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正青轻轻一笑,抬手除下雪笠,拂去上面的一层积雪,便将其随手搁在身侧,又道:“多承左相不辞严寒,赴此钓湖之约,严某心知难辞怠慢,但温薄酒以为驱寒而已,哪里是向左相邀醉呢?只是反倒自惭质陋,这酒香闻得多了,头脑竟也发昏,还望左相能从旁点醒啊。“
左少琛听了,朗声笑道:“严主司诚能闻酒香而醉,正是不负钓湖之雅意,何需左某点醒?只怕严主司醉翁之意不在酒,亦不在这山水之间,却满心牵挂着那桩朝堂公案。可左某终是外邦之人,如何能干预其中啊?即如方才湖心闲谈,左某所说也不过是几句醉话,不论是对姝莲郡主还是平朔将军,左某之识见恐怕并不足以助你断案,但严主司省察非凡,或许仅凭我的只言片语便可悟知其中原委。然而这也已无关紧要。实不相瞒,明日左某便要向南君辞行归国,严主司的案呈,左某自也无意过问了。“
严正青听了不免讶然道:“左相要归国?这……前时所议之事,陛下尚未作决断,左相如何便要辞归了呢?”
“左某此番出使,本不过是为亲致吾君之诚,何须必待南君之决言呢?再说,以南君对靖远公的措置,其态度已是不言自明。”左少琛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看着面色阴郁的严正青笑道:“再说,左某先已吃了太后的宴席,今日又饮了严主司的好酒,前时之事尽可不问了。如此也省了主司许多麻烦不是?”
说话间舟已靠岸,左少琛起身振衣,先向严正青拱手道:“多承严主司费心,今日游湖垂钓甚为得趣,然左某身为客使,不敢轻取上国佳物,今日所得这数尾鲜鱼,在此奉予严主司,略致愚意。“
见左少琛如此,严正青也不便再说什么,只好舍舟登岸,与他相揖作别。
看着左少琛先行乘车去了,严正青却仍站在那里眉头深锁,面色凝重——想到原巡防营校尉殷虎前两日于狱中留下血书后触壁而亡,那血书写在其囚服的前襟上,虽只有短短数字,亦可谓触目惊心,当时看着“以此微命贺尔成母仪之愿”,严正青便心中大疑。初看似是留给江凌霜的话,可是观其前后行为,他并无此舍命维护其主将之决心,这在那日朝堂上他被萧成挖舌时的情状便可看出;再说到“成母仪之愿“,以自己旁观便可审知,这并不似江凌霜之夙愿,而在南晔孜孜以求皇后之位的,没有比晏姈姝更首当其冲的了。今日听了左少琛对江、晏二人的品评,更能印证自己的这一推测。言及凌霜,他直截了当地提到“风骨”,称她正如独立风雪的一株寒梅,而论至姈姝他却笑得讳莫如深,只道”南君实该对此女多几分重视。毕竟若于后宫之中争奇斗艳,寒梅可未必能成为群芳之冠。“
风骨,严正青咀嚼着这两个字,平朔将军及其父靖远公的身影如在目前。他久久伫立在湖边,傍晚清凉的风掠过湖面,裹挟着浓浓的湿寒水气吹来,吹散了他方才在湖上积攒的些许醉意,让他顿时豁然开朗。
此时看来,拘押使臣一节,于扶朔而言,反为得力,恐怕此举本就意在促使平朔将军离开京城。她这一走,南晔已是内外不安,朝野生疑,而左少琛却在这时请辞归国,仿佛对此前被拘押之事竟不甚在意了。严正青自知这并非因为今日这番钓饮之请,也不合归于前时太后宫中的那场盛宴。只因这风骨二字,不也可见于左少琛的举手投足之间吗?若他此行未有所成,岂会善罢甘休?
