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着王普的说法,国库里能搬走的东西全都悄无声息地被移动走,竟是让人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对国库下的手。
事已至此,王普能做的,就是想办法给国库里弄钱了。
王元昭一路往里去,很快便来到王大狗的跟前。王大狗正待在某处宫室里,和两个宫婢一起,说些悄悄话。
王元昭一来,宫婢看见他,便忙不迭地起来走了出去。王大狗看见弟弟,笑了笑,也不尴尬。
王元昭也只当没看见刚刚出去那两个衣不蔽体的样子,进来便说:“什么时候把母亲接进来?”
王大狗绑好腰带,笑道:“这该问你才是?”
王元昭笑:“那要看,是谁来坐那个位子了。”
王大狗道:“你这话说得可是奇怪,我就是个招牌,大夏,应该被扫进垃圾桶里去了。”
王元昭轻笑,不接这句:“其实,你如果想要,给你也无妨。”
王大狗摇了摇头,从榻上站了起来,背对着弟弟,半是认真道:“我不过是千石村里一个普通的渔夫罢了,待这次的事情之后,我情愿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至于你,自然还是留在这儿。”
王元昭也站了起来,真心实意:“从小到大我就没少被母亲逼着把好东西让给你,也不差这最后一次。我是认真的,你若想要,给你便给你。”
王大狗笑:“你也说了,从小都是你让我,这一次,我还真就想干一干哥哥该干的事。”
对他而言,江山太重,不如一叶轻舟畅快江河之上。
第204章 皮球
兄弟俩一番对话,说了足有小半个时辰。直把话给说开了去,天边也露出了鱼肚白。
太阳从东边升起,就像小的时候躺在自家屋舍顶上一样,两人躺在御书房的屋顶上,几乎就要睡了过去。
王大狗是真的睡了过去,清浅的梦境里,他不是年幼被携带出逃的天潢贵胄,而是小渔村里一个还算普通的孩子。
可惜总不断有人来提醒他他不是什么王大狗,而是萧胤。
迷迷糊糊之际,他感觉到自己被什么人拦着胳膊架了起来。王元昭将兄长放在肩膀上,一跃跳下地面。他还知道这是皇宫。如果让人知道这历来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屋顶被他们兄弟两个当了睡觉的地方,将来史书记载,可是不太好看了。
王大狗喝了酒,就连被弟弟搁到床榻上都没什么反应,反而无意识嘀咕了一句什么。
王元昭听见了。
王元昭却没有喝酒。他为了某人戒酒已经有段时日,就算是实在推脱不过去,也最多应景小酌几杯。
等到太阳爬上高空处彻底照亮大地,皇宫之中陆陆续续也有了更多的人活动的迹象。
王元昭看着眼前的一切,还不怎么有这些都被他囊括手中的实感。
就像王普所说,大事已定,但麻烦不少。
京中人家对于这些形势变化,全是观望之态,阴韧留下的一个又一个包袱也等着他们拆包。
而从他寒微之时就跟随着他的几人,诸如赖大麻子,现在也等着鸡犬升天,从即日起,他们可能有的忙了。
京城门口,守城的兵刚刚迎接来一队车队。叫来守城的将领一看,心里有数,将领当即下令打开城门,把外面的人给放进来。
那是,魏家。
魏家的人逃得不着痕迹,回也回得低调。他们回到完好无损的祖宅,整理了一番,就进了宫里,面见王氏兄弟。
王氏兄弟却都不在。
王普代理着在宫殿处接见了他们,这群人关起门来在那儿不知道都说了什么。魏氏的人似乎对于谈话的结果还算满意,出来的时候脸上都是笑容。
王普在目送走他们之后,转头却是湮灭了笑容,去了不知何处的宫殿找上王大狗。
王大狗宿醉未醒,这时还在床上睡得正香。
魏氏的人出去,前天夜里被驱赶到一处像是畜生一样被拘押的宫妃们,已经在广场上待了整整一夜。
其中,亦有魏氏一族的女儿。
王大狗被催促着悠悠转醒,睁眼便是王普带着薄怒的脸,他故意道:“你来了。”
王普忍着情绪,道:“殿下是当真不想要这江山了。”
这岂不是明知故问。
王大狗道:“究竟要我说几遍呢?我真是对它没有什么兴趣。”
他们已经控制了这京城,也就等同于把持了半个皇位。剩下的事有两件,第一是把王氏兄弟中的一个推上那个位置。第二,是将被阴韧带走的那枚玉玺给带回来。
否则,没有传国玉玺,虽然前朝也有另制伪印的做法,但终究不好服众。
王普看王大狗那样子,再一次无可奈何。正说着话,外面有一个小太监正好走了进来,对他们禀报说,外头有大臣求见。
王大狗笑了:“你的工作来了,还不快去?”
