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川军-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优势也就减少了,我们取胜的机会也就增大了。所以,要千方百计利用有利地形接近鬼子,或者让鬼子靠近我们,跟他们近距离交战,越近越有利。”朱德强调说。
“在具体战术上,你们22集团军有很多宝贵经验。我听说122师王铭章师长的马刀,比步枪还管用。可惜这次相处的时间太短,王将军又在忙着收复平遥,要不然,我们还准备请他来教刀术呢!”朱德笑道。
“说来惭愧,这也不过是没办法的办法。我们的枪实在太差了!”邓锡侯苦笑道。
“装备的事情不能怪你们,川军英勇杀敌的精神令人敬佩!”周恩来说道。
“是的!在不怕牺牲这一点上,川军和历史上的湘军是一样的。”孙震说。
“川军、湘军和英勇北伐的两广军队都很勇敢,因为,这三个勇敢的军队本身就同出一脉嘛!”周恩来笑道。
“你别说,我们41军的王铭章师长还真是从广东迁到四川来的客家人呢!”孙震笑道,“当然,周将军和我这样的江浙人,也同样是有为国捐躯精神的。”
“也只有全国各地的人都奋勇杀敌,才能叫做全民抗战、共赴国难嘛!”周恩来笑道。
大家都笑起来。
这时,警卫进来报告说,陈鼎勋师长、卢济清旅长和姚团长来了。邓锡侯让孙震带他们到作战室去商议,自己和陈离接着听朱德讲战略战术。
“有一点,我觉得有必要再多强调一下,就是要注意多打运动战,消灭日军有生力量,少打阵地战、消耗战。因为,我们的火力明显劣势,打阵地战很容易造成大量牺牲,这是很被动的。特别是尽量不要困守孤城,因为我们的人越多、越集中,日军飞机轰炸和大炮轰击下来的伤亡也就越惨重。”朱德接着说。
“但是,我们注意到,日军特别喜欢攻占城市和战略要隘,这是他们的速战速决侵略性质和机械化特点所决定的,他们也特别注意发挥重要交通线这个战术优势。问题是,蒋委员长也特别在乎守城,又不太讲求方法,甚至宁愿牺牲将士也不愿及时弃城,结果往往是人地两失。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很不赞同这种指导思想,他主张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特别强调游击战和运动战。我们的主张是,只要战斗力保住了,失地是可以收复的。当然,这种积极抗战的思想,和韩复榘的消极抗战、积极逃跑思想是有天壤之别的,是两回事。”
“那当然!这完全是两回事。八路军在山西取得平型关大捷,韩复榘在山东弃城而逃。这实在没法比!”邓锡侯等都表示赞同。
“现在中央军节节败退,共产党的游击队反而更深入敌后去了。”陈离补充说。
“鲁中泰山一带是大山区,地形很好,很有利于伏击和阻击。你们驰援过去,尽量充分利用这个天然的地理优势。完全可以考虑部署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另外,鲁南滕县以北有点小山区,你们去后可以看看能不能利用地势部署一些纵深防御。其次才是在台儿庄、运河一带比较平坦的地区利用运河部署防线。要特别当心,日军的机动性很强,又习惯于声东击西,他们很可能仍然会集中优势火力攻打我们的薄弱环节进行突破和包抄。22集团军可以利用好的阵地进行吸引和阻击,然后用后备部队和侧防部队围上去,贴近鬼子打运动战和歼灭战,这时千万不要太分散兵力,以免被他们各个突破。”朱德很认真地说。
“对头!陈离,这些战术经验都很重要,要记住及时传达下去。”邓锡侯对陈离说。
“是!”
