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羽翼大明-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即使吴军侯到了南京,船只早已经造好了,这招募水手船长,购买交易的商品类的事情做的再快,也得到十一二月间才会出发,算算日子,还有大半年呢,一点都不用急切。
    他大可不慌不忙将京里的事情一一安置好了,再做打算。
    时间往后又过了三天,不知道是天津那边的消息,实在是遮掩不住了,还是寿宁侯拿到了太后的许诺,已经做完了该做的工作,牟斌的死讯终于传到了京城。
    朱厚照当时就将他龙案上最喜欢的一块镇纸给摔了。
    若是牟斌老死,病死,或者干脆被朱厚照撵下台去,朱厚照绝对没有这么生气,但是,一个堂堂的锦衣卫指挥使,居然被人刺杀至死,这简直就是当着天下人的面,狠狠的扇了皇帝一巴掌。
    不是说锦衣卫的天子鹰犬么,我看你的鹰犬不顺眼,我弄死了他,怎么滴!
    好死不死的,牟斌当时虽然是打着搜捕刘瑾余党的幌子去的,但是,谁都知道,他是被白莲教的妖人刺杀,朱厚照再一想到,那些白莲教的妖人好像也曾经对自己宠爱的女人下过受,这新仇旧怨就一下子涌了起来。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一怒,流血漂橹。天底下的白莲教徒这次可倒了大霉了,首先从天津开始,各个拜菩萨的结社,结党的邪魔外道,统统被朝廷的铁拳扫了一边,虽然未必抓得到正主儿,但是,虾兵蟹将可真是不要太多,然后,从天津出发,这场风暴,辐射到了整个大明,一时之间,所有未被朝廷许可的各种帮会,教派,都受到牵连,对这些帮会教派来说,这一年真是腥风血雨,度日如年。
    到了六月间,官场上甚至都开始流行给自己的对头送帽子起来,凡是对头,送这两顶帽子,一旦戴上去了,这对头也就不再成为对头了,简直是百发百中,无往不利!
    这两顶帽子,一顶叫做“权阉余党”,一顶叫做“勾结妖人”。
    六月十五,寿宁侯举荐锦衣卫指挥佥事肖恩,任锦衣卫指挥使,天子不允,着锦衣卫指挥通知刘欢暂署锦衣卫指挥使事。六月二十八,原南京锦衣卫镇抚司指挥佥事姚金斋因病请辞,锦衣卫指挥佥事钱无病递补此缺。三十日,南京镇抚司开龙江千户所,原锦衣卫百户吴虎臣升迁千户。
    好说歹说,朱厚照总算是将这突然有了兴致的李凤儿给劝住,这一次,就算是李凤儿瞪眼都没有用了,朱厚照可不能冒着天家骨肉出生在外面这个风险,真要是出了这种事情,哪怕是朱厚照一向不在乎祖宗法度、皇家体统什么的,也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
    两人讨价还价的结果,那是各自都退了半步,李凤儿在孩子出生之后,朱厚照答应她去江南一趟散散心,但是,孩子没出世之前,李凤儿得老老实实的呆在京里。
    朱厚照自然没有看见李凤儿离去的时候,嘴角微微露出的得意笑容。这件事情上,朱厚照不答应她,自然心里会觉得亏欠了她什么,那么下一次她再提出什么要求的时候,朱厚照自然不好就那么一口回绝了。
    钱无病加了一个指挥佥事的衔头,好歹又往上面迈了一步,指挥佥事就职指挥使,这就没有一个镇抚直接跳到指挥使那么突兀难看了。等到牟斌的消息确定,锦衣卫指挥使出缺的时候,她再为钱无病讨要这个恩典,就容易多了。
    当然,钱无病也想到,若是朱厚照抵挡不住太后的压力,这个指挥使的位置轮不到他的时候,他也有法子,按照他和朱厚照的约定,他每年给朱厚照缴纳上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以上,这官职就得往上动一动,万一这缴纳的银子实在有些多的话,那做个指挥使,似乎也说的过去,至少,这指挥使的位置可以一直悬到明年结算的时候,朱厚照再做决定。
