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家贵妾-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宋予璇的终身大事,沈瑜始终把自己当外人,并不想管,也担不起失手选错人的后果。所以这择婿人选之事,还是交给云氏与侯夫人她们来决定好了。

    侯夫人倒没看出她的推诿之意,只说道:“那就先这么着,至于这人选,容我再想想。”

    沈瑜的本事,她还是信得过的。

    至于为宋予璇择婿,她并没准备指望云氏,毕竟云氏这些年来跟旁人鲜有往来,只怕对世家的熟悉还不如沈瑜。

    可沈瑜也适合管这桩事,毕竟不管府内怎么看,出了宋家,她始终是个妾室。

    当日太后懿旨颁布,侯夫人只觉得荒唐,如今却恨不得当初太后颁布的懿旨,是将沈瑜嫁过来为正妻。

    便能开宗祠上族谱,将正房的所有事宜都光明正大地交给沈瑜。

    她也不必再像如今这般费心费神地惦念着。

    沈瑜并不知侯夫人心中究竟在想什么,若是知道了,只怕是要庆幸的。

    她可不想跟宋家牢牢的绑在一起,有些事情帮一把也就算了,可给个正妻的名分绑死在宋家,那还是敬谢不敏了。

    侯夫人拨弄着佛珠,明黄色的穗子微微摇动。沉默了会儿,她又想起另一桩事,开口道:“长房如今这模样,你也看到了……是该从旁支过继个孩子,好歹算是续上香火。”

    “是,”沈瑜低眉顺眼地应了声,又道,“先前夫人说她不管此事,我如今还未见过那些旁支的孩子,就只能劳烦您了。”

    就算是续香火,那也是他宋家的事,沈瑜将来可以代为教养,但却没准备自己来挑。

    想了想,沈瑜又提醒了句:“只是东府那边还有不少事情没理清,生意刚重整,也得费心力盯着,只怕一时半会儿挪不出什么时间……”

    侯夫人听出她话中的意思,点了点头:“好,那就等再过些时日。”

    这一番长谈下来,也耗费了不少时间,沈瑜见侯夫人已经有些疲倦,便知情识趣地起身告退。

    及至回了东府修齐居,沈瑜正欲着人去皇城那边看桂榜确准下来宁谨之事,宋予璇便来了。她脸上带了笑意,轻快地说道:“阿瑜,我先前让人到皇城看榜,宁公子竟拔得头筹,是此次会试的会元。”

    沈瑜在窗边坐下,无奈道:“好,知道了。”

    宋予璇高兴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毕竟任是谁看了自己喜欢的人能有此成就,怕都是眉飞色舞的。

    沈瑜倒是能谅解,可还是觉着这事儿不大好。

    宋予璇挪到她跟前,问道:“那你是不是……”

    “是,”不用听,沈瑜就知道她想说什么,打断了她的问话,无奈地笑了声,“我这就修书求情去。”

    宋予璇抿了抿唇,见沈瑜拿了墨条来磨墨,先是高兴,可随后又有些担忧:“阿瑜,这事是不是让你为难了?”

    “这时候方才想起我了?”沈瑜斜了她一眼,又笑着摇了摇头,“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就当是赚个人情好了。”

    只盼着这位宁公子能爬得高些,也好让她这份人情更值钱些。

    沈瑜持笔沉思了许久,抬笔写下了尊称,而后行云流水般将这封求情书给写完了。

    宋予璇在一旁看着,屏息不敢打扰,及至她将信放到一旁去晾着,方才又道:“只写这么一封就够了吗?”

    “这件事的源头在何处,就从何处下手。”沈瑜掸了掸那信笺,反问道,“难不成还要给京兆尹府修书?”

    宋予璇愣了愣,而后老老实实说道:“那必然不成。”

    沈瑜起了点兴致:“你倒是说说为何?”

    “京兆府会抓走耿轲,无非就是看在慎王的面子上。若是慎王松了口,那他们自然就会放人。”宋予璇先前从未同旁人商议过这种事情,如今还有些生涩,缓缓地说道,“可若是修书给京兆府,那边未必会听从,我们还会得罪了慎王府。”

    “是这个道理。”沈瑜满意地笑了。

    而后寻了信封来,亲手将那晾干的信笺放了进去,抬笔写了封皮,交给青溪:“将这信交给赵管家,让他亲自送到慎王府。”

    青溪领命而去,这件事总算是暂时搁下,沈瑜略微松了口气,自去忙旁。

    及至第二日,津西院那边便传来了消息,说是耿轲已经被放了回去,虽受了重伤,但好歹命是保下来了。

    来回话的是新遣去津西院那边的侍女思琴,沈瑜听完后,先是问了句:“请大夫了吗?”

