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银是个小钱。”
“皇家也是要给闺女准备嫁妆啊,嘿嘿,这静瑶小公主以后的驸马有福了,公主可是自带下蛋母鸡的。”
“这还得多亏了我媳妇儿啊,好媳妇,好花花,咱不说那些铜臭之事了,媳妇儿,我都三天没那啥了,你的亲戚走了没有啊?”
“咋,我家亲戚走了,你要造反了啊?”
这话还没说完,就给人堵住了嘴,饿了几天的男人,晚饭又吃得那一个饱,这还不要好好的运动一场,消化消化啊!
反正到了最后,也不知道是谁造了谁的反,双双精疲力尽,都瘫在了床上。
夏洪棣看着皇后今晚心情美丽,顺势就宿在了坤宁宫,已经冷了皇帝一个多月,今晚的高皇后在皇帝的爪子抓过来了,也没有反抗。
试探的结果让皇帝很惊喜,比起以往也更加卖力气,吭哧吭哧,高皇后迷离的着双眼,看着上方今晚很激动的男人,也动了几分情,她大概,也是不讨厌他的吧?
皇帝:皇后肯定爱惨朕了,朕一疼她,都激动的要哭了,嗯,就是这样!
第一百章 大夏水军初发展
一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高怀瑜的刀伤,足足调养了半年时间,他皇帝姐夫给增的五万水军现在也都操练出来了,个个被晒得黝黑黝黑,每日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水里扑腾,杀敌的本领可一天都不准落下。
岸上的粮草补给也给得很及时,他们还能自己种些瓜果蔬菜,甚至猪崽都养上了,岛上也不缺猎物,海鲜更是餐餐吃,个个身体都倍儿棒。
除了基本的粮草和兵器装备,在夏洪棣做了皇帝后,军部的火铳自然就被他掌握了,他家老丈人知进退,交了蜀地的兵权。
小舅子给自己在那偏远的海岛上挖金子,煮盐巴。
后来倭人来袭,小舅子还受了重伤,夏洪棣一怒之下不但给增兵了五万,大海船十艘,还给小舅子配了五百只火铳,以后,大海,就靠小舅子去征服啦。
高怀瑾带着他的五万多水军,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除了练兵还是练兵。
闲暇之余,他们还把盾鱼岛,附近的海岛群都翻了一个遍,大金矿是没有的,不过小金矿和银矿还是发现了几个。
他们给那些挖矿的黑奴提高了待遇,给他们吃得饱饱的,也不随意打骂,这些人干得可很带劲儿的。
盐场的煮盐也没有停工,甚至还加大了规模,皇帝从岸上运去了一千多煮盐工,出盐的数量比之前翻了一番还多。
之所以,一刻没停下练兵,高怀瑾这也咂摸出了一些道道:他们家在蜀地已经没了兵权,而且跟着姐夫打过仗的将军总部也不少。
陆地上,他们高家已没了优势,那么,在海上,他必须得为家族挣出一条路来,一条别人没有办法替代的路。
他们也时不时能遇上做海贸的一些商贾,从拼凑出来的信息看。
西边,还有很多他们未知的国度啊,他觉得,或许,水军将来才是大夏最尖锐的武器。
所以,金矿,盐巴都是钱财小道,他也没多稀罕,还让户部派人驻守金矿,他们不掺和这些账目流水,他们就是金矿的守卫军!
高家不稀罕,不代表旁人不稀罕呀!
大夏的盐业主要在江南,海盐,不过这些基本都是各大世家掌控的,轻易不会让外人插手,皇家也拿人没办法。
还有一个产地在巴蜀,井盐,朝廷现在能管控的,也就是这地儿了,这还得多亏了皇帝在蜀地呆了十多年,岳家又有兵权。
有了盾鱼岛的海盐源源不断的往岸上运,百姓们有了价格实惠的官盐可买。
江南的盐业也没了以往的硬气,他们在盐税上做的文章,朝廷多少年来可都是查不明白的。
岭南,最南端的某海岛上,欧阳家的家主正在发飙。
“阿明,之前让你办的事,你看都搞成什么样了?这一年多,咱们家都快被打压成啥样了?啊!你要不是我亲眼看着稳婆从产房里饱出来的,我都要怀疑你是不是老子的种!”
“爹,我错了,我也没想到那帮海盗还能被朝廷全端了啊,你说,这朝廷之前可从来没在海上打过仗啊,谁能想到呢?到现在儿子也没搞明白是咋回事啊!”
