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用种田打败天灾-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还有几棵果树种在栅栏旁边,这些树还是叶老头当年种下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买错品种了,这两三棵苹果树橘子树几乎都没结过果子。
  他们除了在地面上进行扩建以外,还多挖了一间地窖,用来存储更多的粮食。
  总的算一算,光他们家就占有将近一亩的地。
  叶瑜他自己也有了一间新房间,约莫十二平方米,就在他爹娘房间的西边,只隔了一堵墙,因为怕他自己睡不适应,这堵墙上还开了扇门,两边是互通的。
  从开始扩建到扩建结束不过才过去半个月,这速度是真不慢。
  吃过早饭,大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为了不打扰他们,几个孩子便凑在一起打发时间。
  叶瑜因为没事做,所以就坐在木凳上,开始思考接下来可以拿什么继续改善生活,恰在此时,叶河突然跑过来,他因为这段日子吃得好,是肉眼可见的胖了不少,面色也红润了。
  “宝哥儿,咱们也去看看热闹,诚大哥媳妇的嫁妆说是已经送到村口了。”
  大昭国重视所谓的「厚嫁」,就是说女子出嫁时,娘家陪嫁的嫁妆要丰厚,由此便引出了个婚前小习俗…晒妆。
  迎亲前女方会先把嫁妆运送到男方家里,嫁妆越丰厚,女方在婆家的脸面就越高,婆家越不敢欺辱她,而这些嫁妆属于女方的私产,婆家不允许私自动用,如果两人和离,那这些嫁妆也是要被女方全部带走的,若是女方离世,这些嫁妆就只有女方的亲生子女才能动用。
  这也是童养媳/夫地位低下的原因之一,毕竟他们没有嫁妆,又有很大的可能连本人都是被夫/妻家买下来的。
  能用送这个形容,看来诚大哥媳妇的嫁妆很丰厚啊。
  叶瑜心里也有些好奇,没多想就同意了,他俩跟大人们说了一声,然后就和小伙伴一起赶到了村口,正好遇上穿着喜庆红衣的媒婆指挥力工把他们手里抬着的物件搁去叶诚家里。
  数量确实不少,让几个力工抬了好一会呢。
  叶明辉啧啧称奇道:“这莫不就是戏文里说的十里红妆?”
  村里成亲虽也有晒妆一说,但她们哪有这么讲究啊,多是几匹棉布,再加上自家打的家具,有那在家里受宠些的,或者家里条件好些的,会陪嫁一两件首饰,再多的也没有了。
  “那戏文里说公主出嫁十里红妆,前头一台已经到了公主府,最后一台还没从宫里出来呢。”
  以他们贫乏的想象力,实在想不到那是一种怎样的盛景。
  现在刚好是秋收过去不久,村里人大部分都在村口等磨盘磨豆子,见这场景,离得近的就开始窃窃私语。
  他们说实话,羡慕是有点,但嫉妒是绝对没有的,都是一个村子的人,除非是那等天生坏心眼看不得别人好的,一般都是盼着村里人能过得好,更何况他们村因为有做豆腐这门手艺,家家都过得不错,也就没啥心不平的。
  大多人见了都是淡淡说两句罢了。
  “叶恩家倒是结了一门富贵亲。”
  “挺好,诚哥儿是个好孩子,虽然嘴上不太会说话,但心里实诚,小两口成亲后肯定能过得好。”
  等晒妆结束,一窝小伙伴作鸟兽散,只有叶明辉留下了,他也是有事。
  三人站在墙角,叶明辉询问叶瑜道:“你回来之后还去县城里吗?”
  叶瑜摇头,“不去了,我爹和我二伯去,我和娘留在家里。”
  主要是离年关越来越近,家里闲事不少,缺不了人,再加上叶父对谢贤儿子被拐一事仍然心有余悸,因此不准备再带叶瑜去县城,他留在村里更安全。
  “而且明年开春我就要去村里的私塾读书了。”
  这是叶瑜亲自跟叶父商量后的结果,原本叶父想直接送他去县里黑河书院启蒙的,但叶瑜不知为何对科举不是很感冒,他只想先认几个字。
  叶父想了想就同意让他先在村子里的私塾启蒙,日后再看是否有科举的天赋,若是有,砸锅卖铁也得供他赶考;若是没有,家里宽裕起来之后也不用担心他的生活。
  叶明辉听前面一句话的时候立刻笑开来,可还没等他嘴完全咧开呢,又听见后面一句话,脸一下就垮了,整成个四不像出来。
  “唉,我跟你说,念书可苦了,那书上的字跟我是互不相识,我爹天天叫我背书,背不出来没饭吃,你没看我最近消瘦不少?那都是饿的!”
