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保安团-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教授疑惑道:“那从哪儿能弄到枪枝?委员长怕是也不宽裕吧!”
程政委打趣道:“就算有多的,只怕委员长也不舍得给咱们用。司令员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们吧!”
郑卫国就把掌握德国石油的事情讲了一遍。众人听完都大吃一惊,像听天书一样,满脸不敢相信的神色。周参谋长和冯军长虽然已经知道了此事,但还是非常疑惑。
程政委是个直性子,直接问道:“这样的情报你是怎么搞到的?”
郑卫国早想好了托辞,便胡诌道:“上回去天津的时候吧。恰好撞见一个小偷被洋人抓住了,我看他可怜便顺手救了下来。没想到这小偷知恩图报,非要把一本图册送给我,说是从一个洋鬼子手中顺来的藏宝图。”
“我打开一看。”说到这里郑胡子故意停顿了一下,扫视大家一眼。一脸神秘地问道:“你们猜怎么着?”
周参谋长忙捧哏道:“里面全是油田的分布图?”
郑卫国摆手道:“不是!里面啊全是洋文,也不晓得是哪国文字,反正我一个都不认识。地图倒是有一张,上面只画了一些梯形,谁知道什么东西啊?”
杨教授眼睛一亮,插嘴道:“我记得在地质学和矿产专业,油矿就是用梯形图标来表示的。”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我也是后来才听说的。当时根本看不懂,就搁在天津了。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天津的同志找人一翻译才发现居然是一份欧洲石油的分布图!更妙的是,这些油田都是没有开采,甚至还不为世人所知。只是被一家勘探公司发现的,尚未公布。这家公司是由犹太人出资建设的,近几年德国那边不是虐犹吗?这份图纸不知道怎么就辗转到了天津,又离奇地到了我手上。嗯,只能说是天意!”
没等他说完,屋里的人听了都吸了一口凉气。对石油在工业上的重要性他们可能了解得不多,但对军事的意义却早已深刻地感受到了。没有石油,日军的飞机就上不了天,车辆和坦克就跑不起来,整体实力至少得废掉一大半。
程政委想了一下,又问道:“那你是怎么判断真伪的呢?”
郑卫国笑了笑,解释说:“我哪有时间去判断,纯粹是赌一把啰!赢了,咱儿就发了;输了,说实话我也没打算把一箱子黄金送给那个趾高气扬的洋鬼子。”
众人都呵呵笑了起来。纷纷说总座(司令员)好算计。
杨教授又问道:“那司令员打算跟德国人换些什么物资呢?”
郑卫国说:“这个我和周参谋长尚在合计,还没有最后决定。毕竟幸福来得太突然,我们都没有思想准备啊!”
众人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程政委想了一下,试探地说:“能值青霉素的价钱么?”
周参谋长嘿嘿一笑,说:“比青霉素可值钱多了!”
程政委欢喜地说:“那咱们至少能换40万条步枪。这样咱们就有用造步枪了,直接造子弹和维护一下就行了。”
周参谋长一愣,说:“40万条?”
程政委说:“怎么,换不到吗?嗯,40万条步枪是有点多,那30万条也行啊!我们第四十一集团军的步枪完全够用了。八路军现在主力和地方部队加起来还没30万呢!”
周参谋长笑道:“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德国现在至有几百万枝gew98式步枪,如果算上88式步枪那就更多了。看在油田的份上,我想那位元首让出一百万枝应该不成问题。是吧,总座?”