    “请了,”思琴有些拘谨,低头道,“他伤得颇重,大夫说要好好将养些时日才好。”

    “该用什么药就用,不用吝啬,若是银钱不够,就向管事支。”沈瑜一向不吝啬银钱,嘱咐之后,又随口问了句,“宁谨呢?”

    她原本还想着,宁谨会不会亲自来回话,正经道个谢。

    思琴答道:“宁公子中了会元,这两日有不少人上门来拜访,他索性闭门谢客,说是要准备殿试。”

    沈瑜颔首道:“你回去。”

    思琴离开后,青溪替她添了茶水,忍不住开口道:“这位宁公子,倒是……”说了一半,她又卡住了,愣是没想出来什么合适的词来形容,只小声抱怨了句,“怎么连句谢都不来说。”

    青溪觉着难以理解,沈瑜琢磨了会儿,倒是把宁谨的心思猜了个八九分。

    “他那日应承下来,便算是同我做了个交易,那我办成此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也不必再客套道谢,只等着我何时上门去讨还人情就是。”沈瑜道,“那位宁公子,应当是这么想的。”

    青溪愣了愣,哑口无言。

    虽说这事看起来离谱,可沈瑜这么一说,她竟然也觉得有几分道理,挑不出什么错来。

    到最后,也只是说了句:“那您可是亲自写了信托到慎王殿下那里的,这宁公子的人情就能这么值钱不成?”

    沈瑜轻笑道:“说不准呢。”

    在青溪看来,这件事就是沈瑜吃亏,她当初答应下来,只怕就是一时心软所以寻了个由头而已。

    可沈瑜自己心中明白,她的确是想要宁谨一个承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

    至此,这事算是了了。

    津西院那边具体如何,沈瑜不清楚,也没这个功夫去询问,整日里仍旧是料理生意,顺道手把手地教宋予璇学理家。

    沈瑜并不常去云氏那边,一来是麻烦,二来云氏也未必愿意见她,去了说不准是相看两厌,所以她也就隔三差五去走一趟。

    又一日,她带了青溪过去按例走过场,探看云氏的病情,一进风荷园,便觉出些不同来。

    她先问了院中的侍女:“这是怎么了?”

    “先前那位慈恩寺的神医来了,”风荷园这边的侍女对她也很熟悉,小声道,“如今正在里面为夫人诊治,三姑娘也在。”

    先前宋予璇陪着云氏到慈恩寺去看诊,那时是拿回来了张药方子。

    这些日子来,云氏服的一直都是这位神医开的方子,也不知是她自己想开了,还是这方子开得高明,云氏的身体较之先前的确是好了不少,至少不会再动不动就昏过去。

    那时神医说,得了空便会过来再为云氏看诊,一直等到如今,总算是来了。

    这是桩好事,沈瑜放下心来,脸上也带了点笑意,向正房走去。

    可刚一进门,沈瑜便愣住了,那正帮着神医收拾药箱的人看起来有些眼熟。

    及至看到她,那蓝衣男人也愣住了。

    “夫人?”青溪小声提醒了句。

    沈瑜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挪开视线,先是看了云氏的状况,而后同一旁的宋予璇聊了几句。

    她仍旧惦记着那人的身份,可偏偏隔了层纱似的,愣是想不起来,又过了会儿,及至听到那位老神医叫他“子轩”,她才终于得以拨云见日。

    这世上凑巧的事情多了去了,可真落到自己身上,却还是觉得造化弄人。就比如,沈瑜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会在宋家遇着林子轩。

    时隔数年,陈年旧事早就记不清,连带着故人的面目都模糊了,以至于沈瑜压根没能认出他来。

    但其实说起来,她与林子轩还算是青梅竹马,少时两家也曾开玩笑说订婚之事。可后来她入了宫,跟早年的事情便再无牵扯,更不知林子轩这些年都经历了些什么。

    当日她试婚归来,辰杏曾问过她怎么办,沈瑜那时是想着等出了宫再做打算,可却没料到出了宫,转眼就又进了宋家。

    她到底没法给林子轩一个交代。

    不过话说回来,当年的事也未必作数,说不准林子轩如今早就成亲生子。

    那位老大夫向宋予璇嘱咐着需要注意的事宜。

    沈瑜偏过头去看向林子轩,恰与他的目光对上,她叹了口气,并没再躲避,索性上前几步,笑道:“可巧,竟然在这里遇上了。经年未见,可还安好?”

