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恒还真没想过自己的亲事,他清楚自己亲事牵扯太多,哪怕爹娘给他足够的自由,哪怕舅舅不会利用他,他也明白他不能真的随心所欲。
子恒摊开手,“我没什么想法,将军,我不会早成亲。”
明佼今日来是闲聊也是透露一些心思,他刨除联姻背后的利益关系,他也欣赏子恒这个孩子,“的确不需要着急。”
反正他闺女的年纪也不大,明家还是能够近水楼台的,这些年父亲对子恒的了解不能说十分也有七分。
胶州府城,杨曦轩面对北伐军停止前进,他有些遗憾却不多,今年本就不是决战之年,遗憾过后,杨曦轩也没幸灾乐祸,张旻伤亡的士兵都是北方的壮劳力,未来人口发展离不开这些壮劳力。
北伐军除了前两场杀戮震慑,后面能俘虏就俘虏敌兵,南方不缺粮食,杨曦轩养的不仅仅是俘虏,而是人口发展的希望。
何况这些俘虏要以劳动换粮食,北方荒废了许多的土地,没入冬前,这些俘虏清理出不少荒废良田。
俘虏没受到虐待,也没过度压榨劳力,每日还能有两餐五分饱,确认北伐军不会虐待他们后,俘虏每日上工比监工都准时,连逃跑的士兵都没有。
甚至有士兵表现良好偷偷询问监工,确认表现好能回家后,这些俘虏兵就更听话了。
北伐军坚持每日给俘虏做宣传,宣传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从军户改革到清除隐田,还会让俘虏举报恶霸等恶人罪行,待一统江山后都会一一清算。
杨曦轩收拢人心早就轻车熟路,他已经不需要更多的套路,对于苦水里泡着的北方人,给出善意就能得到成倍的回报。
杨曦轩继续翻看北方送回来的消息,越看越满意,嘴上不自觉的上翘。
可惜好心情没持续多久,胡勒赤那分两路大军南下抢粮。
杨曦轩沉着脸,“来得好。”
小马出声,“皇上,今年草原不好过。”
竟然分了两路大军南下抢粮,就是不知道真正的目标是朔州还是容州了。
杨曦轩哼了一声,“你亲自带兵去容州,容州各部族如有异动格杀勿论。”
容州的草原探子可不少,这也是一次清理的机会,当初为了容州安稳他不好大肆动手,现在胡勒赤那给了他机会。
第七百三十三章 沉默的注视
草原大军分两路奔袭,李咏言守在朔州,他站在城墙上眺望着白茫茫的草原。阑
李家主也从荆州赶了过来,李家主披着厚实的披风,再大的寒风也不觉得冷,他见儿子放下望远镜,伸出手接了过来,入目的是一片白茫。
李咏言皱着眉头,“爹,按照草原骑兵的速度,他们应该到了才对,可派出去的斥候什么都没发现。”
李家主摸着下巴,“看来两路大军有一路是虚的,真正的目的是容州。”
朔州一直是边境要塞,边城的防御设施完善,朔州士兵对草原有应验,反之容州是刚建设的州城,胡勒赤那眼里容州更容易得手。
李咏言扯了扯嘴角,“皇上耗费心血建设的容州,容州可不是软柿子。”
李家主摸了摸胡子,“正好能考验归顺部族的忠心。”
李咏言嗯了一声,他眺望着远方说起了北伐,“北伐的速度超出了我的预料。”阑
李家主更吃惊的是,“皇上竟然有通往滨州的密道,这一手里应外合打的漂亮极了。”
李咏言,“是啊,策反南方兵叛逃,现在张旻不敢用南方兵。”
李家主嗤笑一声,“张旻缺粮草,他不信任南方兵,其官员一定会苛扣南方兵粮草,本来忠心的士兵也会心生怨怼,看着吧,南方兵还会有第二次叛逃。”
再有一次叛逃,张旻收拢的南方兵彻底废了,这一手挑拨离间实在是漂亮。
李咏言压低声音,“皇上的心机让人忌惮。”
李家主看得开,“只要皇上有胸襟,我们李家老老实实,皇上不会亏待李家。”
李咏言笑了,此时风变大了,“爹,我们下城墙。”阑
李家主嗯了一声,“最近多派人手盯着草原,我们也要预防胡勒赤那两路大军都是真的。”
