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7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老骨头,也远远比不上苏大人的能力,若是苏大人能够成为朝廷的内阁首辅,相信是另外的一种局面了。我大明必定富足,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
  苏天成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看来徐尔一刚开始说话,就定下了调子,这是苏天成所不愿意看见的调子。
  “登州、莱州和青州的情况,放眼大明各地,还没有哪个地方能够做到,我很感触的一件事情。就是苏大人说到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甘薯的话语。若是朝廷的所有官吏,都能够有这样的认识,我大明何尝会有流寇作乱,何尝会面临后金鞑子的造反啊。”
  “我不知道苏大人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准备与朝廷为敌,若是有这等的选择。我感觉到可惜,不错,登州、莱州和宣州等地,异常的富庶,可这不是与朝廷为敌的理由。若是苏大人愿意,我等愿意鼓动诸多的朝廷官吏,到这里来看看,让他们明白苏大人的能力,让朝廷改变认识。。。”
  苏天成面无表情,感觉到徐尔一为什么会如此的单纯,杨嗣昌感觉到徐尔一的话语,说的不对劲了,紧接着开口了。
  “苏大人,徐大人的意思,还是想着让皇上改变初衷,只是这里面的难度很大,这些日子,我也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情形,恐怕还是要想到妥当的解决之道啊。”
  鹿善继不会说什么,至少在苏天成开口之前。
  苏天成看了看众人,慢慢开口了。
  “皇上和朝廷已经将苏某人视为叛逆了,后金鞑子在盖州和辽东遭遇惨败,如此大好的机会,皇上和朝廷不愿意把握,甚至相信后金鞑子的臣服,这一切是为了什么,诸位大人难道不明白吗,这么重大的事情都可以放下,专门来对付在下,欲除之而后快,在下倒要问问诸位大人了,皇上和朝廷怎么样才能够放下对苏某人的成见,诸位大人若是能够说出来好的办法,苏某人不是不愿意听。苏某进入朝廷为官十余载了,以前是怎么做的,不需要解释了,诸位都是清楚的,杨大人和徐大人都认为在下应该要做出来姿态,试问在下应该怎么做。”
  厢房里面,死一般的沉寂,杨嗣昌和徐尔一都明白,这里面所谓的缓和,其实是不存在的,自古以来,功高震主都是没有好的结局的,他们如此说,也是自相矛盾,至于说将儒家思想抛出来,要求苏天成怎么做,那些话不应说,人家非常清楚。
  看见众人都没有开口,苏天成继续说了。
  “在下最先到的是江宁县,接着到河南府,之后是陕西省,最终主政辽东事宜,其他的不说,单单说说江宁县,江宁县是京畿县,条件很是不错,在下在江宁县的时候,也是拼尽全力了,自认为江宁县发展是很不错的,市舶司管理好了之后,每年能够上缴数百万年白银,部分解决了府库告急的问题,老百姓的日子也是不错的,可如今的江宁县是什么样子,登州、莱州和青州等地,有不少从江宁县过来的商贾,他们说到的情形,在下都不敢相信,堂堂的京畿县,老百姓吃不饱饭,竟然需要逃荒了,为何到了此等的程度。”
  “南方是我大明的富庶之地,苏州、扬州乃是我大明的钱袋子,这些地方,按说是异常富裕的,不说歌舞升平,至少是国泰民安的,可惜扬州和苏州的百姓,一样到登州等地来了,在下了解的情况,百姓一样生活困苦。”
  “为什么会出现这等的情况,诸位大人是不是考虑过,或许有人说了,那是因为灾荒,因为诸多种种原因,可在下就要问了,当年的陕西,乃是流寇作乱的主要地方,民不聊生,可谓是穷到了极致,老百姓甚至卖儿卖女,只求能够吃饱一顿饭,灾荒更是不用说了,这等的地方,尚且能够出现转变,为什么南方会有那么多穷苦的百姓。”
  “在下说出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甘薯的话语,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今日既然是与诸位大人探讨,在下也就不客气了。”
  “朝廷里面的那么多大人,究竟有几个人是想着为老百姓做事情,在下知道的情况,就是争权夺利,就是尔虞我诈,就是要获得最大的好处,除此之外,想到了什么,至于老百姓的死活,考虑了多少。”