“是不是我们那些死对头给泄密了?当年知道那些火铳的肯定不止咱们一家!而且,这盾鱼岛的位置,朝廷是怎么找过去的?怎么就那么巧?你前脚送去,后脚就被端了!”
“这。。。这也不是没这种可能的。。。。爹,咱们今年盐场的买卖都减了五成了,这新皇胃口可真不小啊,官盐一直就没断过,这样下去,咱们的盐也得和官盐一个价了!”
“哼,这盾鱼岛就那么大一点,咱们奈何不了他们,总有人能料理他们,你这样。。。”
欧阳家,作为顶流世家,虽然他们支持的大皇子宁王,在皇位之争上败落了下来,还流亡了海外,但是这数百年的世家根基也不是那么容易倒塌的。
夏洪棣上位后,欧阳家所有在朝廷里做官的,都被炒了鱿鱼,但是他们经营那么多年,暗线也还是不少的,朝廷的动向基本能知道个七七八八。
盐场,也是欧阳家最重要的支柱产业,除了盐业,欧阳家还有大夏朝最多的钱庄,都说鲁王舅舅家是大皇商,可真要比起财富来,欧阳家才算是首富。
现在,大环境对首富家,也很不利啊。
欧阳家主每日里都要把宁王骂上一百遍,至于他的闺女,淑太妃,他管她去死,早就是家族的弃子了。
淑太妃和贤太妃还被关在寺庙里呢,和她们一起的,还有她们的儿媳妇,一家子,整整齐齐的,除了她们的儿子(男人)。
翠花不知道,她们的蝴蝶扇得有多离谱,一个在陆地军权的王朝,就因为为了找她们家几口人,现在也开始关注海上了,还操练出了一只彪悍的水军。
这会她啥都顾不上,又是腊月了呢,她的作坊也把今年的灰面做完了,要准备过年啦。
腊月又得做各种的腊味年货,还要给有打交道的人家送节礼,总之就是很忙很忙。
出去了近一年的袁老二和袁老三也回京城了,他们这一年的任务完成得很不错。
岭南的马桶工坊,生意日进斗金,这两人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现在是工部派去的人在当差负责统管。
马氏这些天都红光满面的,吆喝着,让厨房给她儿子们各种汤汤水水的大补,有一种瘦就是娘觉得你瘦了。
她更眼热胡家的几个儿媳妇,人家有两个都怀老二了,还有一个是和他家同一天娶的呢,她家也不能落下。
催生催得樊青荷这个二儿媳头皮发麻,她生三头的时候伤了元气,这才补回来没多久呢,她这能怀上么?
袁大妹这胎怀得有点艰难,吃啥吐啥,胆汁都吐出来了,丁甲急得团团转,怕照顾不好丁豆豆,还把丁豆豆给翠花送来了,让他和双胞胎一起玩。
对这个比他们小几个月的小表弟,小五和小六很有当哥哥的派头,也不欺负豆豆,愿意带着他玩。
至于为啥要打三头和四头,人家说:哥哥坏,抢糕糕,打哥哥!
袁大妹的孕吐,最后在翠花的糖蒜下得到了缓解,她也就只能就着糖蒜喝稀饭,肉啥的碰也不敢碰,人家钱阿兰和牛大妹怀孕都圆润得很,她还一天天的瘦了下来。
丁豆豆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哼唧,天黑就要找娘,翠花只得让两个大儿帮忙了,大头哥哥和二头哥哥给他们讲故事,好有趣的故事呢!
人家白天和两个哥哥玩得可好了,大舅妈做的菜菜也好好次。
三个小孩子,每餐吃的都一样,翠花还给他们做裁判。
“嗯,这个晌午饭,豆豆吃的菜菜最多,饭饭也吃得最干净,这餐的吃菜大王就是豆豆啦,舅妈给豆豆奖励一个小蛋糕,你们两个可没有哟!”
小五不吭声,哼,他才不喜欢吃菜菜,要不是为了长高高,他可以顿顿只吃肉肉和蛋蛋。
小六不开心,他没他哥哥那么不喜欢吃菜菜,可是,比起肉肉,菜菜还是没那么好吃的,他比不过豆豆,呜呜,没有小蛋糕,不开心。
丁豆豆笑眯了眼,小牙齿咬着小蛋糕,吃得喷喷香,他就是为了得到舅妈的奖励,才吃了那么多菜菜的,呵呵,他也没那么喜欢菜菜。
翠花哪里看不出来几个小孩儿的表情,真是吃个饭,也要和他们斗智斗勇啊!
