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唐-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刘这么一说,武攸宁知道自己活命的机会来了,急忙道:“刘大帅勿忧。本相何尝也不是皇帝陛下的侄子?这一次奉命出征担任监军,不成想将事情办砸演变到这般境地……哎!这要算起来,我也是死罪呀!既然刘大帅宅心仁厚恩待于我,本相又蔫能不知恩图报回报刘大帅呀?只要刘大帅肯放我回去,我见了皇帝陛下,必然将事情办得天衣无缝,替刘大将军洗脱罪责!”

刘冕挑眉一喜:这个武攸宁,果然也是一条老奸巨滑的家伙!怕死了吧?怕死就将你堂兄武懿宗推上断头台,让他替你把那一刀也挨了吧!我知道,你为了想让自己活命,肯定会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把那武懿宗说如何、如何犯下了滔天大罪不容诛,从而又将自己的过错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再接下来,你当然不能让武懿宗回朝与皇帝对质了。同时这边呢,我刘某人将武懿宗的人头一刀拿下。嗯,多么天衣无缝地配合呀!

武攸宁见刘冕半晌没话,急切的低声道:“如何?刘大帅难道是信不过我?大帅你想想,本相要活命,那在皇帝面前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武懿宗的确是该死,就连皇帝也救他不得了。

因为他犯的是民怒、法、军规,丢的是皇族的脸、坏的是社稷的根呀!只要我将这肚子的一番说辞摆到皇帝耳边,恐怕她人家也会想要亲手杀了武懿宗呀!”

刘冕故作一副然正气的神色:“你也不必添油加醋,就照事实来说便罢。我想,皇帝陛下如此英明神武,定然会判断个清浊出来。”

武攸宁闻言大喜:“这、这么说,大愿意放本相回去啦?”

刘冕站起身来,一副为难地样子还挠了挠头:“再等等、等等。”

“何时啊?”武攸宁急不可奈,想哭的心思都有了。自己的小命被人捏在手里把玩,还真不是人过地日子。

刘冕斗然转身眼神灼灼的看着他:“今晚!”

“啊?”武攸宁简直大喜过:“多谢、多谢大帅!”

冕扬了一下手:“我说过了,我这人恩怨分明,从不仗势欺人滥杀无辜。你也不必谢我什么。你有罪还是没罪,等你回了朝廷皇帝自有定夺。至于武懿宗呢……我暂时地确是不能放他回朝。否则,这三军将士和满城百姓,恐怕就会把我当成武懿宗来撕成碎片。”

“对对对,刘大帅果然是聪明过人,说得极对。”武攸宁那是一顿狂喜啊,终于是能活命了。而且他算是把刘冕话中的玄音听出来了——‘你有罪还是没罪,等你回了朝廷皇帝自有定夺’,言下之意不就是让我去皇帝那里尽所能地致武懿于死地而自救么?哎呀,他说得对呀!虽然是敌非友立场不同,眼下利益却是一致……

刘冕看了一眼旁边死尸一般的明撇撇嘴道:“至于这明……”

“明?哪个明?哦,刘大帅说地是行军司马明吧?”武攸宁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他呀,早在乱军之中就阵亡了嘛!”

“哦,原来如此。”刘冕微笑的点点头转身朝外走,“好好歇息吧武相公,养足了精神入夜便动身。”

武攸宁感激涕零的声音在门关上后慢慢隐去。刘冕将胡伯乐唤到一旁,吩咐他入夜之后弄辆马车送武攸宁出城,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走漏风声,同时继续严密看押武懿宗。

而那个明嘛……刘冕的眼神史无前例的冷酷和恶毒:“扒光衣服割掉舌头,绑紧了扔进羊圈。”

回到后院居宅,刘冕将自己关在屋中连洛云也不让见。他手里拿一把匕首,慢慢的雕刻着死在瑶光殿的那个小兵杜四,和宫女贾氏的灵位,嘴角轻轻翘起自言自语:“刁难我、污辱我、跟着落井下石的欺负害我也就罢了,杀我的人还想泡我的妞……我说过的,会让你付出代价。我也说过的,有恩必还,有仇必报!”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462章 捷报抵京

阴霾破散,万里晴空。

崔巍的古都,披着晨曦织成的新衣,焕然一新气象蓬勃。积雪已然散去,东风送来盎然的春意。洛水岸杨柳抽蕊,青草堤骏马响铃。

经历了数十年罕见的冰封袭击之后,神都洛阳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勃勃的生机洋都城的每个角落,蜷伏了一个冬天的人们走上街道,拍手相庆笑语言欢。

万象神宫殿堂顶部的金凤,傲然展翅瑰丽辉煌,就如同浴火重生姿颜焕发。

神都的大门口,戍卫的军士脱去了厚实的棉服,轻装薄袍铠甲生辉,个个精神抖擞的巡哨查岗。往来商旅行人络绎不绝,车马流连。

蓦然间,十余匹:马神驹从官道上疾驰而来。远远便敲着震耳欲聋的铜锣沿沿途大喝:“边关军报,六百里加急!”