  “皇上的确异常的操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如此的辛劳,确属罕见,可皇上这些年都做了一些什么,朝廷里面为什么会出现争权夺利的情形,难道与皇上没有关系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等最为基本的事情,皇上都没有做到,疑神疑鬼,总是想着保护自身的权益,还想要求下面的文武大臣做到吗。”
  “在下一直都认为,上梁不正下梁歪,问题的根子是出在上面的。”
  “还有一些事情,在下也不想多说了,诸位大人都是明白的,至于诸位大人所说缓和在下与朝廷的关系,甚至是与皇上之间的关系,此等的事情,诸位大人就不要操心了,在下不客气的说,诸位大人若是说出来这等的事情,自身的性命都不一定能够保住的,诸位大人为何致仕,原因非常明确,到了这个时候,若还是想着去打动皇上,撼动朝廷的动向,无异于飞蛾扑火。”
  “在下决心已定,诸位大人若是想着说与朝廷缓和、或是听命于朝廷的话语,就不要继续说了,在下只有一句话,好比是一棵大树,根子已经烂了,无论如何的施肥劳作,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杨嗣昌等人的脸色变化了,苏天成所说的道理,他们是清楚的,可要一下子转过弯来,难度也是有的。
  这个时候。鹿善继开口了。
  “苏大人所言,我是赞同的,我想到了故去的孙老大人,恐怕孙老大人,当初也预感到了这等的情形,故而将家人悉数托付给苏大人,不管杨大人和徐大人是何等的想法,我是决定跟随苏大人了。”
  鹿善继说完之后,朱审烜也跟着开口了。
  “杨大人和徐大人还是仔细思虑,该做何等的选择,不瞒你们说,你们来到登州,皇上已经派出锦衣卫和东厂番子跟随了,恐怕这个时候,皇上已经发脾气了,你们回到家乡去,会遭遇到什么事情,我不想多说了,杨大人和我共事的时间不短,相互还是了解的,有一句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够不为自身考虑,能够为百姓谋利益,能够让我大明王朝兴旺起来,这是天下士大夫最为高尚的选择了,何去何从,杨大人和徐大人认真考虑吧。”
  苏天成站起来来了。
  “该说的晋王殿下都说了,这些日子以来,该看到的杨大人和徐大人也看到了,在下的意思也明确了,可在下不做勉强之事,尊重二位大人的选择,杨大人曾经是内阁首辅,徐大人是在下的恩师,话说多了,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二位大人的来去是自由的。”
  说完这些话,苏天成叫来了苏二童,叮嘱苏二童,一定要好好照顾杨嗣昌和徐尔一的饮食起居,妥善安排好一切。(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大军的安排'

  杨嗣昌和徐尔一暂时没有表态,但也没有勃然大怒,而是选择了沉默。
  苏天成抓住了机会,与杨嗣昌私下里交谈,主要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张溥继续担任山东巡抚的事宜,苏天成已经准备在山东所属的济南府、兖州府和东昌府动手了,对这三个地方进行大规模的改造,采用与登州等地完全一样的管理模式,对于朝廷任命的府州县的官吏,进行大规模的调整,选派登州、莱州和青州的官吏,到这些地方去,从而让整个的山东全省,都归于自己的麾下。
  要做到这一点,张溥必须担任山东巡抚,这样才能够保证诸多事情的顺利,也才能够保证苏天成与朝廷暂时不起冲突,暂时保持和平共处的局面。
  苏天成之所以要求杨嗣昌帮忙,是感觉到杨嗣昌能够做好这件事情,杨嗣昌与周延儒之间,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按说不大可能接受杨嗣昌的建议,但周延儒再次成为内阁首辅的时间,也是非常关键的,朝廷面临着更多的问题,相信周延儒在排挤了杨嗣昌之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不愿意马上与苏天成起冲突,一定是建议皇上和朝廷缓缓图之,保持表面上的平稳,没有哪个内阁首辅,愿意自己坐在油锅上面。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苏天成有把握,让杨嗣昌说服周延儒,山东一地保持目前的现状,至于说河南府与陕西省。那就没有办法保证了,大规模的调整是肯定的。
