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括苍山恩仇记-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在十三楼之中,见到过、听说过的都不少。对他们的色迷和庸俗,只能打心底里翻恶心。但是,传说中的这位刘客官,却满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

①  卖油郎──戏曲《占花魁》中的男主角。

②  王金龙──戏曲《玉堂春》中的男主角。

对于红云姑娘,素素不单知道她,而且还认识她。当时门户人家③的习俗,各楼中的姑娘,年貌才色相当,互相间又说得来的,或十人,或八人,结为香火兄弟、手帕姊妹,每逢上节,各出份子肴果相聚作盒子会。天香楼的姑娘身价虽高,但因为红云色艺过人,在十三楼中也算得上是个尖儿,因此天香楼的姑娘们都愿意跟她来往相与。昨天本忠在红云房中碰到的一红一绿两位姑娘,就是天香楼的姊妹,穿红的叫桂香,穿绿的叫兰香,跟红云、翠云都是一个盒子会里的香火兄弟。素素听说红云是个才女,也愿意和他结交。每次红云到天香楼去做会,素素都要把她请到后院儿去谈诗度曲,品箫抚琴,过从逐渐亲密。只是素素囿于自己的小姐身份,不能降格到青云楼去会她罢了。

……………………

③  门户人家──指妓院,一般是妓院人自称。

像红云这样色艺俱佳的姑娘,居然也还有男人不动心,不能不使素素觉得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素素不由得也从心里对这位传说中的刘客官产生了一种敬仰的心思。

等后来桂香和兰香送别红云归来,说起这个刘客官还是个不到二十岁的漂亮小伙子的时候,连素素都大吃一惊,一种想会他一会的念头油然而生。只是囿于自己的小姐身份,想来想去,无法实现。

当天黄昏时分,门上忽然传进一张柬帖来,是本地牙郎头子孔广金孔家的小厮送来的。帖子上说:明日午后,孔广金将偕同温州富商刘忠专诚前来拜会素琴小姐。薛三娘接到这张帖子,亲自到后院儿来问素素见与不见。素素正在百思不得一计,忽然见到了这张帖子,正中下怀,欢喜不禁,连忙说:这个孔广金,在嘉兴商界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是他带来的客人,即便不知名,也应该不看僧面看佛面,会他一会;更何况这个姓刘的小客官还是红云的恩人,至少在十三楼中也算得上是一个“知名之士”了。当下母女俩计议了一番,决定用最客气的礼节,最隆重的排场,来迎接这个刘小客官。一面叫门上给孔府回话:明天午后大小姐在书斋专候;一面传话四司八局①预作绸缪,一切排场供应,务必尽善尽美,不得稍有差池。所以,这个时候薛家母女早已经万事俱备,只等贵客上门了。

……………………

①  四司八局──明代宫廷内掌管皇家杂务的十二个衙门,指:惜薪司管柴炭,钟鼓司管钟鼓音乐和杂戏,宝钞司管纸张,混堂司管沐浴,兵杖局管兵器火药,银作局管金银饰器,浣衣局管洗衣,巾帽局管靴帽,鍼工局管制衣,织染局管绸缎染织,酒醋局管酒醋糖酱米面杂粮,司苑局管瓜果蔬菜。后来各部和官府大户人家也设有四司六局,掌管各项杂事,遇有宴会筵席,各有所司,各有所掌,可以做到凡事整齐,有条不紊。但只是泛指各摊杂役,不一定真有四个司、八个或六个局。

小船摇到了天香楼门口,靠岸系缆,小厮将了拜帖先到门上去投,孔大方等一行四人随后漫步走上岸来。

本忠举目一望,只见迎面一座黑漆大门,门楣上横一块黑底泥金匾额,大书“天香楼”四个大字。大门两边,并无对联儿,只有两扇门的正中央各用红漆刷了一长条,写的是“诗礼传家久,忠厚继世长”,分明还是原屋主留下的格局和款式。门洞里面,应门的是两个白胡子老头儿,都穿着一色儿的纯黑长袍,雪白的内衣袖口翻在外面,露着长长的手指甲。跟青云楼门口那两个灯笼裤板儿带挺胸凸肚的龟奴比较起来,简直不像是同一行当中的伙计。两个老苍头接到帖子,一齐迎出门来,见了孔大方等人,急忙一躬到地,其中拿帖子的一个口称:

