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咸鱼夫妻在逃荒-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家子吃着她们一月发一次的碎面条,小儿子满脸欢喜:“娘,这面条子可真好吃,你去做工可太好了。”
  小女儿也吃过两回面条子了,吧嗒着嘴:“娘,等我长大了,也进挂面坊做工,等我挣钱了给您花!”
  一直和她不对盘的婆婆也笑眯眯的说:“这个适合我这老婆子吃,软和。”
  朱寡妇看着家里老小,很有成就感,她现在是真正的家里顶梁柱了,她真的好想给东家供一个长生牌位在家里啊!
  这在袁府做工,可不是太好了嘛,工钱高,离家近,活儿也不算累,每天就干4个时辰,还管一顿午饭,这能给家里省多少粮啊!
  希望这作坊长长久久开下去才好啊,那她就能养活她的儿女了,日子,好像就没那么难熬了!
  婆婆也再也不提她克死她男人的事儿了,对她的态度简直就是大转弯,生怕她改嫁离了家,哼!
  她现在硬气着呢,她才不改嫁,要好好把儿女养大,儿子现在有免费的书念,万一将来有出息呢?她又傻,去谁家不是伺候男人生娃?


第八十章 有人抄作业了
  挂面上市后,不过月余时间,翠花让李老大密切关注着市场反馈,这日李老大前来找她。
  “夫人,最近市面上也有人做出了挂面,大多比咱的要粗些,也没有咱家的匀称。”
  “有一家最特别,应该是掺了其他杂粮,颜色比较黑,口感差些,价格是50文一斤的样子。”
  “他们都是散装在卖,没有包装的,我让人一家称了一斤回来,给您对比看看。”
  “这些人还把挂面卖进面馆里了呢,打着大梨村挂面的口号,我看面馆里面吃的人还挺多的。”
  翠花兴趣很大,模仿得很快速嘛!“给我拿来看看,这些人都是人才啊,还懂得掺和杂粮呢,比咱们作坊的产品有新意哟。”
  一堆挂面里,这个有点黝黑的挂面最显眼,翠花赶紧让厨房煮来吃吃,还让家里人给做评价分析。
  她自己也挑了一筷子进口,这味道怎么这么像现代的荞麦啊?翠花心里在嘀咕,但是她那会在四川,印象里好像在雪区才长这个的吧?
  “这是乌麦,草原上很多人吃这个!”范先生品尝后得出结论:“拉嗓子,粗嘎嘎的,没有灰面这么顺口,不过,饱腹肯定没问题。”
  岂止是没问题啊,如果这玩意就是荞麦的祖先的话,后世都拿这养生了。
  不过这杂面挂面看着也要粗很多,不像灰面能做成空心挂面那么细,大多百姓可没这么讲究,人家市场空间还是很大滴。
  翠花可没想过要垄断市场,这不过是想把庄子的麦子做深加工而已,模仿抄作业,不过就是早晚的事。
  “目前还没有大商家做这个,应该是工坊里有妇人传出去的,夫人,要不要好好查查?”李管家之前已经摸排过一些人了,心中大概有数。
  “查肯定要查的,总不能让别人觉得我们好欺负不是,不过,这活儿也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迟早的事,袁府又没想着把这个市场全占了,咱们就做高端市场吧!”
  李管家对这个新词还有点摸不着头脑:“高端市场?”
  “嗯,就是我们卖给有钱人,你让大伙把包装做得更好点,或者想想怎样把面条做得更漂亮,比如做成彩色的呀,或者加点鸡蛋和面啥的,和何管事好好说说。”
  何管事被翠花叫来一阵低语,然后找到了朱寡妇,把面条的创新任务交给了她,有大厨工作经历的人,对于这个更拿手。
  两天后,袁府挂面坊开除了四个媳妇子,原因也告知了众人:这几个将主家的做面条手艺外露了。
  这四个媳妇子泄露的对象都是自家娘家,婆家啥的,家里人一琢磨,这事大有可为。
  然后市面上就被折腾出来了不同长度细度的挂面,他们走的是散装路线,挂面的热度还没退却呢,供不应求。
  这个做出乌麦混合面条的媳妇子,还把这挂面卖到县城的面馆里,能耐还不小。
  不过这四个媳妇子被三个村子的人群嘲,众人都为袁府打抱不平:
  “这良心大大的坏了,你说,这老苟家的儿媳妇,之前在婆家都过的啥日子?现在一个月能挣近一两银子的工钱还不知足!”
