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杜拉拉大结局:与理想有关-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家明说:“你说的‘定位’我特别感兴趣。人总是在摸索和碰壁中不断寻找校正自己的定位,我的职业理想就是缩短年轻人的这个寻找过程,减少碰壁的次数,从而提高生命的效率,改善生活的质量,比如早点退休,钱虽然不很多,但也不为钱发愁。”

“是吗?那咱俩还算得上是同志。”

“我有一双识别同志的眼睛,要不你说我来广州,怎么不找别人单找你呢?”

拉拉起先还笑,等童家明这话一出,她顿时一怔,“你要拉我入伙呀?”

童家明说得很恳切,“拉拉,当年做校园招聘的时候咱俩搭档过,这一套你熟悉,你做事的方式我也非常欣赏,我是真心想拉你入伙的。怎么样,你有兴趣吗?”

拉拉沉吟着,没有马上回答。兴趣她当然有——只是,眼下在SH好不容易才打开局面,而且,听说2009年下半年组织架构就要准备拆分了,拉拉已经比较具体地看到了当总监的希望。

拉拉没有说出自己的心思,童家明还是猜出了七成。童家明也不着急,他很恳切地对拉拉说:“这是个大事,你慢慢考虑,不着急答复。”

虽然拉拉明确说了暂时没有创业的打算,但童家明看得出来,她对就业辅导本身还是很感兴趣的。童家明问拉拉是否可以帮助他编写培训教材。拉拉想了想,出了一个主意:“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写,你觉得怎么样?比较生动,便于消化吸收。而且,没有条件上你的培训班的人也可以买书自学。”

童家明眼睛一亮,高兴地拍掌叫好,他觉得这主意很有创意,也很实在。拉拉说:“我们可以像写电视剧本那样,每一个观点都用若干个独立的典型案例去说明。”

两人当场一言为定,拉拉回去就结合童家明的就业辅导计划编写教材大纲,写好后两人一起讨论修改,直至敲定这本教材到底需要展示灌输哪些理念和技巧,然后两人分头去准备案例,材料完备后由拉拉主笔。

拉拉说:“我刚才给这本教材想了个名儿,《毕业头三年》,你看怎么样?”童家明一咂摸,觉得就是这么个意思,挺准确。

拉拉临走,童家明反复交待说:“拉拉,莫负我心,千万不要放我鸽子。”拉拉说:“得了,你看中我,不就是因为我是一头明知前面是坑也坚持要掉进去的倔驴吗?”童家明把手放在胸口表白:“那不是我说的,是李斯特说的,当然,我认为他有他的道理。”



令人意外的应聘者

当老猎说出最后找来的这个应聘者的姓名时,拉拉半天没出声,因为老猎喉咙里发出的两个音节是“陈丰”。

拉拉满心纳闷:“陈丰在DB待得好好的,怎么会肯考虑SH?” 拉拉已经很久没有见到陈丰了。两人聊了一会儿陈丰在DB的情况,拉拉话题一转,“跳槽可是很辛苦的。”陈丰淡淡地说:“知道,又不是没跳过。”拉拉愣了一下,说:“可你上一次跳槽是八年前的事情了。”陈丰一笑,说:“是呀,再不跳,恐怕要失去跳槽的能力了。”

拉拉说:“你在DB待得好好的,怎么会忽然想起要跳槽了?” 

陈丰说得挺直接,“因为我还想发展。”

拉拉点点头,不满足地追问了一句:“就因为这个?”

陈丰解释说:“这是主要的。DB的情况你都了解,我继续待下去,估计现在的职位已经是到头了,有时候想一想,还是不太甘心吧。当然,还有些别的利益,回到广州,对家庭也更好。”

陈丰这么说,拉拉就基本明白他的心思了,他是因为老猎跟他说了接班人计划,冲着副总来的。拉拉婉转提提醒陈丰说:“我有一点个人的体会,不见得对,说出来跟你分享,所有的跳槽,前面都会有一个大坑等着你跳下去填。”

陈丰马上说:“这个当然,不然人家要你来干吗。” 

拉拉眨了眨眼,说:“实话实说,作为HR,我巴不得你能马上来SH,我自己能完成任务,又给公司招来个人才。不过,毕竟你现在已经做到这么高的职位了,好歹有八十来万年薪,所以跳槽的事情,你可一定要慎重考虑。”

