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恒忍不住退后一步,“我没受伤。”
韩辰辉哈哈笑着,“平安就好。”
子恒找到位置坐下,很快面前摆好热汤,他说起亳州所见,忍不住询问,“亳州还有多少百姓?”
韩辰辉叹气,“没剩下多少了,就连府城都没有几个百姓了。”
顿了下道:“不过,惠州送来了消息,士兵巡视的时候,发现惠州南部被难民占据了。”
子恒眨着眼睛,“这么说,亳州的百姓逃到惠州了?”
韩辰辉点头,“应该是了,惠州北部也有难民,我制造了惠州无人区,现在成了百姓的避难之地。”
子恒亲自去过惠州,“惠州植被茂盛野物众多,百姓在惠州有生机。”
他想到一窝一窝的蛇,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惠州的蛇是真的多。
韩辰辉心想,他这辈子杀戮无数,没想到还有积德的一天,“我没让士兵驱赶,只是警告一些地方不能去。”
子恒想到成片的陷阱,希望百姓听警告,否则真能炸上天。
胶州府城,杨曦轩正看户部送上来的折子,秋收结束,一批批粮食运到兵粮作坊,秋收后的第一批兵粮已经运往北方,随着兵粮运过去的还有盐,一些干菜罐头等物资。
第二批物资正在准备,此次以武器和被褥等为主。
杨曦轩放下折子有些惆怅,明琛几位大臣疑惑了,虽然今年打下的各州免税,然户部的银子不仅没少反而增多了,他们正高兴着,皇上这是怎么了?
杨曦轩见几位大臣一脸疑惑,他又叹了一口气,“朕今年才注意到,朕才是交税大户。”
他的产业太多,为了起带头作用,他每年都尊法交税,加上税收法越来越精细,他每年交税的数额持续增长。
诸位大臣们,“。。。。。。”
谁争天下像自家皇上,发财不靠抢夺,竟然靠本本分分发展的产业。
明琛等人羡慕的眼睛都红了,他们羡慕皇上手里掌握的方子和实验室,可惜他们碰不到,实验室归两位先生。
杨曦轩见大臣们沉默,眼底尽是笑意,不怪他炫富,他是真的富裕,可惜他们仇富也要忍着,谁让他是皇上。
他也不想惹毛了大臣们,万一郁闷生病了,他分出的差事又要回到自己手里。
杨曦轩清了清嗓子,“今年诸位大臣们辛苦了,朕自掏银钱给诸位大臣添年终福利。”
第七百三十一章 有来无回
杨曦轩的话落下,被打击的大臣们精神了,皇上手里的好东西太多了,他们这些大臣不缺俸禄奖励,他们缺皇上产业内的好东西。
比如各种玻璃器具,各种限量的吃食等等。
杨曦轩见大臣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将李家送的折子给几位大臣传看,“今年草原大雪比往年都早,第一场初雪就是鹅毛大雪,现在草原的温度巨降,李将军汇报草原有异动。”
明琛看完冷哼一声,“他们敢南下抢粮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什么皇上带什么兵,杨曦轩能手动就动手,大臣们正是北伐最激动的时候,气愤草原不安分,一个字打,不仅打还要狠狠的打。
杨曦轩也是这么想的,他不仅要狠狠打,只要胡勒赤那敢过界,他不仅打回去,还要去草原抢马和牲畜。
他是真却牲畜,尤其是牛,容州几个部族的牛根本不够分,他也没做赔本买卖,今年光租用牛得的银钱,让各州财政富裕不少。
杨曦轩对大舅哥很有信心,大舅哥人狠话不多的典范!