    这就是搅屎棍的精神,我得不到的话,我让你也得不到。
    接下来,钱无病的事情就比较多了。
    回到家里,先是叫来吴虎臣,既然南京要新开一个千户所,那么吴虎臣再放在京里,就有些不合适了,放在南京更好。至于南街这边的千户所,都是些老油条,放个新人过去,只怕也稳不住场子,适当的从原来南衙的人手里提拔一个,也是可以的。
    钱无病心里的人选是黄大牙,这家伙眼下已经是副千户,再上那么一步,也是正常,若是论起老油条来,此人火候正好,用他去约束南街那帮家伙,简直是天造地设。
    让人家跟着你,自然是让人家觉得有前途,能升官,能发财。黄大牙是原来南衙的人,跟了他之后,从百户到副千户,再到千户,这断断半年,抵得上他几十年了。这个样板竖起来了,南衙里所有的人都看在心里,不怕他们不眼红心热。
    吴军侯和张彩,也随着吴虎臣去南京,先去船厂那边,看看船造得怎么样了,四五万辆一艘的海船,刘瑾倒也舍得,一口气造了十多艘,这船只上面,大概就花了七八十万两,听张彩说,因为担心海盗,这船上大小火铳没少装,比起水师的战舰来,也差不多少了,要不是水师的船只老旧,又不能栽多少货,刘瑾只怕直接都要将水师的船只“飘没”那么几艘了。
    不过眼下,这都便宜了钱无病。嗯,说是便宜了钱无病也不对,应该是便宜了钱无病和朱厚照。
    这样大的船队,没有朱厚照撑腰,哪怕王岳罩着,钱无病也没胆子或者说没能力一口气吃下去,分润朱厚照一半,拿到皇家的名义,这买卖钱无病还是觉得很划算的。
    不过,这事情不用着急,这既然有了船队,打算做这买卖,钱无病倒是找人不耻下问过,这做海上的买卖,这季风非常重要,所谓的“北风航海南风回”,这要靠风吃饭的,这海船从大明出发,往往在十一十二月间,就北风而走,来年五月六月就着南风返航。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几乎都是这个季节才起锚的,无一例外。
    所以,即使吴军侯到了南京,船只早已经造好了,这招募水手船长,购买交易的商品类的事情做的再快,也得到十一二月间才会出发,算算日子,还有大半年呢,一点都不用急切。
    他大可不慌不忙将京里的事情一一安置好了,再做打算。
    时间往后又过了三天,不知道是天津那边的消息,实在是遮掩不住了,还是寿宁侯拿到了太后的许诺,已经做完了该做的工作,牟斌的死讯终于传到了京城。
    朱厚照当时就将他龙案上最喜欢的一块镇纸给摔了。
    若是牟斌老死,病死,或者干脆被朱厚照撵下台去,朱厚照绝对没有这么生气,但是,一个堂堂的锦衣卫指挥使,居然被人刺杀至死,这简直就是当着天下人的面,狠狠的扇了皇帝一巴掌。
    不是说锦衣卫的天子鹰犬么,我看你的鹰犬不顺眼,我弄死了他,怎么滴!
    好死不死的,牟斌当时虽然是打着搜捕刘瑾余党的幌子去的,但是,谁都知道,他是被白莲教的妖人刺杀,朱厚照再一想到,那些白莲教的妖人好像也曾经对自己宠爱的女人下过受,这新仇旧怨就一下子涌了起来。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一怒,流血漂橹。天底下的白莲教徒这次可倒了大霉了,首先从天津开始,各个拜菩萨的结社,结党的邪魔外道,统统被朝廷的铁拳扫了一边,虽然未必抓得到正主儿,但是,虾兵蟹将可真是不要太多,然后,从天津出发,这场风暴,辐射到了整个大明,一时之间,所有未被朝廷许可的各种帮会,教派,都受到牵连,对这些帮会教派来说,这一年真是腥风血雨,度日如年。
    到了六月间,官场上甚至都开始流行给自己的对头送帽子起来,凡是对头,送这两顶帽子,一旦戴上去了,这对头也就不再成为对头了,简直是百发百中,无往不利!
