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公大人等等我-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覃小贝微笑不语,脸上一副“我刚才说了,我不与你辩,虽然你有一万句道理,但是真理还是在我手中”的表情。
“王公子说得对。”这次果果和虎头一致赞同王子默,自古圣人都这样说,而且身边确实也这样,怎么能说清官也是问题制造者呢,还是一种什么什么……幻象。
只有骑在前面的南山皓,虽然没有回头,却难得参与进来表了个态:“小贝说得在理,但是还不切。”
“切切地说法是什么呢,师傅?”
“人,人本身便是所有问题的本身。”南山皓头也不回地说。
厉害!宗教虽然对社会制度推进无益,也解决不了绝大多数人的实际苦痛,但是话却说得极其漂亮,而且提供的都是现实之外的终极解决方案。
覃小贝服了师傅。
现在大家都走得比较悠闲,有景看景,有典看典,说说笑笑,吃吃喝喝,好不美哉,行了二日才离了安徽进入河南境内的商丘。
商丘乃是商朝的发源地,“商人”一词便源于此,因为商人常用牛车拉物与外部落进行交易,商人遂成了买卖人的代称。商丘城古迹众多,覃小贝特别游了代父从军的木兰祠,王子默提议游了发明造字的仓颉墓。南山皓呢,对杜康街最为流连,真真假假的正宗杜主康酒喝了五六坛。覃小贝问比之“九酿春酒”如何?南山皓春花秋月各有所长,如能左右列之是为最佳。
在商丘盘恒了整整二日,五人才离去继续北行,下一站到达杞县。杞县曾有人杞人忧天,几人就天到底是什么样子,星星月亮又是怎么回事,热热闹闹讨论一番。遗憾的是,覃小贝以广义相对论视野对宇宙所做的解释,大家皆认其不知所云;退而以牛顿、开普勒的观点再做简要说明,还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同。
“什么?月球上面都是光秃秃的石头?郡主你就别编故事糊弄果果了。谁不知道,嫦娥就住在月亮上,月亮上还有广寒宫,玉兔和吴刚,热闹的很呢。”果果觉得郡主谈身边事还行,一扯到天文地理,就一塌糊涂可笑的不行。
王子默和南山皓也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她。
覃小贝停止纵论,想起一个故事,大禹治水曾经路过一个裸人国,这个国家的人全部都不穿衣服。大禹怎么办呢?“裸体而入,穿衣而出”,随众随俗而已。否则,会被大家认为是疯子的。从此以后,在所有涉及自然科学的领域里,覃小贝都小心地不把二十一世纪的知识带过来。有什么好卖弄的,不过多经历一个世纪而已。
杞县还有一处蔡文姬墓,王子默以为覃小贝一定会过去,因为一路上所有的女性豪杰古迹她都没有放过。不料覃小贝却说:“文姬虽然多才,但《胡笳十八拍》实在是悲怆入骨,不看也罢。”
从杞县出来,再往西北一百多里便是“七朝古都”开封,大家憋足了劲要在开封好好吃喝玩乐一番,反正时间足够,陆上骑马无论如何也比运河船队行进快上至少一倍。
覃小贝忽然想起丐帮总舵就是开封,对王子默笑着说:“说不一定还能在城中见到左大哥呢。”
山寨卷 19 四袋弟子

19 四袋弟子

开封历史极其悠久,春秋早期郑庄公即在此构筑城邑,取名启封(汉初因避文帝刘启讳,改为开封)。从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等王朝均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成就七朝古都。
决定了不招惹官府,五人上午进城先寻了一家洁净豪华的大客栈住下。考虑到安全方便,单独包下了一栋独立二层小楼,南山皓安排覃小贝、王子默、果果、虎头分住楼上四间,自己则在一楼住下。
旅店安排妥当已近午时,五人遛出来,一边游一边看,一边向客栈小二推荐的城内最负盛名的汴梁春酒楼行去。
