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声响的越发密集,几乎一个千总部的猎骑兵排成长长的两行斜线阵,前列开火,后列准备,后队开火,前列装完子药继续,两列几乎不停的打响,长长的斜线阵上空飘起浓郁的白色烟雾,隔着好几里路,在郭守约等人的鼻尖处也能闻到浓烈的硫磺味道。
北虏是不停的射箭,射手们几乎是不假思索也不怎么瞄准,下意识的就是一箭接一箭的射过来。
他们的射术是几乎最少有十年以上甚至二十以上的经验,马背民族,从能走路就上马,能拉动弓弦就开始在马上射猎,从狐狸到黄羊兔子,无物不射,射猎对他们来说就象是吃饭喝水一样,是一种生活的常态,这样的状态下,当世之人除了一样以渔猎为生的东虏之外,几乎无人能和这些北虏比较射术,虽然是急促的用轻箭的速射,他们的准头仍然十分惊人,如果离战阵近些,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脆响,那是箭矢不停地落在明军甲胄上的响声。
有不少辽阳军将士被射中要害,中了面部,咽喉等处,落下马来,有一些身上披着十几箭,却因为被铁甲挡住,因而没有受到太严重的伤害,所以仍然能披着一身箭矢继续奋战。
顶在前头战线上的是骠骑兵,他们一般以一个局为一个战团,在战场上不停的抛出骨朵和投枪,每次奋力一击,则必然带走一个敌人的性命,单薄的棉布镶铁叶的护甲根本挡不住骨朵和投枪的一击,就算有一些人喜欢用的飞剑,只要掠到人体,中者也无不是重伤。
骠骑兵们都是一群胆大包天的家伙,骑技精良,武艺高超,投掷过后,他们挥动手中的兵器,突入敌阵,搅的敌阵一阵波动后,看看没有击溃的把握,就又突出来,这样每次突击,都能使北虏阵线一阵松动,整条战线之上,就看到明军时不时的成团突入突出,将北虏的阵列,渐渐打的如筛子一般。
而弓箭与火枪的对射很快也飞出了胜负,不停射箭的北虏很快被打的惨不忍睹,在百步开外的对射,火枪还能偶然见功,弓箭就彻底无用,五六十步的距离上,火枪打的弓箭手们溃不成军,北虏的射手几乎是成片的被扫下来,而明军这边,箭矢不中要害就根本形若无事。
况且火枪能够一直激射,并不会使射手感觉疲惫,弓箭手一连速射十几斤之后,胳膊就酸的抬不起来,除了少数大力者能一直保持射速外,多半的射手就要休息一阵。
就这么一点空闲,猎骑兵就能扫下更多的人来。
北虏的阵线很快就被打崩了,无数甲骑转身逃走,偌大的平原地区,黑灰两色的北虏骑兵如兔子和黄羊群一样,跑的一群一群的,穿着红色军服的明军在赤帜指引之下拼命追击着,投掷,射箭,更多的火枪击发,因为是追击不需要提防敌袭,猎骑兵们在马背上坐得很稳,很有闲暇的瞄准着,枪声一响,多半就能打下一个将后背露给自己的北虏,然后就是一声欢呼,接着再清膛,装好引药和射药,塞入子弹,搠实,一切动作都是熟极而流,不象是在马上,而是在平地上一样,一枪接一枪,命中就又是一声欢呼,当然,沮丧的低骂声也不可避免……就算是平地打靶也会有不中的时候,这里毕竟是真实的战场啊!