陈丰听出拉拉有点不放心,说:“拉拉,你了解我的性格,对我个人来说,这是大事,如果没有考虑好,我不会贸然出来面试。”

拉拉说:“嗯,万一……陈丰,我是想说,跳槽的时候当然会有乐观的预期,也要作好悲观的打算。”

陈丰笑了笑,诚恳地说:“拉拉,我在外企也这么些年了,要是还有什么估计不足的,那只能怪自己了。这个世界,总是适者生存的。如果轻易放过这个机会,我反而会觉得遗憾。”

陈丰等于把话都说透了,拉拉这才稍感踏实,再想想,他还未必能过何查理那一关。拉拉就告诉陈丰这个职位已经招了五个多月了,一直没能招到让领导们满意的人。陈丰说,猎头跟他说过这一点,仍然很平和的样子。



融入新鲜血液

销售队伍拆分的事情,一直是易志坚在协助何查理筹划。五月中旬,何查理在销售市场的总监会上要求一周内把拆分方案最后敲定,易志坚就猜到是新总监已经签了OFFER。

易志坚是何查理的得力干将,一般有什么机密大事,何查理多多少少都会和他通通气,可这次他从何查理那里完全得不到一点新人的具体信息,他不由得有些失落。他又拐弯抹角地问了拉拉两次,拉拉只是装傻充愣,易志坚心里有点酸。

越是问不出新人的背景,易志坚心里就越不踏实。易志坚是个很有想法的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SH中国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他渐渐萌生了有朝一日坐上副总宝座的强烈期望,而现在他忽然有一种很不好的直觉,新总监可能会导致他的雄心壮志落空。

易志坚迅速作了一个决定,在报给何查理的拆分方案中,他作了一个调整,把原本打算留在自己团队的曹远征调到了新总监手下。

何查理说:“你把万方也给了新总监?”

易志坚表白说:“是呀,这次我够大方了吧?最好的两个大区经理都给了新总监,张寅和冯浩不能再说我小气了。”

何查理轻轻点了点易志坚,道:“万方一季度就险些没完成指标,我看她二季度又悬了,这样的大区经理还能算‘最好的’吗?”

易志坚有点尴尬,辩解说:“那是属于掌控中的、暂时的,万方到三季度就发力了,一准把前面落下的差额给补回来。”

何查理没有理会易志坚的信誓旦旦,他在心中权衡了一下利害关系,觉得也好,分两个难搞的大区经理给新总监去管,才能看出新总监有几两本事。

直到陈丰报到的当天,何查理才宣布了对他的任命。

公告一出,不但曹远征郁闷失落,连易志坚也很是愤懑,高级总监的“高级”二字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再一看新总监的背景介绍,他就更恼火了。

“一个卖通信的,跑来卖化工!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他凭什么‘高级’呀?就凭本科和硕士学的是化工?还有八年前做过化工?八年!行业每一天都在不断进步,八年不接触一个行业,还能算懂行吗?”易志坚在心里暗骂着。

易志坚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起身就往张寅办公室去了。到了那儿一看,巧了,另一个销售总监冯浩也在。易志坚自己找了把椅子一坐,说:“你们聊什么呢?看了咱们新来的高级总监的任命了吗?唉!还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咱们也得向人家看齐,争取早日‘高级’!”俏皮话逗得那两人都笑了起来,易志坚自己也跟着哈哈大笑。笑罢,他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说,这通信和化工隔得那么远,按卖通信那一套来卖化工,行不行呀?有点悬!”不等那两人说话,他自问自答地摇了摇头。

陈丰来了不久就立了一些新规矩,说是为了完善原有的体系。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有两个表格,一个是销量预估表,还有一个是销售进度复核表,这都是大区经理们每月必填的。

易志坚发现,光是每月研究这些表格的数据,就对陈丰加快对化工行业的学习颇有帮助,陈丰进步得很快。可是大区经理们过去都随便惯了,指标分下来,谁也不会偷懒,干吗要做这么多文案工作?表格是都按要求填了,私下里却颇有抱怨,风声也传到了何查理耳朵里。

一次在销售总监的月会上,何查理提起这件事情,陈丰解释说:“作为管理者,本来就该对全局心中有数,而且白纸黑字的东西,每个人写的时候自然又会格外慎重,这样可以逼着粗枝大叶的人变得更踏实一些。”

易志坚说:“你那两个表格是不是有点儿重复累赘呀?”

