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羽翼大明-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到底有没有买卖做啊!”蒋老三可不关心牙子是不是吃了一个大嘴巴,他关心的是自己今天能不能找到活计,在这里吹牛聊天,可给自己的婆娘女儿带不回去吃食。
    “谁知道呢,老七去问了一句,被头儿一顿好骂,谁都不愿意再触头儿这个霉头了!”
    “尼玛,要是没货上下,这么大一个船停这里,别的船停不过来啊,这是咱们的地盘,没活干,咱们兄弟喝西北风啊!”蒋老三急了。
    “有本事你去叫那船挪挪地方去啊!”那牙子听到了他的说话,嗤之以鼻:“没准你蒋老三这大病了一场,口齿变得伶俐些了呢!”
    “那我真去了啊!”蒋老三以为牙子诳他,确认了一下。
    “去吧去吧!”那牙子不屑的笑了笑:“若是你能招到他们的买卖,今儿你的银子,老子就不抽头了,就当给你买药吃了!”
    去就去!蒋老三见到牙子不是说笑,紧了紧自己的裤带,拿着自己的绳索和棒子,朝着那首大船走了过去。
    在他身后,几个苦力眼神复杂的看着他,也不知道想些什么,倒是那牙子,摸摸似乎还隐隐作疼的脸颊,心里有些幸灾乐祸:去吧去吧!等到那船上的那些兵爷,赏了你几个大嘴巴,你就知道厉害了!
    船和码头之间有一块长长的跳板,蒋老三走近跳板,朝着船头张望了一下,没敢走过去,船头上似乎有几个衣裳华贵的人,正在低低说笑着什么,蒋老三正有些犹豫要不要开口喊喊,跳板的那边,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兀那厮,你鬼鬼祟祟的在这里张望什么呢!”
    “潞卫交流入海平,丁沽风物久闻名。京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柳外楼台明雨后,水边鱼蟹逐潮轻。分明小幅吴江画,我欲移家过此生。”
    这是清人朱岷一首七律,说的正是天津的繁华和清新,当时朱岷游学天下,到达天津水西庄,受到水西庄主人的热情接待,留下了这一首诗。从这诗中可以看得出,这天津在当时,既是蓟北繁华第一城,又是小幅吴江画,端是集南北胜景于一地,令人流连忘返,就连诗人也叹道,愿“移家过此生”,可见天津那时候是多么的吸引人了。
    不过,大明朝正德年间的天津,可不是一个多么繁华的所在,天津得名还是靖难之役里永乐皇帝在此渡津,所谓“天子渡津之地”,当时永乐皇帝从天津三岔口渡河直取沧州,待到登基之后,永乐皇帝认为此处是块风水宝地,故“三岔口”这个土的掉渣的名字,也就变成了高端大气的“天津”了!
    待到永乐迁都,天津作为京师门户,地理位置也一下重要起来,永乐二年,天津设卫指挥使衙门,辖下三卫兵马一万余人,故天津又有“天津三卫”或者“天津卫”之称,从永乐年间设卫筑城,到眼下正德年间,也不过百来年光景,这时候的天津,又能繁华到什么地方去。
    不过,天津卫位于南北运河的交汇处,无论是放船出海,还是内抵运河沿岸,其交通便利,即使眼下繁华如大明京师的北京,也是颇有不及的,故除却陆路以外,但凡江南人氏进京或为官或商贾或赶考或游历诸人,大都喜欢从运河两岸泛舟而上,直抵天津,然后再走陆路到京城。
    反之亦然,若是到江南去,泛舟而下,自然是比那在陆上千里奔波要舒适快捷得多了。
    所以,天津卫的码头,一直都是很繁忙的,哪怕这码头和起扬州,杭州的那些大码头相比,有些上不得台面,要简陋许多,但是,这船只来往却是丝毫不逊色。
    此刻,一艘大概两百料的双帆商船,就停泊在这码头上,在码头上这样的船,不算最大的,那边还有一艘五百料的大船停在那里装货呢!但是,若是这船不是出海,而是朝着运河里跑的,那可就是了不得的大块头了,大明造船,往往以“料”为单位,这个“料”是容积单位,大致和“石”差不多,一艘两百料的商船,大约是能装两百石粮食的,明制一石大约是九十公斤左右,换算过来,这两百料的船只,大约排水量就是一百多吨了。
    运河里的船不少,但是,不是大商家,谁会用这样的大船,尤其是这些船还是平地船,出不得海的,最多就在沿海跑一跑。
    码头上苦力很多,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大商船,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买卖来了,这上货下货,没准这几天的生活就有了着落,但是,此刻码头上的那些苦力,招揽生意的,坐着发呆的,甚至有围成一圈吹牛扯淡的,就是没有人朝着那首商船多看一看。
    蒋老三就是这些苦力中的一个,和其他苦力不同,他是今天才到码头上来的,前些日子一场风寒,将他这个铁打的汉子摧残得眼窝深凹,他足足在家里躺了七八天,这才稍微好了些,而家里一家人的生计,都指望着他的收入,这眼看着家里就要断粮,哪怕他身子依然乏力,他也不得不挣扎的爬起来,看看能不能到码头上找个活计,挣点铜板。
    码头上的苦力们也有牙子的,所谓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个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经纪人,比如书,若是要收买奴仆,那就得找人牙。当然,若是有些霸道的,后世中也有一种称呼,菜市场的叫菜霸,跑运输的叫路霸等等,总之,不经过这些牙子,这些行业中的经纪人,你啥事都办不好!