    这两顶帽子,一顶叫做“权阉余党”,一顶叫做“勾结妖人”。
    六月十五,寿宁侯举荐锦衣卫指挥佥事肖恩,任锦衣卫指挥使,天子不允,着锦衣卫指挥通知刘欢暂署锦衣卫指挥使事。六月二十八,原南京锦衣卫镇抚司指挥佥事姚金斋因病请辞,锦衣卫指挥佥事钱无病递补此缺。三十日,南京镇抚司开龙江千户所,原锦衣卫百户吴虎臣升迁千户。

325。第325章 蓟北繁华第一城
    “潞卫交流入海平,丁沽风物久闻名。京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柳外楼台明雨后,水边鱼蟹逐潮轻。分明小幅吴江画,我欲移家过此生。”
    这是清人朱岷一首七律,说的正是天津的繁华和清新,当时朱岷游学天下,到达天津水西庄,受到水西庄主人的热情接待,留下了这一首诗。从这诗中可以看得出,这天津在当时,既是蓟北繁华第一城,又是小幅吴江画,端是集南北胜景于一地,令人流连忘返,就连诗人也叹道,愿“移家过此生”,可见天津那时候是多么的吸引人了。
    不过,大明朝正德年间的天津,可不是一个多么繁华的所在,天津得名还是靖难之役里永乐皇帝在此渡津,所谓“天子渡津之地”,当时永乐皇帝从天津三岔口渡河直取沧州,待到登基之后,永乐皇帝认为此处是块风水宝地,故“三岔口”这个土的掉渣的名字,也就变成了高端大气的“天津”了!
    待到永乐迁都,天津作为京师门户,地理位置也一下重要起来,永乐二年,天津设卫指挥使衙门,辖下三卫兵马一万余人,故天津又有“天津三卫”或者“天津卫”之称,从永乐年间设卫筑城,到眼下正德年间,也不过百来年光景,这时候的天津,又能繁华到什么地方去。
    不过,天津卫位于南北运河的交汇处,无论是放船出海,还是内抵运河沿岸,其交通便利,即使眼下繁华如大明京师的北京,也是颇有不及的,故除却陆路以外,但凡江南人氏进京或为官或商贾或赶考或游历诸人,大都喜欢从运河两岸泛舟而上,直抵天津,然后再走陆路到京城。
    反之亦然,若是到江南去,泛舟而下,自然是比那在陆上千里奔波要舒适快捷得多了。
    所以,天津卫的码头,一直都是很繁忙的,哪怕这码头和起扬州,杭州的那些大码头相比,有些上不得台面,要简陋许多,但是,这船只来往却是丝毫不逊色。
    此刻,一艘大概两百料的双帆商船,就停泊在这码头上,在码头上这样的船,不算最大的,那边还有一艘五百料的大船停在那里装货呢!但是,若是这船不是出海,而是朝着运河里跑的,那可就是了不得的大块头了,大明造船,往往以“料”为单位,这个“料”是容积单位,大致和“石”差不多,一艘两百料的商船,大约是能装两百石粮食的,明制一石大约是九十公斤左右,换算过来,这两百料的船只,大约排水量就是一百多吨了。
    运河里的船不少,但是,不是大商家,谁会用这样的大船,尤其是这些船还是平地船,出不得海的,最多就在沿海跑一跑。
    码头上苦力很多,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大商船,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买卖来了,这上货下货,没准这几天的生活就有了着落,但是,此刻码头上的那些苦力,招揽生意的,坐着发呆的,甚至有围成一圈吹牛扯淡的,就是没有人朝着那首商船多看一看。
    蒋老三就是这些苦力中的一个,和其他苦力不同,他是今天才到码头上来的,前些日子一场风寒,将他这个铁打的汉子摧残得眼窝深凹,他足足在家里躺了七八天,这才稍微好了些,而家里一家人的生计,都指望着他的收入,这眼看着家里就要断粮,哪怕他身子依然乏力,他也不得不挣扎的爬起来,看看能不能到码头上找个活计,挣点铜板。
    码头上的苦力们也有牙子的,所谓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个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经纪人,比如书,若是要收买奴仆,那就得找人牙。当然,若是有些霸道的,后世中也有一种称呼,菜市场的叫菜霸,跑运输的叫路霸等等,总之,不经过这些牙子,这些行业中的经纪人,你啥事都办不好!
    蒋老三看着唾沫横飞的牙子,又看看那静静停泊在那里的商船,有些犹豫的问道:“头儿,那边的买卖咋没人去接呢,这么大的船,这买卖接了,咱们兄弟们也都能赚不少钱吧!”
    那牙子瞪了他一眼,也不说话,继续和围着他的苦力们吹牛去了,蒋老三还要再问,身边一个平日里相好的苦力,拉了他衣襟一把,悄悄说道:“别问了,这船前两日一来,头就就上去问了,回来的时候,头儿脸颊红红的,也没说什么,大伙都猜这是在船上吃了老爷们一个大嘴巴了呢!”
    “那到底有没有买卖做啊!”蒋老三可不关心牙子是不是吃了一个大嘴巴,他关心的是自己今天能不能找到活计,在这里吹牛聊天,可给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