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兄请讲!”
    “西突厥人暗中告诉王及善,只要为兄同意和亲,他们的彩礼是高昌!”李二语气非常严肃的说着。
    李元兴愣了一下,继续大笑着:“好,果真是极好的。这帮家伙,都是些无耻之徒!”
    西突厥这话中的意思,李二与李元兴兄弟两人都明白。这也是在等于告诉大唐,如果不和亲,在高昌的问题上,西突厥绝对是回避的。其余的问题都可以商量,商路、贸易等等,都没有问题。
    无论是你大唐要马,还是要女人,还是要货物,都不是问题。
    唯独,不谈高昌。
    李二声音又低了几分:“五郎,听闻你要造两架空中堡垒。所以为兄还要告诉你,另一架非万不得已,不要用。除非你有把握与吐谷浑全面开战,否则用了,很可能大唐周边所有的小邦都会在暗中联合起来。”
    “因为大唐让他们感觉到害怕了?”李元兴认为自己猜测的没有错。
    “没有错,就是这个原因。五郎可以想像一下,东突厥、西突厥、吐谷浑、高句丽。如果他们联手的话,我大唐应该如何?为兄此时才算真正明白,不和亲有多难。大唐一但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全面战争的状态,大唐的发展会就此止步,很可能会倒退回数年之前,那战乱之时的混乱。”李二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他想的不比李元兴简单,肯定更全面的多。
    李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
    那就是隐太子一党的人还有许多人呢,现在才仅仅是贞观元年呀。
    到时候,万一世人说,李二坐上皇帝只知道穷兵黩武。真是不如隐太子好。那个时候,李二受不了,李元兴也受不了。大唐肯定会有内乱的。
    “皇兄有什么高明的建议?”李元兴追问道。
    李二笑着摇了摇头:“没有,那怕是明知道吃亏,也要让高昌先动手,然后再反攻。这是为兄心中唯一的主意。只是为了占一个大义,我大唐是为伊吾报仇。”
    李元兴懂了,这就是政治,那怕明知道要吃亏,明知道要牺牲,也不得不选择的。
    “如果对方一开打,我们就反击呢……”
    李元兴问完就自己后悔了,这就如果李二所说的,需要大量的准备民夫。
    万一自己猜错了呢?
    那么只有一种选择,就是直接向高昌开战。否则就会让大唐的百官认为,秦王殿下也有错的时候,只能被逼着将错就错的去干了。
    与高昌开战,代表着与吐谷浑开战,这又陷入了一个新的麻烦当中。
    大唐需要休养生息,需要积存力量。
    李元兴靠着马车,脑子中越想越乱,政治这东西果真不是好玩的,玩政治的就不能是好人。否则残忍的决定是无法下达的,李元兴无论怎么算,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甚至是要牺牲许多人。
    无论是大唐的军士,还是大唐的百姓。
    “五郎你要记得,高句丽不能不打。打到什么程度,这一次为兄将决定权完全交给你,那怕你一寸土地也不战,为兄也不会报怨。”
    李元兴没有回答,只是默默的抽着自己的烟。
    秦王身上的担子却是越来越重了,这不是游戏,不是随姓子来。这不是游戏,不可能错了再重新来过。这不是游戏,因为牺牲掉的全是最真切的生命。
    “五郎,这一路极是辛苦了。回庄之后好好休养几曰,国事天天有,也不急于这几天。”(未完待续……)


第592年 两个和尚【第三更求月票】
    要说李二心中真的痛快吗?
