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虎随即又想起了无颜。这话无颜也说过,他也是劝自己与金人联手,以便杀出重围,当时金人有讹诈的条件,现在没有了,完颜宗望还愿意联手吗?胜算。”罗青汉说话了,“董帅的推测很有道理。耶律淳不是昏庸无能之辈,以他所处的地位来说,他首先要顾全大局,他必须有所舍弃,所以他极有可能放弃成州,转而全力追杀义

“先行铲除内患,这符合辽廷一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之策,要不了多久,辽军将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如此,我们则有全军覆没之祸,所以,我同意董帅的建议,联金攻辽。”

罗青汉地话坚定了李虎的决

他不再犹豫,也没有时间犹豫,当即下令,由罗青汉、董小丑、柴云重拟攻击之策,同时传令铁鹰,领虎烈军第六将、第七将、第十三将急速返回同昌,由楚逍遥领第八将和第十二将南下大灵河会合怨军,在董仲孙的指挥下攻打宜州。

李虎自己则急书完颜宗望,商量联手攻辽一事。这封信他写了两遍,但都推倒了,觉得辞不达意,无法说服完颜宗望。

李虎急召掌书记马亮。掌书记主掌朝觐、聘问、慰荐、祭祀之文与号令升绌之事,是帅府主要官员之一。

马亮来自龙化。龙化这个地方汉人多,都是当年被契丹人从燕云一带掳掠而来,其中的读书人为辽所用,对辽国地发展出了不少力。马亮的先人就是这些读书人之一,做官授学,家世很大,延续至今。马亮自小聪慧,精通文章辞赋,二十三岁中进士,做京官,正春风得意的时候,却因为站错了队,跟错了人,受到了牵连,被赶回龙化做了个学府博士。

义军攻占龙化,他被下了大狱,不过有本事的人到哪都有饭吃。黄涉很快把他救了出来。马亮曾在南京太学做过博士,两人有过交情,黄涉看到他如获至宝,兄弟啊,俺俩难兄难弟,同病相怜,以后就一起混了。帅府成立,这掌书记一职当然非他莫属了。

李虎没进过学府,所学都来自老爹的传授,乱七八糟的一大堆,但样样都不精,写文章更不行了,狗屁不通,偏偏他还喜欢卖弄,非要自己写。黄涉常常被他的文章气得两眼乱翻,幸好马亮是个勤快人,而且是个聪明人,每次都能帮助李虎把文章写好。

这次李虎不写了,没时间。他把意思大致说了一下,请马亮赶快草拟。

前两天,无颜先生已经把事情分析得很透彻了。宗望先在虎啸台无功而返,今又失去了掳掠人口的机会,他要想将功折罪,维持目前地地位,只有在战场上主动击败辽军,能击败耶律淳当然更好了。只是这话不能直说,所以书信怎么写很重要,写得好,击中了宗望心里最脆弱地一面,联手的事可能就成了。

李虎担心马亮听不明白,反复解释,其实这些都是无颜地话,只是经李虎的嘴说出来而已。马亮不知道,他很佩服啊,虎王不得了,有神眼,把宗望摸得透儿亮了。

李虎说完了,马亮也写好了,一挥而就,一字不改,那是真本事啊。李虎很认真地读了一遍。本来他不想读的,但人家花了心血,不看一眼就折巴折巴送走,太不尊敬人了。

李虎随即命令用驿马急传蒺藜山。为了保持和蒺藜山的联络,帅府特意设了临时驿马,十里一设,百里路,一个多时辰就能送到。

前堂热闹非凡。会师嘛,意义非凡,当然要一醉方休了,不过大敌当前,众人都很节制,不敢拿自己脑袋开玩笑。

李虎挨个敬酒。他能喝,酒量惊人,把个怨军将帅们看傻了,这倒底是喝酒还是喝水?千杯不倒,神人啦。

后堂很安静,罗青汉、董小丑和柴云正在拟制攻击之策。萧干丢下的成州防御地图帮了大忙,让他们节省了很多时间。

戌时初,攻击之策拟制完毕。

第二十一章 海盗

董小丑在这方面的天赋令人惊叹。罗青汉是早就拜服了,而柴云一向自诩精于此道,但今天遇到高手了,自叹不如。

短短时间内,董小丑拟制了三套攻击方案。第一套方案以李虎的计策设定,第二套方案则以与金军联手为前提来设定,第三套方案则假设耶律淳放弃成州,全力追杀义军,以此为前提来设定。

