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hūn小麦,改为播种玉蜀黍,若是佃户收成少了,不知道公子如何处理啊。”
  “这第二个问题,从福建福州运送五百余石甘薯种子,规模不小啊,不知道公子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办法,运送甘薯种子啊。”
  苏天成暗暗吃惊,老人真的是不简单的。
  “晚辈虽然时常在家里读书,可也是关心外面的事情的,家父是做生意的,时常说到一些生意上面的事情,晚辈留心注意了,故而知道了玉蜀黍和甘薯,想着试种一下,若是能够取得成功,也是为家里的佃户做了好事情的,至于说到产量的事情,晚辈暂时没有想到那么多的,只要这一季的冬小麦能够种植好,明年的问题不是很大。”
  “至于说到甘薯运输事宜,这些天,晚辈也一直都在思考的,实在是想不到的好的办法,只能是尽人事看天意了。”
  “呵呵,公子说话倒也是爽快,老乞丐见到很多事情了,和公子交谈之时,总是有着一些奇怪的感觉,公子才十七岁,尚未成家,可说话做事老成持重,与年龄大为不符,公子乃是苏府的庶出子弟,吃过一些苦,亦有可能别有领悟的。”
  苏天成看着老人,不再开口说话了,言多必失,有些事情,自己是无法解释的。
  “说到这运输的事情,老乞丐倒是有几个朋友,可以帮忙的,只不过这报酬是不能够少的,不知道公子是不是需要啊。”
  “晚辈正在发愁,老伯乃是雪中送炭啊,晚辈感激不尽,一切都依照老伯的意思。”
  “嗯,此去福建,来回时间不短啊,虽然只有五百石甘薯种子,老乞丐的意思,就给一百两银子的费用吧。”
  老人说完之后,看着苏天成,目光炯炯有神,一百两银子的运费,很不少了,普通农户,可以维持好多年的生活了。
  “就依老伯的安排,一百两银子的运费,只不过时间有些紧迫,晚辈的想法,越早出发越好的。”
  “呵呵,公子如此信任老乞丐,老乞丐也要讲信誉的,这一百两银子的运费,寻常人是舍不得拿出来的,公子爽快,老乞丐今rì就在这里说了,若是运送的甘薯种子,有了损失,三倍运费的赔偿。”
  看见苏天成准备继续说话,老人挥挥手。
  “公子不必多言,做生意讲究的是信誉,不过老夫也有几句话,还希望公子能够听进去的。”
  看见苏天成的态度诚恳,老人开口了。
  “老乞丐知道,苏府是平阳府的商贾之家,令尊做生意很是有一套的,苏家也是平阳府的富户了,令尊搬到太原府城去,就是最好的证明,公子考虑到佃户之苦,筹划商贾之事,不能够说是有什么问题的,可公子是平阳府生员,毕竟是读书人,本末倒置是不妥的。”
  苏天成有些无奈,这做生意是正大光明的事情,明朝的忌讳太多了,读书人是断不能做生意的,这会成为人生的污点,读书人的责任,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除非你不想做读书人了。
  老人的话语,其实是提醒苏天成,不要成为了商贾,这是好意。
  “晚辈明白了,晚辈的意思,并非是想着做生意的,晚辈是一定要参加明年乡试的。”
  “公子能够这么想。老乞丐高兴啊。”
  苏平阳进来了,说是酒宴已经备好了。
  苏天成依旧陪着老人,恭恭敬敬的到堂屋去了,酒宴摆在堂屋。
  老人没有客气,坐在了上首,苏天成陪在下首,亲自执壶,给老人倒酒。
  “苏公子,刚刚说到的运输问题,老乞丐看,就依照你说的时间,十一月十rì出发,依照老乞丐的预计,十二月初可以到达福建福州,老乞丐这里有一块符牌,苏府前往福州去的人,带着这块符牌,到了福州之后,按照老乞丐说的地址,直接去联系,就可以了,购买甘薯种子的事宜,老乞丐的几个朋友,也是可以帮着办理的。”
  “谢谢老伯了,晚辈敬老伯一杯酒。”
  “不敢当,不敢当,苏公子,老乞丐看不出来啊,你喝酒很是厉害啊,在襄陵县城的时候,你居然灌醉了老乞丐,不简单,不简单,到底是年轻人啊。”
  苏天成脸上带着微笑,没有说话,开玩笑,穿越之前,他不知道应付了多少的酒局,这喝酒的事情,简直是小儿科,而且那个时候,喝的全部都是高度酒,如今的白酒,喝到嘴里,软绵绵的,没有多大的意思。