  杨嗣昌绝对有着这样的能力,同样都担任过内阁首辅,周延儒内心想些什么,杨嗣昌一定是知道一些的,换位思考,杨嗣昌知道如何去劝说周延儒。再说了,从杨嗣昌的表现来看,苏天成也有把握,杨嗣昌和徐尔一尚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们都想着大明暂时能够稳定下来。
  令苏天成高兴的是。杨嗣昌答应了苏天成的请求,马上开始给周延儒写信了,后金鞑子赶赴京城,谈判的事宜迫在眉睫。一旦谈判开始了。皇上就要开始调整官吏了。这件事情是不能够耽误的。
  刚刚应付完杨嗣昌、徐尔一等人的事情,安排鹿善继进入江宁营,协助洪承畴做事情之后。渠清泽回到了登州,随同渠清泽一起来到登州的,还有三万大军。
  如何安置这三万大军,苏天成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登州、莱州、青州、复州和盖州等地,驻扎的江宁营将士,总人数达到了十一万人,加之驻扎在台湾岛的一万江宁营将士,苏天成直接掌控的总兵力,达到了十二万人,这是让任何人都恐惧的一支军队,是苏天成主要的力量,若是张凤翼率领的三万大军,悉数进入江宁营,那么江宁营的总兵力,将达到十五万人,这也是苏天成所考虑的上限了,军队人数不能够再多了。
  要养活这样庞大的一支军队,压力是非常大的,每年用于将士的军饷开销,接近八百万两白银了,军饷是绝对要保证的,特别是在如今的情况下,可苏天成也明白,军队的人数不是决定性的,将士的个人素质才是第一位的,有些时候,苏天成甚至自嘲的认为,他暂时统领的这个王国,完全是先军政治。
  不过苏天成不准备要求三万人悉数都加入到江宁营,虽说张凤翼带领的这三万大军,整体的素质还算是不错的,但和江宁营的将士比较起来,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让这三万人悉数都融合到江宁营之中,需要一段时间。他的具体考虑是,在三万人之中,进行一定的淘汰,保证其中的两万人进入到江宁营,其余的一万人,考虑派遣到府州县衙门去,作为巡检司的兵士人选,地方治安一样非常重要,将来的江宁营,不可能维持大明所有地方的治安。
  河南府、兖州府和东昌府马上就要进行大规模的变动,以前官府里面所有的那些官吏,能够保留下来的人数有限,登州、莱州和青州,需要派出去一定的官吏,至于说巡检司的军士,需要的人就更多了,淘汰下来的军士,完全可以经过训练之后,进入到巡检司。
  一旦河南府、兖州府和东昌府都纳入到麾下了,苏天成在财税方面,也准备进行改革了,如今的机制不利于调动各级官府的积极性,大家的收入都差不多,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统辖的地方不大,暂时这样维持是可以的,但时间长了,肯定不行。
  财税改革的办法,其实也不复杂,实行分税制,府州县衙门掌握有收入,督师府抽成收入之后,进行再次的分配,这就必然导致各地的收入不一样,促使府州县的官吏想尽办法做事情,发展本地的经济,因为这牵涉到自身的收入了。
  渠清泽带着吴三桂进入了厢房。
  马上要见到苏天成了,吴三桂还是异常忐忑的,他与苏天成之间的关系,很久远了,但两人之间没有冒出来什么火花,虽说成功鼓动了三万大军加入江宁营,但苏天成会怎么看待这件事情,会如何的说,吴三桂内心是没有底的。
  苏天成进入厢房之后,吴三桂马上站起来了,给苏天成行礼。
  “属下参见大人。”
  苏天成对着吴三桂点点头,没有说话。
  吴三桂的心里更加没有底了,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好在渠清泽开始禀报发生在宣州的一切事宜,实事求是的说出来所有的情况。
  苏天成听得很仔细,渠清泽说完之后,苏天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吴三桂,你这次做的很是不错,前番离开登州,前往宣州,原来是抱有这等的想法,看来是我想多了啊。”
  吴三桂的脸上挤出来了笑容,他当然清楚,苏天成说的是反话,这等的事情,苏天成怎么可能不知道啊,无非是趁着这个时候,提醒一下自己,今后必须要注意了。
  “张大人到京城去禀报情况了,看样子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