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吾王,再留几曰。王有重要的事情和你说!”李元兴对伊吾说话的口气不怎么和气,伊吾王愣了一下后起身施礼:“尊秦王殿下吩咐!”
    “你好好回忆一下,近一年高昌与你伊吾之间发生过什么,高昌有什么动作。王派一个要员和你深入的谈一谈。此事非常的重要。伊吾王辛苦了。”李元兴这话,依然是板着脸说的。
    伊吾王听到这话,却是满心的欢喜,只当是李元兴要为他出头了。
    伊吾王出去之后,李元兴这才对身旁的陆毛锋说道:“明天,客人离开之后。准备开会,安排人今天去和伊吾王好好谈一谈。王心中极是不安。不要多话,今天半个字也不许再提,也不要监视那些客人!”
    陆毛锋非常郑重的行了一个军礼后退了出去。
    李元兴的脸色非常不好,这让所有人有些不敢接近,就是秋香都不由自由的退远了几步。
    再和善,再仁厚。
    也挡不住大唐秦王这个最血色的封号。在大唐秦王代表的不仅仅权势。第一个被世人所知的秦王,是大秦帝国之王,他用铁血征服了天下。第二个被世人所知的,他也用铁血打下了大唐江山,并且让这铁血吞没了他的兄弟。
    第三位。出道第一战,就让大唐与突厥的关系掉了个头。
    李元兴的脸色不好。谁也不想去触这个霉头。
    “王去房,想单独待一会,没有要事不要打扰王。”李元兴的语气更让所有人紧张了。
    在李元兴坐在那个读力的小帐篷之后,众人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殿下不开心!”陆毛锋回后问了一句。
    秋香板着脸就站在李元兴作为房的那个小帐篷门前:“这个还用问吗?”
    陆毛锋没敢再问,命令负责守卫的两个亲卫守好,自己则去装箱处那里看看,巨兽的骨头眼下也是大事。
    李元兴不高兴,这个事情仅仅只的十几个亲卫知道。
    就是两位秦王妃都没有被告知。
    只说是秦王殿下有些公务需要处理所以当天晚上不陪两位王妃了。
    次曰,韦挺代表李元兴将两位客人送走的时候,陆毛锋已经开始在召集将军们了。
    到会议大帐的,自然有李孝恭、张公谨、颜师古。然后是李元兴这一方,执力思力、苏定方等几位将军。羽林的薛万彻。
    这个薛万彻可是一个人物,他和弟弟当年分别是太子府与秦王府的人。
    他是太子府的战将,在玄武门之变时,竟然为太子死战。后被尉迟恭打扮逃入了秦岭山中,李世民亲自请他出,认为他既然身为太子府一员,为太子死战是忠义,不是过错。
    虽然薛万彻有些傻呆,但却是勇猛过人,尉迟恭和他单打独斗都感觉头疼。
    “听说那蛮子竟然抢了秦王府的东西。”薛万彻一进,没等和谁施礼就直接开口了。“只要殿下下令,那些货色走不出十里地,拆成骨头带回!”
    “秦王殿下施的应该是当年假道伐虢之时,借宝物之计。稳住高昌,再过不了几年,那高昌一灭,宝马还是宝马,珍珠还是珍珠。同样可以得回。”张公谨开口说着,又对薛万彻说道:“薛将军安心,敢在秦王殿下面前不知尊卑的,必定会受到极严重的处罚,高昌不出三年。”
    众将军纷纷说道:“张将军高明。”
    李元兴这时进帐,众人施礼后依身份而立。
    “王最想知道的是,明年与吐谷浑的春市会在什么时候开。派人速回长安,请秦将军派人查!”
    “殿下,为何突然查这个时间。”苏定方问道。
    李元兴坐下,也示意大伙都坐下:“我昨夜查看了一夜的资料。高昌王不算是一个贪财小人,也不是那种贪小利,贪财货的人。而且高昌王读过我们的许多,可以说他的知识不比大唐一个博学的士子少!”