  “怎么不知道,这老苟家成天让她当牛马,就没个停下来的时候,在挂面坊做工不比她在家强么?”
  “你都说她在家这么不拿事儿了,可见,这背主也不是她能做主的呗!一家子坏水的玩意儿!”
  “可不是嘛,你说这些人咋想的?住着从袁家砖瓦窑买的砖瓦房,佃着袁家的地,赚着袁家的工钱,还敢砸袁家的碗!”
  “李管家说了,这背主的,以后她们家,还有她们娘家婆家的人,一律不用,地也不会租给她们了。”
  “没给送官府去就很够意思了,我悄咪咪给你们说啊,人家袁千总可是新皇的心腹呢!”
  几人把耳朵凑上去,也低声问:“啊?说说,怎么是新皇的心腹了?”
  “这水泥路知道吧,听说就是这个袁千总折腾出来的,你想咱这官道修成这样,说人家大黄江以南的地方,官道全修通了,这给新皇赚了多少银子啊?”
  众人惊呼:“这,这也太能干了吧,我的娘哎,那袁府可真是太厚道了!”
  大伙议论纷纷,大多数村民还是很正义的,谴责这些背主之人,袁家的好名声又多了一层。
  被开除的几人,因为挂面好卖,也迅速攒了些钱,搬去镇上或者县城住了,实在是每天听闲话听得够够的,且嚣张的想,有钱哪里不能安家做买卖?
  俩头听说此事后很气愤,纷纷嚷着要去打人家的小孩给娘亲报仇。
  “娘,为啥不给她们送官府去,泄露主家的秘方可是要治罪的!”大头不解,这事为啥轻拿轻放。
  “应该让她们赔钱,用咱家方子赚她们自家的钱!”二头也觉得不合理。
  “咱家庄里一年才产多少麦子呀,咱做两三个月估计就能卖完了!”翠花给娃解释。
  “卖完了,那咱们再从农户家买些麦子回来做挂面卖呀?”
  “那我们不就成了商户了么,你们以后还怎么科举呀?自家种的粮食自家加工的,放在你们家公的铺子里卖,咱家还是耕读之家呀!”
  “这还关咱科举的事啊?可是朝廷为什么不给商人科举啊?”
  “这个你们找范先生去,先生给你们解释。”
  “最重要的是啥呢,咱这挂面也不是什么多复杂的技术,聪明的人一看就能学会呀!”
  “别人学的和咱自己的人泄露的不一样!”老大很会抓重点。
  “嗯嗯,老大说的很对,不过,咱也没和这些人签保密契约呀,这也是咱的失误不是?”
  两人对翠花的解释一知半解,找范先生纠缠去了,一致认为:娘亲毕竟是个妇人,太仁慈了。
  在范先生对科举制度的一通解释后,两人才没闹腾,不过人家还是给他们朋友去信告状了,就是不想吃亏。
  皇后这些天实在无趣,听太子讲了这事,还把翠花宣进了宫里。
  “免礼,快过来,你怎么不把双胞胎抱进宫给本宫看看呀?”高皇后让人把翠花扶起来,一副要唠家常的样子。
  “回娘娘的话,臣妇今天出门的时候,这俩小子睡得正香,怕给他们抱出来就闹觉呢。”
  “小孩就是见风长,静瑶公主上次去你家喝满月酒,说两个弟弟长得可乖了,听得本宫心痒痒,就想看看这两个小家伙。”
  “嘿嘿,娘娘,母不嫌子丑,臣妇心可是偏的,自己瞧着怎么看都觉得他们乖,哈哈。。。”
  “你可真是一点都没长进,一天净说大实话。。。。”两人又就孩子说了半天,皇后才问道挂面的事。
  “你这面条子的事本宫听说了,你是怎么想的呀?”高皇后看着翠花,认真的问着。
  “娘娘,这挂面也不是什么多复杂的手艺,被人学去是迟早的事啦,臣妇也没想靠这个发财,只想着把您赏的庄子的麦子,给加工了再卖,最重要的呢,是给村里的媳妇子们找点钱财。”
  “再说,就娘娘您开的蚝油坊,不还有大家族的人来分羹嘛,赚不完天下人的钱财呢。”
  “你倒是心宽,估计没多久,京里肯定就有商家开出比你大的作坊来。”
  “那要不,娘娘,臣妇把这法子送给您,您看着哪些商家合适,咱多给些人,等回头这做挂面的多了起来,大家自然就消停了!”
  “你说你,还想找你来,给你撑撑腰,你倒好,还送方子上门了,这说你什么好?”
