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枉生录-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蛋桑贤纷印鞘裁匆馑迹俊
纪昀从容叩首谢罪:“臣有罪!不当故作谑语,不过古人说‘万寿无疆之为老,顶天立地之为头,父天母地之为子’。皇上万人之上,可当此三字。”
乾隆知道他胡说八道,但是又喜欢他这捷才,大笑了一番道:“就会胡说,唐突古人!起来吧。”问了一会儿修书的事,见殿里其他人还跪着,他心情大好,指着奕霄道:“你们堂官糊弄着你帮他欺君,你也听他的!起来吧!”
奕霄这才松了一口气,自然也不敢起身,只是从跪伏变成了长跽,口称“死罪”。乾隆又听他的声音,大约是十五六岁男孩子刚刚过了变声期的时候,故作老成,而实际稚气未脱,不由注目去看,入目先是一双眼睛,眼皮垂着,眼线很长,上眼睑一道浅浅的褶子,衬着长入鬓角的剑眉、挺拔俊秀的鼻子和一张红润的嘴,看着竟有些面善。他不由指着奕霄问道:“你是什么人?”
奕霄心又提到了半空,磕头回禀道:“臣名字叫博奕霄,是一名举人,考在内阁中书,现在武英殿协助修书。”
乾隆怔了一会儿,道:“怎么看着眼熟?”
奕霄忙道:“皇上圣明!乾隆三十年皇上南巡到杭州时,臣曾作为杭州读书的童子面君。”他对礼仪还不是最熟练,忍不住抬眼睛偷偷瞥了一眼高高在座的皇帝,又旋即把眼睑垂了下去。
那瞬间,眸子里的光泽和神采如同一道星光般闪过。乾隆心里一阵恍惚,五年前那次南巡,是以不快而终的,因为一直逃避去想,所以对南巡中所见之人、所历之事一概模糊;何况就算是五年前见过区区一面,那时一个十岁的稚童,今日还能留存多深的印象?可他那眉眼、那神情、那似曾相识的感觉,绝不可能只是五年前一瞥而过就能深藏在心的。
乾隆回到养心殿,摒去众人之后,终于回头问马国用:“你看今日武英殿那个少年中书……”
话虽说的是半截,马国用哪有不懂他心思的!可是皇帝心中某处是个禁区,从不许人触碰,他再通圣意,也不敢乱触雷池,也只好话说半截,糊弄糊弄:“是……奴才也瞧着有些眼熟,果然是好俊秀的小倌。”乾隆横了他一眼,气哼哼不说话,马国用亦不敢搭腔。乾隆一个人呆呆地怔了半晌,才说:“你着人去打听打听,他的家境、生平、科名等等,都要。完事后回来报朕。”
*******************************************************************************
奕霄才刚刚舒了一口气,第二天下午内廷又传来消息,乾隆竟要亲自召见他。
奕霄心一下子被拎到嗓子眼,求助地望着纪昀说:“大人,我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皇上要拿我问罪?”
纪昀也不大明白乾隆为何巴巴地召见一个才八品的内阁中书,但见这个半大孩子紧张万分的样子,只好出语安慰:“若是要拿你问罪,何必圣躬召见?直接发落到部里责成处罚便是!你放宽心,说不定是好事。面见皇上应对时,落落大方便是。”
奕霄忐忑地点点头,跟着内廷的太监到养心殿。随侍他的那名太监姓高,奕霄带些刻意地巴结他:“高公公,我心里头紧张,你可知皇上为什么事召见我?”那太监眼睛一翻,轻蔑地笑道:“博大人,你不知道皇上最恨内言出、外言入么?你向我打探,我回报你消息,你我是都不想活了么?”
奕霄给他说得脸都红了,讪讪然不再言语。到了养心门口,马国用居然迎候在外,对那太监道:“高云从,皇上说人一来你就送他进去。小心些伺候。”
高云从一下子换了副面孔,谄笑道:“奴才知道,总管只管放心!”