王普愤愤转身,当真去了。
王大狗沉了笑容,继续闭上眼睛。心想着怎么再给王普添添乱。
沉浮千年的古都见惯了改朝换代,更是也有那些见过夏朝灭亡的大臣对于新的势力进驻京城丝毫不大惊小怪。
王普只恼怒这两兄弟对这些事情全不上心,竟通通丢给他。
王大狗看他离开,好半晌才叫来身边的人:“小二去哪了。”
“小二”二字本来是兄弟之间亲昵的称呼,身边的人对此毫不意外。
听见他问,就有人上前来告诉他:“说是趁着眼下还不忙,出宫去一趟。”
王大狗可不觉得弟弟是去看望夏三娘。
如果他没有猜错,弟弟应该是回晏国公府吧?
他猜想得不错,王元昭的确是回了晏国公府。
晏国公府的人也都知道了他在外面都干了什么事。
不免心情复杂。
一番寒暄总是免不了,看着之前两年对他没什么好脸色的人露出一张张谄媚的脸色,王元昭感叹世态炎凉,果然如此。
魏嘉音便站在一群王家人之中鹤立鸡群,格格不入。
王元昭应付完了王家的那群人,便带着她去了他们那个小院子单独用饭。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王元昭总觉得这一次回来,魏嘉音脸上的神色似乎稍微有那么一点冷。
不过他也不是很在意这些。
只尽到丈夫的责任就好。
这一次他回来,倒是也想通了。林茜檀说得对,喜欢不喜欢是一码事,他起码也应该给魏家一个交代。
至少也应该和魏嘉音孕育一个孩子。
魏嘉音不知道王元昭这些心思变化。她脑子里想的,尽是之前被王元昭派回来的人跟她诉说的那些。
前些日子,她去楚家。楚家人总说林茜檀闭门养病,所以她也没起疑心。但事实证明她还是太天真了。
林茜檀怎么就去了沧州那么远的地方?
魏嘉音准备了丰盛的小菜,全是王元昭爱吃的。王元昭看了就食指大动,垂涎欲滴。
“辛苦你,还做了这些给我。”王元昭说得很是中肯。魏嘉音以前从来不碰这些东西,也是婚后才开始学习厨艺的。
桌子上的菜式全都是魏嘉音自己亲手做出来的。王元昭已经看见魏嘉音手指上那不太明显的烫伤痕迹,分明是做菜做的。
心里有了决定,王元昭对待魏嘉音的态度不知不觉便更温和一些。甚至于在魏嘉音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往魏嘉音跟前的碗里放了一点菜。
魏嘉音受宠若惊的,上一刻就算心里有什么不快,这一刻也烟消云散了。
魏嘉音的丫鬟们在旁边看着都替主子觉得高兴了。
王元昭和魏嘉音一起,吃了还算愉快的一顿饭。饭后王元昭虽然离开,但魏嘉音已经很满足了。
魏嘉音已经知道她的家人已经重返京城,更是知道今日这样坐在一起普普通通吃个饭的机会以后可能都不会再有。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心里更添怅然,却也有期待。
有魏家在,怎么也不会坐视她到手的皇后之位飞了。
日前王普做的几件事,魏嘉音也听人提起过。用意太明显,魏嘉音也看出来了。别说魏家的人已经知道“皇孙”殿下是“假冒”的。
就算不知道……
“父亲和大哥都不会让我受委屈的。”婢女担心,魏嘉音便这么和婢女说道。
婢女还想说,楚家少夫人怎么办,刚说了一个字,就被魏嘉音一眼看过来,消除了声音。
王家就在隔壁,有什么事,林茜檀第一时间就知道了。王元昭进了一趟宫,又出来,他什么时间进府里,什么时间又出去,她都清楚。
她在看孩子。
昨天回到阔别数日的家里,孩子正在她祖父祖母那里睡着,她没有机会见到。
一大早的,她就亲自去把孩子接过来,才一段不见,孩子又大了许多。她不由在心里遗憾,总觉得自己错过了一段十分宝贵的时光。
由此对阴韧便更生反感。
阴韧现在盘踞东都,王家兄弟也才刚进京城,两边的人也许都需要一些时间站稳脚跟,大概有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有什么事情才对。
遗憾的是她没有办法从阴韧那里把玉玺给弄出来。
阴韧究竟把玉玺放到哪里去了?