    蒋老三看着唾沫横飞的牙子,又看看那静静停泊在那里的商船,有些犹豫的问道:“头儿,那边的买卖咋没人去接呢,这么大的船,这买卖接了,咱们兄弟们也都能赚不少钱吧!”
    那牙子瞪了他一眼,也不说话,继续和围着他的苦力们吹牛去了,蒋老三还要再问,身边一个平日里相好的苦力,拉了他衣襟一把,悄悄说道:“别问了,这船前两日一来,头就就上去问了,回来的时候,头儿脸颊红红的,也没说什么,大伙都猜这是在船上吃了老爷们一个大嘴巴了呢!”
    “那到底有没有买卖做啊!”蒋老三可不关心牙子是不是吃了一个大嘴巴,他关心的是自己今天能不能找到活计,在这里吹牛聊天,可给自己的婆娘女儿带不回去吃食。
    “谁知道呢,老七去问了一句,被头儿一顿好骂,谁都不愿意再触头儿这个霉头了!”
    “尼玛,要是没货上下,这么大一个船停这里,别的船停不过来啊,这是咱们的地盘,没活干,咱们兄弟喝西北风啊!”蒋老三急了。
    “有本事你去叫那船挪挪地方去啊!”那牙子听到了他的说话,嗤之以鼻:“没准你蒋老三这大病了一场,口齿变得伶俐些了呢!”
    “那我真去了啊!”蒋老三以为牙子诳他,确认了一下。
    “去吧去吧!”那牙子不屑的笑了笑:“若是你能招到他们的买卖,今儿你的银子,老子就不抽头了,就当给你买药吃了!”
    去就去!蒋老三见到牙子不是说笑,紧了紧自己的裤带,拿着自己的绳索和棒子,朝着那首大船走了过去。
    在他身后,几个苦力眼神复杂的看着他,也不知道想些什么,倒是那牙子,摸摸似乎还隐隐作疼的脸颊,心里有些幸灾乐祸:去吧去吧!等到那船上的那些兵爷,赏了你几个大嘴巴,你就知道厉害了!
    船和码头之间有一块长长的跳板,蒋老三走近跳板,朝着船头张望了一下,没敢走过去,船头上似乎有几个衣裳华贵的人,正在低低说笑着什么,蒋老三正有些犹豫要不要开口喊喊,跳板的那边,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兀那厮,你鬼鬼祟祟的在这里张望什么呢!”

326。第326章 静极思动
    蒋老三一个哆嗦,原本肚子酝酿了半天的说辞,被这么一吼,也登时不知道吓到哪里去了,张口结舌,之是一个劲儿的“我我”,倒是真像了船上那人口中的“鬼鬼祟祟”的模样。
    “本森!你吓到人家了!”一个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蒋老三战战兢兢的朝着跳板那边瞧了过去,只见船头上说笑的几个人中,一个小小的人儿走了过来,语带不悦的说道。
    “哪里有,我看他行迹鬼祟,没准是海盗的探子!”本森反唇相讥,一口北直隶的卷舌头官话,居然说的有模有样了,看着穿上两个高鼻深目的色目人操着大明官话争吵,蒋老三一时脑子好像转不过弯来,这是咱们大明的船吗?