  “那些商家迟早要学去的,给他们发财,还不如给您呢,您可让指定的商家多招点媳妇子去做活,哎,娘娘,您不知道,村里的媳妇子日子多难。。。。”


第八十一章 万人团队不好凑
  坤宁宫,翠花还和高皇后在谈心,喝着茶水,吃着点心,很是放松。
  “娘娘,臣妇从小生活在村子里,嫁人后才知道做人家媳妇的难处,村村家家都差不离。”
  “家里条件好些的,男人要是出息些的,能赚到养活一家子的钱财,那都是个香饽饽,媳妇人选也千挑万选的。”
  “可是,就这样的家庭,媳妇嫁过来,不但要洗衣做饭养家禽,生养孩子,还要孝敬公婆,整天就没个闲下来的时候。”
  “要是遇到那些没出息的男人,一没手艺,二又不想出力气,短工都打不来的,还谈啥养家?”
  “家里媳妇子就更难了,除了以上的家务,还要下地种粮食,夏天要去割猪草,冬天要去打柴火,就为了赚点铜板家用,这么辛劳却连饭都吃不饱,还要把好的留给娃儿男人吃。”
  “最难的是啥呢?生不出男娃的,也不知道这些人家到底要生儿子继承泥巴房还是啥?口口声声要传宗接代!”
  “婆婆和男人嫌弃得不行,打骂更是家常便饭,有的甚至还能被休回娘家,臣妇家的大姑姐就是如此,连嫁妆都给扣下了,把我大姑姐赶回了家,当年可把我家气坏了,差点没去烧了他家房子!”
  “最气人的是啥呢,那些日子刚好过一些,钱多挣一点的,还长出花花心肠来了,不定哪天就给你领回一妹妹来,媳妇子们有几个能硬气的合离回家?再嫁能选的还不是鳏夫,老光棍?”
  “以上这就是咱村里媳妇子们过的日子呀,您说,臣妇有点能力了,怎么能不惦记她们,给她们想点赚钱的路子?”
  “所以,你从蚝油坊开始,就全力主张招媳妇子!”高皇后若有所思,想明白了一些翠花的举动。
  “是呀,臣妇总想着,给她们一个赚钱养家的机会,让她们的日子好过一点,自己赚钱腰杆也硬气,婆母男人打骂前总要思量思量不是?”
  “说得不好听一点,哪怕生不出儿子,给自己闺女多挣一点嫁妆,或者自己存些养老银子,等自己老了,难道花钱还买不来孝子?”
  话不是那么好听,说得这么绝望,可这就是事实啊,多少年来的事实!
  “说得本宫都惭愧了,这应该本宫应该先想到的才对,果然啊,之前本宫一直觉得这日子过无趣,听你说说这些普通庄户人家的日子,本宫这是何不食肉糜啊!”高皇后唏嘘道。
  “那哪能怪您?不过是臣妇更熟悉她们罢了,所以,娘娘,这些挂面坊,您就费心张罗张罗,给咱大夏朝的媳妇子们撑撑腰吧!”
  这样的恳求,皇后如何能拒绝,细细的和翠花商议,要在哪些地方建工坊,要把这些做工名额给符合那些条件的妇人。
  有了事情做,高皇后又开始忙碌了起来,本来对皇帝就没多少热情,现在连吃饭都没时间陪了,让新皇一度怀疑自己,这皇后看来生的闷气有点大,他到底怎么她了?
  盾鱼岛,高怀瑜组建的一万水军正在海里扑腾,他这次征来的新兵大多都是渔村出来的小子,水性不错,这些天已经训练得有点样子了。
  “报,将军,猴子岛传来消息,远处有十多艘海船驶来,看样子像倭人的船只!”
  “就说把这盾鱼岛拿到手,怎么半天不见人来过问呢,嘿嘿,二娃子,你家将军我,有机会会会这些王八犊子了!”
  “传令下去,全岛戒备,注意隐蔽,把这些王八犊子给我送上岸来,让兄弟伙把家伙都准备好咯,这首战要是打得不好看,劳资要你们好看!”
  本来长得还有点儒雅的高将军,现在越发往糙汉子发展了,真是天高任鸟飞,在这片海岛上,没人约束,都要放飞自我了。
  这次来的正是倭人木下滕次郎,二十五岁,此人在东倭也是个官二代,军功世家子弟。
  他们一年总要来盾鱼岛巡逻几次,也顺便收些孝敬,大家都还有生意往来的,那些黑奴就是他们贩运来的,盾鱼岛的这帮子海盗很有钱,也舍得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