李咏言,“是。”
此时的容州城,因为草原异动,城内的学堂关了门,村子也都戒严,所有的牲畜全部圈养起来,每日投放草料喂食,村民不得出村子。
各部族的士兵也要参战,正在州城附近巡视。
小马手里已经拿到探子的名单,他并没有立刻杀鸡儆猴,他想看看还有多少人会跳出来。
胡勒赤那并没有亲自领兵攻打容州,他在另一路大军中。
此次的胡勒赤那正在等,等一场风雪,预测天气得到的消息,最近会有一场大雪。阑
胡勒赤那的营帐内,他的面前是一碗肉汤,肉汤的分量很足,然手边的饼子只有巴掌大,首领的粮食都没多少,更不用说士兵和族人了。
所以此次抢粮一定要成功,胡勒赤那喝了肉汤后,翻看瓦林部族送来的信件,草原的日子不好过,东北各部族的日子也难过。
虽然东北部族占据了不少土地,然东北百姓经过战乱逃的逃死的死,种田的百姓不多,所以东北部族也没得到多少粮食。
胡勒赤那看完信件嗤笑一声,“竟然向我借粮食。”
他还缺粮食呢,今年冬日弄不到足够的粮食,草原部族一定会分崩离析,甚至有的部族会后悔,后悔与杨曦轩断了合作,更有甚者会投靠杨曦轩。
胡勒赤那好不容易统一的草原,一旦分崩,很难再次统一。
寒风吹着帐篷,胡勒赤那冷的哆嗦下,随后想到羊毛制作的毛衣毛裤,胡勒赤那脸色越发的阴沉。阑
他卖了多年廉价羊毛,一直没见杨曦轩运用羊毛,他还想杨曦轩是为了拉拢他,现在脸被打肿了,杨曦轩私下不知怎么嘲笑他。
草原的异动并不保密,时刻关注的张旻最先得到消息,张旻阴沉的脸难得有了一丝笑容。
张旻对胡勒赤那的期望很高,草原的兵力强横,他等着北伐军回援。
张旻有了好心情,手下官员也难得轻松,哪怕伤寒的死亡阴影一直在,官员也难得休息两日。
杨展鹏的屋子里烧着柴火取暖,他最近有些发热,还好他一直藏着药,这才硬挺了过来。
虽然挺了过来,也留下了后遗症,他的营养不足,自从咳嗽开始一直没好,屋子里断断续续响起咳嗽声。
杨展鹏喝了热水胸口舒服一些,要是能跑,他真的想跑,这一刻有些后悔转官职了,如果带兵打仗,他是不是早就假死脱身了。阑
人一旦病了,内心就会格外的脆弱,杨展鹏想回家,想念姐姐,有的时候也会想起长子振远和方秀,每次想起长子的时候,他都在想自己是不是要死了,所以才会想起长子。
没错,杨展鹏的心里,长子已经死了,那么小的孩子如何有能力活下去?
杨展鹏也会想母亲,此时的济州城,杨家是官眷,这意味着与百姓间的隔阂越发深了,以往左邻右舍有来往,现在百姓都躲着杨府走。
百姓巴不得北伐军拿下济州城,明明是张旻坐镇的州城,然私下依旧有饥饿,买卖人肉一直没停止过。
百姓心里真不恨吗?恨的,张旻的到来并没有给济州百姓多少希望,反而买卖人肉有了完整的销售链,积攒的绝望只待爆发。
杨府的大门紧闭着,巷子内的百姓都认识杨府,卫氏每次出去都要承受百姓审视的目光,这种目光让人心生恐惧。
卫氏害怕极了,她怕一旦济州失控,杨府会成为百姓针对的目标,她好像听到磨刀的声音。阑
冬日寒冷又压抑,济州城巡视的士兵脚步匆匆,不止卫氏感觉到百姓目光不对,士兵们也感觉到了。
百姓没有粮食,饥饿下骨瘦如柴,消瘦而显现的眼睛沉默着,他们盯着士兵,盯着城内官员与官眷。
无声的注视极大渲染了恐惧,已经有官员想撤回南州。
这就意味着放弃济州,这个提议没有通过,济州的意义是重大的。
杨府,卫氏寸步不离的守着儿子,她真的害怕极了,今日隔壁突然喊她,还丢了东西过来,一颗老鼠头,她当场就吐了。
卫氏恐惧了,家中只有她一个人主事,济州要是乱了,她根本护不住儿子,卫氏看向婆婆住的屋子,最近婆婆病的越发重了。
卫氏抿着嘴,婆婆不能死,婆婆要证明身份,只有证明他们一家子的身份,才能躲过危险。阑
第七百三十四章 对比惨烈