  老人倒也爽快,吃完饭之后,起身告辞了,任凭苏天成如何的挽留。
  老人离开之后,苏天成拿出来了符牌,仔细看了看,这是一块看上去很普通的符牌,感觉有些重,冰凉冰凉的,上面刻着一些动物形状的图案,正反都有,但没有字,方形的四边,打磨的很好,一点都不碦手,看重量,应该是铜制的。
  老人临走的时候,专门嘱托了,这块符牌,万万不能够丢失了,到了福州之后,按照地址,将符牌交出去,说清楚事情之后,自然会有人安排好一切的。而且,符牌不能够让其他人看见,交给去福州去的人的时候,也要用木盒子装好,上面贴好封条,不准打开。
  苏天成知道,这块符牌不简单。
  大明朝开国的时候,皇帝朱元璋诏命工部制造了用宝金牌和军国调用走马符牌,用宝金牌共有两枚,分别由内阁、都督府收藏,在调遣军队的时候使用,走马符牌分为金银两种,提供给在外的武臣随身携带,当作证物使用。走马符牌上面有朱元璋亲笔撰写的二十字:上天佑民,朕乃率抚,实凭胡臣,赐尔金符,永传后赐。
  明朝是典型的zhōng yāng集权政治的体现,京官的地位尊崇,皇帝的威信至高无上,制作这样的符牌,是加强军事集权的重要体现。
  之后,朱棣担任皇帝的时候,锦衣卫也制作了符牌,用以标明身份,彰显自身的权威。
  老人给的这块符牌,究竟是表明了什么身份,苏天成暂时不知道,这肯定不是用宝金牌个走马符牌,上面没有题字。
  难道说是锦衣卫使用的符牌。
  想到这里,苏天成有些紧张了,史书上面记载的锦衣卫,全国各地都布置有耳目,大小事情都知道,而且锦衣卫无恶不作,似乎没有一个好人。
  难道老人是锦衣卫的人吗。


'正文 第二十二章 青楼'

  平阳府在山西有着一定名气,这里的生意人是很多。
  府城有两条主要大街,东直大街和南直大街,都在城东。
  东直大街,是府衙和县衙所在地,官僚士绅和大户,以及一些富足人士,都是住在这条大街上的,苏府也是在东直大街。
  南直大街,是青楼餐饮集中地,上档次的酒楼、青楼和赌场,都在这条大街上,相比较来说,南直大街更加的热闹,一天到晚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山西省整体来说,虽然属于贫瘠之地,但不妨碍这里的人享受。
  平阳府城的生意人居多,虽然他们都是很节约的,用时下流行的话语来说,都是有些抠门的,但他们的子孙可管不了那么多的,该用的银子是要用的,该潇洒的时候是不会心疼的,比如说苏天浩和苏天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了。
  穿越以来,苏天成几乎没有在府城里面转悠。
  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佃户播种冬小麦的工作,如火如荼,沟渠也开挖了,堰塘正在建设,挖出来的水井,有一口已经出水了,一切都在按照他的预计进行了。
  苏俊已经带着黄金和符牌出发了,骑着府里唯一的一匹蒙古马。
  苏天成另外cāo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大太太什么时候到平阳府城来,府里的种子和食盐,他擅自做出来决定,动用了一些,估计大太太知道了,会暴跳如雷。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苏化文和大太太一直没有来,好像没有什么反应,他虽然奇怪,也不会放在心上的。
  苏天成带着苏二童,出门去逛街了。
  已经是戌时,天sè暗下来了,大街上的人不多了,冬天的夜晚,愿意出门的人不多。
  不少的店铺都没有关门,高层建筑是看不见的,大街的路面,铺着青石,严丝合缝,街道两边的店铺,各自挂着招牌,时不时看见一些推着木轮车的商贩,叫卖着混沌。
  这个时候是没有电灯的,大街上的光线完全靠着店铺里面的光亮维持。
  苏天成漫无目的的走着,对平阳府的感觉,在他的记忆里面留存,这一切都是以前的那个苏天成经历的。
  可他有着一种亲切的感觉。
