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上帝宠-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诗斓脸色微变。
  赵江氏笑了一下,远远地就道:“巧了。”
  乌旭海愣了一下,想回避女眷。
  赵诗斓拉着赵江氏走过去,打算走,福身了说:“姨父,雪昭妹妹,我们已经祭奠完姨母,先回去了。”
  乌旭海点了点头。
  乌雪昭回了赵诗斓一礼,在她们擦肩而过时,淡声道:“雨天路滑,姨母和表姐以后还是别来了。有心哪里都能祭奠。”
  赵江氏心里不快。
  江若贞虽是养女,她的名字,好歹也是上了江家族谱,她们俩便是姐妹。姐姐忌日,她来祭拜,一个小辈还要来教训?
  赵诗斓及时拉了母亲一把,回了乌雪昭一声:“好。”
  见乌雪昭手冻得苍白,解下自己的披风,穿在乌雪昭身上,温声道:“雪昭妹妹,天气凉,注意身子。”
  女儿这么一打断,赵江氏倒不好发作了。
  回去的路上,才在马车里道:“我要早知道她母亲心眼比针尖还小,也就不会……她母亲郁郁而终,我也心有愧疚,阿弥陀佛,难道我诚心想赎罪都不成了?”
  赵诗斓叹气,温柔地道:“娘,那您就不该今日来祭奠。”
  往年她都去,虽没和乌雪昭碰到,但乌雪昭也没说什么。
  这回母亲要是不去,雪昭表妹也不至于开口赶人。
  赵江氏脸一沉,母亲去世后,二哥二嫂一家子也一直怨怪她,回京到现在见了她都没好脸色,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现在连女儿都在怪她?
  隔日。
  乌家听到消息,赵江氏斥重金为江若贞做了一场法事。
  乌老夫人和荆氏听到都觉可笑。
  荆氏失语一阵子,才道:“弟妹是咱们家的人,赵江氏跑去做什么法事?”
  乌家隔年为家里亡者做法事,若有关系好的本家族亲,的确会出钱帮忙做法事,但……实在轮不到赵江氏。
  何况江若贞病情加重,还有赵江氏的功劳。
  荆氏都有些吃不下饭。
  赵江氏钱已经花了,法事已经做了,外面不知情的人,只怕还要称一声姐妹情深,或者赵江氏有情有义,这么多年了,竟还这般惦记江若贞。
  真叫人恶心。
  越是和江若贞亲近的人,越感到恶心。
  偏偏她们还做不了什么化解这份恶心。
  荆氏都为死去的弟妹抱不平,问老夫人:“您说,这该怎么办?雪昭心里多膈应。”
  乌老夫人眉上愁云笼罩。
  当家这么多年,她还真不知道遇到这种事怎么办。
  总不能家家户户发帖子去,告诉旁人赵江氏不配为江若贞做法事吧。
  茵姐儿抱着小狗,坐在一旁,冷不丁道:“给赵夫人婆母也做一场法事呗。”
  荆氏不解道:“为什么给她婆母做法事?”
  茵姐儿双眼明亮:“对呀,为什么给她婆母做法事——”
  赵江氏和江若贞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妹,双双外嫁多年,江若贞还病逝了十来年。
  这要是走得淡的人家,赵家和乌家,早就不来往了。
  乌家为什么要突然给赵江氏的婆婆做法事?
  正常人都会这么想。
  旁人不知道,两家亲眷还能不知道?
  赵、江两家就算有关系,关系也没好到这个份上。
  两场法事做的真够耐人寻味。
  荆氏不住地点头,道:“这样好!”
  以牙还牙了。
  乌老夫人也跟着点了头。
  赵江氏做这法事的内情,赵家人未必知道,等乌家也为赵家人做一场法事,赵家人该知道的自然就知道了。
  赵家要是要脸,就该好好管束他们家的儿媳妇。
  荆氏望着茵姐儿,若有所思。
  从前觉得小女儿鲁莽,这会儿倒是觉得,这样也不错。
  至少不该吃亏的时候,不会吃亏。
  乌雪昭也听说了赵家为她母亲做法事。
  她去给乌旭海送一块砚台的时候,告诉了父亲这事。
  乌旭海提着笔,手腕微顿,“哦”了一声,道:“夫唯不争,故无尤。你姨母爱做什么就让她做,碍不着咱们什么。”
  他抬头看着乌雪昭,淡淡地叮嘱道:“清静为天下正,雪昭,摒除你心里的杂念。”
  母亲的事,只是杂念吗?