七日一转而过,容州城外依旧有着绿意,大雪并没有影响容州,这日夜晚容州城外想起了炮火声。阑
容州府城的确是新建的,然配置着最先进的大炮,爆炸声轰隆隆响彻夜空,惊醒了城内所有百姓。
小马并没有上城墙,他带领一队士兵快速清扫城内的探子,只要探子联络过的统统就地处决,小马在城内清扫探子,城外的草原兵不计后果攻城。
一个时辰后,容州的城门大开,容州的骑兵冲了出去,容州骑兵有一半草原汉子,有一半是汉人,训练磨合的不错,两方懂得如何配合。
骑兵与骑兵的拼杀最为激烈,随后是步兵的较量。
小马回到城墙的时候,天空已经亮了,城外的厮杀依旧没停止,小马看得清楚,这些投靠的草原部族用心守卫容州。
在草原冬日难过,大部族没少抢掠小部族,不止中原人痛恨草原的掳掠,草原部族也痛恨。
容州是几个草原部族新的生存地,秋日的丰收,牧场的盈利,子嗣入学堂等等,都是他们想守护的安宁。阑
小马嘴角带着笑,草原探子在容州多年,真正拉拢的人并不多,这说明投靠的草原部族有了归属感。
小马大步下了城墙,他带着一队兵马杀了出去,此次掠夺的草原部族再不甘心也没用,他们只能退走,探子的情报不准,容州城的士兵多出了两成。
草原大军最气愤的是,投靠杨曦轩的部族拼杀最为卖力,当然内心深处是隐隐的嫉妒,都是差不多的血脉,身材体格类似,明显容州生活的部族日子更好。
明明冬日是最难熬的季节,可容州的部族人面容红润,有人还出了双下巴。
对比有些过于的惨烈,掠夺者的心态有些失衡了。
小马等人凯旋而归,城内爆发了口哨和欢呼声,哪怕知道清扫了探子,容州的几个部族也没多言,他们清楚寒冬的苦楚,所以越发珍惜眼前的一切。
最重要的是,他们希望子嗣后辈也能代代读书识字,读书才能明智,他们不想被称为野蛮人。阑
容州的战况传回胶州府城,杨曦轩清楚草原大军还会卷土重来,今年冬日的确很冷,胶州也感觉到明显的降温。
此时的亳州又经历了一场大雪,大雪过后是一片片白茫。
北伐的士兵轮流巡视,他们路过有百姓的村子会上前询问,有的时候帮助百姓清扫积雪,有的时候帮着撵走狼群等野兽。
子恒也会带队巡视,他带领的兵习惯山林,子恒也会跟着进山,山上的小动物不少,时不时就能打到野兔子,每次下山会捡一些柴火下来。
柴火会送给村子里的老弱妇孺,这日子恒照例给村子送柴火。
子恒敢进入村子就发现了不对,村子里的人多了,他停下脚步查看雪地上的足迹。
校尉蹲下仔细查看,“多了几双成年脚印。”阑
子恒心里咯噔一下,“亳州还有山匪没清理吗?”
校尉摇头,“已经全部清理过。”
子恒顺着足迹到了一处小院,院子的篱笆并不高,子恒一眼看清院子里的情况,多了几捆柴火。
子恒对这家记忆尤深,这家只剩下一个老婆婆带着一个孙子,还没等子恒走进小院,屋子内出走一个汉子。
汉子干瘦畏惧的看着子恒一行,很快老婆婆也出来了,老婆婆将汉子挡在身后,子恒就明白了。
老婆婆抹着眼泪,“这是我儿子,他逃回来了。”
子恒记得老婆婆说,他的儿子被抓走挖矿去了,“一共逃回来多少人?”阑
这些人可真厉害,竟然没被巡视兵发现。
汉子声音有些哆嗦,“一共逃走五十多人,在山林里死了十几个,我们村子只逃回来四人。”
子恒心道这些人真是命大,冬日横穿山林十分危险。
子恒示意士兵去送柴火,随后道:“你可愿跟我回去说明情况?”
汉子搓着手,他已经听娘说了亳州情况,他以为娘和儿子已经死了,天知道他的内心有多绝望,这些年他的亲人要死绝了。
汉子回到家门口不敢入内,直到确认家中有人,他才壮着胆子敲门,见到娘和儿子好好的,他是真心感激北伐军。
汉子深吸一口气,“小人愿意。”阑
子恒将随身带的肉干分给村子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