百年承平岁月,带来开封繁华再现。热闹中收,屋宇楼台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临街而立。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也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百业千行,无一不有。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前面一个空地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覃小贝他们还没有靠近,就听见里面传出粗壮宏亮的嗓音“嘿,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才是真把式,各位父老乡亲、老少爷们,全都把眼睛睁大了,真功夫的好戏马上就要上场了……”
覃小贝和王子默相视一笑,。大家都想起来在淮阴街头卖膏药的姓牛汉子和黑子,开封街头这位又有什么新鲜的表演呢。由虎头开路,几人走到里圈,看见从场地中央一几个木笼子里“扑扑”的飞出来七八只鸽子,里面的壮汉大喝:“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老少爷们,把赏金铜钱举起来,小伙计就要舍命表演了……”
围观的人们有的磨不开面子,有。的忍不住好奇,有的觉得好玩,纷纷从口袋中摸出一枚二枚硬钱,或者一张纸币,用手高高地举起来。空中盘旋的鸽子,好象认得大小一般,先朝举纸币的手掌俯冲下去,小嘴一啄便将纸币叼在口中,空中划一个圈飞到壮汉身旁,张嘴将口叼纸币丢下汉子手中的大簸箕里,返身再去叼他人纸币,待纸币叼完,再一枚一枚将举着的铜钱叼光。七八只鸽子来往飞奔,一柱香时间,在人们的惊奇欢笑中,汉子手中的簸箕里已堆起了一层钱币,覃小贝粗粗估了一下,已然过了百文。(注:明代以银锭作为主要货币,铜钱为铺币,纸币则作为经商流通的凭证。太祖朱元璋时的纸币“大明宝钞”共发行六种面额,从十文到一贯,一贯即一千文,等同白银一两,四贯等同黄金一两。朱元璋还规定后代子孙不管在位时间长短,只能使用一个年号,只能铸造一种铜币,每个铜钱标准皆重一钱,价值一文,是谓“制钱”。)
覃小贝觉得好玩,有意想逗一。下,从果果身上拿出一块四五两重的碎银,举在手上冲扑飞的鸽子晃了晃。看见闪亮的银子,不光鸽子,连果果的眼睛都亮了,只是半斤重的碎银如小孩半个拳头大小,鸽子的小嘴就是张破了叼不起来,只能咕咕叫着围着覃小贝高举的手臂望银兴叹。
覃小贝正举着银子得意的偷偷乐呢,那场中汉子。手一抬,不知从哪个箱子里飞出一只花绿绿的大嘴金刚鹦鹉,“呱呱”叫着不等覃小贝后悔缩手,一个急急俯冲一口衔着银子便走,含着银子飞到半空还不忘回首道一声:“谢谢赏银!”留下满扬的嘲笑飞到汉子的手上。丫的,衔了银子还能说话,嘴他**的真大。那汉子收了银子拱手再次答谢。
江湖真是藏龙卧虎,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家做。不到的,赚钱各有各的道儿。
覃小贝被嘲笑着讪讪退出来,金刚鹦鹉所衔走。的,够大家中午吃一桌好酒食了。
“天天算计别人,今天被八哥算计了吧?”
“错了!八哥是八。哥,鹦鹉是鹦鹉,一个是雀形目,一个是鹦形目。”
“什么目?你又说天书了。”
“呵呵,他们的区别,就象你和波斯人的区别。你自己想去吧。”
汴梁春到了,拨在五层砖石木楼,雕梁画栋,气势巍峨。门口齐刷刷立着四个小二,个个青衣斜布帽,精神饱满,目光闪亮,望见覃小贝一行前来,远远便高声招呼。
汴梁春门前数丈外,墙边靠着一个中年乞丐,覃小贝瞥一眼看见那个脏破灰衣上左右缝了中个口袋,算是丐帮的中下层领导,不由想起左云龙或许就要这里,禁不住停下脚步问了一声:“请问你是哪堂弟子?我向你打听帮中一个人。”
那丐帮四袋弟子虽然衣服破旧,散发着一股酸臭气,体格却很是结实,一点没有营养不良的样子,见人有问,抬头看了看覃小贝华贵的公子着装,面目凶狠,照前面地上狠狠地啐了一口,一口黄黄的浓痰差点吐到覃小贝锃亮的小皮靴上。
覃小贝出乎意料,被狠狠恶心了一下,掩鼻后退几步。一边王子默皱起眉头问:“你是哪堂弟子,忒也无礼。人家问你,不答也罢,如何这般恶心人?”
四袋弟子双手当胸插起,目光斜视,既嚣张又挑衅道:“你们这帮富人,非年非节平日就能上酒楼吃饭,你们已经有那么多钱,再多一些恶心算什么?”