跟阴韧一起前往东都,她受监视,却留心观察,不曾见过阴韧将那东西取出来看一眼,更不知他搁在哪个箱笼里,实在无能为力。
这下子,那东西连同天隆帝一起全都成了阴韧手里的保命符,阴韧在东都,这边的人一时半刻还真是拿他没有什么办法了。
回到家中,自然要对外宣称她病好了。
既然是病好了,也就要去父母跟前请安。她这正是刚刚从江宁娘那里回来。
楚渐将楚绛叫去了单独说话,应该是在商量着接下来家里怎么做选择。
林茜檀逗弄着有几天不见的女儿,心情重新愉悦起来。
她小心翼翼地将小包子襁褓里面包裹着的她穿过的外衣取了下来。也亏得是楚渐想到这样的法子,叫孩子不因为母亲不在而哭闹不止。
京中再次恢复了秩序,朝中大臣也都还算识时务,大多都是不管它谁坐那个位置的。
或者说,其实是形势比人强,有一支兵马镇在那里,大家都不得不有所顾忌。
诸如忠义郡王府这样的人家,便带头向新主子表忠心。开始有一封一封请求登位的书信往宫里送去。
只是稍微有一些心眼的人都知道在称呼上做一些工夫,并没有谁在内容上明显显示出他们心中认定的主子是哪个,也是给自己留余地……
王元昭告别了魏嘉音,便回到了宫里去。
在王普的打理下,宫里秩序井然,但也有一堆阴韧留下的折子等着他去处理。
在很久之前,林茜檀第一次跟他提起这些坐在权力巅峰上的事,他没有体验过,所以没有实感。但现在,坐下去在那个位置上,他身体里便升起一种奇妙的兴奋感。
过了一会儿,他沉静下来,翻了翻桌子上的文书,看了那么几眼。沉静下来的眼睛里满是沉着隐秀之色。
王大狗睡醒了起来,去了御书房之中的时候,便看到弟弟有模有样的坐在那里:“看到你这样,我就放心了。”
王元昭抬起头来,看了哥哥一眼,随后先是把手上一个要紧的折子给先处理了,然后才是起身来和哥哥说话。
这才回答王大狗:“也没有多难。”他神色间充满淡定,看上去游刃有余。
王大狗也拿起来一两份折子看了看。正好便看到外面州郡有人在闹事,而且和他们不是一伙的。
“我们占据了京都,阴韧去了东都,这新冒出来的,也许也想分一杯羹,这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问题在于王元昭打算把谁给派出去。
再看另一份,说得也是闹事者的折子。
王元昭请哥哥在一边坐下,笑道:“燕氏不是有人愿意投降,就叫他们去好了。”
王大狗听了便笑:“你怎么想的,把他们关起来还来不及,怎么还分兵权给他们。”
王元昭道:“不过是觉得有趣罢了。待会儿我选一个人出来。这人如果忠诚倒也罢了,就让他试试将功折罪,可若是趁机做点什么,我也有办法让他死在那里。”
王大狗笑:“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正从小到大遇到事情,听你的,总错不到哪里去。”
王元昭喝了一口茶,掩饰了自己眼中的笑意。说是选一个人,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现成的人选了。
正在府里焦急等待的四皇子接到传令,还有些不敢相信,“这是同意叫本王……叫臣领兵了?”
就好像昨日还在做些称王称霸的美梦,几夜之间,这京城里就换了两任主人了。不久之前还高高在上的皇族,现在就成了别人面前摇尾乞怜的狗。
得到肯定的答复,四皇子松了一口气。
他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四皇子了,可就是没想到对方会敢于给他一支兵马……
四皇子眼里闪烁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