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问,是有什么事吗?”季知行主动搭话,一是因为他感佩于俞竹藜弃普林斯顿offer而留在国内的选择,二是他知道俞竹藜比他还社恐,站在这里徘徊就是因为不知如何开口。
  俞竹藜这才挪到季知行跟前,腼腆地开口:“就是……能麻烦你指导我的论文吗?”
  季知行连连摆手:“看看还行,不敢当“指导”二字!”
  俞竹藜25岁就博士毕业了,如今在燕大任教,他才是正儿八经的老师。而且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偏微分方程。在这个领域,除了NS方程,季知行哪敢在其他方面大放厥词?
  俞竹藜也没多说,直接将手里打印出来的论文递过去。
  季知行接过一看,原来真是NS方程。
  年初他破解了NS方程,近来各大期刊上应用NS方程通解的论文已经接二连三地层出叠见了。而且因为审稿周期所限,肯定还有很多论文在各大期刊的编辑邮箱里排队,但这还是他亲眼看到的第一篇。
  他略扫了一眼摘要,惊讶地抬头:“你解决了晴空湍流?”
  俞竹藜还是这么腼腆地点头:“或许是。”
  “我可以带回去看吗?”季知行问道,这一时半会儿肯定是看不完的。
  俞竹藜点点头,张了张嘴憋出一个“谢谢”,然后转身就走。
  季知行觉得比起俞竹藜,自己简直都能算八面玲珑长袖善舞了。
  他先前有机会的时候就到处蹭课,也去听过俞竹藜的课。俞竹藜的课含金量很高,授课方式是他最爱的那种没有半句废话的言简意赅。就是确实太社恐了,上课从头到尾都对着黑板滔滔不绝、下笔不休,绝不多给台下学生一个眼神。
  回到宿舍,季知行没有像平常那样直接开始学习系统课程,而是打开俞竹藜的论文细读。
  “晴空湍流”是航空业的梦魇,是飞机的“隐形杀手”。
  所谓的“晴空湍流”就是天气晴朗时空中突然出现的湍流,成因通常是冷暖空气交汇或气流切变不稳定,湍流内部往往呈现海浪特征的垂直波动。
  比海船遭遇风浪更糟糕的是,由于晴空湍流是气团相遇而造成,又多半没有云,所以肉眼无法直接观测,机载雷达也难以探测,因此对飞行安全存在巨大的威胁。
  比如,曾经有一架由悉尼飞往广州的CZ322航班,途径菲律宾上空突遇晴空湍流,飞机被突然急速上抛又遽降十几米,机上有20多名乘客及机组成员头部或颈部受伤。
  但这已经算幸运的。
  1966年,英国海外航空911航班从日本羽田国际机场起飞,途径富士山上空时飞机突然剧烈地颠簸,飞机尾舵、升降舵都瞬间断裂,机翼下的四个引擎也一个接一个地脱落,最后飞机坠毁,124名机上人员全部遇难,正是因为遭遇了晴空湍流。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统计,在非致命的飞行事故中,晴空湍流是造成旅客和机组人员受伤的最大原因。但在NS方程被破解以前,人们只能在理想化的情况下对晴空湍流进行探测与分析,但无法实际辅助高空中的飞机及时规避。
  所以,俞竹藜这篇论文的方法研究如果没有逻辑错误,那对飞行安全来说实在是件大好事。
  季知行读透论文只用了两个多小时,他再一次感叹,学习能力的提升真的能全面提高效率。若是在一级阶段,这篇论文他非得花一整天才能看完,然后还得花四五天才能理解。
  第二天,他按照论文末页留下的号码加了俞竹藜,给他发了条信息。
  “以我个人的浅见,论文中建立的数学模型无可挑剔,就是对流层曲线图有一处单位失误。(图片)”
  不久,俞竹藜就回信息了,内容是相当简短的两个字:“谢谢。”
  过了两分钟,这条信息被撤回,对话框里出现一条新信息:“谢谢你!”
  季知行觉得俞竹藜在那两分钟内可能捏着手机一直纠结着怎么表达感谢,也就没有再回一句“不客气”,不然社恐人士肯定又会继续纠结要不要回复、怎么回复。
  结束了跟俞竹藜的沟通,季知行就接到了主任的电话。
  “知行啊,我听说你在燕大开始上课啦?”电话那头,朱仁的声音带着几分忧心。
  季知行回答道:“也不算上课,就是讲讲论文。”
  朱仁痛心疾首地说道:“你可千万不要上当啊!”
