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括苍山恩仇记-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  屈戌儿──为了关、锁、吊起门窗而钉的小铁环,打开窗扇可以用钩子吊上,放下窗扇可以扣上了吊儿并加锁。

中间的一间,放一堂嵌蚌③的红木桌椅,搭着大红金绣的椅披④,桌上一只蛋白色花囊⑤,墙上挂着古琴、琵琶、箫、笛之类。屋角一只小香几,上层是一只龙泉窑的联珠瓶,两只汝窑美人觚⑥;下层是炉瓶三事⑦,烧着香饼⑧,清幽的烟云袅袅上升,弥漫空际,跟门外随风飘来的木樨花⑨香混合掺和,真是异香扑鼻,如入芝兰之室。这样阔绰精致的书斋,本忠还是生平第一次见识呢。

……………………

③  嵌蚌──也叫“螺钿”,利用蚌壳里面有光彩的部分,加以雕琢,拼成图案花纹或文字,作为装饰嵌入木器或漆器家俱中。

④  椅披──也叫“椅搭”或“椅袱”,披在椅子上的装饰性绣品。

⑤  花囊──瓷制瓶罐类器皿,周身多孔,可以用来插花。

⑥  汝窑美人觚(ɡū姑)──汝窑,是宋代汝州(今河南临汝)的一个著名瓷窑。美人觚是三代的酒器,因为长身细腰,所以称为“美人觚”。汝窑美人觚,是一种仿古的瓷器。

⑦  炉瓶三事──香炉、香盒加一个插香箸、香铲的小瓶。

⑧  香饼──香料制成的小饼,可以佩带,也可以燃烧。

⑨  木樨花──桂花的俗名。

客人全都进了门,素素回头轻轻说了一声:“烹茶!”四个丫头齐声答应着退了下去。

大家依次进门,分宾主坐下。孔大方先引见了黄逸峰,然后指着本忠说:

“这位刘客官,单名一个‘忠厚’的‘忠’字,父亲是温州府知名的富商。他原本是个能文能武的当世才子,而且精通五音六律①只因宦海恶浊,无意功名,奉严命继承祖业,与黄客官结伴经商,往来于杭绍宁波之间,专营土产。此次来禾②,一者拟大展宏图,满载而归;二者素仰小姐乃江南才女,芳名远播,借此机缘欲图一见。承蒙小姐不弃,未以我等为市井鄙俗见拒,殷殷接待,不唯刘客官三生有幸,即我孔某身为地主,也觉增光不少也。”

……………………

①  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zhǐ纸)、羽五个音阶:六律,指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即十二律中的六个阳律。五音六律,泛指音乐。

②  禾──嘉兴宋代称为嘉禾郡,简称“禾”。

素素端庄静默地坐着,目不斜视,显得十分温文尔雅,完全像一位大家闺秀。听孔大方说完了开场白,在座位上略欠了欠身,双手在胸前略拢了拢,做出一个敛衽再拜的姿势,轻声地说:

“孔大官人过奖了。小女子何等样人,怎敢当此盛誉?倒是刘客官来禾方始三日,就做出了许多令人钦佩的善事义举,合城传为美谈。婢子身居重门深闺,也略有耳闻,可见刘客官实为当世豪杰,令人仰慕。今日有缘得见,万分荣幸。还望刘客官勿以浅薄见弃,不吝开导指教才好。”

本忠见孔大方一个劲儿地替自己吹嘘,素素也在言谈话语中高抬了自己,不觉有些汗颜起来。好在登台几年,演惯了王孙公子,言语做作,倒还不至于露拙。正想客气一番,忽然瞥见四个红衣婢女,两个抬着木炭炽红的瓦炉,一个一手提着一把陶壶,一手拿一把芭蕉扇,一个端着托盘,里面放着盖碗锡盒之类,一齐来到门外廊下,就地扇火烧起开水来,不觉暗暗纳闷儿,心想:这么大个行院,茶炉子总是昼夜不熄的,为什么来了这么几个客人,竟要临时烧水沏茶,而且还把炉子搬到跟前来烧,岂不是太寒酸了吗?脑子一走神儿,不觉愣了好一会儿,猛然想起人家还在等自己回话,这才重新拣起话茬儿来说:

“小姐不必过谦,在下是个山野村夫,没读过几天书,不学无术之外,又加少年任性,难免行为乖张。这次经商来到贵方宝地,所到之处,无不称颂小姐文能诗赋书画,武能骑驭射弹,为当今江南奇女。昨天马老板提及他府上藏有小姐早年佳作水墨观音一帧,惜无缘得见;刚才在前厅见到所挂松鹤中堂和潇湘八景,构思清新,布局严谨,意境高超,俨然名家手笔,据说还都是小姐两年前的习作,可见造诣高深,令人敬佩。如不以冒昧见怪,不知道能否把新近的佳作请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一饱眼福么?”