第661章 明日
当看到北虏对面又涌出大量甲骑,在摇动的纛旗下开始接应溃兵之后,明军的前敌指挥也开始用旗语指挥,放缓速度,但明军没有后撤的打算,在两边主力的中间,明军开始分散,搜索灌木和近山的林地,将一些果然埋伏在其中的北虏骑兵驱赶走,北虏又狼狈不堪的丢下不少尸体,开始全线后撤。
明军开始跳下战马,养息马力,同时开始割首级。
民夫组成的辅兵队伍也十分庞大,他们多半受过军事训练,还有不少人识字,相当多的民夫能使用火器和组成长矛方阵,最少几个最基本的方阵变化,这些民夫都能掌握。
他们没有进入一线部队有很多原因,辽阳军放慢了扩军的速度是最主要的,这些民夫中有不少是青壮年,只要辽阳军征召新军,他们将会是第一批被征召入伍的人。
那些中年和脸上布满青涩的少年则是很难在短期内成为正式的军人,他们更多的将会是后备。
这些民夫其实就是辅兵,甚至相当多的民夫手中还有辽阳军废弃不用处理出来的前些年的火枪,相对于现在的十五年式火枪来说,这些旧枪太过陈旧了,但这些火枪的质量都很好,最少放眼大明全国,就算极盛时的蓟镇鸟铳手,手中的鸟铳在威力上也不能和这些淘汰品相比。
这些辅兵经过严格的火枪手训练,三个月时间就能把他们从农民训练成火枪兵,何况还远远不止三年。
他们到战场上的速度很快,很有条理,不是一窝蜂似的涌上来,分成相应的队伍。
医护队跟着军医官和医疗兵,手中拿着绷带和药箱,他们是最前一批,任何事情都没有比救护重伤的镇兵更加重要,这里头说不定就有哪一个是辅兵们的兄弟,他们救护的心情十分急迫,不在正式的军医和医疗兵之下。
然后就是担架队,他们将轻伤者先担下去,留担架在处理中的重伤员身边,随时准备抬人下去做进一步的治疗。
然后就是抬下伤亡阵兵的人手,有收罗跑散战马的人手,他们自己骑着马,手中拿着套马杆,虽然骑术和套马的技术不能和北虏比,不过在这个时候也足够了。
还有人将战兵割下来的首级汇总起来,用箩筐担回后阵,更多的人开始剥下北虏完好的马甲,皮靴也不会放过,北虏别的东西都很差劲,好皮子却是不缺的,自己脚上穿的靴子更是好货色,辽东过了九月就会下雪,到四月可能还会下雪,一双好靴子和一件好皮毛衣服都是至关重要,缺一不可。
整个战场,就象是一个稻田,充满着忙忙碌碌的喜悦感觉。
“北虏怕是要气坏了。”
郭守约满足的放下了手中的单筒镜,身为主帅,看到眼前的场景实在是一种享受。
至于满地的鲜血,流出来的肠子和内脏,没有了头颅的光着脖劲的尸体,这种东西只是稍许的煞风景,对一个统帅来说,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在众人转身下马的时候,郭守约淡淡地说了一句:“准备决战吧。”
哪怕是马光远也身体一僵,只有李达哈哈一笑,大声道:“甚好,俺要将那什么把儿兔的脑袋给割下来,制成夜壶,亲手送给大人。”
“这夜壶还是你自己用吧,大人应该没有这种嗜好。”
“谁说的,俺们大人最喜欢了。”
远在右路的惟功当然没有办法制止李达的妄想,于是在这厮的口沫横飞之中,不仅是把儿兔,其余的一些北虏的知名酋长的首级也被预定了下来。
……
……
远在郭守约等人对面十来里的地方正中处,也就是把儿兔大帐所在的地方,泰宁部是一个以翁牛特部为主的大小部落的集合体,时间久了,泰宁就几乎就所有部落的统称,这个部落主要活动地方是原本元朝的泰宁路,泰宁部也因此而得名,大明得天下后东北的蒙古诸部归降,最强的就是朵颜泰宁福余三卫,在明成祖夺天下的过程中,控制朵颜三卫的辽王选择支持成祖,大批精锐的三卫骑兵随明成祖南下,也立下不少功劳。
不过后来明朝国势开始走下坡,这些劳动古人的心思也就活泛起来,从小打小闹到公然反叛,归降的日子也就几十年而已。
后来大宁都司旧地被朵颜和泰宁瓜分,二百年时光匆匆而过,他们真没有想到,明军也有杀回来的一天。
不过一个军镇而已。
在明军刚驻营不久的夜里,把儿兔与兄弟伯言台周一起决断,派轻骑夜袭明军阵地,以往的经验,明军因为营养不良,有不少夜盲症患者,因此很畏惧夜袭,北虏很少有这方面的问题,夜袭就算不成功,也多少有一些战果。
但一场仗打下来,几乎折损了全部偷袭的哨骑精锐,然后这几天的前哨战没有一场胜利,前锋被明军打的节节败退,几乎是每天都在流血。
“再这样下去,我们的血都要流干了!”看着明军在割战场上的首级,卜言台周十分暴躁地怒吼着。
卜言台周也是一个老手,早在速把亥时代他就经常跟着一起去明国境内打草谷,他的大帐中还有几十个明国女子,里头不乏上等货色。
这几年辽镇乏力,虽然蒙古人不曾攻掠州府,可入边后集镇村落里抢到的人丁和财货都不少,卜言台周不仅有不少女人,还有大量的绫罗绸缎这样的汉人的好东西。
他习惯了胜利,几乎难以接受眼前的情形,其余的几个头人,拱兔和暖兔几个,也是面色阴沉,不停的揪着自己的胡子。
在战场的另外一侧是巴林五部和插汉部过来的六万骑兵,中间和右翼是泰宁部的十三万人,整整近二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其中有近四万人的甲骑,这样的力量,足够进行一次破口战事了!