冻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反仍有点迟钝,仓皇的往路边躲闪。军士们急忙拉开路栅清理大门两旁碍路的行人,如临大敌。

论弓仁红袍甲匹马当先,脸上写满倦意可双眼却如神炬般炯炯。

“终于到了……”他禁轻吁一口气,一勒马缰斗然停住,显然骑术精湛过人。

后面跟随的骑士们反应极快的停下马来,整齐划一有条不紊。

“祝将军。本将已抵神都。你不必护了。”论弓仁回头对身后地祝腾道。“请你辛苦一点速去汴州。向大帅地家人报个平安。”

“是。末将马上就去。”

“五日后。寒舍聚首。”

“告辞!”祝腾勒马调头。十名兵王宛如疾旋风瞬间消失在官道之上。

“果然是神兵……”论弓仁啧叹了一声仰头看向城门。新刻地‘神都’石匾龙飞凤舞棱角分明。古老而坚厚地城墙经历了雪水地冲洗。显得更加磅礴威严大气恢弘。

守城地士兵们个个站得笔直。不敢正视论弓仁。他们或许不认得眼前这位将军。但仅凭一双见多识广地肉眼就可判断。眼前这个身披明光战甲与血红战袍地男子。绝非泛泛之辈。由这样一个高级将领送来地军报。也定然非比寻常。

看来,天下定是又有大事发生了!

论弓仁勒马而动,骏马一声长啸踏入了神都的石板大街,行人如水浪回避,宫门次第大开。

此时的明堂金銮殿中,女皇武则天正高坐龙椅,与座下众臣商谈国政机要。忽闻殿外传来一声突兀的鼓响,满堂皆惊。

是谁敢敲响这明堂之鼓?!

女皇登基后,设铜轨大鼓于万象神宫之前。铜轨可供任何人投笺入内,议论朝政针砭时弊提出建议,或是揭发当朝显贵们的丑闻,这便是武则天‘特务政治’的代表作品;而这面大鼓,则是在有天大冤屈或是重大突发事件之时,专为惊醒皇帝所设。

今天第一次被敲响。因为皇帝有言在先,这鼓可是用来向天子鸣冤的,敲响大鼓就要想好将要付出的代价。没有人知道‘代价’会是什么,所以也一直没人敢敲。

武则天双眉微扬挥起手来:“暂缓议事,带击鼓之人!”

满堂皆静,一起屏气凝神盯着万象神宫地大殿门口,想看看究竟是谁这么不怕死敢惊闻天子,又是谁这么有本事在朝会之时闯进宫来。

在众人视线的凝视之下,一抹红缨缓缓现出形来。渐渐的,一个褐色兜盔映入众人眼前。

是个将军!

“是他!”皆愕然。

论弓仁腰间宝刀已卸战袍已除,着一身闪亮铠甲大步流云走入金銮殿中当堂就拜:“臣论弓仁,拜见吾皇麾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也是略有惊愕,都还没有赐他平身就问道:“论爱卿,你不是远在兰州带兵作战么?为何出现在这金銮殿中?”

“回陛下!”论弓仁中气十足凛然喝道,“微臣奉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刘将军之命,特此前来递送捷报!”

“啊——捷报!”满堂的人不由自主惊呼一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武则天眉梢一扬心中惊喜,但表情依旧淡定:“呈来。”

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听闻‘捷报’二字已是芳心颤动,这时急忙步下御陛前来接取。论弓仁从怀里小心翼翼拿出那份黄绢包裹地军报,双手递上。

武则天眼角闪过一道不易查觉的精光:还是一份黄皮军报,刘冕有何机要之事要绕过宰相直奏于朕?还派的论弓仁这样一名大将专程送信,可见事非寻常。

从上官婉儿手里接过军报来,原来还是厚厚的一本奏章。武则天迫不及待的翻开来看,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转而又微皱眉头,须臾又舒展开来,~色变化万千。

满朝臣子的心情缓急情绪悲欢,也随着皇帝的表情瞬间变幻,一时间朝堂之上的气氛微妙无比。

上官婉儿站在一旁也是芳心忐忑,要不是碍于满朝臣工的耳目,她都想要侧目偷看一回了。

‘啪’的一声突兀声响,武则天一手将奏折拍在了龙案上。满朝臣工本就心弦崩紧,这时不约而同地被惊了一弹。

“天佑大周!”武则天朗声大喝,随之哈哈大笑。

满朝臣工这才心头释然,一齐拱手:“恭喜吾皇!”