  “上当?”季知行不明白,“上什么当?”
  “我跟你说,近期燕大一定会跟你表示要破格聘用你,我估计顶了天也就是助理教授,你可千万不要答应!”朱仁说着狠狠地一拍大腿。
  自从季知行上京后,他就一直很关注他在燕大的学习活动。但是最近广陵大学迎来了上级部门的检查,这关系着经费划拨,事关重大,所以他最近都在为迎检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对季知行那边的消息就疏忽了。
  没想到顺利送走上级部门后,他就听说燕大官网上线了季知行的课程预约模块。
  他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了,燕大对季知行菲尔茨奖得主的身份也眼馋得很,这样一位蜚声国际的学者对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拉高学校在世界大学中的综合排名相当地有好处。
  可燕大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高校自然是心高气傲的,生怕直接聘用季知行显得太谄媚了,因为不管怎么说,季知行毕竟只有本科学历,而燕大外聘教授向来是非博士与博士后不要的。
  所以,为了挽尊,他们促成了季知行在燕大上课的既成事实,接下来肯定就要表示因季知行的学识与课堂口碑而“不拘一格降人才了”!
  “主任,您会不会……”季知行把“想太多了”吞回去,换了个委婉一点的词,“您是不是多虑了?我给大家讲论文其实完全只是出于偶然。”
  朱仁又是重重地一拍大腿,急切地说道:“燕大就是抓住这个“偶然”顺水推小船啊!即使没有讲论文这回事,他们肯定也会制造别的“偶然”的!”
  “知行啊!”朱仁放缓了语气,推心置腹地说道,“绝不是我或广陵大学要拦着你的青云路,只是以燕大的行事作风,碍于学历肯定不会直接给你教授职位,顶了天就是个助理教授。”
  “俞竹藜你知道吧?人家还是博士呢,学术水平也高,就因为没有留学经历,在燕大起步才只是助理教授,这一级一级往上升得多少年才能到教授?”
  “还记得咱们校长的承诺吗?硕博连读后你若愿意留校,直接出任教授!我估计燕大就是因为知道这事所以想抢时间先扣住你!”
  最后,朱仁表达了对季知行游学生活的关心,也表达了对他早日回归母校的期盼,然后就表示不耽误季知行休息了。
  挂掉电话后,季知行看着手机沉默半晌,其实他还是觉得主任想太多了。结果当天,祝主任就带着聘书到实验楼办公室来了。
  祝主任对季知行表示这段时间辛苦他了,然后展开手上的聘书说道:“学校研究决定,破格聘用你为助理教授,不知你意下如何?”
  主任真是料事如神啊,季知行心想,他开口婉拒:“抱歉,现阶段我还是想专心学业。”
  “你可能有所误会,“助理教授”并不是“教授助理”的意思,职级仅仅比副教授低一级。”祝主任说着,又举了个例子,“比如,华夏在白头鹰国取得博士学位的学者,一般也只有3%的人能够在他国高校取得这个职位。”
  这个例子反而叫季知行听得皱眉,他拒绝祝主任并非因为职位高低,只是对他来说,当前要务还是学习,他愿意花时间给大家讲论文是因为这对他深度掌握知识也很有好处,但正式出任教职肯定会占用很多学习时间的。
  而且,他能给学生讲什么呢?文献解析?NS方程?
  NS方程已经破解,他并不想停留在这个舒适区,希望能在新的领域突破自己的极限。比如,量子力学就挺有意思的。
  祝主任又苦劝了一会儿,季知行仍然不为所动,继续讲论文可以,但教职就免了。
  “实验快开始了,失陪。”说着,季知行就离开办公室往实验室去了。
  祝主任看着季知行的背影叹气,然后找到高霄,请他做说客。
  高霄凉凉地说道:“这缺德事老子才不干。”
  “什么话嘛,礼聘他在燕大任教是缺德事?”
  “呵呵。”高霄冷笑一声,拧开保温杯慢条斯理地说道,“以他的能力与努力,硕博连读绝对要不了5年,拿了博士学位后多的是好去处。现在把他留在燕大蹉跎个十几年才能升任教授,这难道不是缺德事?”