  乌雪昭放下砚台,离开了乌旭海的书房,回蘅芜苑。
  步子比从前都要快些。
  乌家为赵家逝去的老太太做法事,乌雪昭也添了些银子。
  法事盛大。
  两家亲眷都有耳闻。
  赵家人听说后,赵江氏还真就几天都没出门,被禁足了。
  赵家人还带着赵诗斓,亲自来乌家赔罪。
  乌雪昭的小舅舅江润宁气得够呛。
  这时候跑去给江若贞做法事,当年她生病的时候,赵江氏怎么没去道歉宽慰?
  要是赵江氏这么做了,兴许妹妹还有的活。
  升迁的喜事,都压不住这份怒,江润宁一个大男人,直接骂上门去。
  听说还是喝了酒去的。
  两家闹得不好看,还是江家大老爷过来把人给领回去了。
  江润宁没客气,借着酒劲儿,回到家把大哥江润宏也给揍了一顿,揪着江润宏的衣领,低吼道:“你还我妹妹!”
  十几年的兄妹情分。
  大哥当初是怎么忍心漠视妹妹的遭遇?
  还有他外放他省的这些年,大哥大嫂又是怎么照顾外甥女雪昭的?他们怎么能做到这么冷漠,不闻不问。
  一团混乱中。
  赵诗斓父亲的官职也有了消息。
  詹事府大学士。
  詹事府,训导皇子,服侍皇子内务。
  皇帝打算把未来皇子交给赵家。
  “看来皇后之位,真是赵表姑娘了?”
  灵月一边在房里烤火,一边叹气。
  赵诗斓是好姑娘,但她就不是希望赵江氏的女儿做皇后,不然以后还不知道要怎么嚣张!
  天气越发寒冷。
  乌雪昭忽觉窗外很白,出去一看,下雪了。
  今年京城的第一场雪。
  灵月一下子都忘了赵诗斓要做皇后的事,跑到庭院里接雪,欢笑道:“姑娘,好大的雪啊。”
  乌雪昭伸手去接了一点雪花,融在掌心冰冰凉凉。
  灵溪拿了披风出来,围在乌雪昭身上,道:“姑娘进去吧,外面冷。”
  乌雪昭问灵溪:“披风还了吗?”
  赵诗斓的那件。
  灵溪点头:“已经还了。”
  还了就好。
  乌雪昭进屋,把脖子上的琥珀珠摘了下来。
  干清宫。
  郑喜进去报喜:“皇上,下雪了。”
  桓崇郁果然搁下笔,弯了唇角,走出去一看,鹅毛大雪。
  瑞雪兆丰年,大雪看着就是叫人欢喜啊。
  郑喜也跟着开怀。
  乌姑娘的入宫的日子,终于又短了。


第63章 (二合一)
  壬寅年; 京城落了第一场雪之后,乌雪昭就病了。
  病情来势汹汹,在床上躺了半月余; 成天吃药,还不见好。
  药吃得多,饭就用不下了。
  乌雪昭本来食量也小; 躺了这么一阵子; 越发消瘦。
  茵姐儿到蘅芜苑里来时; 坐在床边红了眼睛。
  乌雪昭淡笑:“哭什么; 谁都会生病。”
  伸手摸了摸茵姐儿的脸颊。
  小姑娘近来安分许多; 没之前跳脱了; 饭量也跟着涨了些,冬季衣裳一裹; 瞧着圆滚滚的,玉雪可爱; 谁见了都想摸一摸。
  茵姐儿心情好得很快,笑着说:“姐姐,你快点好起来; 我看隔壁林家小娘子都在堆雪人了。等你好了,咱们一起堆个雪人。”
  有的地方都结冰了,许多人还在冰面上玩儿。
  但她觉得家里人肯定不让她们出去玩闹; 也就没跟乌雪昭提。
  灵月端了药进来。
  茵姐儿一下子就闻到了药味儿,皱了鼻头说:“怎么这么苦。”
  灵溪扶着乌雪昭坐起来; 跟茵姐儿说:“良药苦口。”
  乌雪昭坐在床上,靠着迎枕。
  灵溪喂药。
  吃过药; 人就犯懒。
  茵姐儿乖乖地离开; 乌雪昭也就躺着睡下了。
  灵溪送茵姐儿出去; 小声地说:“姑娘已经比之前好多了,今儿都不怎么咳嗽了。姐儿别担心,再过个十天半个月,估摸着也就大好了。”
  茵姐儿心事重重,胡乱点着头,手里抱着个暖炉,去了老夫人那里请安。
  荆氏也在。
  长辈们知道她是从乌雪昭那里过来的,就问雪昭现在病情如何。
  茵姐儿低着头,有一搭没一搭地回话:“不大好,是不是大夫不成?”她抬头跟荆氏说:“娘,要不给姐姐换个大夫吧!”
