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老者都没有开口,那位继续念:“五月初五晚,一军校要求上报村中人口数,村中存粮的情况,村人拒之!”
    “五月初六,村口煮粥,粥香诱人,军士退离千步。”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者的眼圈红了,起身向李元兴施礼:“老朽代全村向秦王殿下赔罪,无知愚民不知秦王仁厚,不知大唐盛苠,不知我大唐军士之德!”
    李元兴感觉心头有些疼,他不怪这些百姓,只怪曾经的世道太坏。
    “五月初七!”老者的声调提高了许多:“五月初七,全村离家。赴县城,青壮者入编运粮队与除蝗队,运粮队赴汾水码头参与运粮。老弱者留在县城接受救助。些许闲汉不务正业,实为我三晋之耻,以责令各族宿老责罚。”
    “五月初七,唐军开始放火烧村田,灭蝗。”
    老者的声音几乎已经是在大喊了:“五月初八,粮种配发定额公布。各县大族宿老联名上书县公,闲汉不罚,人心不公。闲汉无种,省得浪费。灾时为乱者,流放千里。”
    “殿下,五月初十。各村就可陆续带着粮食与种子回村,每村派出最优秀的农户学习新粮种法,最晚五月十八就可再次下种,秋收亦有希望。”
    李元兴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个州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这时,每个老者都拿出一个卷轴来,每一个都感觉很粗。
    “老朽先来!”这个老者开口之后,其余的人将卷轴放在自己的面前。那位老者打开卷轴:“五月初四,赵平村东赵三家老少六人进山挖野菜,夜无归。唐军无名军士十人夜入山林,救回滑入沟中赵家两人,将赵家老妇背回。”
    “五月初四,河西村东李家族兄弟六人,下水抓鱼,落水两人。无名军士七人,找寻三十里河道,救回落水之人”
    “五月初四……
    光是五月初四就念了已经十几条了,都是些很不算惊天动地,甚至不算是值得留名传赞的小事,可一笔笔,一条条却是被这些村中的宿老们记录在案。
    终于在老者开口念着五月初五的时候,李元兴打断了他:“不用再念了,自家孩子为家中作些事情,不值得称赞。大唐的军士都是大唐百姓的孩子,也是大唐的孩子。他们吃的粮,穿的衣,均是来自大唐百姓的赋税。百姓养活了他们,他们为百姓作些事情,与情与理,与公与私都应当的。”
    老头们一起站了起来:
    “老朽等惭愧,曾经怀疑洛阳天灾那是不实之传闻,人力如何可胜天,人力如何可挡往洛水决堤,人力可让百里汪洋,千村尽毁之地不死一人,此时刻我等深感惭愧,特来向殿下赔罪!”
    “本王不怪你们,亲眼看到的都未必真实,更何况传闻。”
    “殿下所言甚是。想那颜回锅中抓米,圣师也曾经误会复圣偷食,却实为复圣颜回看到有草灰入锅,弃之可惜,将草灰与米同食,却是不想师尊食用污物。这几曰在县城看到长安的报纸,更是深感我等眼光学识之浅薄,惭愧呀!”
    终于,李元兴送走这些宿老们,留下的只是记载着军士善行的卷轴。
    陆毛锋回来,带着更多的卷轴。
    “不用汇报了,本王已经知道。通知各军,切记为善没有错,但不要傻善。发给村民粮食,远不如帮助村民自救更重要,清除蝗虫,复种田地才是要务。教化那些无德之人,可用重典!”
    “是!”
    “再以本王的名义通电皇嫂,灾后瘟疫一定要提前防备。既然是救灾,让各州县报上一个流程,交由六部共审,大唐要制订一个完整的面对天灾的应对之策,要从官员,管理,军队调用的级别,再到水井、河务。再然后是粮食,药品,以及对天灾之中作乱的小民,团伙。借天灾敛财的无良商人的处置。”
    陆毛锋听李元兴说完,轻声说了一句:“殿下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不如直接下令就是!”
    “事事要本王下令,百官有何用?”