陈丰坚持说:“不重复。销售部作为执行者,自己要心中有数,这些计划是怎么具体地得以分阶段、分区域实现的。而且,很多情况是不断变化的,销售作为战斗在一线的部门,对各种变化是最敏感、最快得到消息的,各级经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有序地调整战术。”

易志坚笑道:“我听说你现在的很多手法都是从DB套用过来的,可是毕竟行业不同,SH有SH的做法。我冒昧说一句,你来的时间还不长,有些事情可能还需要花时间来慢慢了解,先融入,然后才谈得上完善嘛。”

陈丰正待反驳,突然有人说话了:“老易,新人应该努力融入是不假,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一家公司要想进步,就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要不断借鉴市场上更先进的做法,尊重多样性,企业才有活力。否则的话,全是内部提拔,就成了近亲繁殖,一代一代的经理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所有的规矩也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没有任何变化,这可不是好事情。”说话的人是培训经理李卫东。

易志坚素知李卫东在麦大卫面前颇为得意,就打了个哈哈,“融入重要,新鲜血液也重要,都重要哈。” 何查理又转头问了冯浩和张寅的意见后,才表态说:“我看陈丰的表格不错,值得你们几位借鉴。这样吧,陈丰你找一个大区经理出来,给所有的大区经理培训一下这两个表格该怎么用。到时候,你们几位总监都要去听,我也去,记得通知我一声。对了,让曹远征讲怎么样?”

易志坚为了表示自己的积极,推荐万方讲课,何查理则转过头征求陈丰的意见,陈丰说他觉得小梁不错。
 
李卫东力挺陈丰,“小梁讲课的确不错,我们上半年的领导力论坛就是他做讲者,效果挺好。”

会后,李卫东快走几步追上陈丰,说:“要是小梁觉得有需要,可以找我先试讲一次,我帮他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做点改进。”陈丰自然高兴,连声道谢。


投鼠忌器

一转眼,陈丰进SH三个月了,虽然作了很多努力,业绩却并不理想,几个总监中,他的排名是第三,马马虎虎,刚刚及格。何查理虽然让陈丰过了试用期,但是在面对面的评估谈话中毫不客气地指出,作为“唯一的高级销售总监”,陈丰的业绩距离公司对他的期望有差距,他应该尽快让业绩有“明确提升”。

陈丰多少年没听过这种话了,和让人抽了脸也差不了多少,何况何查理白纸黑字地给他在试用期鉴定评语中写了下来。陈丰当晚没睡好,他想到了种种可能性。

过了一周,何查理、麦大卫、黄国栋还有何查理的老板威廉聚在香港开会,对何查理手下总监级别的人员进行下半年的人才评估。

何查理说:“一年前我们评估总监的时候,易志坚确实还不够格进入这个人才库,可是在过去的这一年里,特别是近半年来,他的进步很大。除了保持了业绩的一贯优秀,在本位主义和霸道上也有了很好的改善,比如二季度销售队伍拆分的时候,他主动提出把手下最优秀的两位大区经理曹远征和万方都调给新总监。”

麦大卫问他陈丰的表现如何。何查理说:“正如我们期待的,陈丰确实带来了一些时尚的管理工具和销售理念,但是从过去的三个月来看,这些东西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没有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在四位销售总监中,三季度他的业绩排名倒数第二,令人失望。”

麦大卫怔了一下,反驳说:“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按照我们的游戏规则,加入公司不满半年的员工,可以讨论其表现和潜力,但暂时不给予打分。”

在销售总监的评估标准里,业绩永远是第一条。易志坚当总监两年来,业绩一直很好,这一点使得何查理理直气壮,在何查理的坚持下,他的老板威廉终于也表态,可以把易志坚作为“READY IN 2 YEARS”(指接班人并非现成就够格提拔,而是还需要两年的时间为晋升做好准备)的接班人选放入高潜力人才库,并责成黄国栋配合何查理,针对易志坚的优缺点,抓紧制定出一个培养他的一年期的行动方案。
至于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