乾隆此刻正在三希堂欣赏法帖,高云从把奕霄带到那间窄窄的屋子前,在帘子外头回禀了,得到里头“嗯”的一声,便帮着把缂丝帘子揭开,奕霄低着头进门,犹豫了一下,拍下马蹄袖,不娴熟地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乾隆手中拿着一卷字帖,眼睛却一直看着这个少年,莫名地有一种淡淡的舒心和亲爱,见他终于行完礼,上前两步跪在地上等候自己的问话,便抬起下巴指指地上的跪垫:“这里软和些,小孩子家不要贪凉,将来膝盖骨会疼。”
这样亲切如父辈般的嘱咐,让奕霄心头突然一热,喉头都有些哽咽,想着五年前在杭州的行宫,乾隆在召见“神童”的最后,一把把自己抱起来放在膝上,自己当时紧张,只觉得身后托着自己背脊的那条臂膀坚实而有力,自己却没有敢像躲在爹爹怀里一般把全身的重量靠上去……此刻,这种亲切的感觉重新涌上心头,奕霄低头应了声“是”,膝行几步,跪在柔软的羊毛跪垫上。
他感觉乾隆的目光一直在打量自己。自己却不敢抬头直视皇帝,只敢看着条炕上垂下来的那浅棕色兼丝葛布的四开襟袍子襟摆、腰际垂下来的明黄带子及各色荷包。俄而那衣襟动了动,上头人淡淡发话:“你今年是十五岁?”
“是。”
“祖籍直隶,但在浙江落地,杭州长大?”
奕霄怔了一下,仍是恭恭敬敬答道:“是。”乾隆却不依不饶继续问:“你父亲是州县里的幕僚,名叫——博英祥?”他说出这个名字,明显地顿了顿,目视着奕霄,觉得自己咽头梗阻,有一种既酸且苦的滋味弥漫在口腔中。
奕霄不料乾隆竟把自己的家事打听得如此清楚,他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会关心他这个小小八品中书的家人,不过犹豫了一会儿感觉自己失仪,要紧答道:“是。家父从小谆谆教导臣,为臣子者,当为君、为国,尽心竭力报效。”
乾隆并不要听他的套话,只依着自己的思路继续问:“家里还有什么人?你母亲身体好么?”
奕霄不敢怠慢,只好一一作答:“家里就是母亲和妹妹,还有一个义姊。我原本排行第二,不过哥哥很小就夭折了。母亲,在我离开的时候身子骨硬朗。”他还是个半大孩子,提到母亲竟有些想念,语速也降了下来,偷偷抬眼瞥了乾隆一下。乾隆的眼神异常温柔,似在看他,又不像,定定地半天才道:“真不容易啊!你写信,叫他们到京城来吧。”
奕霄不由抬起头,问:“皇上……他们……”说了一半,觉得自己语无伦次亦是失仪,抬头直视亦是失仪,不遵圣命亦是失仪,一下子急得脑袋上出汗,结结巴巴不知说什么才好,条炕上那浅棕色的衣襟垂了下来,少顷见一双青缎的鞋子踏在紫檀雕花的脚踏上,脚步声“橐橐”而至,在奕霄的面前停了下来。一方手绢递在奕霄的脸前,手绢是香色,锁着狗牙边,一角是细金丝绣的一条小小金龙,上面散发出淡淡的龙涎香味。奕霄不敢去接,却见那方手绢又往自己脸前递了递,皇帝的声音异常柔和:“这里狭窄,朕这个年纪又不敢用太多冰块取凉,你都热得一头汗了。拿着擦一擦吧。”
奕霄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接过手绢,象征性地在额头上按了按,然后也不知是该把手帕还上去,还是放在哪里,尴尬地举着。乾隆笑了笑,说:“赏你了。拿着吧。”又提高了嗓音对外头道:“高云从,赐茶。”
高云从很快就进来,诧异地瞟了奕霄一眼,先为乾隆换了茶,接着又把一盏茶放在奕霄身边,然后自己退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接家书阖家归京

于敏中得到内廷偷偷传来的消息,心头不由有些乱:这样一个毫无凭恃的少年举子,怎么会突然得到皇帝的垂问关怀?且得知后来两人交谈中,奕霄这个毛头小子,竟然语涉山东自己弟弟的案子,毫不知道避忌,偏生乾隆这个素来重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竟然笑一笑就作罢了——这眼药一下,原本不过革职查问了事,别惹得皇帝彻查,送掉了国泰和于易简的小命!
不过他能在精明的乾隆眼皮子下面做到如今的位置,最不可缺的品质就是“戒急用忍”,于敏中并不急着向奕霄发难,只是调动自己的能耐,先护住了国泰和于易简两人。虽则钱沣会同刘墉、和献嗳范肆礁鋈巳肥涤锌骺涨负屠毡葡率舻淖锕〔淮笈⒅佳党饬饺恕捌劬枭希凳舯氨桑 钡氲蹦甏χ酶仕嗤鮼嵧⒗斩饕话甘毕啾龋簿褪抢咨蟆⒂甑阈。詈笄崞妇洌骸半薨炖硎瘢晃荷酰ㄔ诩ㄆ胶猓樽锵な尤俗匀 !苯欣舨炕嵬滩吭俅蔚鞑椤U飧鍪奔洳睿愀肆礁龃篌伎沙酥
再说英祥和冰儿在杭州接到奕霄的家信,与以往不同,这次信中叫他们全家搬去京城,并说是乾隆的圣谕。自经历了乾隆南巡之后,两人对见驾已经没有先时的害怕了,但仍然不免诧异,英祥问冰儿道:“去不去?”
