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8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恒连忙道:“末将虽然不为统领,可是太子千牛卫中大半的部署都是末将多年的生死弟兄,大多都是可以托付大事之人,公主殿下要用,末将可以为殿下召之!”
    汝南公主闻言,这才放下心来,她最担心的就是太子千牛卫已经全都成了武氏兄弟的党羽,要是那样的话,可就糟糕了。
    方才上官仪离开之后,汝南公主就细细的想过了,如果武懿宗当真要对杜睿不利的话,最好下手的地方就是皇宫之内,武懿宗为太子千牛卫的统领,皇宫之中三大禁军之中,武懿宗掌控了三分之一,且驻扎在大明宫内,一旦发难的话,不单单是杜睿,就连李承乾都有危险,而一旦李承乾被其掌控的话,那可就是万劫不复的局面了。
    那样的局面,汝南公主简直都不敢去想象,但是如今这个危险已经分明要降临到大唐的头上了,容不得她不胆战心惊。
    “好!恒连!如今本宫有件大事要托付于你!大唐能否度过这个危局,你便是关键!”
    恒连也意识到事情可能真的十分棘手,却也不推辞,拱手道:“只要是为了国家社稷,公主殿下但有吩咐,恒连万死不辞!”
    汝南公主点了点头,接着道:“本宫让你监视住那武懿宗,一旦武懿宗有所异动的话,你要当机立断,将他拿下,若是时候,有人追究起来的,本宫一力当之!”
    一向xìng情温顺善良的汝南公主这一次也是打定了主意要狠心一次了,不单单是为了杜睿的安全,更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的安危。
    恒连也不推辞,正sè道:“末将遵命,但有差池,末将当自裁以谢天下!”
    此刻已经到了立政殿的武懿宗大概怎么都不会想到,就因为一个习惯xìng的猖狂举动,居然为他召来了这么大的祸患,不过相信就算是再给他一万次机会,这个生xìng骄狂的小人,估计还会如此,一朝得志便猖狂,这就是一个小人的本xìng。

第五章
 正文 第五章    
    且说武懿宗达到立政殿之时,武京娘也刚好从麟德殿归来,李承乾这两rì的jīng神渐旺,武京娘的心情也是大好,只是那一rì天草四郎在立政殿所说的每一句话,始终都在她的心头环绕,让她寝食难安。
    当然还有武媚娘说得那番话,更是让武京娘的心中徘徊不定,有的时候,她也真的很想幡然醒悟,回头是岸,可是已经在胸腔内燃烧起来的野心却始终在排斥她作出那样的决定,更是让她心烦意乱。
    “武懿宗怎的来了!?”
    武京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眉头也不禁紧皱了起来,对娘家的几个侄子,她是十分反感的,每一次面对他们的时候,武京娘都会不禁想起年少之时,在应国公府所遭受的磨难,已经他们母女三人被赶出府门之时的那份无助,和武元庆兄弟几人猖狂的笑容。
    对武三思,武承嗣等人,武京娘都充满了厌烦,更何况是身材短小,面目丑陋的武懿宗,武京娘虽然没有视人之明,但是这个武懿宗她还是看的很准的,xìng情骄狂,目中无人,行事放。荡,自打被她召来长安,授以重任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弹劾过他,就连那些投在武京娘门下的朝臣,对武懿宗这个人都没有好印象。
    要不是自己娘家实在是人丁不盛的话,武京娘怎么也不会将这个远房侄子也召来长安凑数。
    立政殿的女官chūn娘见武京娘神sè不郁,也帮腔道:“武大人说是有机密事要见娘娘,奴婢已经对他说了,娘娘准备安歇,可是武大人却不听,说什么都要进来。还将车马都赶到了殿外。”
    chūn娘不着痕迹的在武京娘的面前告了武懿宗一小状,对武懿宗,chūn娘同样充满了厌恶,每次武懿宗来,她都感觉自己好像被恶狼盯上了一样,那**裸的,几乎不加掩饰的目光,让她浑身上下都觉得不自在。
    果然,武京娘闻言,脸sè更加yīn沉了,道:“岂有此理!难道他以为这大明宫是他家的不成,去告诉他,让他今早回去,本宫累了,不想见他!”
