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她的1979-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强是街道办的常客了,雄赳赳气昂昂冲进去,负责知青工作的街道办干部看见他就变了脸色。
  “你怎么又来了?”这位被人称作老郭的街道办干部唉声叹气的,“没有工作岗位,临时工也没有,要是有招工的消息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好不好?”
  他解释着,忽然瞥见后头的赵宏,于是立刻喊起来:“沈牡丹!沈牡丹,你儿子来了,快出来。”
  沈牡丹从后面一间办公室闪出来,惊讶道:“阿宏,阿兰,阿强,你们怎么来了?”
  老郭祸水东引后,打算脚底抹油跑了,却被陈兰君笑眯眯叫住。
  “这位同志,你是负责知青工作的吧。我们是来还桶的,也想当面谢谢你,支持我们创业,自力更生。”
  什么桶?老郭扶了扶眼镜,想了想,才想起沈牡丹确实是借了个桶,说他儿子侄女想试着卖早餐。
  见不是来讨工作的,老郭松了口气,换上了老好人专属的笑呵呵表情,“哦,是这事啊,没关系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嘛。”
  陈兰君笑笑:“等会儿我们洗干净放着,不过晚上下班前可能还要借一下。今天都卖空啦。”
  “真的啊?卖完了?”沈牡丹的语气充满惊喜。
  “是,”陈兰君故意说,“卖了……咦?卖了多少钱来着,我现在数一数。”
  说着,她就将包里的钱翻出来,一张一张的数。
  “一毛、两毛……五毛……一块……”
  街道办的办公室里,回荡着她清脆透亮的数钱声,里面其他的工作人员听见,也忍不住探出头来,围观一下数钱的热闹。
  “六块……六块五,七块,七块一,七块二,七块三。”
  “一共七块三毛钱!”
  陈兰君的数钱声一停,街道办忽然静下来,很微妙的安静。
  一天,不,半天的时间,七块三。
  这年头人均工资大约是一个月30元,平均日工资就是1元。
  卖个早餐,能卖出7倍的日工资啊?!


第6章 
  老郭眼珠子都瞪直了。
  自从知青回城起,知青工作就落到了他肩上。而知青们最需要的帮助,是落实工作岗位。都是风华正茂的少年,从广袤的农村锻炼回来,忽然成了待业青年,工作找不到,整日无所事事,又没有正经收入,哪个不烦心?
  待业知青们烦,老郭也烦。因为待业知青和家属们会堵在办公室里,请他帮忙解决工作问题。
  这一年下来,他头发都愁得从浓密变为稀疏了,还是没做好知青工作。
  不是他懒,不愿意做事,而是大大小小的单位真的没有什么岗位可以拿出来,都是萝卜坑,退一个才能顶一个的空。要知道,穗城可是有四十万知青啊!
  工作做不好,他被堵在办公室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也就算了,人家还把怨气全撒他身上,当着面骂爹骂娘,他能怎么办?
  只能假装耳朵聋了。
  久而久之,老郭也就练就了“两耳不闻骂妈声,一心只看旧报纸”的功夫。
  本来他都有些心灰意冷,想着就这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算了。工作做不好能怎么办?这工作也不是他挥挥手就能有的!而且这倒霉催的负责知青工作的干部又不止他一个,大家都一样。
  反正也毫无办法。
  可是眼前这个小姑娘,挥动着手里的钞票,向他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
  老郭忍不住想,要是他负责的那些待业知青,能够像赵宏和田强一样,摆个小摊,每天挣个五块六块的,那问候他老母的人,是不是可以少一点?
  哇,想想生活多美妙。
  激动了一刹那,他冷静下来,又有点怀疑。说不定,这挣的钱,只是个意外?大家只是想尝个鲜,支持下街坊,明天就不来了。毕竟,家里又不是不能做早餐。
  这样一想,老郭原本怦怦跳个不停的心逐渐恢复如常。
  万一只是虚晃一枪,挣不了钱,那群兔崽子肯定会卷土重来,到时候有的闹腾。
  不行不行,他还想保住他脑袋顶上稀疏的几根毛呢!