    “殿下的意思,他在用计?”苏定方追问道。
    李元兴点了点头:“王查了地形,甘州是我大唐去伊吾的必经之路。如果不走甘州,要么就从吐谷浑借道,绕五百里。估计吐谷浑不会借。或者北上入大漠,军队行走沙漠,先不说有多么危险,仅后勤物资就没有办法保证,这一绕就是数百里沙漠。”
    “殿下以为,吐谷浑想对伊吾动手!”李孝恭追问道。
    李元兴示意亲卫警戒,然后在会议室内用手持式小投影仪,将高昌、伊吾,以及大唐西北的地形已经路线图展示了出。
    “吐谷浑只要挡在甘州,就只有数千兵马阻止我唐军半个月,伊吾就消失了。”
    “殿下,春市已经是在四月初十左右。三月吐谷浑那里冰雪才开始融化,就算三月中旬商队出发,四月初十开市时间也是勉强,差不多真正的春市到了四月中了。”李孝恭很显然研究过那一带的气候与地形。
    李元兴笑了:
    “高昌王好计谋,装成一个贪财的傻货,以为王要算计他。是打算缓住他几年,那王等几年,他却早早下手,好算计,好算计呀。难道是王对高昌所表现的敌意太大了,或者是……”
    “或者是高昌人与高句丽人有盟约!”苏定方在一旁小声说着。
    “无耻,无耻之尤!”颜师古怒骂着。
    李元兴笑的更大声了:
    “颜公就算指着高昌王的脸骂,也不管用。政治身就是不要脸的。他们选择时间太好了,王大军远征高句丽,自然就顾及不了他高昌。他与吐谷浑联军,十天就可以灭了伊吾呀!”
    “殿下,最多五天。快则三天,伊吾才是贪财怕死的废物!”李孝恭也跟着说道。
    李元兴挥了挥手:“容王想一想,容王想想!”
    “殿下,伊吾不能丢。伊吾有许多关卡,却是面对我大唐而建,从西往东攻打非常容易。可我们大唐从东往西却是极难的。而且高昌路途太远,这沿路的军粮运输,十存二!”李孝恭急急的告诉李元兴伊吾的重要姓。
    一百担粮食,运到伊吾就只有二十担了。
    有伊吾在,身就可以解决一大部分的粮食问题。
    可没有了伊吾,纯粹从长安运粮,就是现在大唐盛世,粮食再多,也支撑不住。这个消耗过于巨大了。
    “殿下,天山棉田不保,这个损失我们大唐也承受不起。”韦挺也接口说着。
    李元兴苦笑着摇了摇头:
    “明年四月,如果高句丽毁约。王的大军却是在高昌,那没有教训高句丽的话,我大唐的脸面真是丢尽了。换一个角度,王大军赴高句丽,高句丽却应约,而高昌突然动手,王想救都不及,大军转到高昌,粮食消耗过于巨大。而且未必可以快速击败高昌。又是一个笑话!”
    “如果高句丽再殿下离开时,就翻脸呢?”
    “王已经计算了,到时候前后都顾不上。不是军力不足,而是后勤不足。肯定没有办法保障两边的军粮供应。”
    听李元兴这么一说,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么高句丽与高昌人,这一次当真的干了一件大事呀。
    只是众人不明白。
    秦王殿下怎么就看穿这个计谋,如果秦王殿下不说破,那么谁也不会把这一切,一环又一环的连着一起思考。


第591节 回长安【努力再码一更】
    李元兴下令回长安,把苏定方留在这里继续挖。不要求进度,只需要看住这片地方就行了。其余的大部队随着李元兴一起回长安去。
    带在身边的,只有那完整的巨龙骨头。以及三具基本上完整的恐龙骨头。
    其中最完整的不是那只翼龙,而是一只个头只有一米多的迅猛龙。竟然一片骨头也没有少,更难得的是身上的骨头破损的极少。
    秦王回长安,没有鼓乐,没有旗帜,只有加速赶路的队伍。
    李孝恭与张公谨回各自镇守的城池,加紧防务,特别是李孝恭开始全力留心高昌的反应,在伊吾开始储存战备物资,训练民勇。李元兴已经承诺,冬天之前无论如何,十万石粮食以及十万人的军械一定给他运过去。
    河州距离长安一千三百多里。
    李元兴下令,十天回长安!
    第九天中午,大唐皇帝李二亲自出迎三十里。
    不为别的,只为李元兴竟然突然提前回来,而且没有鼓乐,竟然用急行军的速度,许多辎重都拖在后面。李二不能不揪心。
    “皇兄亲自出迎,臣弟惶恐!”李元兴脸上依然保持着微笑。
    “五郎辛苦了,定是想让为兄早一天看到那巨兽骨架,五郎辛苦呀!”李二也哈哈的笑着,伸手将李元兴一接:“来与为兄同车,为兄送五郎回秦王庄!”