88式步枪全称为1888式委员会步枪,是德军第一种使用无烟火药做发射药的步枪。当年清政府也引进了这种型号。并在汉阳兵工厂生产,俗称汉阳造。早期型号由于容易炸膛,特意在枪管外面设计了一个套筒,所以又被称为老套筒。
gew98式步枪则是枪械大师保罗?毛瑟发明的,并于1898年取代88式步枪成为了德军的制式步枪。新步枪被军方命名为gewehr1898(1898型步兵武器),通常缩写为gew。98或g98。在随后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gew。98式步枪第一次投入实战(唉。可怜的中国)。
这种步枪起初只能发射圆头弹(就是汉阳造用的那种子弹),杀伤力和弹道性能都不令人满意。到了1905年,德国终于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尖头弹,就是中国在抗战时期用的最多的子弹——七九尖头弹,德国人命名为“8x57js”轻尖弹(spitzer)。
88式步枪和gew98式步枪都有很多改进型号,像德军现在使用的kar98k就是gew98式步枪最新改进版,也是最终版本,跟中国的“中国式”、捷克的“马四环”是同门兄弟。
以上两种步枪德国都有大量生产,数量很大。而且在德国开发出新型的重尖弹(这个中国也有引进,当重机枪弹用)之后。那些使圆头弹和轻尖弹的步枪就没什么用了。历史上一直到44年以后才被重新拿出来装备民兵。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那些旧枪对德国人来说形如鸡肋,对咱们却完全用得着。只要谈得好,一百万条步枪应该不成问题,说不定还能多要一点!88型步枪太旧了。我们就不要了。争取多弄点gew98步枪,特别是比较好的几种改进型,就算最新式的98k要不到,98b总该弄一些。gew98步枪保守估计有两百五十万枝,给咱们一百万条不算过分。”
杨教授听得满心欢喜,说:“如果有一百多万条旧枪装备地方部队就足够了。可咱儿也不能光要旧枪啊,主力部队还是要用新枪吧?”
郑卫国打趣道:“杨教授这是未得陇,便望蜀啊!”又正色道:“新枪德军自己尚不够用,可能要不到多少,不过捷克的vz24步枪,也就是我们现在换装的马四环应该还能弄到一批。”
程政委高兴地说:“这么好的枪!”又疑惑道:“可是捷克凭啥给咱们呢?你手上还有捷克的油田?”
郑卫国笑道:“哪有那么多油田,我的意思是捷克马上就要被德国人吞并了!”
大伙儿都吃了一惊。虽然德国要吞并捷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根据地内部也有不少消息来源,但像这种国际局势却很少涉足,一般也没人关心,所以相对来说还是很闭塞的。
杨教授忙问道:“司令员这个情报可靠吗?”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德国在今年三月份刚刚吞并了奥地利,眼下又在谋求捷克的苏台德地区。这个苏台德地区是捷克的天然屏障,此地一失,捷克无险可守,必然被德军吞并。依我看,希特勒最迟在明年四月份以前就会动手。”
程政委问道:“那您认为德国需要多长时间占领捷克,并镇压当地的反抗势力呢?”
“反抗?”郑卫国呵呵一笑,说:“不是所有国家都像咱们这样有勇气的,捷克跟德国在历史上颇有渊源,只怕德军一到,捷克人就投降了。”
“不会吧!”杨教授一愣,随即说:“我记得捷克的陆军规模很大,综合国力在全世界也是数得着的啊!再说,英法会放任德国侵占捷克?”
周参谋长也觉得不太靠谱,说:“没两年的时间只怕拿不下来吧?”
见大家不信,郑卫国笑道:“呵呵,这个我们暂不讨论,待来年再看分晓。我们接着说武器的事情吧!”
杨教授点点头说:“好,除了步枪,就是轻重机枪,这个也用德国旧货?”
周参谋长接口说:“我看行,德国现在改用mg34通用机枪了,以前的mg08重机枪、mg13轻机枪不正好空出来了么?如果拿下捷克,什么zB26、zB27、zB29、zB30、zB37,这些东西不都可以跟咱们换?如果再拿下波兰的话,那波兰生产的勃朗宁机枪也是咱们的了!”
说着说着,大家都哈哈笑成一团,有些憧憬的同时,又有些不敢相信。毕竟这个饼太大了,大的有些不真实。
程政委笑道:“我怎么觉得这个跟做梦似的?司令员,您确定德国人会跟咱们换?您不是说他们不愿得罪日本吗?万一他们不肯的话,咱们也没别的招啊!”
郑卫国正待回答,柱子突然走到门口敬礼道:“报告!总座,那个海森堡少校又来了,说是带来了希特勒元首的授权,非要见您不可!”
第三百六十二章 消化
“尊敬的郑将军!”海森堡少校带着一股热情洋溢的旋风,表情夸张地说:“我从遥远的德国带来了元首的友谊。为了答谢您所提供的情报,仁爱的元首不仅答应送给贵军一大批武器,还愿意出面调停中日之间的战事。”
屋子里的都是人精,知道所谓元首的友谊根本不靠谱,纷纷大笑起来。海森堡本来自信满满,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这种场面,于是自信瞬间就被笑声击溃了,站在那里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郑卫国双手虚按,示意大家不要做声,又对海森堡说:“客套话就不用说了,直接谈条件吧!”