“从现在的部署上看,第五战区的增援部队,要么是驻守河南的程潜第二战区,要么刚刚调到河南亳县休整的汤恩伯集团,也可能是在江苏方向防止南路日军的预备部队40军庞炳勋部和59军张自忠部。庞炳勋是个老将,打仗很顽强。张自忠军装备不错,又懂兵法,如果李宗仁用得好,打起仗来未必像传言说的那样糟糕。这两个友军是可以相互依靠的。汤恩伯和程潜,都是中央嫡系部队,装备都很好,但他们都只听老蒋的调动,李宗仁未必请得动。老蒋会不会因为上海沦陷和南京的被动局面而彻底改变一贯作风,积极派部队去支持李宗仁,现在还很难说,这方面要有心理准备,不能盲目乐观。第五战区的最终命运,我们估计,很可能取决于李宗仁和老蒋的胸襟跟胆识。22集团军要做好艰苦战斗的准备啊。”朱德担心地说。
“嗯!我们一定招呼部队多加注意。”邓锡侯和陈离都严肃点头。
“请问朱老总,你看南京还能守多久?”邓锡侯问。
“这个?”朱德稍微犹豫了一下。
“老总啊,你就把我们上午讨论的情况说说吧。”周恩来注意到其中微妙,果断地说。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上午刚讨论过,形势不容乐观啊。本来南京一带的防御地势就不好,没有险要可据,中央军主力部队又纷纷后撤。实际上在一线抗战的主要就是装备简陋的川军和另外一些地方军。现在南京外围防线基本丧失殆尽,破城只是时间问题,可能很快就要发生。时间早晚主要看老蒋的抗战决心和唐生智的防守水平了。如果打得好,再抵抗一两周也是可能的。如果打得糟糕,则可能重蹈太原城防的覆辙。由于南京在长江边上,如果撤退时候组织得不好,可能结局比太原一战更悲惨。”
“唉!”邓锡侯叹了口气,接着问,“一旦南京失守,估计日军下一步会怎么办呢?”
“由于日军刚刚攻下太原和上海,代价不小,势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休整。因此,我们认为,日军攻陷南京之后的下一步走势还不很明朗,我们目前不能完全断定日军是先进行休整,开始立即从南京和山东两个方向夹攻,贯通津浦线。或者采取大包围,东线沿江而上攻武汉,北线从山西往南压,或者直接越秦岭攻四川大后方。鉴于日军能力,和在山西这边的表现,估计很可能是先行休整,缓过气后再南北夹攻津浦线,直接进攻武汉和四川的可能性不大。这一点应该很快就能明朗了。你们在路上可以多注意日军的下一步举动。如果南京方面的日军迅速分兵北进,而不是沿长江西进,那就多半是想贯通津浦线。”
“看来,我们最好能赶在日军北上之前在山东立住脚!”邓锡侯点点头说。
“是的,山东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就是不晓得还来得及不。唉!韩复榘也是一个不顾大局、只顾保存各人实力的人。”朱德叹息道。
“该死的韩复榘,这么好的机会,咋个就不晓得反攻呢?”陈离骂道。
“李宗仁和蒋介石都给他下过指令,我们也已派人去劝过他,全都不管用。他是一个自私自利、刚愎自用的顽固军阀。”周恩来说。
“你们估计韩复榘会不会跟日本人勾结啊?”邓锡侯问。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我们得到的消息说,10月初的时候,日本大特务土肥原到济南,跟韩复榘秘密会谈,不久韩复榘就发布了保境安民通电,宣布山东独立,不参加抗战,不允许抗日部队通过山东。老蒋得到这个消息后,赶紧派总参议蒋伯诚到济南作韩复榘的工作。以补充军备为名,拨给韩一大笔钱,同时任命他为第五战区副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要韩切实负起山东境内的抗战指挥责任。在蒋伯诚的督促下,韩部展书堂师发动对日军反攻,最近刚刚光复了德州。但韩复榘本人仍然在消极抗战。”周恩来说。
“估计韩复榘你们是很难依靠的,但他手下的将领,有的还是能积极抗战的。比如孙桐萱、展书堂,曹福林、于学忠等都不错,就是韩复榘太独断专行,又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歪道理,下面的将领都敢怒不敢言。”朱德讲到。
“不抗战,想当汉奸的,升官又发财;积极抗战,流血牺牲的,反而受排斥。这公道吗?”陈离愤愤不平地说。
“唉!”另外三人同时叹了口气。
陈离接着说:“讨袁护国时,马腿津之战的时候,孙震副总司令——当时是营长,和王铭章一起,生擒了韩复榘,如果那时把他杀了,就没得现在的麻烦了。”