冰儿长叹一声,没有正面回答:“一家子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怪舍不得的!”
英祥看看家里四处的陈设,亦是叹息:“杭州如今跟半个家乡一般,京城却不知变得什么样子了?不过我看奕霄几次写信告知的情况,这小子有些傻大胆,得罪了人尚不自知,不在身边,我也真有些担心他。”
冰儿微微笑道:“皇上钦命我们回去,你想想,会是为什么?”
英祥笑道:“大约皇上嫌傻小子缺乏管束,叫爹娘去敲打敲打他吧。”
他们小心翼翼避开的话题,无外乎乾隆已经知悉他们的去处,不过细想想:果然知悉,却不动用官府拿问,八成是打算放过当年的罪行了。
虽然这层担心没有了,心里还是难免惶惑,连不知底里的王可心都瞧出他们俩的不安。晚间兴冲冲前来的居然是邵则正,进门就问:“是不是奕霄要发达了?”
英祥赶紧迎上去,请邵则正坐下,问道:“东翁这是从哪里听的消息?他这次落第,岂有再发达的机会?”
邵则正道:“我是听上头巡抚那里传来的消息,说是奕霄考上了内阁中书,且为皇上青睐。其他倒没说,只说要专门派人护送你们一家子进京。恰好我近期也在户部活动,想挪挪地方,就和你们一道走!”
还要着人护送!冰儿在帘子后面听得心一跳:果然这么多年,他还是那么强势,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只是念及往昔,心里也有些奔涌上来的思念和期待,何况一切来得那么温和,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她出来给邵则正奉茶——两家本是通家之好,也不避讳内室——邵则正欠欠身谢过了茶,仍然十分兴奋,滔滔不绝谈自己这些年为官不顺总结出的经验:“……我是足足花了半辈子才明白,做官做事是两码事,但是要想做事,先得会做官。怎么做官呢?凭一己之力实在是难上加难,还是要先得人。奕霄能蒙召对,且能让皇上高兴,这第一步就走得很好,只是下面该依附谁,如何把周围的圈子用好,是绝不可以疏忽的事!我就是吃亏吃在这上面。这次进京,你们也要好好教教他,别弄得和我似的潦倒了半生……”
第二日,巡抚衙门就客客气气派了人来“帮忙”,实则更像催促,英祥道:“如果要进京,我这里的房产、地契都要处置,还有那么多东西要收拾,岂是能急在一时的?”
来人笑眯眯一张脸:“博秀才多虑了!这些庶务交给我们处理便是。我们好歹算是官家人,又不是牙行要吃你的回扣,要什么价任凭你说,只要不离谱,你看我们做不做得到!”
英祥无言驳斥,只好笑笑任他们帮忙收拾那些大件儿,自己进内间拾掇细软,进去就听见女儿奕雯闹腾的声音:“我不去!我不走!我在这里住得好好的!……京里好?京里再好,有后院的小竹山么?有西子湖么?有好吃的醋鱼么?”
冰儿也是针锋相对的性格,爆炭一般道:“不去拉倒,你就一个人在家看家!”
英祥忙去打圆场:“雯儿不要任性,你就不想哥哥么?”
奕雯眼眶一红:“我想哥哥,可哥哥为什么不回来,反而要我们过去?爹爹,我不想去!今儿早上柔姐姐听说这个消息,也哭了一场,她说哥哥以后大约就是要住在京里了,她也舍不得离开家乡,远嫁异地!”
走了官场这条路,家乡、异乡就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了。英祥无声一叹,好言相劝道:“这是皇命,除了没有发圣旨,其他也差不多了,违逆不得的。我们不去,万一皇上生气,要治我们、或者你哥哥的罪该怎么办?你以为到处都可以凭你任性啊?”
奕雯愣了愣,还是不服气地说:“那,那皇帝就可以任性了么?他想我们怎么样,我们就得怎么样啊?”
英祥听这孩子话,一时却也说不通她,拍拍她脑袋道:“你别别扭了好不好?别惹得爹娘心里烦,你自己也要吃‘生活’了不是?”奕雯抬眼看看父亲,突然想起上次挨他一顿揍的事,半边屁股疼了三天不能碰椅子,心里更是气得谁都不愿理睬,这会儿又来了!她不够勇敢,不敢公然把爹娘惹急了,亦受不了太重的责打,可是心里也不能服气,见此刻爹爹还算好说话,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