    “忙你的去!”格丽莎没好气的说道,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这在大明的内河,什么样的海盗才这么瞎眼在码头上窥测,难道这个榆木脑袋以为海盗的那些船可以在运河里跑来跑去么。
    从跳板上走了下去,来到蒋老三的面前,蒋老三见到对方衣裳华贵,又颐指气使的样子,更是脑袋死死的低下,看都不敢看对方一眼。
    “格丽莎小姐,这人看起来是码头上的苦力!”身边有人对格丽莎说道,这是随着她一同下来船上的船主,对于这位身份尊贵的小姐,他是一点都不敢怠慢,哪怕是眼下这船已经在码头上停了三天了,但是这位小姐不说走,他根本提都不敢提这话。
    “你有事?”格丽莎看着眼前有些衣衫褴褛的蒋老三,有些好奇的问道,在大概就是这座城市的平民了,看来无论什么地方,都有穷苦潦倒的人啊!
    “小人想问问小姐和几位老爷,用没有用得着小人们的地方,小人们有力气,要的钱也不多!”蒋老三鼓起勇气,一口气将心里盘桓了半天的话说了出去,然后微微抬起头,偷觑着格丽莎。
    是色目人,这皮肤白的耀眼,就是自家婆娘刷洗一百次,只怕也刷洗不出这样的皮肤来。蒋老三眼光从对方身上扫过,心里已经是肯定了对方的身份。
    “你是本地人吗?”格丽莎却是不回答他的话,反而若有所思的问道。
    “小人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氏!”蒋老三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这么发问,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了。
    “那你一定知道若是这城里的市集在什么地方了!?”格丽莎问道。
    蒋老三茫然的点了点头,这还有什么不知道的,随便问个本地人就知道,在县衙门口那条街上呗。
    “带我过去看看”钱老三只觉得手上微微一沉,一个小银稞子就落在了他的手上:“这些钱,做你的报酬够不够!”
    够!太够了!蒋老三看了看自己的手心,简直不相信自己有这样的好运气,但是,这手上的份量却是做不得假的,后世人很难理解古代人怎么对银子重量多少掌握的那么精确,但是,正如古代人很难理解后世人怎么辨别纸币的真伪一样。说穿了,这都已经成为生活的必备技巧了,你要不会,够你哭的了。
    这足足有二两银子了吧,蒋老三可以肯定,哪怕自己早上就吃了一个饼子,手上有些无力,但是这份量再怎么估计肯定是只多不少的。这要省着点,自己一家都可以花销半年了,别说带路去县衙,就是带路去京城,他也干了。
    船上哗啦啦又下来几个人,这下蒋老三看清楚了,这些人都带着家伙,估计是这位小姐的护卫什么的,果然是有钱人,随便上岸走走,都带上一票护卫。
    “小姐是要去铺子里进货,还是买些花销东西!”蒋老三银子在手,胆子也大了些,出手这么大方的贵人,待人也肯定是好的,不像自己的头儿,又吝啬又凶恶,真是穷横穷横的。不过,若是这贵人打算进些货物,这样的买卖,倒是可以用得上自己的那些兄弟的,大家都赚钱了,也就不会有人说他吃独食了。
    “哦!”格丽莎回过头,“有区别吗,难道说这其中有什么说道?”
    “当然有了!”蒋老三开始进入自己导游角色,滔滔不绝的说道:“若是小姐在船上呆得闷了,买些吃食或许别的小玩意,去市集当然没错,不过,若是小姐想买些货物做买卖的话,小人还知道一个去处!”
    格丽莎很好奇的看着他,这其中的分别,她真的搞不清楚了,市集就是市集,还分什么日用和生意的吗?
    也许是那一锭银子起了作用,蒋老三低下声音:“若是小姐想买些便宜货物,距离这码头十来里的地方,我倒是听说有这么一处所在!”
    离码头十多里,那是什么偏僻的所在了,格丽莎有些奇怪的看了蒋老三一眼,莫非这人看自己给了他银子,起了坏心思,想将自己骗过去了洗劫一番吗?
    眼光转到身边的船主身上,那船主有些犹豫,不过想想临行前自己老爷的交代,他横了横心,走到格丽莎身边,轻轻解释了一下:“这人说的,大概就是海船上那些来历不明的货物了,天津附近有这样的所在,小人倒是听说过的,一般的货物,比起市价要少那么两三成,若是遇见急于出手的,一半的价格也吃得下来,只不过那些人,不大好打交道!”
    赃物!格丽莎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