皇登基,便是皇室中人,此外,到时太后娘娘也是皇室中人,依老夫之间,这很合理。”
  有方丞相一派的尚书说得更不客气:“这顾命大臣,该选先帝信任的。在先帝主政期间,几位王爷都不在朝中,显然并不受先帝信任。所以让几位王爷任顾命大臣,更不合适。”
  这话说得尤其直白,以至于四皇子几个都有些讪讪的,四皇子道:“先皇对我们,想来是有些误会。”
  只是之后,四皇子几个以及他们的人,都不敢再开口了。
  于是小皇帝登基,太后听政,几位顾命大臣帮忙协理朝政,便由此定下来。
  经过一夜漫长的商议,天色已经大亮,萧遥也不让这些大臣出宫了,命人送来早点和浓茶,便亲自去容妃宫中请小皇子过来。
  容妃听到丧钟时,很是震惊,之后想睡也睡不着了。
  她身边侍候的都十分高兴,认为先帝驾崩,小皇子登基为帝,他们这一宫的人,都飞黄腾达了,因此一个个的,疯狂吹捧容妃。
  又有警惕的,则去将宫门锁紧,又让容妃抱小皇子去了一个偏殿躲着,说是担心有包藏祸心的会害小皇子。
  萧遥带着人来到容妃宫门前时,见天色大亮,宫门却紧锁,猜到是怎么回事,便让人去叫门。
  宫人听到叫门声,马上去回禀容妃。
  容妃得知是皇后来了,马上道:“即刻开门。”
  容妃身边的贴身大宫女却很是迟疑:“娘娘,小殿下登基,娘娘便是太后。皇后这个太后只怕容不下你,你此番若开门,说不得便中计了。”
  容妃冷了脸:“皇后娘娘绝不会害我的。”一边说,一边抱着小皇子猪儿走出来,命人开门。
  宫人见容妃坚持,也只得听令,上前将门打开。
  萧遥进门坐下,看了看容妃身边的宫女,道:“先帝驾崩,都去准备丧服。”随后才看向容妃。
  容妃马上问:“皇后,这是怎么回事?”
  萧遥道:“先帝驾崩,留下遗言,由小殿下登基为帝,本宫听政。你乃新帝生母,也该有太后之尊,具体如何,方丞相他们会拟一个章程出来的。现在,你先抱新帝,随我前去登基罢。”
  这登基,是比较简陋的,之后,才会有较为盛大的登基大典。
  容妃即使已经听宫人说了一晚上了,可此刻听到萧遥的话,脑袋还是隆隆作响。
  她的儿子,即将登基为帝,而她,即将成为太后!
  这一切,太不可思议了,是她从前做梦都想不到的!
  一开始,她只是个连自己命运都把握不了的妓女,注定辗转于不同男人之间,老了晚景凄凉,这一生没有半点值得回忆的,只有数不尽的无奈和苦涩。
  可是,现在不是了。
  她是太后,大熙朝尊贵的太后!
  她的儿子,是皇帝,天子,是大熙朝最尊贵的人!
  容妃的眼圈红了,她怀疑自己活在梦中,因此走向萧遥,一把握住萧遥的手:“这一切,是真的么?我不是做梦么?”
  萧遥看着容妃泛红的双眼,慢慢地点点头,郑重地道:“是真的,你没有做梦。你的儿子即将登基为帝,而你,会被封为太后,成为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之一!”
  她知道容妃的感慨,因为,她见过最初的宋惜容是什么样子的。
  最初的宋惜容,和她一样,都是低到尘埃里的人,她们的卖身契在老鸨手上,若找不到客人接手上岸,就会被逼着接客,随时被提脚卖了,是这水中的飘萍。
  容妃哭了起来,眼泪飞快地从眼眶中滑落,滴落在小皇子稚嫩的脸上,弄得小皇子极不舒服,也跟着哭出声来。
  萧遥道:“这是大日子,你们该高兴才是。”
  容妃抱着小皇子,不方便擦眼泪,便将小皇子塞给萧遥,自己拿出帕子擦眼泪。
  旁边,容妃的贴身宫女见了很是焦急,觉得自家娘娘对皇后也太不设防了,竟然敢将小皇子给皇后。
  萧遥扫了一眼容妃的贴身宫女,对容妃道:“走罢,先让新帝登基。”
  她从未想过干掉宋惜容,霸占小皇子,想必宋惜容也感受得到她的善意,不会疑她,但是人心易变,如今小皇子又即将登基为帝,若再有宫女在容妃身旁挑拨,只怕容妃会受影响。
  她到时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前朝和朝政上,着实没有精力在后宫中斤斤计较,所以得想个法子将那宫女弄走,避免她影响容妃才是。
  去前朝的路上,萧遥跟宋惜容说先帝临死前的遗言,说和方丞相等人商量的协理朝政结果,随后解释,因先帝没有遗命,所以不好让她也参与听政。
  宋惜容忙道:“皇后娘娘不必多说,妾晓得的。妾出身卑贱,对朝政又一窍不通,本就不该插手朝政的。”
  事实上,她想到猪儿登基之后,自己会成为太后,甚至有些心虚和紧张——她总觉得,以自己的出身,不配成为太后。
  不说最初是春风楼的妓女出身,单说她曾侍候过孙世子,也曾落胎,便没资格成为一国的太后了。
  她担心,自己成为太后,会被御史或是大臣责骂不配,并细说她的出身和历数她曾经的不堪。
  萧遥听到宋惜容先说自己出身卑贱再说自己不懂朝政,便猜到,她很在乎自己的出身,并以此为耻,当下便道:“你不必多说,从今天起,你便是大熙朝的皇太后,身份尊贵。”
