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宋-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回宋国。

“我愿加入商会,但不知商会的规则是什么?”在沉默了一阵后,王蒲第一个举手表态,他倒不是担心商引,而是担心刚刚找到的发财之路是否会被堵上。

蒲寿庚听出他也是泉州口音,便赞许地点点头道:“商会的规则大部分和宋国是一样的,但还有一些别的好处,比如可以在《齐鲁每日密闻》的精品区给诸位的店免费做一次广告,又比如谁想投资办工场的话,不仅土地的价格可以优惠,以前交掉的商税还可以退回来。”

“退税?”众人面面相视,自古以来还没有听说过交给官府的税还能退回来,心中惊讶之极,七嘴八舌,这会场里顿时成了一锅沸腾的粥。

蒲寿庚厉声喝道:“安静!安静!”他的威严使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这并非是商会会员特有的优惠,李总管说,这是即将出台的〈新税律〉中的规定,将来贸易的商税和工场的所得税税率都将慢慢提高,但如果用赚来的利润再投资,交掉的税还可以退回来。”

他见众人表情各异,或惊喜、或懊恼、或茫然,心中不由一阵冷笑,他其实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如果不投资的话,赚的钱早晚会被高税率课得精光。”

蒲寿庚心里一阵赞叹,再投资是工商业发展的精髓,这部税法真不知是如何想出来的,真这样实施的话,不出五年,山东的工商繁荣将比肩于宋国。

“各位,我再给大家一个忠告,趁莱州港的土地现在还便宜,大家多买一点存在手上吧!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卷五 山东(下) 第二十三章 织布工场(上)
(更新时间:2007…7…12 8:15:00  本章字数:3221)

中秋就早过了,清晨的叶子上已经可以看见白霜,天一日凉似一日,但山东的工商氛围却俨如炎夏,开店、办厂、办商报、办工学,号召百姓洗脚上田、走进工厂,发财的美梦以不同的形式在每一个人的头脑里演绎。而引发这场工商热潮的,除了报纸的宣传,其次就是〈新税律〉的颁布,犹如一只巨型震天雷,在山东的工商界中猛烈爆炸。
‘投资!投资!再投资!’已经无路可走,要么把大部分赚的钱交给官府,用余下的钱养老度日;要么就横下一条心,不断的扩大产业规模。

而且,盐铁监对偷税的严厉处罚,也断绝了商人的最后一丝侥幸。

与此同时,各项配套措施也一一出台:行会、技术保护、民爵、产业限制等等,比如在民爵令中就规定:连续两年再投资,且累计再投资额达万贯以上,授羽骑尉一爵,见官不拜,上堂有座。

又比如产业限制令中就清楚写明:除了军工和矿山外,都允许私人资本介入。

历史上南宋的工业异常发达,万人甚至十几万的大工厂屡见不鲜,庞大的人口,为工商业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血液。

但山东却人口稀薄,早在几年前李思业就意识到这个潜在的危机,北攻辽东,换取淮北四州,搭建宋国劳力北上的桥梁,授田、分地、赈济、免税,所有的一切措施都只为获取他眼中最宝贵的资源:人。

尽管如此,人口补充还是跟不上山东发展的需求,俨如横在江中的巨石,使河道变窄、流水不畅,继而,水又选择了低处,形成奔腾咆哮的急流,这水去之处便是待遇优厚的官办工场。

于是,处于分流另一端的私营业主,开始面临生死选择,实力雄厚的可以用更优于官府的待遇吸引工人;而更多的中小工场为了生存,要么招募黑工,走私奴隶、私用童工。要么放弃劳力密集型的产业,或办物流、办餐饮,或办学、办报,走上了服务型产业道路。

这一年的秋天,又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振奋有人茫然。这一年是宋端平三年,金天兴五年,也是山东的发展元年。

......