鄂州,杨兮夫妻早早离开回到上河镇,周霖要待到明年夏季,周霖和魏茹是未婚夫妻,他们在一起再也没人议论。
这也方便了周霖给魏茹补课,周霖掌握的学识不比周家学堂先生差,而且周霖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他也参加了科举,周霖已经办差,他为了不留下话柄,堂堂正正考了举人。
所以周霖无论是学识还是经验都是难得的良师。
此时未婚夫妻难得休沐,二人也没在城内待着,两人骑马去附近村子转转。
鄂州今年免税,只要肯不出气力种地,今年都能过个富裕年。
田地多的人家卖了部分粮食,手里有余钱办喜事的多了,今日也是巧了,周霖和魏茹正遇到一家成亲。
周霖二人没去打扰,他们远远的看着迎亲队伍。
魏茹还记得百姓衣衫褴褛的模样,她指着迎亲百姓身上的穿着,“不少百姓添新衣了。”
不丰年不过节,这个时候添新衣,家家户户的确有余钱了。
周霖勾着嘴角,“真好啊。”
百姓的脸上有了笑容,对未来有了期盼。
二人逛了几个村子,村子里的孩子依旧三三两两挖野菜,然孩子们不再抢夺野菜,还会在田间歇一歇玩闹。
周霖看着几个孩子奔跑躲避,肚子里有粮食才有力气玩闹,孩子们的笑声是生机,周霖也忍不住嘴角上翘。
二人又去了军户居住地,妇人们家有余粮脸上的苦楚没了,然存储的习惯,妇人们聚在一起腌制咸菜,没错就是咸菜,现在南方的盐价是真便宜。
还有妇人聚在一起制作鞋底,这些鞋底是给士兵制作的,妇人们领取布料回来制作,做好后送回军备作坊算银钱。
周霖一露面就被孩子们围住了,周霖也好脾气的为每一个孩子解答问题。
魏茹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她发现周霖的内心一直是柔软的。
上河镇,杨兮夫妻送走了赵茳,赵茳去了胶州上任,夫妻二人为周霖成亲做准备。
并没有单独给周霖建造宅子单过,因为他们一家子终究要回京城,所以成亲后也住在一起。
宅子不用操心,成亲流程两口子太熟了,一切准备好只等周霖回来成亲。
这日两口子从学堂回家,秦炳夫妻来了,还带着一对龙凤胎,父母长得好,两个孩子跟小仙童似的。
杨兮稀罕的挨个抱了抱,两个小娃娃一直甜甜的笑着,别提多招人稀罕了。
杨兮见耿蓼脸色苍白,“你的气色不是很好,最近降温你多注意些。”
耿蓼,“最近没睡好。”
杨兮疑惑,“有烦心事?”
耿蓼扯了扯嘴角,她的烦心事太多了,嫡亲叔叔一直没被重用,皇上称帝后,婶子求上门,他们拒绝帮忙,婶子一直怨气十足,她听多了阴阳怪气心里堵得慌。
杨兮看向秦炳,秦炳出声道:“我是来请长休的,这些年我们一直没离开过上河镇,现在外面没危险了,我想带着妻儿出去转转。”
他不仅有躲的意思,还想趁着有时间多在南方转转,等日后回了北方,再想来南方就难了。
周钰问,“请多久?”
秦炳想了想,“半年。”
周钰痛快的同意了,这些年他们夫妻到处走,秦炳的确该出去看看了。
耿蓼脸上多了笑容,“今年我们想在外面过年。”
杨兮秒懂,每年过年秦炳家十分热闹,今年两口子躲了个彻底,也间接表态不会管耿家的事。
杨兮不意外耿家的变化,曦轩不想重用的人,甚少有人能改变他的想法,耿家不少人上了他的黑名单,他的不喜表现的明明白白。
耿家最惨的是,曦轩记性太好,又有秦炳一家十足的存在感,曦轩更不会忘了耿家,哪怕耿宁西立功了,那也是耿宁西自己的功劳。
耿宁西惠及也只能惠及到亲哥哥身上,然耿宁西的亲哥哥一心搞研究,耿家其他人惦记被叶家教做人了。
并不是所有耿家人都变了心态,好的依旧品行好,一步步勤勤恳恳努力,虽然不受重视却也走出自己的路。
秦炳说会回来参加周霖的婚宴,杨兮夫妻一听,这两口子算好行程了。
南方一片岁月静好,张旻的日子压抑,好几次没控制住情绪,张旻的日子不好过,接连失去土地,济州再也无法提供海鱼,他的粮草吃紧。
加上冬日来临,张旻就更被动了,他意外杨曦轩的士兵不怕寒冷,更嫉妒杨曦轩的富裕。
张旻再次面对送上来的伤寒人数,他闭了闭眼睛,“朕知道了。”
他的兵营内士兵接连感染伤寒,他不仅缺粮食也缺药材,张旻几次巡视兵营,士兵的手上都是冻裂,眼神也是空洞的。
这种情绪直接感染了他,他恨不得冲到杨曦轩的兵营抢夺一切,可也只是想想。