  老郭呵呵一笑:“挺好的,是吧,这第一天,街坊多少会支持。”
  像是看破了他心思一样,陈兰君回道:“是,还得看以后怎么样。”
  她笑盈盈地提议:“这样,之后几天,我们还桶的时候,顺便汇报一下销售成果。”
  “哈哈,你这小妹,我又不是你领导,有什么好汇报的。”
  “那也多亏街道干部支持我们工作,才能挣钱,要是街道不借这桶,我们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陈兰君扯着赵宏衣袖,让他往前站站,“哥,你说是不是?”
  赵宏心想说算了吧,这老郭这么久就没解决什么事,尽会说“我尽力了,可是……”,就是桶也是看在他妈沈牡丹面子上借的,支持个屁工作。
  可他察觉到陈兰君笑容中的一丝威胁意味,话到嘴边,还是改了口。
  “嗯是的,多谢街道干部支持工作。”
  老郭难得听到这个戴高帽子的话,心里很痛快,谦虚道:“哪有哪有,那我就恭候你们每日的好消息。”
  “一定一定。”
  陈兰君就地将赚到的钱分了,两个来帮忙的待业知青一人一块钱,还硬塞了五毛给街道办,说是提前付的这些天的租借费,公家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绝不能占公家便宜云云。
  剩下的钱,扣除成本之后,她再和赵宏对半分。
  这样一来,大家离开的时候,都是高高兴兴的,满脸都是笑容。
  回去的路上,赵宏问陈兰君:“你跟老郭汇报工作干什么?”
  “我不是跟他汇报工作,是跟街道汇报工作。”
  陈兰君见赵宏一脸迷茫,很耐心地解释:“语录背过吧?我们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街道和知青,得是我们的朋友。”
  她也是这两天才意识到,在这样一个仍处在计划经济的时期做生意,有多不容易。他们制作早餐的原料已经很简单了,但为了凑齐,赵宏几乎把他们家半年的购买额度以及存货全都贡献出来了。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这个早餐摊,它也就只能是个早餐摊,根本看不到规模扩大的希望,至少在她开学之前,是不可能的。
  好歹也是重生后的第一桶金,陈兰君不甘心,这就仅仅是一个早餐摊,小打小闹的没意思。
  在这样的背景下,倘若想要扩大影响力,官方的力量是一定得争取的。
  只有拥有了官方背书,他们才不会被各种票证卡住脖子,才能有进一步施展的空间。
  可人家凭什么帮你呢?
  陈兰君可没有什么当大官的爸爸,沈牡丹算是她目前能接触到的最大的干部。
  那就只能从“帮忙解决难题”方面思考破局的可能性。
  待业知青的安置问题,就是陈兰君选中的点。
  因此,明明是习惯低调的人,她却故意要到街道办去显摆一下赚了多少钱。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眼见着一帮穷光蛋挣到钞票,看在真金白银的面子上,他们才可能愿意支持。
  一个街道的力量看起来微不足道,可四个街道、五个街道乃至十个街道呢?
  穗城谁家没个愁待业问题的亲戚?赚钱之道这种事,传得比旋风都快。
  陈兰君是做好了帮助其他待业知青摆早餐摊的准备的。
  原因并不是她和赵宏说的“我们都是接班人,所以互相帮助”那样冠冕堂皇,而是她知道,粥和肠粉是个太好复制的东西,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连偷学的功夫都不用费。只要其他人愿意且有胆子,第二天满大街可以长满了早餐摊子。
  既然拦也拦不住,与其碍在那里讨嫌,不如发挥一下老大哥的帮扶的精神,还能做个人情。
  被帮助的待业知青,只要不是个别的奇葩,多多少少会有感恩之情。
  而官方呢,也可以借此看清他们高尚的觉悟,缓解一些压力。
  皆大欢喜,多好啊。
  忙碌了这么久,又几乎整夜没阖眼,一回到屋,刚沾着枕头,陈兰君就睡着了。
  赵宏本想喊她吃饭来着,瞧她睡着了,就默默关上了门。
  隔了一会儿,放心不下的沈牡丹溜回家了。
  “阿兰呢?”
  “细点声,”赵宏说,“睡着了。”
  沈牡丹在他对首坐下,看他吃饭:“累坏了吧。”
  “有点,”赵宏大口大口吃着饭,轻声讲,“妈,阿兰真的好聪明啊。”
  他把方才陈兰君教给他的道理,一五一十给沈牡丹讲了一遍。
  沈牡丹听了,若有所思。
  “妈?”赵宏轻轻唤,“你想什么呢?”