  祝主任和学校哪里不明白这点,只是现在不先下手,以后主动权就不在他们手里了。
  他掐指一算:“也未必要十几年,咱们可以破格聘用就可以破格升职嘛。”
  “得了吧,咱们学校的领导有这个眼界和魄力才叫见鬼了!”高霄嘲讽完领导层又说道,“何况樊继安能看着老阎的弟子在燕大平步青云?不横一脚才怪了。”
  祝主任皱眉:“哎呀,如今他位高权重什么都有了,何至于对一个小年轻出手?”
  “呵呵。”高霄翻着白眼说道,“等他进了棺材我才能放心。”
  祝主任气呼呼:“那你促成他给大家讲论文干什么?我还以为你终于肯为学校着想了。”
  “哼哼,我还要促成他给各大高校的物理硕博讲论文呢。”
  “你这是……给他攒人脉?”
  高霄端起保温杯吸溜一口才道:“老阎这个弟子啊跟他真是一脉相承地懒于社交,那干脆就走群众路线,叫大家都受他人情。”
  当年老阎被樊继安使绊子,正是因为人缘太次,没几个人帮他讲话。不然何至于愤然出走燕大,移居广陵?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一二小人,季知行以后要在学术界走得远,除了他自己的实力,人脉也是很重要的——将来学术界还不是现在这些硕博的?
  说起自己的安排,高霄得意地端起保温杯又吸溜了一口。
  祝主任劝得口干舌燥都无法叫高霄为学校当说客,没好气地埋怨道:
  “你还以为自己多会做人呢,我坐这儿这么久了,也不见你给口水喝!”说着伸手就要抢高霄的保温杯。
  高霄握着保温杯的手躲了一下:“不给你喝。”
  祝主任斜眼看他:“这小气劲儿,一口水都舍不得。”
  “老子这是为你好,怕你喝了窜稀。”高霄说着又吸溜了一口。
  “你这里头啥?”
  “冰阔落——”
  把祝主任气走,高霄端着保温杯走到实验室外,透过窗户往里看。
  实验室里,梁梓指着量子重力梯度仪对季知行说道:“这个参数可以测量原子云落下时引力场拉力的变化……”
  过了一会儿,叶诗又把季知行拉过去看量子共振分析检测仪刚出炉的数据。
  自从季知行开始给大家讲论文后,他与实验室其他人之间隐隐约约的隔阂就慢慢消失了。
  高霄吸溜着可乐,转身走了,深藏功与名。
  其实他也不是没有私心,虽然面上对所有学生一碗水端平,但他心里其实最为邓迫担心。原因无他,邓迫的天赋与性情跟他年轻时简直一模一样。
  他以前也是那么地游戏学海,是老阎拽着他踹着他一路往前走。他那时无良师但有益友,而邓迫却是有良师无益友。倒不是说实验室里其他学生不好,只是不是那种能督促引领他上进的那种益友。
  所以,他当初安排邓迫去接机,正是存着叫他俩亲近的心。幸好这小子傻人有傻福,季知行果然乐于渡人,愿意伸手拉他一把。
  ……
  相关微博超话里出现了一条新的讨论帖。
  “季知行最近在干嘛呢?好像都没消息了。”
  “他已经本科毕业了,接下来要么就是升学要么就是就职。”
  “前段时间恒泰科技不是在官网喊话了吗,高薪聘请季知行,说不定现在就在施言世的那个地震软件实验室上班。”
  “不要啊!我们学校以前的校草也在里面,最近再见已经是三千青丝落尽容颜不再,可见在那里头工作有多辛苦了。”
  “他不是有零重力公司吗?没必要去给人打工啊。”
  “我知道他在哪,在燕大给硕博们上课去了。”
  “!他不是本科学历吗?”
  “本科怎么啦?就烦你这样重学历甚于学识的人。”
  “(照片)看,在讲论文呢,现在是每周两次。”
  “好奇,不知道讲得怎么样。”
  于是就有人上传了自摄视频,很快就有真正的物理生发现了这个宝藏视频。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季知行解析论文的水平迅速吸引了一波研究量子物理的硕博。
  “我很需要这种论文解析课啊!可以蹭课吗?”
  “我也需要!文献一读就困,读了100篇只剩一脑壳凌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