    陆毛锋不敢接话,赶紧退下去准备发电报去了。
    李元兴离开帐篷直接就回到飞舟上,他不打算接触这里的官员,也没有打算亲自到救灾现场去。这是大唐朝廷的事情,不是某个人的。
    无论是救灾,还是灾后重建,这都是一个需要上下协调,精准配合的系统化工作。
    既然有了计划,自己就没有必要再插手。
    李二叫自己过来看看,无非就是增加自己身为秦王的声名罢了。
    “传令,莱州补给。改为巡航飞行速度,在莱州作好长距离飞行准备,飞舟人员班次调整,准备起飞。”李元兴在踏上飞舟的楼梯的时候已经下令,唐军已经严格的按照李元兴的要求去作了。
    而大唐的救灾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莱州,李元兴没有下飞舟,飞舟的蒸汽机都没有熄火,仅仅是在莱州补充了水和煤,然后将几个货仓之中加了一些水桶,还有装煤的箱子。那个原本用于作饭的厨房是头一次打开使用。
    在试用之后,又在莱州作了一些调整,然后搬入食物原料。
    去那里,没有人问,就是秦王妃王语烟都没有问过,李元兴是秦王,有任何的命令是不需要理由的,也不需要借口,那怕只是图自己心情高兴。
    飞舟再次起飞,飞到海上之后,李元兴在一张纸片写了一个作标。
    “耽罗!”(未完待续。)


第674节 耽罗国【第四更】
    耽罗有什么?
    耽罗在那里?
    飞舟上的人当真没有几个知道的,就是读书非常多的王语烟也不知道,甚至想不出来耽罗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李元兴把指挥仓的软椅放倒,叫人拿了一条毛毯盖上,示意王语烟等人回小厢休息。飞舟上的人轮流睡觉,飞舟的速度不要太快,从莱州出发只有两个时辰来能看到百济那边的陆地就算优秀。
    不能不说大唐的军人优秀,许多人参加了长安的胜利大狂欢。
    然后紧急出动,当时只是分成两组,一组休息,一组在控制着飞舟。可飞舟却几乎没有停,李元兴在汾州待了几乎一天时间,到莱州的时候已经是深夜,补给,检查机器,这些时候是两组一起行动的。
    这会又是连夜飞行,正在当值的一组人却是精神十足的站在各位的岗位上。
    蒸汽机房是一个辛苦活,那加煤是没有机器的,完全是靠人力一铲一铲的加到炉内。所以李元兴下令改用巡航速度,这仅仅只是飞舟全速的一半。
    再往上加速,每提高一成的速度,煤的消耗就会增加一成。
    全速飞行的时候,煤的消耗量高于巡航速度差不多接近三倍,这也让烧炉工更加的辛苦。
    李元兴睡的并不实,朦胧之中睡了大约三个多小时。
    醒了,天依然是黑的。
    一主两副三位导航员正在测算着现在所处的大概方位,然后对比了一下罗盘,对负责方向的副船长说道:“根据测算,应该再往东南方向偏三度半左右。距离上半个时辰应该就到了,至少到了附近!”
    为了怕打扰休息的船员,副船长示意一名船员跑着去后仓控制室。
    李元兴笑着说道:“以后会好的,慢慢的改进之后,船内通话,或者是由船头控制是可以实现的,到时候也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吵醒殿下了。我等罪过!”
    “不,是我自己醒的。”李元兴说罢看了看手表,现在是早上五点左右。突然,李元兴想到了一件趣事:“今天的天气不错,上空还是有些云层的,如果全力升高,能在云端看曰出,那奇景保证你们终身难忘。”
    李元兴的眼神之中是那种很快乐,很期待的感觉,
    副船长看到李元兴这种表情之后,整个人都感觉要燃烧起来了,能让秦王殿下都感觉美妙的奇景,能亲眼看到却是必是一生的回忆。
    敲了敲那用于传话的铁皮管子,副船长清了清嗓子,先是打着气喇叭在管子吹了一下后,大声说道:“威远号全员,威远号全员。紧急演练,紧急演练。各人迅速达到各人的岗位,重复,迅速到达各人的岗位。请高船长到指挥仓。”
    所有人紧急起床,井然有序的向各种的岗位跑去。
    而李元兴则去了休息的小厢叫王语烟起床。
    “殿下,出什么事情了。似乎船上许多人跑动。”
    “看曰出,这样的机会不多,那怕是天天飞行也未必能够看到。今天是晴天,让飞舟升到八百丈高度就可以接触到云层,再往上飞到一千五百丈,就可以飞在云层之上。飞舟的极限高度是二千六百丈,所以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船长赶到指挥仓,听到副船长一说,也表示应该一观。
    就算仅仅是为秦王殿下高兴,也应该飞到云上。更何况飞舟还没有直接往高空飞过,最高的高度就是巡航是离地面五百丈左右罢了。
    飞舟上有一个并不太准确,大唐制作的,体积足有一只水桶大小的气压式高度表。
    此时表上指示的是高度在四百五十五丈。
    船长打开指挥仓中的柜子,拿出了那个只有巴掌大小,李元兴给他们的高度表,这是为了安全,毕竟飞舟飞升的高度是有限制的,超出了高度就会有危险。
    “命令,四、六、七三组气囊开始充气,提升飞行高度。”
    飞舟上的氢气是用最笨的办法,电解水来产生氢气的,氢气的部分注入气囊,氧气的部分直接吹入炉子帮助蒸汽机加大燃烧力。那中间部分搞不清楚是氢气与氧气的,并不使用,在停止制造氢气的时候,多余的部分放掉。
    因为含有氢气的气体加入炉内,很危险。
    飞舟一点点的升高,在夜里是看不到云层的,只能凭感觉。
    “殿下,一千六百丈!”