结果却是占尽兵力优势的一方被另外一方按着打,还是在自己的地盘上!
在场的头人们都是低声怒吼起来,眼前的羞辱实在叫他们有无可承受之感。
中间的战场上最少有一千以上的尸首,以往和明军的战争倒不是没有这样的死伤,但明军一次斩首很难获得这样的数字,主要原因是蒙古人多半会把尸首抢走,而不是丢下来叫明军去割首级。
这一次战争不过才打了一个开始,死伤就已经这样严重,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不可承受之痛。
“决战吧!”
“不要和炒花那个窝囊废学,就算死也要有蒙古人的尊严。”
“成吉思汗的英灵在上,长生天在上,决战!”
所有人怒吼起来,眼前的明军最多三万不到的战兵,加上同等数字的辅兵也就是六万人,而蒙古人甲骑就有近四万,还有精心挑出来的几万勇士,决战用的突击军团就有十万人的规模,在这样方圆几十里的平原地带,这个力量叫这些蒙古人感觉自己是无敌的,只要突破明军的阵列,底下还有十万牧人都是骑射高手,可能他们的胆气和纪律要差一些,但只要形成突破,这些牧人激发出狂野的一面,就会是很不错的战士!
比起只会舞弄锄头的汉人百姓,每个蒙古男子就该是天生的勇士,这是上天赐给草原民族的最大财富。
把儿兔回想起父亲自嘉靖年间屡次破口的辉煌,回想起速巴亥曾经纠集三十万大军使蓟镇和辽镇都戒严的往事,一股热血涌上心头,他喘着粗气,拔出佩刀,怒吼着道:“战,明日就与明军决战!”
……
……
夜空星光之下,绵延十里的军营中渐渐有灯火亮起。
先是伙夫们聚集的野战厨房附近有灯火亮起,然后有人的低语声,接着就是拉动风箱做饭的声音。
今天应该就是决战日,两边都没有如评书那样互相送出战书,但通过几天的纠缠接触,前哨战打了好几场,明军的斩首已经超过千级,如果光是为了涮战功的话,现在的明军几乎已经可以撤退了。
但决战在即!
两边都不会放对方走,战场中间的缓冲地带全部是平原地区,明军占了大光顶子山一部份,左翼有一条河流掩护,虽然在平原下方,已经尽可能的保护好了自己。
但这样的地形下想在近二十万蒙古人的注视下后撤,就算以辽阳兵之强,也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明军的哨骑已经对北虏哨骑形成了完全压制,前锋骑兵已经可以随意突袭对方的营地,北虏的营地只是插了一些木桩放了一些拒马一类的东西,完全只是摆设,现在只要明军愿意,以五六千骑兵打一次象样的突袭也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这样的情形下,除非把儿兔等人能放弃大量的牧群和普通的牧人,包括相当多的甲骑在内,他们才能安然逃走,否则的话,明军也是有超过一万人的精锐骑兵,一直追砍,能成功逃出性命的,谁知道会是哪一个?
惟有一战!


第662章 早饭
在启明星还很亮的时候,早饭已经做好了。
大战在即,厨房和伙夫们也拿出了全套的本事,尽管只是早饭,但已经足够丰富,内容也足够精采。
不少新鲜的刚打来的肉被烧了出来,黄羊獐子狍子甚至是黑熊和老虎,加上野鸡和兔子,这么多的人和在一起,各营以下的千总部大厨房都分了一些,然后用超大的行军锅子给炖了出来。
各种新鲜的肉类和山里找出来的菌子混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浓郁而奇特的香味。
顺着清早的晨风,这味道甚至刮到北虏那一边去,很多蒙古人奇怪的耸动自己的鼻子,奇怪这一股莫名的香气是从哪里来的。
很多将士没有睡到自然醒,三万人不到和二十万人打对攻,哪怕是对一些积年打仗的老兵都是如山的压力,没有人怀疑辽阳镇是不是能打胜,胜利必然属于自己这一方,但也没有人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能活到战后……哪怕是队官一级也很难说会不会折损在战阵之中。
在压力之下,想坦然入睡也是一种本事,每个人几乎都是浅睡眠,当香味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