“得知大官人今日驾到,家主母与大小姐内宅恭候。请随我来。”说完,就在前面引路。

本忠等人随着那老苍头迈进了大门。见门两旁各有四间朝北的耳房,住着婢仆杂役。迎面是一个相当大的院子,被中间一条铺着石板的甬道一分为二,各有一座用太湖石堆成的小小假山,山前养着几缸金鱼,摆着儿盆秋菊,东西两边各有新刷绿漆的抄手游廊与正房的廊沿相接,以备下雨天气不走甬道而从游廊绕着走。游廊前面,一边是一架常春藤,一边是一架紫葡萄,各掩着一个月洞门,可以与跨院儿相通。正房上下各五间,楼上是朱漆栏杆,楼下是镂花的明窗,除中间的花厅之外,门上全挂着一色儿的白布绣花门帘儿。

当老苍头引着客人从中间甬道走过的时候,本忠注意到两旁跨院儿的月洞门两边,正房楼上的栏杆后面,楼下的门窗里面,好像有很多双眼睛都往甬道上看来,还可以隐隐约约地听见她们交头接耳指指点点的轻声细语和吃吃的低笑。

走上滴水檐前面的几步石阶,就是花厅。由于天气还不冷,几扇糊着雪白高丽纸的雕花隔扇像折子似的叠了起来推到了两旁,因此厅堂里显得十分明亮。

客厅里面,八仙桌、太师椅、茶几、痰盂四面罗列,画桌上,时辰钟、小插屏、帽筒、花瓶应有尽有。中堂挂一幅足有六尺高的巨幅松鹤延年图,东西两壁,挂八幅大小装帧格局完全一样的平远山水,下款署名都是“瑯嬛女史”,盖“学而时习之”的闲章。孔大方指点说:这一幅松鹤和八幅山水,都是小姐的手笔。八幅山水,分别名为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阳,合称潇湘八景。大家驻脚细看,果然气势磅礴,落笔不俗,与众不同。老苍头在一旁补充说:

“这还是我们大小姐前年十七岁时候画的哩!”众人更加赞叹不已。

从客厅穿堂而过,后面一个倒厅①,一样折叠着隔扇,也对着一个稍小的院子,东西两厢虽然没有游廊,却有两个圭门②相对,门上画着五只编幅,看样子,里面正是四司六局的所在地。院子里十字交叉砌着青砖的甬道,北头正对二门。门扇紧闭,门口挂着云板,老苍头摘下铁锤轻轻点了三下③。黑漆的门“呀”地开了一扇,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嬷嬷探头出来问是什么事儿。老苍头递上拜帖,说是有客来拜。老嬷嬷接过帖子去,说了声:“请稍待。”就又把门儿关上了。

……………………

①  倒厅──坐南朝北的厅堂或正厅后面的、面向后院儿的稍小的厅堂。

②  圭门──上尖下方形如圭璧的边门。

③  二门传点,喜三丧四,平时只打两下。老苍头故意打三下,表示他把本忠等人的到来看成是一件喜事。

不一会儿,两个身穿翠绿的小丫头把两扇黑门同时打开,一个中年妇人笑盈盈地从门里迎了出来,福了一福,口称:“不知诸位客官光临,迎接来迟,小女已经在书斋等候多时了,快请进来吧!”说着,就往里让。

大家还了礼,一齐走进内宅,本忠听她的口气,又见她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心知这就是薛三娘了。从她女儿已经十九岁推算她的年龄,应该有四十多岁了,但是看她白嫩的脸色、入时的修饰,看上去像是三十许人。

内宅的宽敞,跟外宅也不相上下。进了二门,是一个稍小的院落,也有东西两个跨院,是大小姐的绣房和书斋。正中五间楼房,是薛三娘的住房。

两个青衣女童在前边带路,一带带到了西边的跨院儿。院子里是一座三楼三底、飞檐斗拱前有廊后有厦①的精美楼台,门儿朝东,楼上楼下四面都开着雕花的窗户,门楣上一块金字小匾,写的是“人中瑯嬛②”四个字。楼前一桂一橘南北对峙:北边树上,盛开着金灿灿的小花儿;南边树上,挂满了绿油油的硕果。门边廊下挂一只金丝鸟笼,一只红嘴儿绿鹦哥儿见客人到了,高叫:“梅香!梅香!客人来啦!赶快沏茶!”随着鹦哥儿的叫声,四个身穿桃红衫裤、外罩黑色丝绒坎肩儿的小丫环引着素素在门左迎接。

……………………

①  厦──房子后面突出的部分。

②  瑯嬛──神话传说中的天帝藏书处。见元人伊世珍《瑯嬛记》卷上:晉人张华游于洞宫,遇一人引至一处,大石中开,别是天地,宫室巍峨,陈书满架,每室各陈奇书,张华历观诸室藏书,皆汉以前事,且多所未闻者。有《三坟》、《九丘》、《梼杌》、《春秋》、《历代史》、《万国志》等。问其地,曰:“瑯嬛福地也。”