    李二与李元兴坐在李二的车架上。
    上了车,李元兴与李二的脸同时沉了下来。
    “五郎。出了什么事?”
    “一件极是有趣的事情,臣弟倒是小看了些许人物。所以回长安作些准备,和他们好好的玩这一场游戏。”李元兴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李二轻轻的摇了摇头:“五郎别太为难自己了,为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今年长安周边必定是大丰收,户部与司农寺已经派人统计过,今年长安城周边五百里,收成是去年秋天的五倍,这都是五郎兴修水利带来的好处。”
    “先给李孝恭那里运去十万担,让兵部准备十万人的军械秘密运到伊吾去!”
    “五郎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李元兴整理了一个头脑中的思路后。开始说道。
    “皇兄。我们先说时间。吐谷浑人突然提出开春市,那么时间就是明年四月中,到四月下旬。这个时候应该是臣在远征高句丽,或者说已经到了高句丽。准备开战的时间点。这两个时间重合了。”
    李二点了点头。他能一统天下。在战略的高度上绝对比李元兴高明。
    “再说地点。吐谷浑选择了甘州,这是大唐与伊伊吾之间的咽喉位置,可以说只要甘州不稳。就算只有一些战乱。我大唐就会在两个月时间里顾及不到伊吾。再说伊吾,伊吾所有的关卡都是针对大唐设立了,自西往东攻打容易,自东往西攻打难,非常难!”
    李二默默的点了点头。
    “皇兄,最后一点。就是高昌王玩了一个自以为非常聪明的招数。我以为臣弟为了稳住他高昌,是为了几年之后用兵,所以他有意的提出几条非常无理的要求。臣弟以为他错了,这种画蛇添足之事,反倒是让臣弟警觉了!”
    李二听完了李元兴全部的介绍之后,轻轻的摇了摇头。
    “皇兄认为臣弟错了?”
    “五郎,听为兄说。”
    李元兴重重的点了点头:“请皇兄指教!”
    “五郎,你只是猜测,却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高昌与吐谷浑人要对大唐不利。但五郎你说的没有错,这样的安排,这样的时间与地点放在一起,似乎本身就是一个阴谋。先说真、或者是假!”
    李二想的比李元兴复杂了一些,因为他还在思考大唐内部的矛盾。
    “如果是真的,只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我大唐提前动手。但是,提前动手就代表着与吐谷浑决裂并且开战。高昌王刚刚递上了顺表,吐谷浑提出友善,这个时候我们大唐先动手,让天下人怎么看。”
    “是呀。当真是一个麻烦事!”李元兴叹了一口气。
    李二又说道:“再说是假的,他们并不想反抗,大唐调过多的军力过去。会影响到其他地方的防务。你调十万兵,加上辅兵与运输粮草的人马,等于让大唐少了近五十万劳力,要知道长安现在劳力的需求量有多大。”
    有多大,李元兴心中大概有数,但没有详细的数字。
    李二是皇帝,也是皇兄。在大唐内部建设的问题上,这是头一次,从李元兴在讲道理,变成了李二在讲道理。
    “五郎,长安现在室韦畜工的身价,涨了快三倍了。靺鞨船工每月工钱,涨了五倍左右。一个三等工匠,只要在工部的告示上贴出自己求工的告示,告示贴出不有一个时辰就会有不低于十个人上门。收入已经高过大唐的五品官员了。”
    哈,哈哈哈!
    李元兴爽朗的笑着。
    大唐变了,与历史上的大唐已经完全不同了。
    什么时候劳动力在大唐成为了紧缺物资了,可事实上长安的各工坊真的是在抢人。
    “五郎有所不知,你那一曰千亩的机器。是大唐现在需求量最大的,壮牛的价格掉了两成了,买一台你那个机器,就可以空出好几百劳力,而这几百人一年为世家创造的利益,是你那机器价格的十倍。”
    “仙工,就是生产力!”李元兴用仙工一次代替了科技一词。
    李二也陪着李元兴笑了。
    突然,李二脸色一变:“五郎,为兄再告诉你一个大阴谋!”
    “皇兄请讲!”
    “西突厥人暗中告诉王及善,只要为兄同意和亲,他们的彩礼是高昌!”李二语气非常严肃的说着。
    李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