“同喜同喜,普天同喜!”武则天也不多言,继而又朗声哈哈大笑,连笑数声。一边笑,她一边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朝殿后走去,同时将手一挥:“退朝!”

“呃?……”众皆愕然——皇帝怎么也不把捷报的详情说上一说呢?

不过,看皇帝这些表现,兰州那边定然是形势一片大好无疑,刘冕也肯定是不负众望成功退敌了。可是那边现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局势了呢?

自然也没有人敢问。大家也都看见了,刘冕递上来的是一份黄皮奏折,连宰相都无权翻阅,想必其中定有重大军情内幕,不足以为外人道知。

朝会已散,论弓仁却站在堂中没有退去,静静的等。他很清楚,皇帝必然会再私下召见他。

果然,上官婉儿来了。几乎没有言语只是轻轻点了一下头,论弓仁便随她往二楼御书房而去。

到了楼梯转角,无人,上官婉儿蓦然转身凑到论弓仁面前,急切的低声问道:“天可好?”

“好。”论弓仁重重一点头

上官婉儿心头大石落地,巧倩一笑:“皇帝大喜却又甚忧。随我来。”

简短数字,却是道尽天机无数。论弓仁心了然,随上官婉儿进了御书房中。

白霜染鬓,不复当年青丝华发。但今天的女皇,却如同回到了双十妙龄一般,脸色红润目露神韵,精神奕奕。

“论爱卿,坐!”女皇笑意吟吟,论弓仁恭声谢过端正坐于一旁,目不斜视。

半晌,武则天由心到肺的长吁一口气,悠然叹道:“好哇!——好,好。”

一连道了三声‘’,清晰让人听出她地如释重负之感。

“刘冕,果然是天赐大周之霍,不负朕之重望。”武则天万般感慨道,“朕没有想到,他会如此置生死如度外,以寥寥残兵与吐蕃数万大军相搏,匹马单枪杀入敌营解了兰州之危。虽昔日之卫霍,也不过如此。我大周有如此神勇之将,真乃是朕大之幸,国之大幸!”

论弓仁淡然一笑抱拳道:“刘将军曾对微臣言,他深受皇恩无以回报,肩挑重任责无旁贷,虽马革裹尸还不足以明其志。所幸天可怜见,刘将军虽是重疮卧床数日,却已康痊如初并无大碍。如今正坐镇河陇巍巍如山,令吐蕃二十大军不战自退。”

上官婉儿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嘴唇一片青灰,身上都轻轻发起抖来。

武则天点了一点头,息一声道:“五千男儿几乎全军覆没,换得兰州之危得解,刘冕更是差点魂归天外……勇烈兮?英雄兮?悲壮兮!—朕不喜兰州之危得解,不喜州不战而复,独喜刘天官之安然无恙也!”

上官婉儿紧紧咬着嘴唇强忍着中悸动,眼中却已是贮满了一眶儿眼泪时时便要落下来,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概势。

论弓仁目不斜视没注意这些,仍是抱道:“陛下鸿恩浩荡,臣等为将之人虽肝脑涂地,难报圣恩于万一!刘将军也曾多番告诫微臣等人,将军难免阵前亡,舍得七尺残躯为国尽忠,乃是为将之人平生之幸事,何其得志何其痛快!”

武则天略转神眸瞟了上官婉儿一眼,轻言笑道:“论爱卿,你快别说这些悲壮之语了。这里已经有人张罗不住梨花带雨喽!”

上官婉儿脸上倏地闪起一片红霞,急忙扭了一下头挥袖捂了一下脸庞,惭愧的低头而笑。

论弓仁这才恍然的看了上官婉儿一眼,暗骂自己口不择言蠢笨如猪。

武则天微然笑了一笑道:“婉儿,你且亲自去膳食局交待一回,就说朕今日要与论爱卿共进午膳,摆宴仙居殿。”

“是……”上官婉儿轻轻的应了一声,面带羞涩低着个头快步走了出去。

御书房中再无旁人。

武则天的神色转瞬变得凝重了许多,拿起那本黄皮奏折再度细细翻阅了一回,说道:“论爱卿,刘冕特意派你亲前来自递送奏章,必有深意。朕看了这份奏折,也是既喜且忧心中不得安宁。想必,你对这奏折中所言之事也是知之甚详吧?”

论弓仁拱手回话:“回陛下,微臣临行之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