清晨,李思业从演武堂返回,路上飘浮着薄薄的白色雾纱,仿佛是在仙境里穿行,战马沿着一条小河在柳林中疾驰,雪影神骏,早将一众亲兵甩远。

前方有一岔路,笑语声远至,一辆圆蓬马车横驰而来,卷起大团黄尘,车把式回头说笑,显然没有注意侧面的奔马,李思业微勒缰绳,雪影长嘶一声,缓步徐行,让过马车。

马车从他身边掠过,车帘在空中飞扬,十几个村妇笑吟吟地望着他,每人都带有一个粗布的大包裹,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希望,在欢声笑语中,马车转个弯,很快便不见了踪影。

李思业纵马上了小桥,见那马车又转回了直路,道路的前方,隐隐可以看见一角灰白色的建筑,

似乎是一栋新修的厂房。

片刻,刘整率先赶到,紧接着,二百多亲卫陆续出现,马蹄轰鸣,竟将河中的小鱼惊得四处乱窜,在河面上划出一道道水纹。

“大将军的马果然是神驹”刘整上前抚摩雪影的头羡慕道:“我若能有此马,定当驰俜沙场,为大将军打下千里江山。”

“你打下万里江山也没有用!”李思业笑骂道:“老子这匹马,你们这帮家伙个个都想打它的主意。”又敲了一下他的头笑道:“你那点花花肠子还想瞒过我,想回军队就明说,七绕八拐的,你不累我倒乏了。”

李思业如何不知道这刘整是历史上改变宋蒙战局的关键人物,只是他现在还年轻,和那余阶一样,须在未成名前把他们的心收服。

低头想想便笑道:“也罢!先给你透露一点点,等宋国新买的战船到了,我让你做水军都督,如何?满意了吧!”

刘整大喜,那水军都督可是中郎将,他是连升二级啊!跳下马,俯身跪拜道:“末将感谢大将军破格提拔!”

“起来!什么时候也变得腿软了,离任命还早呢!你现在给我当好差才是最要紧的。”

刘整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翻身上马,他见李思业心情颇好,便岔开话题笑问道:“跑得正畅快,大将军怎么停了下来?”

一句话提醒了李思业,马鞭一指远方问道:“你可知道那是什么工场?”

刘整站在马上眺望片刻,迟疑道:“我听说工部司在这附近新建了一座织布工场,莫非就是它?”

“大将军,那确实是新建的织布工场。”一名长着娃娃脸的亲兵探身笑道:“我妹妹就在里面做工,里面有三千多女工。”

李思业暗暗忖道:“原来这便是我要求新增的织布厂,王文统好快的手脚。”他见众亲兵眼中流露出向往的神色,便笑笑道:“走!随我瞧瞧去。”

众人大喜,大呼小叫拨转马头,随李思业向纺织工场奔驰而去,个个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工场为官办性质,占地极大,约三百多亩,共分为厂区和生活区两部分,由一条极宽阔的道路连接,路两旁种满了树木花卉,只是树木尚小,显不出什么绿色,生活区有几十排住宅,可住数千人,现主要住有一些无家可归或家在外地的女子,整个工场被高大坚固的围墙包围,有一队士兵专门看守,戒备极为森严。

领兵的队正见是李思业亲来,吓得连忙上前跪倒参拜:“卑职叩见大将军!”

“罢了!你先起来。”李思业见大门紧闭,只留一小门供人进出,又问道:“这进工场的规矩是什么?”

那队正望了望李思业身后大群亲兵,为难道:“里面都是女子,按规定一次只能进五名男子,但大将军身份特殊,属下可以百工堂学生的标准,但最多也只能二十人进去。”

李思业点点头道:“你能坚持原则,这甚好!”又回头对刘整道:“挑十八人随我进去,其他原地等候。”

也不管亲兵们苦脸,抬脚便迈进了大门,见里面十余丈处还有一圈低矮的的围墙,想必是先修的,后觉得不安全,才又修了一道高墙。

刘整初见第一道高墙,便觉得浪费,不料里面还有一墙,再也忍不住道:“这两道墙就得花掉几万贯钱,还有房子、机器、工人吃住、士兵开支,这织布工场真的能赚钱吗?还有,这些女人不在家里守妇道,跑出来做什么?”

李思业瞥了他一眼,见他脸上愤然,便淡淡道:“现在自然不赚钱,但它能养活那些无家可归的可怜女子,不是件好事吗?”