    林子轩微皱的眉头舒展开,低低地叹了声:“的确很巧。”

    他是天生的好性情,如今就算心中满是疑惑,也不想问出来为难沈瑜,闹得彼此难堪。

    “早些年我家中生了变故,爹娘过世,我便一直跟在师父身边学医,今年开春方才回京。”林子轩攥紧了手,复又松开,无奈地笑了声,“却不想竟错过了你的终身大事,等改日我再补这贺礼。”

    他这么说,便是放下了的意思。

    沈瑜长出了口气,摇头道:“贺礼就不必了。”

    她又不是光明正大嫁到宋家来的,更何况宋予夺人都没了,要什么贺礼。

    这实在是笔烂账,好在他二人都没准备细究,心照不宣地揭了过去。

    十年的光景足以将感情磨灭,更何况他们之间也算不上有什么情分,如今连彼此的相貌都记不清,自然没细究的必要。

    又几日,殿试出了结果。宁谨被皇上钦点为状元,至此,以未及弱冠的年纪连中三元,一时间名声大噪,风头无两。

    宁谨相貌生得好,年纪轻,文采风流,是皇上钦点的状元郎,连中三元更是个不小的噱头。百姓对此津津乐道,连朝臣也都纷纷打听他的出身家世,知晓他出身贫寒后,虽有不少人介意,可却仍旧不妨碍他的势头。

    新科进士走马观花游京城那日,街道两旁挤满了人,还有人抛香囊丢手绢丢花枝的,大半都是冲着那位面如冠玉文才出众的状元郎。

    沈瑜听青溪讲了这事,倒没什么感觉,只笑了声:“至少先前那交易,不算亏了。”

    第42章

    此届科考,在京中沸沸扬扬了好一阵子。往年金榜放后,众人虽也议论纷纷,但却始终不如今年这般声势浩大。

    这其中最重要的缘由,便是宁谨。

    他的文才、相貌以及出身,都因着连中三元的傲人成绩,成了众人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说来也巧,此次的主考官乃是德高望重的太傅周禹林,他历经两朝,当年受先帝倚重,更曾是如今这位皇上的老师。这些年来为官清正不阿,朝中无人不敬,如今宁谨拜在他门下,成了他的弟子,连带着身价也是水涨船高。

    这么多些年,都有“榜下择婿”的说法,指的便是京中这些非富即贵的大户人家,通常会按着金榜来为自家女儿挑选夫婿。

    宁谨风头正劲,自然也颇受青睐。

    虽说他出身贫寒,纵然是拜在周太傅门下,那些自矜身份的世家未必会看得上,可对于不少人家来说,宁谨还是个很好的夫婿人选。

    甚至连侯夫人,都曾向沈瑜提过。

    虽说早些年云氏掌家的时候,东府与西府几乎没什么往来,可自打沈瑜上次去过西府见过侯夫人之后,关系便缓和了些。沈瑜惯是个会做人的,言行举止让人挑不出什么错处来,再加上有先前云氏的对比,侯夫人对她已是十分满意。

    因而隔段时间,沈瑜也会到西府去向侯夫人请安,向她回禀一下府中事宜。

    “近来那位风头正劲的新科状元郎,你可知道?”侯夫人问道。

    侯夫人始终惦记着宋予璇的亲事,时不时就会提一提,因而她这话一问出来,沈瑜就猜出了她的用意,愣了一瞬。

    沈瑜自然是知道的,纵然她这些日子一直在操持生意之事,并没去主动问询过,可偶尔也是会不可避免地听到些消息。

    “知道的,”沈瑜笑了声,“您有所不知,我们家与这位状元郎还算是有些渊源的。”

    侯夫人虽听人提了几句,但却并没有着意去打听过,听沈瑜这么说,疑惑道:“这话怎么说?”

    沈瑜将宁谨的身世如实讲了,又道:“现如今,他还在津西院那边住着,不过应当过不了多少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