大夏可以食用的蔬菜没有后世那么丰富,常见的有:
白菜、豆芽、芥菜、莴苣、黄瓜、冬瓜、韭菜、茄子、萝卜、藕、葫芦、蕨菜、笋、菌等数十种。
为了让这些熊孩子多吃点蔬菜,翠花只能经常偷渡空间菜了。
因为空间的菜长得太水灵了,和大夏的一看就区别很大,平日里,黑娃对她这块管控很严。
她只好把蔬菜改变一些模样了,茄盒和藕夹需要安排,但是油炸的,她也不敢给他们多吃。
开水白菜心人家都吃腻歪了,对于冬瓜和萝卜这类,那怕是空间菜,滋味也就是甜一些,但是菜的本味还是在的。
豌豆尖儿这种美味,他们排斥得很,小五直接闭上嘴巴:“味道,不好,不吃!”
小六惊叫:“绿绿的,绿绿的,怪怪的!”
丁豆豆有样学样:“不好吃,不好吃!”
那把白菜剁成细末加了肉末,包成饺子呢?把藕切成小丁蒸肉饼呢?
那还是可以的,因为这样吃起来,还是有肉肉的味道的!
黑娃才没有这个耐心:“不好好吃菜,那回头爹把你们带去庄子里,让你们去其他小孩家吃几顿饭,看看你们还挑食不挑食!”
要不是这几个小子年纪实在太小,他们爹都要给他们下放去村里了。
大头和二头看着直乐,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前院吃饭,和范先生,小川、小山他们几个,也是小厨房做的营养餐。
秋姑姑在这个秋冬季节发挥了她的作用,药膳都做了不少出来,范老头吃得很高兴,他可要好好吃药膳,活得长长久久的才行。
家里的小个侄孙女,现在也学得有模有样了,他倒是看得开,哪怕最后和袁府结亲不成,这学到的本领可不作假的。
将来,人家说起,这可是宫里出来的几位嬷嬷跟前教养长大的姑娘,勋贵高门,他们也是能攀一攀的,嗯嗯,要写信和兄长好好说说。。。
第一百零一章 天顺二年的年终总结
除了过年的准备,最重要的工作还有盘账了,这一年下来得看全盘和盈余啊。
翠花的账目其实也简单,收入线比较固定。
她家就一个挂面坊,近千亩的庄子里产的小麦做成了挂面,盈利了五千多两银,这已经是在原材料基础上,翻倍利润了。
可这,还比不上她家两娃出的连环画值钱,知识果然就是金钱啊。
黑娃的二品伯爵和伯爵夫人俸禄,加在一起也才1000两银,不过黑娃的皇家陶瓷总顾问岁俸可有三万两的。
支付也不复杂:他们家的开支最大头的居然是奴仆的买进和月钱银子,平日的食材都大多来自庄子。
总体算下来,妥妥的高收入人群了,两口子没有半分不满意,年终都给员工们发了双薪,特别优秀的还有另外大红包奖励,李总管得了一个100两的大红包。
他们家在送年礼,同时也在收年礼,这日就收到了蜀地范家的年礼。
落姝和乐渝在袁府呆了几个月,她们本来是没有忘记来这的目的,可是,她们离前院还老远呢,这几个月也没见着大头和二头两次。
姑姑们的本事不浅,她们学着学着就沉迷了,小小年纪很有学霸的潜质,要不是她们爹娘年底送节礼来,嬷嬷们问起,都快忘记这事儿了。
这袁府的饭菜好吃,三个小姐妹也很友好,比在老家念女四书开心多了。
五个小姑娘,这几个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小草是大姐,今年八岁,小花七岁,囡囡和乐渝六岁,落姝是最小的妹妹。
小草很有大姐姐的自觉,长得随她娘,现在看着已经个小美人了。
她和小姑这一路见识也多,性格要沉稳些,也愿意谦让妹妹们,大家有事都喜欢找她。
乐渝是个小人精,嘴巴很甜,没有姑姑不喜欢她,夏姑姑准备收她做弟子,要教她学琴。
落姝和小花都有点憨憨的,在家都是娇娃娃,好胜心都很强,不愿意吃亏的主。
囡囡被哥哥和姨姨保护得很好,还不太懂得耍心机,和卢绣娘呆久了,人家小手好灵巧的,针线都做得有模有样,乖乖的模样没有姐姐不疼她。
男孩里,现在读书的天赋还是大的三个要好些。
小山和小川没有大头和二头学的时间长,基础也没有这么扎实,尤其是小川,小孩儿本来也还没到进学的年龄呢,笔都还拿不稳,写的字也歪歪扭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