  他说到激动的时候,脸上的肥肉还抖动两下,看得叶瑜嘴角抽搐。
  叶河也附和道:“可不是,我爹也这么说,还好有奶在,每次我背不出来,我爹要打我屁股的时候,我奶就会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我随爹,只要这么一说,我爹就不打我了。你也可以试试,我觉得效果不错。”
  叶瑜听着嘴角又抽了抽,特别是看叶河一副给明辉出主意的样子,感觉嘴角都快抽不动了。
  为了叶明辉的屁股和手着想,他连忙打断这个话题。
  “你俩一会有别的事没?没有的话咱一起去把鸭子放了。”
  给他们找点事做,最好能让叶明辉把叶河出的主意给忘了。
  然而事实证明叶瑜想多了,叶明辉根本没忘,不止没忘,还记得很清楚!他当天晚上回家,在他爹抽查他背诵,但他没背出来被罚不许吃饭的时候,把那句俗语一个字没差的学给了他爹。
  叶童生:?
  “好哇,你要是随我就好了,这三字经我已经教你三遍了吧,你到现在连两句都背不下来,我咋能生出你这样脑子笨的人,也不知道你到底随的谁。”
  叶童生被气的胡子飘起,看那样子脑袋都快冒烟了。
  叶童生的媳妇赵氏闻言不乐意了,她把手里的针线一撂,“随谁?反正不是随我,不就是子不教父之过吗,我听两句都会背了。”
  这话一落,叶童生不敢再说什么,只能趁他媳妇转身的时候在嘴里嘟囔两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而当他媳妇回身的时候,又清咳两声,以显示自己什么都没说,然后摸摸胡子背着手走了。
  两口子一时不察就把叶明辉给忘了,他十分惊讶,心道,没想到河哥出的主意还蛮好。
  第二天他就把这情景给叶瑜两人仔仔细细描述了一遍。
  叶河立即骄傲道:“我的法子挺好吧。”
  叶明辉直直点头,“好啊,昨晚我还按时吃了晚饭,对了,你家的卤鸭掌真好吃,我吃了五六个。”
  说着他还舔了舔嘴角。
  叶瑜听的是十分无语,他拍了拍叶明辉的肩膀,“你可别听他的了,昨晚是你运气好,你想想你爹是干嘛的,你随爹,你该是什么样。”
  “我爹是童生啊,所以我…也该是童生?”他说着说着就意识到不妙,立刻开始疯狂摇头,“不不不,我以后宁愿当个厨子,也不要一直念书。”
  他爹念了十几年书才考上童生,他一想到要念这么久的书,就直打寒颤。
  叶瑜见状哭笑不得的转移了话题,“行了,那都是多少年后的事了,怎么想的这么长远。”
  叶童生膝下就他这么一个儿子,想不想念书也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况且他还小呢,虚岁不过才七岁,小孩子最善变了,一会一个念头,现在不愿意念书,等过几天兴许又爱上念书了,不必现在就做下决定。


第19章 婚宴
  你别说,念书这事村里还真有不少人在讨论,先前是觉得农家孩子没那天份,念书还不如帮家里多干点活。
  可如今家家除了种地,还可以做生意,就算是把豆腐统一卖给李氏食肆,也需要家里人会算数,总不能一直让别人帮你吧;更别提要自己提着豆腐筐出去售卖的人了,他们多多少少都要认几个字。
  其实供养一个读书人,花费最大的并不是束脩,而是笔墨纸砚,还有一次又一次的赶考路费和各种各样的宴请,简而言之就是科举这件事很贵,而不是单纯的念书。
  如果只是想着念书就是为了识几个字,这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在叶童生规定的束脩属实不贵的情况下,对叶家村的村民来说,这笔买卖还是很合算的,毕竟会识字算数的人总比旁人活得更体面些。
  也因此,私下里去找叶童生报名的人家便越来越多,这倒是让他心里颇为欣慰,虽然没想过村子里能祖坟冒青烟,出个举人之类的,但念书总比不念好。
  叶父也没例外,早早就带着一对鸡鸭并一两银子作为叶瑜半年的束脩去拜访了叶童生,回来的时候也是高高兴兴地宣布,明年开春叶瑜就要和叶河、叶敬一起入学了。
  这些事说来话长,但其实也不过就是在两三天之内解决的,紧接着就到了叶诚成亲的日子。