    李元兴没有在指挥仓,听到报告后下令:“船头向北,所有人面对而立,减速,保持悬停。保持船体姿态。”
    天边依然是黑色的。
    可没有一会功夫,天迹却有些淡淡的蓝色,因为是晴天,可以看到云朵,可以看到海面,可以看到天边的蓝色。
    就在所有人为这天海一色的蓝而惊呼之时,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一个红红的,似乎没有什么这光的,如半个鸡蛋黄一样圆球在天边出现了。极是可爱。
    猛然间,万道光芒出现,刺的人眼睛发痛。那天空的云彩似乎也有了光彩。
    那蓝色就象是草原上燃烧的火焰一样,从天边快速的渲染着整个天空,一直到飞舟的上空也变成了蓝色,脚下那朵朵的白云似幻似真。
    李元兴笑着一指西边的窗口,有几个人跑了过去。
    那边的天空依然是黑色的,脚下的云依然看不见,更不看到海,或者是其余的什么。
    “走吧,耽罗!”李元兴背着手离开了窗口,美丽就在那瞬间,天空中的曰出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天空的古代人而言,比之昙花美千倍。
    “如果拉着那些朝廷大员,此时他们可能会写一堆的诗来!”陆毛锋在一旁干笑着。
    李元兴哈哈一笑,不再理会众人。
    半个时辰后,济州岛出现在威远号飞舟的脚下,这个还没有长安县大的小岛,仅仅只有一千八百多平方公里。这里有火山,有高山,有奇景,有瀑布,有海,有石,唯一没有就是象大唐一样的村镇,只有着非常少可以耕种的土地。
    耽罗,是国,也不是国。
    是国,因为悬居海外,有着读力的传统。不是国,因为没有行政体系,也没有军队。这里是一个混乱之地,这里大大小小的部落在之间战斗不断,只是战斗,却不是杀戮。而参加战斗的,女人比男人多。
    济州鸟,耽罗国。
    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这里石头多,大风多,女人多。
    从出生率的角度上来讲,十胎九女,十男九死。出生的问题或许是因为这里的水土问题吧,而十男九死的原因则是因为男人需要出海捕鱼,死亡率太高。
    所以济州岛的男女比例相差大到惊人,让一个男人娶十个老婆是幸福,但一个男人有一百个老婆呢,那是灾难。
    武曌对济州岛的形容就是,蚁国。女王、女官,男人就是配种的工具,就象是蚂蚁工国之中的王蚁一样,数量少,要的只是足够精致的。
    耽罗国,上面的民族被称为济夷族。
    陆毛锋拿起大喇叭,一边让飞舟在整个岛上绕着圈的飞行,一边大声的喊着:“大唐帝国,大唐帝国秦王殿下驾临……”李元兴听到这里,随口说了一句:“你用汉话,他们听得懂吗?”
    陆毛锋一想也是,叫过来几个亲卫,用汉语说了一遍自己的意思。
    李元兴身旁的亲卫种族越来越杂了,这也是无奈的事情。
    契丹人送了勇士在李元兴的近卫军,靺鞨人就会说,如果秦王府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