素素正想借才艺以自炫,但又不知道本忠的根底如何,只好站起来很客气地说:

“正想请教。只是胡乱涂抹的东西,唯恐有污尊目。厅上张挂的那几幅,都是临摹前人的佳作,为的是习学名家的布局点染,从中领悟下笔的道理。近两年来所学,还是以临摹为主,有一些常见的花卉虫鸟家禽小兽,间或参酌实物摹拟其神态。只是笔下是否有所长进,苦于不能自知,正要请诸位法眼一观,多作批评,指明症结所在,以便有所寸进呢!”说着,向门外唤了一声:“梅香!杏香!伺候挂画!”

随着这一声呼唤,进来了两个红衣使女。素素亲自去捧来卷轴四幅,交给使女用画叉挂在北面的隔扇上。

这几幅都是彩绘山水,奇岩怪石之中,间有一些亭台楼阁,并有几个仕女或渔樵点缀其间。大家站起身来,近观远望,仔细端详。马伟禄和黄逸峰两个,看一幅,夸一幅,几乎是赞不绝口;马维禄还一个劲儿地打听这四幅山水要卖多少钱,说是这样的山水画,挂在客厅里最好不过。孔大方一面看一面频频点头,似乎颇为欣赏,只是没有说出口来。本忠则歪着头背着手,默默无言地看着,不置可否。

素素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几位客人脸上不同的表情。等他们看了一会儿,接着又叫使女把那一架叠着的屏风张开──那是一堂梅兰竹菊四扇屏──向客人们表明说:

“那几幅山水,都是前人写意的名作,是我师傅拿来,叫我照着原本临摹的,只能做到形似而已,不能传神。梅兰竹菊四君子,前人不知画过多少了,笔法格局,变化多端。这四幅,是我在按谱临摹之余,抉取众家之所得,又参照实物仔细揣摩了一番,虚实两用,照我自己的心思,重新布局,在静物之外又加上了喜鹊、彩蝶、螳螂、蟋蟀四种动物。请诸位客官法眼一观,如此安排,是别开生面、自成一体呢,还是异想天开、不成章法呢?”

几个人在四扇屏前面伫立端详了好一会儿,马维禄故作风雅,连连夸奖;黄逸峰对书画是外行,打定了主意,多说拜年话,反正三句不离“好”字;孔大方悄悄儿地告诉本忠:素素作画,这两年来大有进展,再努力一番,更上一层楼,就可以自成一家了。本忠只是点了点头,依旧没有说话。

这时候两个烧茶的小丫头把水烧开了,从锡盒里撮出几片茶叶来放进盖碗中,冲进半碗水去,盖上盖儿,略闷了闷,估摸着叶片都抻开了,把水滗出去,再续上八分满的开水,这才把六个盖碗装进托盘里,两个丫头,一个端茶,一个端着各色糕点和干鲜果品,一齐送进门来。素素看见,说了声:“请客官先用茶!”大家回到桌边落座,丫环蹲身献茶,薛三娘告罪说:

“本地方名叫秀水,其实水却不怎么好。左近几口水井,也大都不深,离河港水沟又近,那水只能煮饭熬粥,沏好茶待上客却用不得。尽管我们的大茶炉一天到晚有开水,诸位贵客光临,却不能不叫小丫头现烧,直到这早晚才献上茶来,多有简慢,诸位客官莫怪!”素素等几位客人看了一会儿,接着又叫使女把那一架叠着的屏风张开──那是一堂梅兰竹菊四扇屏。

马维禄刚才在水月庵三鲜粉吃多了,早已经觉得有些口渴,接过茶来,不问青红皂白,仰着脖子咕咚咕咚一连喝了三四口,小小一盖碗茶,几乎叫他一口气喝了个精光。──当时的斯文人喝茶,讲究一口为尝,两口为品,连喝三口,就要算是牛饮了。──孔大方见他在才女面前露出了急猴儿相,就半带风趣地挖苦他说:

“看马老板捧着茶碗不肯放的那个劲头,女主人这茶,想必是十分甘美十分香甜的了。诸位快品尝品尝!”

说着,自己先端起盖碗来尝了一口,果然芬芳甘美,与众不同。更妙的是喝过这一口之后,满口清香,回味无穷,不由人不想喝第二口,于是就也夸起这茶来:

“这茶香甜甘美,满口芬芳,请问女主人,这是用什么水烹的茶?”