三套方案中,以第三套方案为主,因为无法确定金人的动作,所以义军必须把主要兵力放在阻截战场上,最大程度确保百姓的安全,为此,董小丑把怨军六个营,黑山、阎王、神龙、雷霆、云朔五军,全部放在了东南路上。同昌战场上,则由虎烈军的八个将负责,审时度势,择机而动。

李虎和军帅们仔细商量了一下,决定以第三套方案部署兵力。不管金军会不会来,这一仗都要打。金人若联手,五分胜算,金人若拒绝,那就靠天收了,最差的结果就是丢弃百姓和辎重,逃进黑山做流寇,等待时机卷土重来。

李虎随即下令,凌晨子时,各军进入指定位置,准备攻击辽

帅府***辉煌。

官员们以最快的速度调用民夫,运送武器,安排人员撤离……同昌城被无数火把和滚滚人流淹没了。

罗思南和所有伤员一起,随老营连夜撤离。

出城前,她看到了老爹罗青汉。罗青汉正带着一队扈从飞马出城。父女两人自龙化一别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再见时,竟又是分别之刻,想想都让人心酸落泪。罗青汉看到女儿流泪,再难控制心里的悲痛。把女儿轻拥入怀,泪水悄然滚落。

“爹,你什么时候撤下去?”

“我们大灵河再见。”罗青汉淡淡说了一句。然后替罗思南盖好被褥,又轻轻替她擦去脸上的泪珠。

铁卫们抬着罗思南走了。罗青汉站在寒风中,伫立良久,直到看不见了,这才飞身上马。呼啸而去。

李虎坐在火盆边翻看原野送来的卷宗。

这是原野把萧干的往来书信整理后做出来的一个汇总,内容很多。大部分都是辽国宫帐的机密。卷宗最后附有东路各州县送到奚王府地消息,其中有个来自锦州的消息引起了李虎的注意。贼寇侯概、吴撞天最近屡屡从海上登陆,烧杀掳掠,势力日大。

海上还有贼寇?难道就是传说中地海盗?将来我盘驻黑山,肯定要与大宋市易,在胡涂的赚钱大计里。通过海路与宋、金贸易是主要赚钱方法,如果海上有海盗,海路不安全,我怎么赚钱?义军的生存岂不更加困难?

李虎眉头紧皱,目光无意中移到了几个铁卫身上。今天当值铁卫是准备将谢一刀。

这主儿过去是个刺客,据说是辽东第一刀,刀法如神,杀人如麻,不过为人很豪爽。特讲义气,尤其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至今辽东盗匪中还流传着他的一个故事,说他为了报答人家半个馒头的恩情,替人报仇,结果捅了马蜂窝,连军队都出来抓他。谢一刀走投无路,落草为寇。年初听说王者归来。随即跑到大山投奔了李虎。

既然是横行辽东地刺客。当然知道不少辽东盗匪了,所以李虎把他叫到身边。问他,“侯概知道吗?”

“当然知道了,大名鼎鼎的风卷云,在辽东,谁不知道他?”

嗬,还是个大名鼎鼎地人啦。李虎顿时来了兴趣,“他过去是干什么的?”

“马贼,中京道最大的马贼。”谢一刀说道,“辽国有三个大马贼,一个是西京道的驼子赢秦,驼帅,一个是上京道的阎王张高儿,鬼帅,还有一个就是中京道侯概,人称风卷云,云帅。”

中京道?大山就在中京道和上京道的交界处,我在大山待了好几年,为什么从没听说过这个人?李虎更好奇了。

“他早就洗手不干了。”谢一刀说道,“当年汉王在虎烈川举旗,风卷云地飞云军是三十六路义军之一,曾经打过中京。大起义失败后,他带着飞云军逃进了平地大松林,活跃在天鹅湖一带。几年前,我记得就是辽国皇帝在护步达岗打了大败仗的那一年,有个契丹的大人物在中京道造反,侯概带着飞云军跟在后面混,当时也是名震天下啊。后来打败了,不知所终了。有人说他被辽狗杀了,有人说他被投降了,也有人说他逃到西北大漠阻卜人那里去了,还有人说他在天鹅湖,说得有鼻子有眼。”

“他好象做海盗了。”李虎笑道。

“海盗?”谢一刀迟疑片刻,摇摇头,“不可能,他在西北这边混,怎么会跑到辽海去?而且他是马贼,改行做海贼,他哪是辽海龙的对手?那不是找死嘛。”

“辽海龙?”李虎好奇地问道,“辽海龙又是谁?”