本忠细看素素小姐,头上梳一个入时的金丝八宝攒珠抓髻③,两边斜挑两支朝阳五凤挂珠钗,正中一只攒珠累金凤④,随着婀娜步履不停地摇曳抖动。略长的瓜子脸儿上淡淡施一层脂粉,配着高鼻梁薄嘴唇,浓眉毛大眼睛,回眸则光如闪电,微笑则梨颊生涡,明眸朱颜,确实是画中烟云供养⑤。上身穿一件直领长身宽腰广袖的一年景⑥罗衫,秋香色⑦的底儿上绣着各色花卉,大襟上挂一串香珠,下着碧绿绉纱百折裙,走动时微露窄窄尖尖的绣花高底弓鞋①,看上去美丽而不妖艳,朴素中显得淡雅;风光而不华贵,秀气中透着英气,既不失官家小姐的身份,又不是娇滴滴羞怯怯难见人面的闺阁千金;虽然是在风流薮泽中长大,却并不带一丝儿淫贱之相。看她十指尖尖,分明是一双描龙绣凤写诗作画嫩笋一般的纤纤玉手,却又是个会骑马射弹的女中豪杰,能从她的眉宇间看出一股勃勃英气来。这样一个年方二九的少女,不论是她那动人的美色,服人的才华,还是惊人的技艺,可以说都是本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拿红云来跟她相比,除了多一块傲骨多一段愁肠之外,也很难及得上她。拿花儿来比她们俩,一个好比是含苞待放出污泥而不染的水中芙蓉,一个好比是花落随风为严寒所摧残的雪中腊梅。──这初次见面的头一眼,本忠虽然没有立即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却已经从心底里对她喜欢,对她有了好感了。

……………………

③  抓髻──头发上拢,绾在头顶上的发髻,表示未婚少女的身份。

④  攒珠累金凤──用细金丝编成的珠凤。

⑤  画中烟云供养──指以书画怡情奍性,保持神采风韵。语出《坭古录》: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有余而神明不衰,盖画中烟云供养也。

⑥  一年景──绣着桃、杏、荷、菊、梅等四时花卉的女衣。

⑦  秋香色──淡黄绿色。

①  高底弓鞋──旧时缠足妇女用香樟木加在鞋后跟上,使足形纤小,称为高底弓鞋。加在外面的称为外高底,加在里面的称为里高底,也叫“道士冠”。平底弓鞋,称为“底儿香”。

素素等到客人们走近了,这才落落大方地道了万福,口称“贵客光临,不曾远迎,甚为失礼”,一面请客人进书斋奉茶,一面装作不在意地端详着每一个来客。对于孔大方和马维禄,她虽然印象不深,但确信以前曾经见过面,也知道他们的职业和身份;见了两位眼生的温州客人,根据桂兰二香所述,不言而喻,当然年少的是刘忠无疑。因此,她那闪闪有光的眼锋,上下左右四方投射,总是不离本忠身前身后,好像一眼就想洞穿胸膛烛照肺腑看透他的来意和底蕴似的。本忠不痴不傻不是木头人,她那灼灼逼人的眼光,当然也意识到了,感觉到了。

书斋本是三开间,一色儿的方砖铺地,颇为宽敞。北边儿的一间,有隔扇隔开,透过斑竹帘子,可以看见里面的书橱书桌和碧纱橱①,大概那是素素读书写字做文章的地方。南面一间和中间一间,平时是用屏风隔开的,今天因为有客,把屏凤收了起来,放在一边,可以显得宽空明亮一些。南面那间是画室,放一张极大的画桌,四周有几只圆鼓墩儿,桌上有画笔色盘之类,桌旁一口绿釉瓷缸,散放着几卷画轴。西墙并排放两个书橱,上层是各种画谱、画史、画品、画筌、铅丹总录之类的书冊,下层是长短大小不一的画卷。橱边倚一竿挂画用的画叉,东窗悬几幅挡光用的画幔。屋角一个高脚花几,上放一盆盛开的“十丈珠帘”名菊。南面的窗户甚为高大,窗屉子上都钉得有屈戌儿②,把窗户吊得高高的,使画室特别明亮。

……………………

①  碧纱橱──是一种立体帏幛,用木头做成架子,顶上和四周蒙上碧纱,可以折叠,夏天张开摆在室内或园中,在里面坐卧,可以避蝇蚋。

②  屈戌儿──为了关、锁、吊起门窗而钉的小铁环,打开窗扇可以用钩子吊上,放下窗扇可以扣上了吊儿并加锁。

中间的一间,放一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