黄逸峰喝了两口,也觉出这茶的味道特好,忍不住把碗盖儿掀起来仔细察看那茶叶,只见碗里不过三四片叶子,每片都有一寸来长,半寸来宽,又肥又厚,并不是嫩芽毛尖;再看那茶水只不过微微泛绿,不像一般的酽茶那样橙红焦黄,就也接口说:

“不单水好,这茶叶也是与众不同的上品。别看我是个专营土产的客商,贩运茶叶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了,并不算太外行,可这种‘大叶茶’叫什么名字,也还不知道呢!”

马维禄自作聪明地说:

“咱们这里是个平原,根本就没有山泉水。要我猜呀,这准是初春梅花开放以后,又赶上一场春雪,大小姐从梅花花瓣儿上取的积雪融化的吧?要不然,怎么喝起来既有寒冰的凛冽,又有梅花的芬芳呢?”

素素见这个满身铜臭粗俗不堪的当铺掌柜儿的偏偏要冒充风雅,说一些不在行的话,不禁抿着嘴笑起来说:

“马老板看《红楼》看入了迷,是不是也想学妙玉呀?小说里写的,还能当真的吗?别的也许不能试,这雪水化了能不能沏茶,是不难一试的。等哪年梅花开了又赶上一场大雪,马老板自己去攒上一坛试一试就知道了嘛!”

这不明不白的话,马维禄还没有听明白,薛三娘就把话茬儿接了过去说:

“要说看书看入了迷,只怕再也没有我们素素这样的死心眼子了。前年我们后面园子里两株老梅盛开,一场春雪压来,把鲜红的花朵儿都盖严了。素素高兴得了不得,说是要学妙玉积雪水,带了几个丫头,大雪中拿着干净碟子一朵花儿、一朵花儿地往下抖落积雪。五个人抖了半上午,拢共才装满了一个小坛子,当天就用箬叶和黄蜡封了口儿,埋在老梅树底下了。到了夏天,想起这坛子雪水,赶紧去扒了出来。打开封口一看,连小半坛水也没有;倒出来一看,什么呀,浑得像泥汤;闻一闻,腥臭的,连忙倒掉了。我们还直说是封口不严,渗进脏水去了呢。赶到去年下雪,特意扫了一铜盆化开来看,谁也没想到那么洁白的雪,待到化开来了,盆底下澄了一层泥,原来真是那么脏的。──要不是自己亲自试过呀,还真叫写小说的给蒙了去啦!”

马维禄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

“大小姐自己看《红楼》看入了迷,早就学过妙玉积雪水了。刚才听你那么一说,我倒真想今年攒下一坛雪水来试试呢;经你妈这样一说,才知道你已经上过一次当了,我这个开当铺的,就不用再去上当啦!──不过说了这半天,这水究竟是什么水,还没说清楚呢!”

本忠尝了一尝,开口说:

“这水回味起来有点儿甜,要照我看,多半儿还是山泉水。我们山里人,一年到头喝的都是这种水,再不会错的。不信,就请主人揭谜底。”

素素瞟了本忠一眼,微笑着说:

“还是刘客官的口味儿高,只尝了一口,就尝出这是山泉水来了。听家母说,先父早年在京师为官,单单只爱苏州虎丘山旁陆羽泉①俗称观音泉的水,每年都要托漕运上的朋友用大船到苏州去装运几百坛回来,日常沏茶待客,用的都是这种水。后来出抚浙江,还想派船到苏州去运水,有人说,杭州虎跑泉②的水也还勉强可用,本地人沏茶,稍为讲究一些的,用的都是虎跑泉的水。先父依言一试,果然不错。从此就改用虎跑泉的水。不再派船大老远地从苏州运水喝了。家母搬来嘉兴以后,反正每年都要着人到苏杭二州去采办各种穿着食用物品,顺便也捎回几坛子水来,专为待客之用。今天烹的,是虎丘陆羽泉的水。说到这茶叶,其实就是龙井。不过说它寻常也不寻常:因为这是龙井山尖儿上长的茶树,一共只有十几棵,那里终年云雾缭绕,茶味儿比长在山腰、山脚的要香醇浓烈得多,名叫雀舌云雾茶,每年都是单采单制的,只有几家老主顾才能分到一二斤,市场上是根本见不到的。所以说这是名茶中的名茶,说它寻常也不寻常的意思。”

……………………

①  陆羽泉──据《吴郡志》记载:陆羽泉在江苏吴县虎丘山剑池旁边,水面阔丈余,四面都是石壁,下面也是石底,泉水从石滹中涌出。张又新品定为“吴中水品第三”。

②  虎跑泉──在杭州大兹山。相传唐朝性空和尚在大兹山居住,苦无水。后来看见两只老虎用爪刨地,泉水涌出,因此叫做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