海森堡少校结结巴巴地说:“好的,当然!郑将军,这是元首授权可以交换的武器清单,请您过目!”说着从裤兜里摸出一张纸来。字迹看上去很新,应该是刚刚抄好的。
德国人的想法跟郑卫国他们设想的差不多,既想要油田,又舍不得新式武器,就想用一战的旧货来冲抵。本来按照《凡尔赛条约》,这些武器都要被销毁的,但德国人是世界上最喜欢谋略的两个民族之一,想尽办法藏了不少。
武器性能是有些落伍,但在亚洲战场并不过时,很多武器的性能甚至比日军现役数量最多的山野炮,四一式山炮和三八式野炮还要好一些。如果能从德国获取足够的数量,即便性能上有所差距,但在规模上足以形成局部优势了。
“少校,我想你搞错了吧!这些都是一战时期的旧货啊?”郑卫国接过看了看,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很不高兴地问道。
“是的。是旧货!”海森堡少校结结巴巴地说:“但是它们保养得非常好,性能也很出众。虽然只是一战时期的旧货,但并不比日军的装备差。”
“旧货就算了,我掌握的油田资料可不是旧货!”郑卫国装作不屑一顾的神情,头也不回地说:“没什么好谈的了。回去告诉你们家元首,就说我对捡破烂不感兴趣。”然后不由分说,就让柱子把海森堡给轰了出去。
海森堡气得满脸通红,站在门外大声嚷道:“郑将军,油田在我们的国土上,就算没有你的情报我们也能勘探得出来。只不过是耽误一点时间而已。拒绝德国的友谊,你们一定会后悔的!一定会的!”
众人本来还在笑,一听到这话却笑不出来了。
程政委有些担忧地说:“司令员的欲擒故纵之计故然是好,怕就怕把洋鬼子逼得太狠,适得其反。我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德国人会从别的地方弄到这份图纸;二是担心德国人自己在国内勘探出油田来。毕竟他们是世界上综合国力排前几位的国家。国力远非我们所能想象。一旦全力以赴地去做某件事,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你们不用担心,这件事情我有把握,德国人翻不起大浪来的。我们还是接着谈一谈军工的事情吧!”
德国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在本土找到油田,这里面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受了学术界的误导,另一方面则是德国的油田大多埋藏较深。20世纪30年代的石油勘探技术还很落后。德国人又缺乏技术积累,想找到油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于所谓的石油分布图,根本就是郑胡子杜撰出来的,自然用不着担心。
大伙儿虽然有些将信将疑,但最后还是习惯性地选择信任郑胡子,又开始讨论起军工建设的事情来。一番磋商之后,大家决定暂时以生产子弹、炮弹、手榴弹和地雷为主,空闲产能则用于生产迫击炮。
这是根据地目前唯一能完全自给自足的火炮,制造简单,补充方便。60炮和82炮都是部队急需的支援火力。多多宜善。至于身管火炮,暂时放一放,看从德国究竟能获取哪些物资,以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接下来几天。海森堡少校没有再来找郑卫国,只是要求尽快交接青霉素,好像真的不打算要油田的资料了。郑卫国心知德国人必然是在使诈,也懒得去理会。这个时候比拼地就是耐心,谁要是沉不住气谁就输了。郑胡子手里捏着石油的信息,就像握着一对至尊宝,怎么会轻易亮牌底呢?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跟想象中的有些不同。又过了一天,海森堡少校再次找到郑卫国,一进门便很生硬地说:“郑将军,我代表帝国政府向您转达最新的决定。既然您拒绝了元首的好意,帝国政府决定中止与贵方的合作,请尽快交接青霉素的高产菌株和提炼方法,我们奉命要尽快赶回德国。”
周参谋长恰好在旁,闻言心中暗惊,难道德国人真的打算自行勘探石油了?好在他是一个很有城府的人,脸上并没有显露出来。
郑卫国冷笑一声,说:“物资今天就能转运完毕,等晚上清点无误,明天我们就交接吧!”
海森堡少校耸肩说:“好的,希望您能信守承诺。”然后也没留下别的话,直接告辞离去。对油田的资料提都没提,好像真的是放弃了。
等海森堡少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