又想到靖远公现已交出兵权,而朝中局势却仍然风波暗涌,连日来主君除如常召见巡防营及禁军统领萧成以外,只单独召见过靖远公。而在严正青看来,但于公事而言,这实与亲信平朔将军无异。不过此时严正青对此感到的已不是担忧,而是会心了,甚至不免心中暗祝凌霜在外无虞。
而凌霜此时正在宁州刺史的内府中安顿江实。虽然他尚在昏睡中,但听医官说已无大碍,凌霜终于放下心来。刺史夫人江氏也由先前的惊慌失措而转为面现晴霁,这才想起给凌霜张罗安排食宿居止,听凌霜对她说“有劳江夫人“,江氏的神采为之一扬,似乎难掩当时身份得以认证的激动,连忙说道:”公子切莫客气。公子风姿卓越,酷肖明公,妾身见到你,不免想起当年明公为妾身主婚之事,心中便觉得十分亲切。“见凌霜含笑以对,江氏暗暗瞥了一眼还在昏迷的江实,又道:”公子此番承皇命而来,论处的自是军国大事,妾身不敢过问。只是他行事若有不堪,还请明公和公子不加深责。“
凌霜看着眼前这位尽力维护江实的刺史夫人,却不免想到宁州城楼上江实望向梅岑的眼神,凌霜心头涌上一股说不清的滋味。
她的笑容中也随之带了几分苦涩,但仍矜持有礼地揖手回道:“凌霜急情之下处事未能尽善,以致使君昏厥,又教夫人伤神,在此赔罪。至于别事,且等使君醒后再议,此时便不多叨扰了。“
凌霜告辞走出外堂,便见家府管家江春迎面走来。近前未言其他,先满含关切地唤了一声“公子“。这本也是十分平常之事,方才城头之险本不足惧,但在经历了醉梦里那一番波折周旋之后,一直举重若轻地独自撑到现在,此时面对像父亲一般疼惜她的春叔,凌霜再也无法若无其事。她控制不住眼中奔涌的热泪,扑进了江春怀里,却只是低声地啜泣着,半晌才说道:“春叔,我想回家,我想父亲了。”
江春从未见到凌霜如此难过,他隐隐感到出了大事,且不是他眼前所见之事。但他并不急于追问凌霜究竟如何,只是暗暗自责自己来迟了。他的心中也如同刀绞一般,不禁红了眼眶,他轻轻拍着凌霜的肩背,安抚道:“好,思暖莫哭,莫哭啊,春叔带你回去,咱们明天就回去。”
凌霜不说话,而泪水仍是禁不住地流下来。略一抬头,越过江春的肩膀,却看到一个亲随正引着晏麒和毓宁公主走过来,凌霜赶忙从江春怀中脱离,背转身拭去了眼泪,深深呼吸了几口暮色中的凉气以使自己的情绪得以冷静。
江春转身看到晏麒一行人,不禁有些不耐地皱了皱眉头,方才分别见礼。
凌霜也走过来,先向毓宁见礼说道:“末将来迟,让公主受惊了。”
毓宁公主听凌霜自承此说,便有意出言责备,但开口前却先转头看了看晏麒,见他似乎歉意更重。这虽让她有些不解,但还是只说了:“虽然是比我想得晚了些,但我相信将军你已经尽力了。”
听她那骄矜的语气,言下之意仿佛在说“你能力止于此,我如何好怪你。”凌霜执礼的身形为之一滞,却没再说什么,只向晏麒略一拱手,说道:“江刺史已无大碍。现下宁州情势暂定,晏上卿亦可不再受制于人,北去南归,自可重作定夺。”说罢便唤道“春叔,我们走吧。”继而开步向府门外走去,却没有抬头再看一眼晏麒。
第六十七章 如风楼置酒作别
对于凌霜的这一举动,毓宁公主并未觉得异常,反而心中暗觉满意。想来这若不是她自觉办事不利,有愧于平朔将军的名声,又在喜爱她的人跟前失了颜面,便是她明白晏麒终将是属于她这个公主的,是以要懂得有所回避。无论是哪一个,毓宁都感到称心。一则可以让晏麒知道,江凌霜也并没有那么完美,二则毓宁更觉得信心倍增,事情解决了凌霜自可回京去了,而自己还可在此与晏麒一同推行新政,朝夕相处,冀成公主驸马共治一方之佳话。
却不知晏麒此时的心境,却如同天崩地裂。他方才分明看到凌霜哭了,虽然她当时看过来只有一瞬,但已足以让他捕捉到那潭秋水中的波光。而凌霜决然的躲避,却让他绝望而心惊,只怕从此以后,自己再也没有照影于水中的机会。
衔愁入夜,寒月冷清,长照无眠。
晏麒知道凌霜今晚宿在宁州江家别院,这别院实则已是刺史府衙不远处的一处营垒。因现在的刺史府虽是在江家老宅之基上改建,但沿用日久,反倒显得别院更不似一座私宅了。