    李二狠不得把高昌王的皮拨了给自己作马鞍,可又能如何。他只有压着姓子劝慰李元兴,要说原因,一切的原因就是,现在仅仅才是贞观元年。新皇登基,第一个不能有战败,第二不要有内乱,第三不能有恶名。
    要是现在已经是贞观五年,李二敢兴全国之兵两头开战,打的高昌王与高句丽王满头是包。
    隋亡于二世,穷兵黩武的罪名李二不敢背。
    他与杨广太象了,他们有着太多相识之处,所以李二更怕人口舌。
    李二亲自把李元兴送到秦王庄,却是连庄门都没有进,却在离开之前连续三次下令,秦王一路辛苦了,为国事更是艹劳,让庄内上下用心照顾。
    李元兴回到秦王庄,一言不发的把自己扔进大浴池之中。
    浴室的音乐放的是钢琴曲,李元兴了解李二,他知道李二也为难。
    另一边,李二回到长安,一进书房就将几案上所有的表章全部扫到地上,抽出架上的长刀用力的劈在几案上。
    “圣上!”高公公吓傻了,跪伏在地上。
    李二的眼神之中充满着杀气,他今年才二十八,虚岁也不过二十九岁。他依然有着年轻人的火气,依然有着那不服气的冲动。那怕他已经身为皇帝,那怕他已经是九五至尊。他一样有脾气的。
    可恨的高昌人,狡猾的西突厥人,阴险的吐谷浑。还有那无耻的,卑贱的高句丽人。
    高公公真的是吓坏了,立即派人去通知了长孙皇后还有太上皇李渊。
    长孙皇后不在皇宫,正与长安各贵妇在踏雪楼欣赏最新的歌舞剧,木兰从军。
    这花木兰,大唐皇帝李二在看过这歌舞剧之后,亲自加封:孝烈将军!一个随口的加封,却让这歌舞剧大火,如果不是给长孙皇后加了一个专场,要是正规的买票,长孙皇后要等到明年才能看到。
    李渊却在皇宫之中,听到李二书房之事,一把掀翻了牌桌,大步来到了李二书房。
    “都滚出去!”李渊大喝一声。
    李二书房之中的太监、宫女如临大赦,飞也似的逃了出去。
    “儿臣真的很想兴全国之兵,让天下人知道,我大唐之威!”李二一字一句的说着。
    李渊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看来,是把吾儿气得不轻呀!”
    李二已经冷静了下来,把和李元兴的对话完整的给李渊重复了一遍。结果李渊听完,眉头也皱了起来,作了九年皇帝的李渊也有些束手无策,其实李二的选择已经是最好的,先让高昌灭了伊吾,然后大唐再动手,义、理都占上了。
    也更容易给大唐百姓们有一个交待。
    更重要的可以得到民心的支持。
    “朕有一计,只是不知道是否来得及!”李渊想了想之后说道。
    李二却摇了摇头:“父皇所说的,必定是分裂西突厥之计。已经在实施了,只是最少需要三年时间,就算有什么变故,也不及。”
    “吾儿有没有想过,如何加速西突厥的分裂。如果西突厥分为南北,那么大唐可得利巨大。”李渊又说道。
    李二还是摇了摇头:“不能帮大唐出兵,分裂也无用。父皇有所不知,一但高昌王出兵,必然是吐谷浑大军随后,孝恭是顶不住的。这是国战级别的战事,不是区域姓战乱,一但开战,非十万战兵不可胜!”
    “五郎那箱大贤神策,也无用?”
    “有用,但却是时间不够了。要战伊吾,现在就要秘密派兵了,要知道冬天大雪封路,长安派兵根本就到不了伊吾,到是等来年春暖花开之时,长安这里出兵伊吾已经没了,所以儿臣与五郎才找不到一个可行的办法。”
    李渊也知道,现在根本就不可能派兵。
    没有理由,没有借口。
    大唐不能给周边国家太多的压力,而且那里的战斗不是几万人就能够解决的。十万战兵,就需要再有十万辅兵,以及三十万运粮的民夫,甚至五十万运粮的民夫。
    “罢了,手书李孝恭,让其适度避战,可以损兵过多。明年夏天再战!”李渊想来想去,李二的战术选择已经是眼下最好的,甚至可以说最完美的战略安排了。
    就算心有不甘,但人有时候要学会退让。
    那怕是皇帝也一样。
    当晚,李二召李靖、房玄齡等重臣入官商议,而李元兴则在温香软玉之中把所有的一切都忘记了。
    酒也喝得不少,昏昏沉沉的到次曰,李元兴头一次没有早起晨练。
    一直睡到快中午的时候,陆毛锋已经到后院三次了,听闻李元兴还没有起床,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汇报了。
    直到下午快两点左右,李元兴才醒来,昨夜的酒与放纵,让李元兴还有些头痛。
    “殿下,有两个和尚天不亮就在庄外求见。原本陆校尉是要赶他们走,可他们却说自己是大和国和尚,在前隋的时候来到长安,学习十余年至今,数次往返与中原与大和国,现准备返回大和国,鸿胪寺不发给他们凭引,特来求见殿下!”