  或许见惯了高楼大厦,还有那冷冰冰的水泥墙和水泥路面,蓦然体验这种自然的气氛,别有一番风味。
  前面热闹起来了,光亮也格外的充足,苏天成知道,他来到了南直大街。
  这里是青楼、餐馆和赌坊的集中地,整个的平阳府城最为热闹的地方。
  一些浓妆艳抹的女人,站在大街两侧,搔首弄姿,看样子就知道是做什么生意的,她们的周围,有一些穿着粗布棉袍的男人,毫无顾忌说笑,时不时好动手动脚,占一些便宜。
  稍微注意了一下这些女人,虽然脸上涂着厚厚的粉,但还是掩饰不住岁月流逝的痕迹,这大概就是那些命运最为悲惨的青楼女子了。
  明朝的青楼女子,不单单是指jì女的,分为两种,一种是卖艺不卖身的,一种就是jì女了,有些卖艺不卖身的青楼女子,琴棋书画样样jīng通,如果运气好,能够从良,被人赎身,那也是很不错的结局。
  但社会上对青楼女子的看法,总是存在偏见,认为她们就是下三滥的女人,特别是官府中人,宁愿一掷千金去piáo女人,狎青楼女子,也不愿意迎娶最为出sè的青楼女子,认为那样做有**份。
  青楼女子的结局,一般都是较为悲惨的,名气越大的越是悲惨,年轻貌美的时候,身边围着达官贵人,年纪大了,无奈嫁作商人妇,可惜商人总是看重名利,对于娶回家的青楼女子,一段时间之后,始乱终弃。
  苏天成很清楚的记得秦淮八艳,除开马湘兰已经去世,余下的柳如是,顾横波,董小宛,李香君,寇白门,卞玉京,陈圆圆,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苏兄留步,留步。”
  这声音有些熟悉,苏天成转过身,看见一个年轻人慢慢走过来了。
  年轻人看上去二十岁左右,浓眉大眼,比自己矮一些,但很有jīng神。
  苏天成很快从记忆里面搜索出来了这个人的信息,刘仲基,平阳府生员,父亲是平阳府吏房的资深典吏。
  头脑里面没有其他的信息了,苏天成努力搜索,可惜空空如也。
  “原来是刘兄,幸会。”
  刘仲基看着苏天成,眼神透露出来惊奇。
  眼前的苏天成,留给他的印象有些不对,表现很是沉稳,眼神非常清澈,难道说一段时间不见,苏天成突然的脱胎换骨了。
  苏天成留给他的印象很是深刻,不苟言笑,总是死读书,也缺少乐趣的。
  当然,苏天成疯癫的事情,刘仲基是不清楚的,毕竟这个时代,信息是非常闭塞的。
  近来苏天成做出来的事情,他是知道的,给佃户分发粮食粗盐和种子,他也和众人议论过,不少人都认为,苏天成是散财童子了。
  “苏兄,在下做东,一同到青楼去看看耍耍,寒冬腊月,闲着也没有多少的事情,不知道苏兄意下如何啊。”
  刘仲基说完,拉着苏天成,朝着不远处的一家青楼走去,也不管人家是不是愿意。
  苏天成忽然想到了一些事情,这个刘仲基,为人还是不错的,喜欢吃喝piáo,喜欢享乐。
  书生到烟花之地去,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有些青楼女子,琴棋书画样样俱全,书生都爱上青楼女子的故事,流传下来不少的。
  青楼的门口,半老的鸨母脸上带着笑容。
  “哎哟,刘公子来了啊,稀客啊,这位小哥是谁啊,长得这么俊,好逗人爱啊,待会可别将姑娘们都迷住了啊。”
  苏天成哆嗦了一下,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自己从来没有到过青楼。
  既来之则安之,他躬身给鸨母行礼。
  “在下苏天成,是刘兄的同窗,还请妈妈多多照应。”
  “嘻嘻,苏公子可真是伶俐人啊,两位公子请到雅间就坐,老身带着二位公子上楼去,姑娘随着二位公子挑选的。”
  苏天成愣了一下,这里的消费水平,他是不知道的,到底需要开支多少银子,如果说动辄就是几十两甚至上百两银子,他可吃不消,就是刘仲基请客,也不好意思的。
  进入了青楼,人声鼎沸,一楼摆着很多张的桌子,不少人正在吃喝划拳,不同的是,他们的身边都陪着女子,若是不注意,还以为这里就是酒楼了。
  苏天成跟在刘仲基的身后,显得忐忑不安,上楼容易下楼难啊,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