  沈牡丹抬眼看他,轻轻笑起来,用指尖点一点他额头:“傻仔,你要念你妹妹的好啊。”
  “啊?什么?”赵宏捂住额头,有点疑惑。
  沈牡丹说:“她能在这里做这生意多久啊?等开学了就回去了。人家忙里忙外,方方面面都考虑到,还特意要你出风头,是为你铺路啦。”
  “……怎么就为我铺路了?”
  “刚刚在街道办,她压根不用喊你说话,可她喊了,还给你让位置了。之前摆摊给街坊送东西,也是口口声声我哥念叨着。你且看着,待她回去,这摊子,她一定会让你管的,相当于你白捡个摊子。”
  沈牡丹感叹道:“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能力,如此气魄,最难得的是有如此胸襟。你真的要好好和阿兰相处。”
  “你这个妹妹,以后不得了。”


第7章 
  第二天出摊,赚了9块6毛钱。
  第三天,赚了11块4毛钱。
  还桶的时候,街道办的老郭坐不住了,就在陈兰君即将离开的时候,喊住她:“欸,那个,陈兰君同志,请过来一下。”
  作为街道办的副主任,老张独占一间朝南的办公室。
  很有年代感的装潢,一张铺了玻璃的黄木办公桌,玻璃底下压着老郭家人的照片。陈兰君与赵宏坐在办公桌旁边,看老郭将那个带锁的抽屉打开,拿出一小罐茶叶。
  老郭拧开茶叶盖,用鼻子深深一嗅茶叶的香气,说:“这可是好茶,地道的白茶,我只有这么一罐,你们尝尝。”
  说着,就提起老式热水壶来沏茶。
  淡淡茶香顿时充斥着这件小小的办公室,陈兰君将搪瓷茶杯捧在手里,悠悠道:“客气啦,有什么事我们能帮上忙的,你讲。”
  老郭清了下嗓子:“是这样,待业知青的工作问题,一直是最近比较困扰我们的。阿宏是知青,你知道的,这要想落实一份有多难。”
  “确实,”陈兰君附和说,“全城这么多知青,想想工作就难做。”
  “是真的难。”老郭听到陈兰君肯定他的难处,大有共鸣之感,心想这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小妹子。
  “可没办法,既然我是负责这个工作的,再难也得做。”老郭笑着说,“所以啊,最近看你们出摊,也能挣到不少钱。我那个欣慰啊。嗯……就是想说,要是其他待业知青,也能像你们这样,摆摆摊,有个收入,那就更好了。”
  来了,陈兰君心想。
  她放下茶杯,诚恳地说,“只有真正为群众考虑的干部才会这么想,郭主任真是和我们想到一处去了。我们挣到了钱,自然也要带着兄弟姐妹一起挣钱,先富带后富,对不对?”
  老郭一拍大腿:“这话说得好,‘先富带后富’,就是这个道理。”
  陈兰君腼腆一笑:“我阿宏哥也和我讲,说想办个分享会,给大家讲讲我们摆摊的经验。如果街道有意愿的话,不如由郭主任牵头,组织一个座谈会?”
  “这样好。”老郭听得眉开眼笑。
  陈兰君替他勾画蓝图:“座谈会之后,大家的摊子就开起来了,要分好地方,不能离得太近。然后就是按照我们的经验,准备摆摊,诶呀,有一个问题哦。”
  她停了一下,话音一转:“算了,也许是我想多了。”
  老郭大手一挥: “你说。”
  “我是想,要摆摊卖东西,可这东西怎么来,是一个问题。”陈兰君说,“现在什么都要凭票购买啊,就我们这么小的一个摊子,这几天耗费的油、粮、米都吓人。阿宏哥腿都跑细了,这才买齐一周的料。可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办。”
  她叹了口气:“供给是个大难题。”
  老郭听了,沉思一会儿,说:“是。不过帮助待业青年自谋生路,是该得到全社会支持的事。我想想……到时候,我往油粮局跑一趟,看看那里的同志能不能帮忙协调一下。”
  “那就再好不过了。”陈兰君微微一笑,“这事若是真能办好,那这些有了生路的待业青年,该称郭主任一声‘再生父母’了。”
  “哎呀,不至于不至于。”老郭眼睛都笑眯了。
  商议了一会儿,最终确定下来,就在近日内举办一个“待业青年自主创业交流会”,召集本街道的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