他**的这算什么回答和理由,又什么逻辑。王子默涵养再好,也有些恼了,清秀白净的面容一下沉了下来。只是顾忌到大哥左云龙的面子,却没有动手给他教训。
那壮壮的四袋弟子见王子默沉面不语,以为是怕了自己,穿鞋的怕光脚的,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咱丐帮弟子怕过谁呀,何况在咱自家门口,覃小贝、王子默的口音,一张嘴就知道是一千里以外,不就是有两臭钱的生意人么。于是仿佛要展现口才一样,继续得意洋洋地说道:“你既然问起丐帮,那按我们丐帮的规矩,吐你就是喜欢你!你身上挨的痰越多,说明你越招人待见!要是吐到你的身上脸上,说明更喜欢的紧!”说着,清了清嗓子,作势还想再吐。
后面的南山皓先重重咳了一声,张口吐出一口浓痰,又急又劲,直直正正射入那四袋弟子的半张的口中,连同他自己刚酝酿的半口痰一同被压回喉咙里,噎得他捂着脖子转着身翻白眼。
“那就让老夫好好喜欢你一下。”南山皓说完,面无表情地从他面前过去。
覃小贝恶心地要吐,再不想看,急步进了酒楼。
“师傅啊,你那一招叫什么名字,还要不要让我们吃饭?”
“那一招,叫爱得就是你。”南山皓黑色幽默一把。
大门外,缓过气来的四袋弟子跺着脚冲着门里骂:“白胡子老头,你们五个,我全记住了,你们等着,有种就别忙着走!”
覃小贝他们是不忙着走,直接上了最高层的五楼,挑了个宽畅明亮大桌坐下,早有两小二沏茶递毛巾,摆放碟碗勺筷,另有小二递上三个竹简菜单,请坐在上座位置的覃小贝、南山皓、王子默点菜。
南山皓看也没看菜单,覃小贝也把菜单丢下直接对小二说:“名菜、招牌菜、特色菜,十道八道尽管端上都可。”小二点头微笑下去。
须臾时间,四个小二先摆上了八冷碟、四调味,瞥一眼无非是芸豆、云耳、鸭舌、豆腐冷拼之类。紧接着,又四个小二端上头四道主菜。头一道摆在桌上,一盘细条肉卷,色白如雪,旁边另有一碟暗红沾酱。
覃小贝侧脸问小二:“此菜何名,有何说法?如不是名菜、招牌菜和特色菜,打回重做。”
小二俯身恭敬回道:“此菜名为金牌鳜鱼,享誉流传了近五百年。相传北宋开国宰相赵普,一日于风和日丽汴河边上钓得一尾3斤多重的鳜鱼,邀请同僚到府上饮洒,特别对家厨说,‘把这尾鳜鱼精心做了,但不许与以前的做法相同。’厨听听罢为难,因为他在赵府事厨二十多年,手艺基本用完,哪道菜式赵普没有尝过呢?情急之下,将鳜鱼乱刀剁成泥,卷卷上笼蒸好,用汴粱特有的西瓜酱做蘸汁。众人吃后交口称赞,赵普即奖给家厨一枚金牌,遂有此菜金牌鳜鱼。”
小二一口气流利说完,众人口中已然生津,覃小贝先给师傅挟了一块,然后与大伙每人一条沾上酱汁,送入口中,清香鲜嫩,入口即融,果然美味非凡。
第二道主菜摆到桌上,是一碗带汤方块大肉。小二一边报菜名:“清汤东坡肉。”
王子默抬头说:“不对,东城肉哪里没有,都是慢火煨干的,哪里来这么多汤水?”
小二不慌不忙道:“这位公子一看即知是美食行家,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东坡肉有两种做法,一各是湖北黄州做法,即公子所讲以慢火焖烧而成,一种是便是咱这开封清汤做法,是东坡先生在汴京与诗文好友聚餐时创制,东坡先生喜食竹笋,称其为‘玉版和尚’,一日聚会中他信笔写道:‘无竹令人肥,无肉使人瘦,不肥又不瘦,竹笋加猪肉’。于是以竹笋、猪肉加清汤烧制而成,一直流传至今。”
大家每人挟起一块,确实醇鲜利口,肥而不腻,十分解馋过瘾。
第三道菜一端上来覃小贝便叫:“这不就是炒玉米么,这样的粗菜哪里没有,有什么稀罕处?”
小二微微一笑,作为“汴梁春”的金牌司仪,从看到这一行五人进楼开始,便主动从台后坐椅站起来紧站在他们后面,直觉告诉他:这一老四少,第一,多金;第二,有挑头。伺侯好了赏金多多,伺侯不如意有脸色看,于是亲自出马,跟到五楼招待。果然每一道客人都抛出了一个问题,但这难不倒他,因为汴梁春的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