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4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阵之中。
在压力之下,想坦然入睡也是一种本事,每个人几乎都是浅睡眠,当香味足够浓郁的时候,所有人都陆陆续续醒来了。
穿好军服,刷牙洗脸,行军时该做的内卫工作全部做完,每个人开始拿着自己的饭盒出来。
在军人们走出帐篷的同时,有一些训导官站在门前,一一核对他们的遗书有没有写好。
这种事很晦气,别的军镇不会这么做,而且一般的大明军人也谈不上身后事的安排……家人和宗族会管,如果这两者都没有,那就只好认了。
在辽阳不同,军镇会对遗族做一些安排,军人的遗愿就显的很重要,而且一个当兵几年的辽阳军人,多多少少会有不少财产,另外每个战死的士兵和军官会获得别的军镇难以想象的巨额抚恤,每个军人都最少是百两起步,这在外镇是难以想象的……别的军镇,抚恤银子其实在招兵时就给了,每个兵五两,这是全国统一的公价,这笔银子被称为安家银,其实就是预支的抚恤金,每个营兵死后还真没听说过有拿到更多抚恤的记录。
如果是亲兵或家丁死了,才是将领放血的时候,要抚恤他们的家人,但最多也就是付出几十两银子的代价就足够了,安抚死者家属,重要的是使生者安心,将领打仗和自身的安全都是靠家丁,所以对家丁不会小气和克扣,普通的营兵就别想了。
但辽阳这里不同,每一个人都有几乎相等的抚恤金,在这一点上,就算是营官也差不多一样,并没有多少特殊之处。
在很多营兵心里,这是惟功这个兵主爷对大家一视同仁,平时职位有高低,薪饷当然也不同,但在兵主爷心里,每一个战死的士兵或将领都有一样的价值。
一想到这一点,感觉就大有不同。
每个将士在交出自己遗书的时候并不感觉晦气,相反,他们的脸上都有极为放松的感觉。
每个人都盛到了一大碗肉汤,上面洒着葱花,香气扑鼻,再拿上一摞蒸饼,所有人都开始大嚼起来。
李从哲生的白净斯文,如果穿一身长衫的话说是秀才毫无破绽,一个人眼神中的灵秀之气是骗不了人的。他已经从医学院毕业半年多了,医学院的学制是所有学院中时间最长的,但学医时补贴多,到第三年可以当助手,不论是军医还是辽阳各地的医院都很缺人手,以前的中医就是在家里坐馆,名医可以等病人上门来看,开方子叫病人自己抓药,医生收诊金,游医和江湖郎中就得走街串巷,这几年辽中和辽南到处都开了正经的医院,水平倒不一定比某些专精的家传名医强,但胜在全面,当时中医的几个主流医科全有,每一科都有若干医生,这一下就比普通的医馆强得多了。
在医学院从第三年时起李从哲就开始当助手,第四年开始可以主治一些普通的病症,第五年主攻外科后毕业,然后干了一阵普通的医生,李从哲耐不住内心深处最深的渴望,终于跑到军中当了一名军医。
论起待遇来,军医肯定强过民医,但风险也成倍增加,有的战场军医随行也会有生命危险,好在李达自己就是一个军官,不会阻止儿子,但李从哲分配在炮兵之后,全家都松了口气。
在他面前,是一张削了树皮和一截树芯的圆木,然后坐着的也是砍下来的圆木段子,全营近六万人全部都是坐在这些桌凳上吃饭,李从哲端碗过来时,忍不住眺望了一下,到处都是火红的亮光,漫天遍野,毫无尽头,近处就是一群群端着碗吃饭的健壮军人,身处在这样的环境和人群之中,那种即将面对生死决战的紧张无形中也减低了很多。
周围没有人说话,平常辽镇军规严格,但吃饭时除了不准起身打闹外,说笑当然是不可能禁止的,饭桌上官兵也比平常时要平等的多,就算再刚严的人也不好在塞着一嘴肉的时候板着个脸,无形之中,彼此的距离就拉近了。
每个队官在替自己的部下打饭后,再上桌吃饭,往上类推,每个军官都有这样的义务,开始时令军官和新兵都不舒服,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听惯了饭桌上的笑话和各人的吵闹,今日各人的安静也叫李从哲有些异样的感觉,不过他很快坐下来,享用自己的早饭。
在这一桌上并不完全是炮兵和军医医疗兵们,也有一些穿着三十斤重的铁甲,佩着锋锐戚刀的战士,炮组需要护卫,一个四磅炮炮组有六个人,九磅炮八人,十二磅炮十二人,一个炮兵中队有十二门火炮,每个中队配一个队的护兵,四个炮兵中队为一个司,两个司为一个千总部,两个千总部和直属部队加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炮兵营。