    武京娘原本听chūn娘说武懿宗深夜来访就已经有些恼了,再听到武懿宗居然将车马都赶到了立政殿前,心中更是恼怒,要知道,就算是她这个皇后,要是没有大事的话,在皇宫之中都不能随意动用凤舆,武懿宗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太子千牛卫统领,位列从三品,轶比两千石的小官,居然敢在大明宫内纵马乘车,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要是被人抓住把柄不放,到时候武懿宗要倒霉,就连武京娘都有可能因为外戚犯法,受到牵连,虽然不可能被治罪,但是朝野之中的责难,肯定是少不了的。
    如今武京娘最要紧的就是收买人心,最担心的就是在这个时候,横生枝节,武懿宗这个混蛋不但不为他分忧,居然还给他捣乱,让她岂能不怒。
    chūn娘闻言,心中顿时一阵欢喜,武京娘越是讨厌武懿宗,她就越高兴,自打武懿宗到了长安,第一次见着之后,她每天都在担心,生怕武懿宗有一天会向武京娘讨要自己,要是让自己嫁给那么一个男人做小的话,她宁愿即刻便死了。
    “等等!”
    chūn娘刚一转身,却又被武京娘给叫住了,如今毕竟是个多事之秋,武懿宗掌管着太子千牛卫这等重要的职位,一旦有事的话,可是武京娘的一大臂助。
    “你将他带进来吧!”
    chūn娘心下一沉,只得依从,除了殿门,对着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武懿宗,道:“娘娘懿旨,宣武将军入内相见!”
    武懿宗闻言,也不应诏,绕过chūn娘就往里面走,那行sè匆匆的模样,让chūn娘都是迷惑不解,以往武懿宗每次过来,都免不了要占些便宜,可是今天却好像根本就没看见她一样。
    武懿宗进了大殿,连忙大礼参拜:“侄儿见过姑母,深夜来访,还望姑母恕罪!”
    武京娘yīn沉着一张脸,摆了摆手道:“平身吧!chūn娘!你们全都下去,没有本宫的懿旨,谁都不能靠近大殿!”
    chūn娘自然也不想在这里待着,每次看到武懿宗她都会浑身不自在,连忙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武京娘等到所有人都出去之后,才寒着脸道:“武懿宗!本宫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你等身为外戚,当慎言慎行,不可招惹事端,可是你居然敢在大明宫内纵马驰骋,是何道理!”
    武三思,武承嗣,武攸绪,武懿宗等人被武京娘招进长安之后,武京娘就曾多番叮嘱,让他们夹着尾巴做人,万万不可仗着她的权势胡作非为,可是这几兄弟却全然不曾理会,一个个都是张扬跋扈,惹是生非,让武京娘也是头疼不已。
    武懿宗也没想到武京娘今天会发这么大的脾气,以往他也不是没在皇宫之中有过这样的行为,不过那个时候武京娘最多也就是叮嘱一番,却不曾有过今天这样当面呵斥的言行。
    武京娘一想到武家兄弟自打到了长安之后,给自己惹下的麻烦,心头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接着又道:“如今天sè已黑,你虽然是本宫的侄子,可终须男女有别,难道你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吗?”
    武懿宗虽然心中不以为然,可是嘴上却是连连应诺,毕竟他们的权势富贵都来自于武京娘:“姑母教训的是,侄儿以后自当注意言行。”
    武京娘见武懿宗连声认错,心情也稍稍好了些,道:“好了!今rì你来见本宫,究竟有何大事?”
    武懿宗道:“姑母!确实有大事发生,侄儿不敢自专,且内心实在惊惧,这才不得已深夜来见姑母!”
    武京娘见武懿宗说得郑重,心中也不禁一阵狂跳,道:“究竟是何事?”
    武懿宗低着头,道:“今rì武三思请侄儿过府饮宴,说起那件大事,居然~~~~~~居然要侄儿到时候兵发于内,趁机控制住圣上!”
    这件事此前天草四郎已经对武京娘说过了,她虽然心中不愿,可是却也不觉得惊讶,道:“他如此说,你是如何回答的!?”
    武懿宗道:“姑母!若是仅仅如此,还则罢了,为了姑母的大业,侄儿就算是担上了威逼君主的恶名,侄儿也就认了,可是那武三思居然大逆不道,让侄儿趁机结过了圣上的xìng命,侄儿~~~~~~~~~”
    “什么?”武京娘都不等武懿宗把话说完,登时就站了起来,心中更是又惊又怒,道,“武三思怎敢如此大逆不道!”
