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安心心的种田,过平静的rì子了。
  可惜的是,杨鹤认识不到这点,这也注定了他的失败。
  朝廷花费了白银和粮食,被招抚的流寇,投降之后反叛,杨鹤也因为追剿不力,被撤去职务,后来由洪承畴接手了。
  苏天成头疼的是,流寇要是继续入侵平阳府城,自己的那些佃户,就要遭遇到大麻烦了。
  苏府还没有能力对付这些流寇,区区一百多人的护院,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这可不是凭借着个人勇气,就能够做好的事情。
  他只能够祈求老天保佑,流寇暂时不要到这里来。
  内心里面,他再次的想到了,扩大护院的规模,最好是能够招募到千人以上,将这些人训练成为专业的军士,就是遭遇到数倍于己的流寇,也能够奋勇厮杀,毫不畏惧。
  这件事情,王大治和马华彪已经在开始慢慢做了。
  雷家的两万三千多两的黄金,这个时候,就能够发挥重大作用了。
  粮食很快就要收割了,苏天成隔三岔五的到田里去看,玉蜀黍和甘薯的长势非常的好,丰收是铁定的事情了,府里要大量的存下粮食,用于应付即将到来的很多事情。
  关键是招募护院的事情,不是很顺利。
  这也是因为王大治和马华彪的要求太高了。
  第一批的护院,素质非常的好,到府里超过半年时间了,完全将苏府看做了他们自己的家,要是遭遇到任何的危险,拼死都要保护的,而且经过了半年多的训练,这些年轻的护院,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看上去jīng神焕发,气势凌人。
  这也难怪,每天都是那么好的生活,专门训练,不cāo心其他的事情,还有月例银子,能够养活家人,这样的情况下,不拼命的训练好,也对不起少爷了。
  过去了两个多月时间,王大治和马华彪招募到的护院,不过五十多人。
  苏天成不能够责怪他们,毕竟人家是尽心尽力了。
  “苏兄,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啊,已经到七月了,难道你真的准备等到田地里的粮食收割了,才到太原府去啊。”
  “嗯,我是这样想的,不知道刘兄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啊。”
  “我是打算七月中旬就出发的,还要参加小试,必须要准备一下的,苏兄,你是不是也早点到太原府去啊,可以多做准备啊。”
  “我也考虑了,准备七月下旬到太原府去的,还来得及,总是要将府里的事情处理好的,我可不能够和你比较啊,你什么事情都不cāo心的。”
  “我倒是想着学你的样子,多cāo心的,可惜没有机会啊,看看你现在,都成为大财主了,府里这么多的下人,威风凛凛的,我看那些护院,都能够打死老虎了。”
  “呵呵,刘兄说笑了,我也想着轻松啊,可父亲大人将这里交给我了,就要尽力做好的。”
  “苏兄已经做得很好了,我是羡慕不已的。”
  “不说这些了,明rì要是无事,我们去看看田地里的情况,明rì就要开始收获粮食了。”
  “好啊,求之不得啊。”
  七月初九,苏家的佃户,终于迎来了收割的季节了。
  苏平阳做好了一切的准备,田头摆放着斗斛,用以测算,每亩玉蜀黍和甘薯,究竟能够产下多少的粮食,附近大量的农户,也放下手里的农活,过来参观了。
  以前,他们曾经讥笑苏家的佃户,现在剩下的,只有羡慕了。
  因为饥饿,不少的甘薯叶子,都给了附近的农户,被当做粮食吃下去了。
  苏天成和刘仲基到了之后,收割正式开始。
  按照规矩,收割粮食,是需要祭神拜祖的,但苏天成免去了这一切的繁杂过程,要求大家直接开始收割。
  苏家的绝大部分护院也来了,帮忙收割粮食。
  苏天成要求,所有人都努力,在三天时间之内,全部收割完毕,他已经从刘仲基那里得到了消息,王子用、老回回(马守应)、八金刚、扫地王、shè塌天(刘国能)、高迎祥、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率领二十余万人马,从陕西向山西方向移动了,虽然这次的目的地,不是在平阳府,但谁知道会不会出现意外啊。