  小夫妻身穿红色婚服,在宾客的见证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送入洞房。
  这还没结束,他们喝完交杯酒,还要换上吉服来前堂答谢亲友。
  叶瑜第一次看见叶诚媳妇的脸,她长相特别大气,鹅蛋脸丹凤眼,说不上多漂亮,但看着让人很舒服,属于那种很得长辈青睐的类型。
  至于态度,反正面上带着笑,看不出来什么。
  叶诚家里极重视这个大孙子的婚事,狠狠心买了半只猪来操办酒席。
  可这真不见得是好事,没瞧见跟叶诚年纪相仿的兄弟眼都看红了吗?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均才是祸家之根本啊。
  在叶家村村民看来,这酒席实在是够丰盛了,然而叶瑜瞧着叶诚妻兄的样子,好似没那么满意。
  钱有财确实不太满意,原本他想着妹妹要是嫁过来,叶家合该高高兴兴的将豆腐方子送给他,然而最近他一再试探,却一句准话都没得了。
  他看着席上热闹的场景,不由得暗骂一句,都是些见识短浅的,这豆腐方子要是能到他手里,到时候改个名,什么「寒浆玉露」之类的,再托京城里的亲家在宰相老爷眼前露一手,兴许还能传进宫里呢,说不准还能得个皇商的牌子。
  一想到这儿,他又想骂人了,这群乡下人,凭什么这么好运能得到豆腐方子。
  桌上其他人可不知道钱有财短短时间里就想了这么多,他们是单纯的高兴,一个个跟新郎官起哄,闹得人家脸都红透了。
  叶瑜此时正吃着饭琢磨这席面上好像缺了点东西,但具体是缺了啥,他倒是一时还没想到。
  直到他大伯放下碗,遗憾地说:“吃肉没酒不过瘾啊。”
  大伯这话叫叶瑜电光火石般想到了席面上到底缺啥,缺酒啊!
  这时叶大嫂白了自己丈夫一眼,“有的吃就不错了,你还以为咱们村有多富裕呢,哪有粮食整那么多酒啊。”
  如今的酒多是粮食酿造,酒曲由小麦、大麦、黄豆等谷物发酵制成,产量低的同时,杂质也很多,被称为「浊酒」,这样的酒就必须要煮一遍才能去除杂质,提升口感。
  像什么「温酒斩华雄」,「青梅煮酒论英雄」,指的就是这样的浊酒。
  至于名门望族喝的就不是浊酒了,而是经过压榨过滤后的清酒,色泽清亮、味道醇正、就连散发出来的味道都是香浓的。
  然而这样的酒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产量低价格贵,农家人根本舍不得喝,觉得就是在糟践粮食。
  叶瑜想了想,等回家了看看空间里有没有什么关于酿酒的知识书,这玩意虽称不上是好东西,但爱的人极爱,当然了,恨的人也极恨。
  他先把这事放在心底,如今他心里的记事薄上一二三四条条分明,都是接下来待办的事。
  一场婚事热热闹闹的结束。
  村民们各回各家。
  叶家人回家之后,叶老大先倒了杯水,咂咂嘴道:“咱们家老大眼瞅着也快到娶亲年纪了。”
  叶海翻过年就十四了,农家子一般十六七岁成亲,算一算他明年也该到说亲的时候了,等说完亲,成婚的日子也近在咫尺。
  叶大嫂嫌弃的看了他一眼,“你成天啥都不注意,前几天就有媒婆来说亲,只是说的那家家风不太好,娘和我给拒了。”
  说到这儿,叶老太倒是清咳两声,严肃道:“咱们家不是那等攀龙附凤的人家,不管是娶妻还是嫁女,都要求一个家风,也不是说多好,至少不能是懒汉,得勤快。
  还有,家里人肉眼可见的会越来越多,俗话说,牙齿还能碰到嘴唇呢,一家人免不了磕磕绊绊,但是到底要在心里记住家和万事兴。”
  至于分家,老两口是绝对没想过的,他们两个还在呢,咋能分家?
  如今家里这些人都是相处很多年,已经互相磨合过的,但要是孙子辈娶妻,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不爽利的事发生。
  底下人听了这番话,都是点头。
  就连叶父叶母暂时也是不太想分家的,他们家就宝哥儿一个孩子,到底还是单薄,等再过几年孩子大些再商量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