晏麒很想去别院拜访,可他清楚这一想望是多么不合时宜,但此时内心的渴望却是那么难以抑制,于是他便铺纸研彩为凌霜画丹青,或者说他画着凌霜的丹青,其实是为着自己。他想着凌霜,眼前浮现出她在清心殿中端坐提笔写策论的恬静侧颜,她在春猎苑中策马挽弓射雄雉的矫捷背影,她在猛虎营中披坚执锐演武事的飒爽英姿,她在皇宫门前除下假面吟长歌的率真举止,她在千秋宴上举杯对酒有所思的淡淡愁容,她在送别亭下清晓凌寒独自立的身形,她在宁州城上手持御剑向众兵的毅然音声……
这往昔今日的一幕幕在他胸中激荡起无比复杂的情绪,难以具陈,只是随着他手中的画笔流淌成为纸上曼妙生动的丹青。晏麒便这样随心所见地运笔图画着,不闻更漏亦不觉月影移窗残星淡去直到朝霞散绮华阳升空,晏麒才终于搁笔,倒不是因为疲备难支,而是觉得自己是时候去见凌霜了。
当他决定动身时,脑海中浮现着自己与凌霜在醉梦里共同经历的那一幕幕,对此他既羞于想起,却也不愿忘记。
凌霜早起正欲前往宁州刺史府,方出院门,便见负责守卫的亲随正与一人争执。
只听那人叫道:“你还怀疑我,我才要怀疑你到底是不是靖远公府的人!我们上卿大人与平朔将军可是自幼的朋友,你难道不知?你凭什么不让我进去?“
亲随则毫不容情地回道:“他是哪国的上卿?说清楚了我自然放你进去。“
“嘿!你这是什么话?“那人显然是急了,没好气地驳斥道:”陛下亲点的钦差,襄国公府世子,还能是哪国的上卿?你再胡说八道,休怪我无礼了!“
凌霜认得那人是晏麒的随侍,便径直走上前去问道:“何事?“
亲随见凌霜近前,欲作解释,凌霜却制止了他,只等那人回答。
那人便捧出一方锦盒递给凌霜,说道:“我家公子在如风楼等将军。“
凌霜听了不禁疑惑地蹙了蹙眉,想到晏麒以往有事都是亲自登门,今日却遣人相邀还于酒楼约见。凌霜打开锦盒,见里面放着的却是一副银白色的夜叉面具,凌霜想起这是自己回京那天在宫门相见之时,她随手抛给晏麒的。原来他一直收着并且远携到宁州来了。凌霜看着面具,有些失神。晏麒的随侍便又说道:“我家公子说,将军若不愿理会,但请看在此物分上,莫辞今日之约。“
这话使得凌霜心头一紧——晏麒这是何意?他为何会觉得若无此物,我便不肯再见他?难道他竟然真的决定入扶朔了吗?想到这里,凌霜不免又添了几分焦躁而失望的心绪。
当她按那随侍的指引,走向如风楼二层雅间时,瞥见一人在酒楼门口向里张望,看装扮当是毓宁公主身边的人,待凌霜转头细看过去,那人便隐去了。不知是出于留意她的行踪还是关注晏麒的动向,看来毓宁公主很有这一份热心,对此凌霜无暇理会。
可能是听到了脚步声,凌霜走到门口时,晏麒恰好由里面打开了门。两人对面相见,不知怎的,凌霜不自觉地避开了他的视线。晏麒便无言侧身将凌霜让进屋内。凌霜的目光在屋中游移一过,落在了桌上的酒菜上。菜色皆是凌霜素日喜爱的,酒盏却只可供一人饮用。
凌霜在桌边落座,试图打破此时静默的尴尬,于是看着对面的酒盏,语气平淡地说道:“晨间饮酒,恐非所宜。“
晏麒轻轻一笑,也走过来落座,温声说道:“只今日一次。“
凌霜拿给酒壶斟了一盏,放在晏麒面前,道:”那边只此一盏吧,你酒力不胜。“说到此处却似忽然想到了什么,自悔失言,便低头不语了。
晏麒一边举箸给凌霜夹菜,一边径直说道:“你且放心,我自是不会去扶朔的。此生当以南晔之臣,身终于世。”
听到此话,凌霜着实松了一口气,这才拿起碗筷来进餐。晏麒望着凌霜舒展开的眉心,会心地一笑,便自端起面前的酒盏一饮而尽,又自斟满。
晏麒心知凌霜定然不愿同他谈论与醉梦里相关之人和事,但意中此次谈话总回避不了符崇和梅岑,他斟酌再三,终于开口问道:“宁州刺史江实之事,你打算如何处置?“
“查明情实,具表上奏,悉听陛下决断。“凌霜径直回道。
“可他毕竟是靖远公旧部,如此恐怕会于府上不利。“晏麒不无担忧地提醒道。
“正因为是家父旧部,若不秉公处理,恐怕更会招人猜忌。”凌霜说着也不忘将菜盘推向晏麒,关切道:“不要空腹饮酒。”又接着前话说道:“不过江实虽处事轻率,忠义之心却也难得,到底未曾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