  宋惜容听了,感激地看向萧遥:“谢谢娘娘。”旋即又低声道,“若其他大臣不许,我、我不做太后也没什么的。”
  萧遥道:“我说你当得,你便当得。”
  一行人来到前朝,在大臣的拥立下,小皇帝草草登基,成为皇帝。
  而萧遥,也升级为皇太后。
  容妃作为小皇帝的生母,也该有太后之尊,所以容妃也晋升为皇太后,并无人说什么她不配之类的话。
  其中萧遥原先的身份为皇后,所以她是东宫皇太后,容妃则为西宫皇太后,两宫太后,以东宫为尊。
  一切事毕,承恩公和建安侯一道出宫。
  一路上,一些职位并不高的官员暗暗奉承承恩公和建安侯,承恩公和建安侯脸上带着客套的笑容与之寒暄,直到上了马车,这才摆脱那些说恭维话的人。
  李维和云逸见了,也不知心里是怎么想的,让马车跟在承恩公和建安侯的马车后。
  马车驶离宫门不远处,便听到建安侯道:“万万没想到,阿遥竟有这样的造化。听政的皇太后,只怕历史要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
  承恩公叹息一声:“大哥,我宁愿她没有这样的造化。而是夫妻和睦,白头到老。”
  李维听到,手指和心脏一起,一抽一抽地痛起来。
  原本,萧遥是可以嫁得良人赵闯,受赵闯宠爱,和赵闯白头到老的。
  可是因为他,一切都变了。
  世人都说她以十八岁之龄成为听政皇太后,是很光彩的事,可是诚如承恩公所言,她失去的,是与心爱之人白头偕老的美满生活。
  雪又纷纷扬扬地下起来。
  李维忽然觉得,很冷很冷。
  他的马车驶出不远,被拦了下来。
  拦车的,是他的表兄赵闯。
  因为没能和萧遥结亲,赵闯拖到现在都还未成亲。
  赵闯上了车,第一句话就是问:“皇后娘娘她怎么了?”
  李维看着他眼中真切的担忧,目光又落在他头发上、肩膀上的雪花上,轻声道:“她如今已经是东宫皇太后了。未来,在新帝年满十八岁亲政之前,都将由她听政。”
  赵闯松了口气,笑了起来:“这么说,她将会成为大熙朝最尊贵的女人,再无人能欺负她,是不是?”
  李维点头:“是啊。”宫中再没有人能欺负她。
  但是前朝中,肯定有很多老家伙欺她年轻,欺她是深宫女子,让她为难的。
  显然赵闯很快也想到了这一点,语气坚定地道:“我一定会尽快做出成绩,这样有朝一日,我便可以在朝堂上为她说话。”
  他说完这话,当即就下了车,说是回去工作。
  云逸掀开帘子,看着赵闯在雪中远去的背影,轻轻说道:“其实,赵闯很不错。”
  若她嫁给他,一定会幸福的。
  李维轻轻地说道:“是啊。”他看着窗外的雪花默默地出神,过了许久,才有轻声说道,“她若嫁给赵闯,说不得便会爱上赵闯,这样的话,我光是想想便觉得痛苦。你说,我是不是很自私?”
  云逸想象了一下,道:“也许每个人都很自私。”说完很快转移了话题,“徐大姑娘,你打算怎么办?当真不娶么?”
  李维摇摇头:“在看到她幸福之前,我都不会娶妻的。”这是他欠她的。
  随后便是国丧。
  因先帝死得不光彩,死因也不足为外人道,名声更是极差,所以得到的谥号并不好听,葬礼也办得不怎么隆重,最少是比不上上一任皇帝的。
  国丧期间,礼部准备好了登基大典,正式扶持小皇帝登基,成为大熙朝第十一位皇帝。
  而萧遥,则以十八岁的妙龄,成为大熙朝的听政皇太后。
  朝中老臣认定,不会说话的小娃娃新帝加上十八岁大部分时间在民间的皇太后,应该是很好糊弄的。
  这个朝堂,将由他们主宰。
  新帝上朝的前一个月,一切都如他们所愿。
  朝堂和皇家无关,更和妙龄的太后无关,成了他们这些权臣翻云覆雨的场所。
  四个顾命大臣,只有方丞相和王尚书可以和他们一战,安国公和承恩公,根本就不足为虑。
  几乎是所有高位大臣,在这一个月里,都变得异常亢奋。
  他们几乎已经可以料定,这个皇朝在未来的十多年时间里,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是第二个月,他们在想在朝堂上弄权,便感觉到了困难——如果说,上个月他们可以毫无障碍地大展拳脚,只需要对付几个政敌,和政敌们瓜分利益,那么这个月,他们大展拳脚的时候,出现了不畅,手脚根本施展不开。
  钱尚书下朝之后,回家一琢磨,忽然有些心惊——会让他们难以施展拳脚,是因为有了掣肘!
  而这掣肘,正是上个月,他们这些朝堂上的朝臣你一点我一点,互相争取职位时,不知不觉被布置下来的。
  钱尚书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在想到底谁才是主导这一切的幕后高手。
  首先,可以排除安国公和承恩公,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