又手指几个抱着棉纱小跑的健妇道:“你看那些妇人,一年前个个都是小脚,可能奔得这样快?我的放足令已经颁发一年多了,可依然有许多人家不肯执行,大户人家女子被人养着,倒也罢了,可这寻常人家里活路繁重,有田的,还须干农活,缠个小脚去挑水担粪,还有些寡妇,要养老养小,也缠个小脚,岂不是害人么?我建一些织布厂、纺丝厂让妇人也能挣钱养家,这白花花的银子到手,倒要让他们瞧瞧,究竟是银子好看还是小脚好看。”

原来李思业自坐稳山东后,便强令妇女不许缠足,山东归金国多年,受女真人影响,老百姓对缠足并不太重,只是后来宋人移民多了,对放足令产生了抵触,但李思业却将放足和授田挂钩,不放足者减半授田,这些宋人最重实际,眼看不放足便少了几亩好地,孰重孰轻,这笔帐还是算得过来,于是张三娘子放了,李四娘子也扯去了裹脚布,能多干点活不说,还可省下些布钱,给爷们打壶好酒,不料后来拿到了田,又开始反悔,缠足风再次回潮,屡禁不止。

李思业也知道百年积弊,不是一朝一令能改得了的,便想到若让女人出来干活挣钱,或许经济上的独立,更能够使女人的地位得到提高,男女平等暂时做不到,但缠足、守活寡这种戕害身心的旧弊却是可以逐渐改变的。

正想着,这织布厂的工场长已闻讯迎了出来,他双膝跪地道:“小民刘亚伯叩见大将军!”'手机电子书网 Http://。。' 

“你起来吧!我也是路过,顺便进来瞧瞧。”又上下打量他一眼,见他约六十出头,身材矮小,一双眼睛灵活有神,倒也显得精明能干,便笑道:“工场长原来也是做这一行的吗?”

刘亚伯急欠身答道:“小老儿原来在益都也拥有一间二百张织机的作坊,后被蒙古人一把火烧个干净,这次开办工场,王司马便请我来主持,只是小老儿能力不逮,这工场至今没有赚钱,惭愧啊!”

卷五 山东(下) 第二十四章 织布工场(中)
(更新时间:2007…7…13 8:03:00  本章字数:3172)

李思业微微一笑,转过几道门,便进了工场间,一推门,就闻机杼声‘劈啪!劈啪!’传来,如炒豆一般密集,只见数百张织布机整齐地摆成十列,每张织布机前坐有一名女子,全神贯注地盯着织机,又有一百多人来回奔跑,递物拿料,负责打下手,所有的人都穿着白色紧身短衣,头发扎起,动作清爽敏捷。
刘亚伯大声介绍道:“这里是织机工场,有织机五百张,旁边有还三间工场,都是纺纱,织机倒是很先进,就是纺纱速度跟不上,三四个人纺出的纱还不够一台织机用,有时还要到外面去收购棉纱。”

李思业突然觉得心里有一件极重要的事,似乎和这纺纱技术有关,可偏偏又想不起是何事,他站在那里思索半天,却不得要领,只得摇摇头,又问道:“她们每月能挣多少钱?”

“最多的能挣到十贯鲁交,少的也有五贯,这是官府定的,这在山东可是相当高的工钱,和矿上的大工差不多了。”刘亚伯语气中甚是无奈,似乎工场不赚钱就是因为工钱太高的缘故,恨恨道:“我知道宋国平江府有一家同样规模的工场,所用的都是男人,工钱最高的才每月八贯,那可是会子,市价只相当四贯鲁交,而且已经不错了。”

“那你从前的作坊给多少工钱?”

刘亚伯老脸一红,讪讪说不出话来,他以前的作坊剥削工人极为残酷,最多时每月也不过二贯金国交子,还要扣伙食费。

李思业冷笑道:“为了多赚钱,只会压榨工人,却不想办法提高技术,提高产量,这样的工场在宋国或许行,在我的山东却休想!”

“那也要多劳多得才行”一阵爽朗的笑声从李思业身后传来。

蓦然回身,却见身后站着一人,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却是百工堂的学正李治,不远处站了十几个学生,身着百工堂的黑色校服,脸上稚气未消,目光清澈,正挤在一起,偷眼打量这个山东之主。

李思业哑然笑道:“李学正怎么亲自带队见习?”

李治不答,先躬身施礼道:“属下冒昧,请总管大人见谅!”又回头招呼学生:“你们不是早就想见李总管的吗?现在怎么都变成鸡胆子了,还不快过来见礼。”十几个学生推推拉拉好一阵,才一个个满面通红上来依次行礼,却都呐呐说不出一句话。

李思业见他们害羞,便对李治笑道:“别吓着孩子们了,且让他们去吧!”

“你们先去把坏的织布机修好,再按课上布置的功课见习!”

待学生都跑远后,李治方回头笑道:“三百六十行,隔行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