杨展鹏依旧在京城,他的日子也不好过,缺木炭柴火,他也要省着用,带来的被子被上司换走,他只能盖僵硬的棉被。
杨展鹏搓手烤火,他希望北伐军快些打过来,他真怕自己染了病。
第七百三十二章 抢粮
今年冬日格外的冷,北方突降鹅毛大雪,南方也受到了影响,义州的温度巨降飘起了雪花,对于安稳几年的义州而言,丰收后能见到雪景,无论是百姓还是文人墨客,冬日烤着炭火欣赏着雪景。
不知文人墨客留下多少诗词经典。
义州百姓则为生活操心,百姓不为粮食发愁,孩子们在雪中奔跑,妇人们聚在一起商量采买棉花添床被子。
北方的棉花一斤难求,南方恰恰相反,朔州等州城,今年种植了棉花,棉花产量不错,虽然不能足够百姓需求,却也能满足一些富裕的百姓。
冬日里毛衣毛裤也十分的受欢迎,胡勒赤那越发郁闷。
南方刚入冬没多久,家家户户商量置办年货,关心北伐大事的百姓也会聊上几句。
而北方因大雪,百姓陷入了绝望,寒冷的冬季,满天的飞雪,提前将能挖的草根掩埋,骤降的温度对于没有棉衣的百姓十分不友好。
有的百姓家甚至没囤够柴火,这个天气出门需要极大的勇气,一个不好就会染上伤寒,对于一无所有的百姓只有死路一条。
张旻翻看各州城送上来的折子,汇报着各州的情况,张旻扫了一眼烦躁极了。
一场鹅毛大雪,士兵的伤亡率再次提高,为了保证取暖,已经砍了不少树木。
今年的寒风格外刺骨,张旻添了更厚的棉衣保暖,手也会冻的难受,更不用说缺少御寒衣物的士兵。
这还只是陆军,张旻海军的情况也不好,海军接连受到打击,更换将军后,更是手忙脚乱一番,接连的败仗补给也跟不上了,海军缺衣少食,好好的海军愣是逼成了海岸守军。
张旻对海军有气,他想重新请云斐出山,然张旻派人请云斐的时候,云斐竟然失去了踪迹。
此时张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云斐故意受伤只为给自己留后路,趁着他焦头烂额偷偷离开。
北伐军这边,因为鹅毛大雪,北伐军不得不在亳州停下脚步,亳州百姓少,有足够的房屋给士兵住。
北伐军冬日取暖用的不是柴火和木炭,而是蜂窝煤,自从杨曦轩不缺煤矿后,蜂窝煤就被弄了出来。
瑞州向县也不需要制作大量木炭,向县少了木炭也不会影响县城的税收。
虽然北伐军不缺蜂窝煤,却也没奢侈的浪费,每日取用是定量的。
有些士兵为了更好取暖,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屋子里,唯一不好,脚丫子太臭,屋子里味道太难闻。
北伐军的停留,亳州百姓万分欢迎,亳州百姓人口少,兵营会和百姓交换青菜,百姓有了一项收入,缺少粮食,军队也会分出一部分粮食救济百姓。
亳州百姓有了进项,脸上都有了生气。
惠州和亳州之间已经打通了,可惜现在是冬日,哪怕亳州百姓知道消息也不会回来,百姓因连翻打仗打怕了,他们宁愿在惠州待到战争结束。
子恒留在亳州开始猫冬,明佼来找子恒的时候,子恒正写家书。
明佼带来不少松子,“刚炒出来给你带来一些。”
子恒收起笔墨,“进山采的?”
明佼拉过椅子坐下,“百姓采的进城换粮食,我正好遇到全要了。”
子恒询问,“换了多少?”
明佼伸出一个巴掌,“五十斤左右。”
子恒一听也没客气,“将军分我一半,我给爹娘送一些回去。”
明佼痛快应下,他出声询问,“现在战事停止,今年冬日很难继续推进,你不亲自回去看看?”
子恒摇头,“北方战事停了,草原却不安分,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抓我,我还是老实待在亳州为好。”
他帮不上太大的忙,那就尽量少惹麻烦。
明佼话音一转,“你小子现在是多少人想定下的良婿,你也不小了有想法没?”
子恒挑眉,“包括将军?”
明佼大方承认,“对,包括我。”
他和爹的想法一致,明家需要的是退路而不是更大的功绩,最保险的退路在周家,而且明家需要脑子清醒的亲家,再也没有比周家更好的联姻对象。
子恒还真没想过自己的亲事,他清楚自己亲事牵扯太多,哪怕爹娘给他足够的自由,哪怕舅舅不会利用他,他也明白他不能真的随心所欲。
子恒摊开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