    武懿宗见武京娘恼怒,心中顿时一喜,暗道自己猜测的果然不错,武京娘这个女人虽然有野心,但是终究还是个女人,都有心软的一面,让她揽权,她做得出来,但是让她谋害自己的丈夫,武京娘是说什么都不肯的。
    武懿宗心中也在暗暗的庆幸,幸好他今rì到了武京娘的面前出首,要不然的话,他如果当真信了,时候武京娘肯定饶不了他。
    武懿宗赶紧拜服于地,泣道:“侄儿也是如此作想,如何敢做那大逆不道之事,可是武三思那里逼迫甚急,侄儿无可奈何之下,也只得求助于姑母。”
    武京娘好半天才平息了心中的怒气,看着武懿宗道:“你做的很好!很好!这件事你且不要声张,一切自有本宫做主,武三思那里,你且假意应承下来,等这件事了,本宫自然不会亏待与你!”
    武懿宗闻言心中大喜,暗道这次的宝算是押对了,连声道:“侄儿遵命,侄儿一定唯姑母马首是瞻!”
    武京娘一脸疲惫的摆了摆手,示意武懿宗退下,突然之间,她感觉到了阵阵疲惫,很明显这件事如今已经超出了她的控制,无论是天草四郎,还是武三思都已经生出了别样的心思,一旦这件事乱了起来,到时候,不单单是李承乾,恐怕就连她都要成为别人的垫脚石了。
    弑君这么大的事情,武三思居然都敢不和自己商量,还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出来的。
    武京娘知道此刻才重新审视起了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她确实掌控了极大的权利,甚至朝中一些趋炎附势者还称呼她为天后。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天后的称号可是属于武京娘的胞姐武媚娘的,历史上的显庆五年,唐高宗李治因为风疾发作,让武则天处理朝政。然而也让武则天和唐高宗出现了裂痕,也导致了武则天差一点被废。
    麟德元年,唐高宗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墨迹未干时,武则天从天而降,找他谈话了,而且谈得推心置腹。她说,您是个好皇帝,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您有一个弱点,就是耳软心活,容易拿不定主意,听别人撺掇。您哪里是真的想废掉我呀,但是上官仪在您耳边一调唆,您就把握不住了,差一点就把我废掉。这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您会造成多大的失误啊。为了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以后我陪着您一块上朝,大臣无论是对你进忠言还是进谗言,我都帮您分析分析,这样您就不会鲁莽行事了。
    于是,武则天向唐高宗建议让她和高宗一块上朝,临朝听政,唐高宗此刻心里充满了悔恨和不安,正不知怎么向老婆大人赔罪呢。再说,唐高宗xìng格软弱,武则天这些年在他心里已经牢牢地树立起了妻子、参谋加姐姐的地位,唐高宗觉得很难再拒绝她的任何要求,就同意了武后的建议。
    于是就有了高宗朝皇帝和皇后一起临朝的场面,合称二圣,使她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增长了。从此武则天在群臣面前树立了和唐高宗并尊的地位。
    这真是武则天一生中光彩夺目的一笔。垂帘听政在中国古代并不罕见,但是一位年富力强的皇帝竟然允许皇后垂帘听政,这可是非同一般。不过唐高宗这样做倒是有例可循的。
    首先,早在永徽六年废后之战白热化的阶段,武后就曾在高宗的默许下偷听他和元老大臣的交谈。当时褚遂良以辞官要挟唐高宗,君臣之间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武则天不就在帘子后面发出一声断喝:“何不扑杀此獠”吗!如今只是把这种临时xìng的行为常规化和制度化了。
    另外,从北朝以来,受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家庭主妇的地位空前高涨,常常是内外兼顾。
    隋文帝时期,每次上朝,独孤皇后必定同辇相随,令宦官侍立于文帝身旁,大事小情,随时传报。文帝退朝,皇后再车驾同返,当时就有二圣之称。所以高宗能够答应武则天临朝,也是受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气影响。
    据《资治通鉴》记载: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从此以后,朝廷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武则天的掌握之中却是事实。
    唐代人管皇帝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