  苏天成亲自参与了收割,他主要的任务是搬包谷,看见苏天成下田了,刘仲基也跟着帮忙了,酷暑季节,在田里忙活,可不是那么舒服的。
  一亩田地的玉蜀黍,很快收割完毕。
  一亩田地的甘薯,也全部都挖起来了。
  苏平阳在一边紧张的计算,不过小半个时辰,他惊喜的喊出来了。
  “少爷,一亩田收割的玉蜀黍,达到了三石以上了。。。”
  众人还没有来得及欢呼,更加令人吃惊的数据出来了。
  “少、少爷,一亩田地收割的甘薯,达到、达到十石以上了。。。”
  这个数据出来之后,周围鸦雀无声,这是什么概念啊,十石以上了,一亩田地的甘薯,就可以养活一家人了,一年的粮食都足够了。
  牛二早就在旁边架起来大锅,里面是滚烫的开水,挖起来的甘薯,稍微擦洗之后,丢入了大锅里面,众人没有见过甘薯,也不知道这东西是这么吃的,带着虔诚的眼神,看着牛二等人,在苏天成的指挥下,一步步cāo作。
  很快,香味传开了,这是甘薯传出来的香味。
  有人的肚子已经在咕咕叫了。
  小半个时辰之后,煮好的甘薯被捞起来了,苏天成拿着一个煮好的甘薯,剥去了外面的皮,慢慢喂进嘴里。
  刘仲基虽然有些害怕,但看见苏天成这样做了,也拿起了一个甘薯。
  “刘兄,不要着急,慢慢吃,有些烫的。”
  刘仲基点点头,小心的剥皮之后,小口的吃起来。
  “哎呦,真的是美味的,还是甜的,好吃好吃啊。。。”
  刘仲基发出了惊呼声,四周的佃户和农户看着两人,暂时不敢动手。
  “牛二,给大家分发甘薯,大家都尝尝,今rì来看的农户,也给一些。”
  甘薯的味道,大家终于品尝到了。
  也就是这一刻开始,甘薯被所有的佃户当做了宝贝,如此美味的东西,绝对不能够浪费了,而且煮熟的两个到三个甘薯,就能够吃得很饱了。
  四周的农户,眼神全部都是羡慕,这么美味的东西,产量如此的高,还愁什么却粮食的事情啊,看看苏家的田地,满是甘薯和玉蜀黍,这要是全部收割了,了不得啊。
  苏天成告诉所有佃户,甘薯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着吃,或者是烤熟了吃,最为美味的甘薯,烤熟的甘薯。
  牛二马上照做了,小心的将甘薯放到火上烤。
  苏天成笑着说,这样烤可以,最好的办法,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盖上薄土,上面生活,这样烤熟的甘薯,属于难得的美味,冬天就可以这样做了。
  烤红薯的香味,更加吸引了众人。
  察觉到甘薯的好处之后,佃户的干劲来了,所有的佃户,都是全家上阵,不管男女老幼,挖甘薯的,去掉上面泥土的,收集到田头的。
  玉蜀黍的收割,简单一些,速度也快很多。
  整整三天的时间,苏家的佃户,从早晨忙到天黑。
  苏天成的预计没有出现错误,玉蜀黍的产量,达到了每亩500斤,相当于两石六斗,甘薯的产量,达到了每亩1900斤,足足十石。
  种植了四千五百亩的玉蜀黍,产量达到了225万斤,种植了三千亩的甘薯,产量达到了570万斤,这一下,苏家收获的租子,玉蜀黍有45万斤,甘薯有114万斤。
  如此巨大的收获,震慑了苏府所有人,没有谁想到,玉蜀黍和甘薯有着如此大的产量。


'正文 第六十章 震动'

  玉蜀黍和甘薯的产量,虽然很是可观,苏天成并不满意,这样的产量,相当于几百年之后的二分之一左右,绝对不能够算是好的。粮食全部收割之后,苏家也不过是收到了两千多石的玉蜀黍,还有六千石的甘薯,差不多两百万斤。
  苏平阳和苏俊,这些天是异常忙碌的,不仅仅是收租子,还有买下来一些玉蜀黍和甘薯,必须要留下来一些甘薯,作为明年的种子,两人甚至担心,明年所有的佃户,都是要种植甘薯的,此外少爷暗地里说过了,准备买下一千顷的土地的,这些土地上面,要是全部都种植甘薯,需要大量的种薯。
  不断有农户到苏府来,专门来看看甘薯,那天少爷现场的演示,已经令甘薯名声大震,好多的农户都知道了,特别是尝过甘薯滋味的农户,已经将甘薯说的神乎其神了。