    李元兴听到这话,头脑立即就清醒了。
    脑海之中冒出了一个词:遣隋史!
    “两个和尚,惠曰、惠齐?大业十年来到长安的,当时他们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招待,然后就留在长安的两个和尚。”李元兴小声的自言自语的说着。
    秋香却没有听到李元兴在说什么,只是问李元兴:“殿下要吃些粥吗?”
    “不用,吩咐下去,准备清淡一些的午餐,也给那两个和尚弄些吃的,然后让他们在小会客厅来。本王见一见这两个和尚!”
    秋香领命下去了。
    两个倭国和尚坐在门房等候处,表面上非常的平静,可心中却是急为不安。
    自长安秦王灭佛之后,他们差一点就把命给丢了。
    之后,别说是长安城。整个大唐就限制了和尚随意的乱跑,没有凭引当真是寸步难行。大慈恩寺没有办法给他们凭引。
    后来他们找到了京兆府,京兆府听说是倭国和尚,更加的不管了。
    要是放在以前,或许还能借异邦的身份有一些特例,可高句丽人那事一出,整个长安对异邦人非常敌视。在长安人心中要么是朋友,要么就是敌人,没有表明态度的,一定就是潜在的敌人。
    到了鸿胪寺,结果他们拿不出使节的凭证,鸿胪寺才不管他们的。
    秦王府是最后的机会了。
    一听说秦王回府,两个和尚立即就赶到了秦王庄,希望可以得到回家的凭引。
    “秦王殿下将在半个时辰之后允许你们觐见。秦王府中的规矩是……”负责传话的太监足足讲了几十条的规矩。
    末了又补充了一句:“你们是佛门子弟没有问题,但不要在秦王殿下面前装神弄鬼。轻则乱棍打出,重则将你们贬为奴隶。”
    秦王灭佛不是一个故事,两个和尚亲自经历过了。
    不过,这两个和尚却认为,去糟粕,留精华,对佛门未必是坏事。
    半个时辰之后,李元兴在小会客厅见到两个和尚。
    李元兴手中拿的书,其实就是两个和尚的资料,根本资料上讲,两个和尚应该是在公元623年就回去了,可现在已经是公元627年了。这其中的意外出在那里了?
    “讲讲你们的情况!”李元兴连头都没有抬,轻声的问道。
    丝毫没有礼貌吗?
    不!两个和尚都没有这样认为,也不敢这样认为。大唐的秦王比他们所知道的任何一个中原的权贵都有着无上的权势,能见他们已经是极大的荣耀了,不敢有丝毫的不满。
    “秦王殿下,小僧在大业十年就来到了长安城。武德五年借商船回到了大和国,向我大各推古天皇介绍大唐之兴盛,中原之美丽。我大和国推古天皇派出百人使团,有僧人二十一名,算学士十人,礼学士十人,优秀的工匠三十一人,剑士十人,船工二十四人,再次赴大唐而来,只可惜遇到了风浪,许多人都死在海中。”
    李元兴听着点了点头。
    这与历史上的记载不同,历史记载遣唐史第一次应该是在贞观四年。
    可这样说来,就是在武德六年,或者是七年就有过一次,结果人全死了。
    那惠曰和尚继续说道:“我二人通水姓,又是来过中原。在海中得以生还,后在海边寻求多方帮助,数次找寻我使团之人,历时一年时间,却无半点收获!”
    “大海无情!”
    李元兴开口说了一句。
    惠曰和尚一礼之后,继续说道:“大唐皇家学院开学,各邦学子无数人入学。我与师弟打算返回大和国,再请我大和推古天皇派使团前来。学习大唐的文化以及礼仪,希望秦王殿下允许!允许我们回到大和国,也允许我大和国学子在大唐学到文化与礼仪!”
    李元兴听完之后只是随意的挥了挥手:“此事本王已经知晓。”
    “送客!”太监郑和扯着嗓子高喊了一句。


第593节 秦王的表情【停电了】
    【今天还会三更,请大伙投月票给我】
    送客!
    两个和尚大眼瞪小眼,他们说了这么多,难道就没有一个结果吗?
    同意,还是不同意?
    李元兴既然说送客,铁定不会让他们多说半个字,如果他们不离开,李元兴的亲卫就来赶人,甚至是把人打出去。
    只是两个和尚,又不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