“唉!此一时彼一时啊,韩复榘现在是一方诸侯,今非昔比了!”邓锡侯叹息道。
“就是啊!”朱德接着重新把话题拉回来,“另外,还要提醒一点很重要的战术性问题,就是对日本的飞机进攻,最重要的是不要慌,蹲下来不要乱动,越乱动越容易被弹片和机枪打中。”
“总起来说,川军这次到第五战区去,预计任务会很艰巨。首先要向李宗仁和武汉方面争取改善装备和大力发动群众。其次是注意纵深防御和运动战,如果日军还来不及组织夹攻,可以抓住机会主动打一些游击战,这样也可以逼迫日军仓促应战,扰乱其战略部署。再就是要注意辨别友军的抗战精神和战斗能力,取长补短,搞好协同。遇到优势日军进攻时,一定要努力争取中央主力部队的及时增援。最后,就是要注意尽量避免短处,不要孤军困守孤城。这就是我们建议的要点。”朱德总结说。
“好!这些都是八路军克敌制胜的宝贵经验啊!谢谢!谢谢!可惜德操没听完后半截。”邓锡侯连声道谢,陈离也站起来致谢。
“陈离,你等会回去,就立即把今天的会谈要点传达到团以上军官,叫他们赶快往下教。”邓锡侯说。
“是!学到了这些宝贵经验,我们22集团军将本领大增。”陈离高声道。
“衷心祝愿你们22集团军多打好仗,为川军争光!为中国军队争光!”周恩来祝愿道。
“谢谢你们的传经送宝!22集团军的光荣,也必定是八路军的光荣!”邓锡侯感谢道,随即对陈离说:“你去叫人把东西抬过来。”
很快,六个警卫从隔壁抬了三个大木箱过来。
“二位知道,我们实在很穷,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礼物回赠友军,这是一箱手枪和两箱子弹,送给你们略表心意,请周将军和朱总司令笑纳。”邓锡侯真诚地说。
“哎哟,这可不行哦!”朱德连声说,“你们自己都缺装备,还送枪给我们,这怎么行呢?要不得,要不得!”
“朱老总,你听我解释。我们川军和八路军一样,装备在全国各集团军中是最差的。但是,我们和你们的情况又略有不同,我们缺的不是手枪和一般的子弹,而是用于正面对抗和攻坚的重型装备,主要是缺大炮和机枪,还有就是去北方过冬的服装。你们本来就没有兵工厂,内战时又被长期围困,失去了中央根据地,长征到物资匮乏的大西北,现在的补充又全是自己想办法,不仅我们缺的这几样你们也都很缺,你们连手枪和子弹都缺。更重要的是,你们主要是深入敌后去战斗,比我们和其他所有的部队都更需要短枪。我们现在能勉强拿出手感谢你们的,也就只有这一点点东西了,两位一定要收下。”邓锡侯真诚地说。
“两位先生一定要收下,不然,真是看不起我们川军了。”陈离也恳切地说。
“既然两位将军都这样说了,朱总司令,我看就收下吧,这也是我们两军友谊的见证和纪念嘛。”周恩来接着说:
“那好,我就收下了,代表八路军谢谢你们的心意。另外,二位也晓得,我们本身都很穷,结交的又都是些穷人,没什么东西可以拿得出手的纪念品。听说邓司令在战斗中不幸马失前蹄,就想到送给你们几匹我们115师在平型关缴获的日军战马给你们当坐骑。”朱德说。
“日军的战马确实养得不错,据说早先蒋委员长在日本留学时,还在那里养过战马呢。”周恩来笑道。
“这怎么好意思啊!你们已经给我们赠送了太多东西啦!从军用地图,到国内国际形势分析和战略战术;从改善部队作风,搞好军民关系,到介绍友军关系,还尽力节省冬装送给我们的将士。”邓锡侯推谢说。
“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恩来还有一个意思,是要祝愿你们抗战到底,永不落马!”朱德接着周恩来还没来得及说完的话解释到。
听了朱德的解释,邓锡侯非常高兴,连声说:“抗战到底,永不落马!好!好!我们收下!也祝愿你们抗战到底,永不落马!英勇杀敌,百发百中!”
“好!邓总司令这句话,是最好的礼物!大家说是不是啊?”周恩来画龙点睛地说。
“正是!哈哈哈哈!”大家都爽朗地笑起来。
12月13日中午,22集团军驰援第五战区的最先头部队45军125师373旅745团姚超伦部乘火车离开洪洞驻地刚好两天。王铭章刚和赵渭宾正在平遥县城内确定好122师的换防和转进准备工作,孙震从洪洞来电话:
“之钟啊,告诉你一个很不幸的消息,南京沦陷了,日军大屠城,军民死亡惨不忍睹,其中包括很多23集团军的川军官兵。”
“啊!国民政府不是才刚刚撤到武汉去,说唐生智要坚守南京三个月吗?”
“唉!就是!什么三个月?半个月不到!”孙震在电话那边叹了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