  苏府的下人,已经习惯自家少爷的厉害了,他们觉得,天底下没有少爷做不好的事情,但外人不一定这么看,以前苏家少爷种植玉蜀黍和甘薯的时候,好多人都是看笑话,几个月时间过去,真正的收获了,大家猜感觉到吃惊。
  苏天成的决定,更加令平阳府城的富户、大户不能够理解,仅仅收取五分之一的租子,人家几乎都是收到一半的产量了,不过就算是这样,苏府收到的租子,也是八千多石了,要知道,苏家的田地,只有五百顷啊,好多的富户,一千顷的土地,也收不到这么多的租子。
  平阳府城的大户和富户,已经陆续到苏府来拜访了。
  见到这样的情况,苏平阳有些着急,少爷还要温习功课,马上就要到太原府去参加乡试,这可是最大的事情,要是每天都有人来打扰,可不是好事情,所以说,商议之后,苏俊骑着快马,赶到了太原府,找到老爷,说明了情况。
  苏化文得知消息,迅速回到平阳府城。
  这一次,苏天然也跟着到平阳府城来了。
  府里的情况,令苏天然大为吃惊。
  他本来是看不起苏天然的,但眼前的事实,令他不得不低下头了。
  自己和父母离开平阳府城的时候,府里留下了三十人,冷冷清清的,现在,府里已经超过三百人了,接近两百的护院,一百多下人,其中不乏有漂亮的丫鬟,不说其他的,支撑这样的局面,就很不简单了。
  每天都有大户和富户前来拜访,苏天然跟着父亲苏化文接待,听着父亲介绍甘薯和玉蜀黍的收获情况,不断有佃户,拖着大量的甘薯和玉蜀黍,卖给了府里,其实有好多的农户,包括一些大户,都想着买一些的,但佃户根本不干,直接拖到了府里。
  苏化文也拿出来一些甘薯,包括玉蜀黍,送给这些来拜访的大户,府里每天都有专人,烤甘薯,进来就可以闻到香味。
  苏天然接连吃了好几天的烤甘薯,感觉味道实在是不错,以前从来都没有吃过的,就是苏化文,每天都是要吃烤甘薯的。
  到底是兄弟,苏天成没有计较苏天然,还带着他,看了府里的几个地窖,里面放满了甘薯,新腾出来的几个房屋,也摆满了粮食,而且府里还在后花园,准备修建几个仓库,主要是用来存放粮食的。
  苏化文面临决策,不少的富户和大户,都提出来要求,购买一些甘薯,作为种子,明年也一定要种植的,这东西实在是不错,而且还提出来要求,请苏家的佃户,帮忙指导一下,这都是可以付银子的。
  这个时候,苏化文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苏天成要买下雷家的一千顷的土地,按照这样的产量,那一千顷土地里面,收成了不得了,不管自己做多大的生意,都无法比较的。
  粮食收割之后,进入农闲季节了,苏家的佃户,开始大规模的修建房屋了。
  家里的粮食足够了,卖给了主人家一些玉蜀黍和甘薯,银子也有了,接下来就是修建住房了,继续住的这样破破烂烂,也对不起老爷和少爷。
  佃户喂的猪,慢慢的长大,眼看着过年的时候,宰杀了就有肉吃了,而且还有农家肥,大家不知道有多高兴了。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苏家的佃户,表现不一样了,虽然说还是辛辛苦苦的种田,但解决了温饱,和附近的农户、佃户完全不同了,若是要说他们之间的区别,只要去看看就知道了,苏家的佃户,脸上没有菜sè,大人小孩的衣服都穿的不错,看看田边慢慢建起来的一排排的房屋,就知道他们的情况不错,反观周围的农户和佃户,面黄肌瘦,有气无力,尽管是收获的季节,依然看不见笑脸。
  接待了诸多的大户和富户,到田间去看了之后,苏化文有了新的考虑。
  眼看着苏天成就要出发,到太原府去参加乡试,他终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
  苏化文、苏天然和苏天然三人,在书房里面。
  “坤元,我有一些考虑,供你参考一下的,天然,你也认真听着,这段时间,你看到府里的情况了,好好学学。”
  苏天成没有说话,苏天然低下头。
  “我考虑,重新搬回来。”
  苏天成大为吃惊,想不到苏化文会做出来这样的决定,这是什么意思啊,这个府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