“大海贼,辽海上最厉害的海盗。”谢一刀说道,“辽海龙的名字叫吴撞天,纵横辽海十几年了,杀人如屠狗,人见人怕。”

哦,原来吴撞天是大海盗。李虎对海盗的事非常有兴趣,正想详细问问,柴云进来了,手上拿着一叠文卷。谢一刀急忙退下。

李虎接过那叠文卷,没有看,而是把这则消息告诉了柴云,“侯概和吴撞天的事,你了解吗?”

“我了解。”柴云说道,“我在辽兴军做军事判官的时候,就对他们很熟悉了。”

风卷云侯概地经历很复杂。他在大起义失败后,到平地大松林一带继续坚持,后来追随耶律章奴在中京道造反。耶律章奴这个人很有名。辽国皇帝之所以在护步达岗打了败仗,其中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耶律章奴阴谋废帝,打算拥立耶律淳为辽国新皇帝。这件事差点成功了,但因为耶律淳不愿意,功亏一篑。耶律章奴随即成为大逆贼,走投无路,一不做二不休,在中京道举旗造反了。侯概闻讯,认为是个机会,随即率军下山追随。几个月后,造反失败。耶律章奴逃往大漠,避难于阻卜部落,不久被捕杀。侯概则兵败被俘,投降了。

侯概带着飞云军投降后,被契丹人安排到东京道沈州驻防,做了个营指挥使,但这个官没做多久,渤海人造反了,高永昌带着渤海人占据了东京道五十多个州县,声势很大。侯概马上响应,参加了渤海人起义。辽海龙吴撞天也参加了这次起义。

辽军大举进攻,渤海人打不过,向蕃种兄弟女真人求援,哪知女真人是条狼,刚刚帮助渤海人击败了辽军,马上翻脸,乘着渤海人元气大伤的时候,攻占了东京,并一直追着高永昌不放,直到把他追到长兴岛,杀了,脑袋拿到手了,这才罢休。

高永昌死了,渤海国败亡了,渤海国的军队随即四分五裂。侯概和吴撞天被金军杀得无处藏身,只好躲到了辽海,一边收拢逃卒散兵,一边占据海岛,继续坚持。

听柴云这么详细一说,李虎对这个风卷云的印象很深刻了。

这个侯概很强悍,骨子里就是一个造反者,先跟着李弘造反,然后又跟着耶律章奴造反,再过两年又跟着高永昌造反,至今还在坚持造反,也是个打不死的小强啊。他既然是个坚定的造反者,那么他会不会像其它各路义军一样,也打算和义军主力会师呢?义军到了黑山,盘驻于锦州一带,肯定要和这个风卷云碰头,假如他能共举大义,那对义军的生存和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个人有多少军队?”李虎问道。

“不清楚,辽军曾出海剿杀过几次,但要么失败,要么无功而返,打不过他。”柴云说道,“我们曾抓到过一些海贼,据他们说,侯概有两三千人,三百多艘船,叫云队。吴撞天有一两千人,两百多艘船,叫海队。”

“这么多人?”李虎惊讶地问道。“海贼说话不能信。”柴云说道,“不过,据沿海州县地渔民说,他们人地确很多,每股海贼多者上千,少则三五百,都是过去的渤海军逃卒,非常凶残。”

李虎沉吟良久,忽然问道:“如果能找到他们,让他们从锦州后方展开攻击,对我们攻打锦州是不是有帮助?”

柴云愣了半天,没说话。这真是异想天开,要找到他们,难于登天,再说,就算找到了,他们也未必愿意帮助义军。

“请罗帅、董帅、毛帅、鬼帅、宝帅来一趟,我想和他们谈谈这件事。”湖。蒙古语里,达里是天鹅地意思,诺尔是湖的意思。

长兴岛,位于今辽宁省瓦房店市。

第二十二章 风卷云

几位军帅先后赶到帅府。高宝龙最后一个到,跑得满头大汗。

李虎拿出卷宗,递给几位军帅,请他们依次看看。他用朱砂笔在海贼侯概、吴撞天的消息下面划了一道线,很醒目。

罗青汉和董小丑看到侯概的名字,脸显惊色,显然他们都没想到,几年后侯概竟然由马贼变成了海贼。

毛军面无表情。他知道这个人,不但是有名的反贼,还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几年时间内,主子换了一个又一个。

轮到张高儿,他很吃惊,“没想到风卷云还活着。”

听到“风卷云”三个字,高宝龙急忙从张高儿手上拿过卷宗,只看了一眼,立时激动不已,连声惊呼,“他还活着,他竟然还活着。”

“你们都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