  荆氏道:“请的是常给娘把平安脉的吴大夫。”
  吴大夫家里信得过。
  换个大夫要遇到个庸医,越治越差,怎么办?
  茵姐儿嘟哝说:“吴大夫都六十多了,老眼昏花,没准儿给姐姐开错了药。”
  “你这孩子……”
  张口就胡说。
  荆氏又一想,没准儿真让茵姐儿给说对了,虽说大夫越老越有经验,到底年纪大了,难保不出差池,就说:“一会儿我就打发前院的人,去下帖子请好大夫。”
  茵姐儿请过安就回去了。
  脑子里想到原先的二婶江若贞,她自然没见过这位二婶,但也知道她怎么病的。
  心里莫名有些担心。
  她甩甩脑袋,让自己别胡思乱想……雪昭姐姐还年轻,怎么可能呢。
  重新找个好大夫就是了。
  可最好的大夫,在皇宫里吧。
  茵姐儿巴巴地看了一眼皇宫的方向,又绷紧小脸,抿了抿唇。
  …
  桓崇郁已有半月没有乌雪昭的消息。
  往常打发人过去,多少会知道些她的近况,这些日子打发过去的人,都没见着她的面,连丁掌柜都不知道她如今在内宅怎么样。
  这日问起郑喜。
  又是一句不知道。
  青瓷笔洗砸碎在地上,殿内跪了一片宫人。
  桓崇郁看着郑喜,冷声道:“还要朕教你怎么当差?”
  郑喜惶恐伏地,道:“奴婢省得。”
  退下后,郑喜连忙让盛福亲自去了一趟。
  盛福跟着永宁侯府的人,乔装作侯府小厮,一同来了乌家。
  乌雪昭心知瞒不过,叫灵溪出去说了实话,说她生病不能起来见客。
  盛福心里一凉。
  心想要是这么回去交差,脑袋也别要了。
  赶紧先和永宁侯府里商议着,请了何太医过来,替乌雪昭诊脉。
  荆氏正发愁请哪个大夫好,听说御医来了,立刻亲自过来迎大夫去给乌雪昭看诊。
  何太医看诊要求静。
  灵溪把所有人都请出去了。
  外间永宁侯府的管事妈妈和荆氏,焦急地等。
  盛福是小厮的打扮,只能在前院偏厅等着,更是愁得不得了。
  暗地里求天告地,祈祷姑娘可千万别生大病。
  何太医看诊之后,找丫鬟要了旧药方,出来之后,告诉大家:“只是风寒,加上病久不愈,郁气郁结,倒也不大要紧。这方虽旧了些,原本吃下去十天半月慢慢也能见效。”
  荆氏问道:“那那我家姑娘怎么一直不见好?”
  何太医摇着头说:“这方子写错了两味药。”
  永宁侯府管事妈妈嘴角一扯,想骂乌家请的什么庸医,到底顾着乌家面子,没说出口。
  荆氏也觉脸上难看。
  还真叫茵姐儿给猜对了……吴大夫年纪大,不中用了。差点儿害了侄女。
  看来以后也不适合给她请平安脉了。
  荆氏忙道:“劳烦您给开个新方。”
  灵溪笔墨伺候。
  何太医写了个新方子,一边写,一边嘱咐丫鬟怎么煎药,什么时辰给乌雪昭吃。
  管事妈妈机灵地问何太医:“姑娘能不能吃些进补的药?家里下人带了些人参之类的补品过来,若是姑娘能用,这就拿进来给姑娘用。”
  何太医笑说:“适当补一补,自然能的。”
  管事妈妈同荆氏说下人在前厅,荆氏说这就就去把人领进来。
  灵月自告奋勇去了。
  何太医写完方子。
  永宁侯府管事妈妈问荆氏:“不知府上老夫人身子如何?何太医难得过来一趟,不如给老夫人也把个平安脉?”
  荆氏求之不得。
  三人又去了老夫人院里。
  灵月则带着盛福,脸色古怪地到蘅芜苑里去。
  ……这永宁侯府,怎么带了个小厮过来。
  小厮还不肯把参给她,非要交到侯府管事妈妈的手上。虽说无可厚非,可带着别家小厮在内宅走动,心里十分不自在。
  灵月把人领进蘅芜苑。
  何太医他们已经都走光了。
  灵溪见她带了个小厮进来,也唬了一跳,和灵月对了对眼神。
  灵月用唇语说她原本也不想带进来的。
  灵溪走过去见盛福,说:“你家主子和太医一起去了我家老夫人院里。东西我先收着吧。”
  盛福将东西交给灵溪,在廊下拔高声音问:“小的能不能隔帘跟姑娘请个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