目前来说,并没有编太多的炮兵营,更多的炮兵是以千总部形式出战。
这一次跟随左路军行动的是一个炮兵营,近二百门火炮和相应的炮手辅兵在内有三千多人,护兵也有近两个局,在大战开始的时候,炮兵和炮营夫子们将预先把火炮推到设定好的炮位上……这几天,上头一直在调整各千总和各司之间的位置,按左中右位置和攻击位将各部的扎营地不停的调整,这也是惟功的心传,来自同时代欧洲军事天才古斯塔夫的心得,古斯塔夫总是预先把攻击位调整好,这样可以最快速度把攻击部队投入使用,可以抢得先机,在敌人没有完全释放状态之前,他的军队已经可以破阵获取胜利了。
辽阳军现在也习惯如此,多少次的夜间紧急集合和调动就是为了在战场上使用,镇以下各营经常搞战备训练,按不停的战备等级不停的训练这种战备能力,现在也终于到接受考验的时候了。
在李从哲身边是姜一鸣和山娃子,前者是一个装填手,赤红脸膛,浓眉大眼,身长体壮,推着四磅炮可以如飞般跑,他的数学底子不行,也就勉强能看懂刻度表,想在第一次着弹点落地后算清距离调整标尺实在是太困难,所以干不了炮手,只能当一个装填手,薪资就是和辎重工兵一样的等级,没有办法和炮手炮长们相比了。
虽然如此,姜一鸣干的还是兢兢业业,乐在其中,现在的薪俸,进入镇军前他做梦也没有梦到过,以前他是辽阳城里扛活的,一天能落下五六十个铜子,正好够一家的开销,想落下一点攒起来以备不需,就得从他的嘴里往外抠索,在炮营虽然也辛苦,还是不能和扛活时比,那时不仅苦,也毫无尊严。现在一年能落好几十两银子,活的还有滋有味,所以在上交了遗书之后,姜一鸣大口吃肉喝汤,大口地吃蒸饼子,没有丝毫紧张。
山娃子是来自宽甸大山里头,瘦条脸,人也显的精瘦,入营时走路都晃荡,一点不象个小伙子,当时的验兵官看中了他精湛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还有眼中狼一样的狠厉目光后才把这个从大山里跑出来的小个子留了下来,在军营几年后,山娃子身上长满了结实的筋肉,但表面看起来还是那样的精瘦。
只有熟悉的人才知道,这个瘦瘦的山娃子体里蕴藏着怎样的力量。
山娃子是一个副队官,按高等士官津贴拿饷银,每月十二两,他的银子几乎到手就花光,姜一鸣几次劝他买一个宅子,娶个老婆,山娃子只是笑笑不说话,转头就又到妓院花个精光。
辽阳镇不禁士兵到花街柳巷,休假期间除了不准赌博之外干什么都可以,日常的训练很辛苦,士兵吃的又好,体能远超常人,再禁欲的话,可能练出一群人形野兽来,惟功不打算走这样的道路,赌博是绝对禁止的,军中只有按习俗在新年时准许不伤大雅的玩几天,之后一整年都禁赌。


第663章 左右
在长桌上还有护卫队官张自梁,两个医护兵,两个普通的战兵,炮长李文武,炮手,还有其它的装弹手和清膛手。
这些人李从哲都十分熟悉,每个人都神情自若,在不停的吸溜着残存的肉汤,把手中最后的饼子吃完。
等每个人起身的时候,借着微微的晨光,他们看到前锋,也就是大队的步兵已经排成了一个个线形长阵,开始往前方开拔了。
军旗招展,因为天气昏暗几乎看不大清楚每个人的脸庞,但几乎可以肯定,每个人的脸上表情都和这边差不多。
从容,自信,带着稍许的紧张。
不远处传来一阵长号声,这是炮兵号手的命令,所有人站起身来,辅兵们早就将火炮的炮驾搭在炮车上,炮车前方又套了马,四磅炮是单马,这炮是青铜铸成,用的方法是铁模成型,所以炮身十分光滑,几乎没有一点毛刺,不论是炮身还是炮镗内都是一样的光滑,炮身流线型十分漂亮,在晨曦之下闪烁着诱人的金属光芒,炮车就是加固过防御的马车,按规定有几个火枪手在内,开有射击孔,同时车身内有一个基数的炮弹和火药桶。
士兵们已经按小队集结完毕,炮兵中队是大型阵列,护卫队是小队,炮兵们只是等候开拔就可以了,他们要节省体力,一会儿有的他们忙的,护卫队员中的战兵已经束甲完毕,手按腰刀或是持着长枪,火枪手们在张自梁的检视下按条例检查每个士兵的具装,从甲胄到长枪,腰刀,都看了一次,再看火枪,每个火枪手都将自己的火枪横在胸前,队官检查扳机,击锤,火石夹,再看定装的弹药是否装备好,一切合格之后,张自梁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下令小队散开,战兵坐车,火枪手步行,到战场后,战兵下车,火枪手到车上戒备,遇敌袭时以战车相联,火枪手依靠战车为阵地,进行抵抗,战兵则护卫战车之间的空隙。
这样的打法,就算是人数劣势,北虏也不可能一下子冲击到炮兵阵地上来。
李文武那边似乎颇不平静,一个清膛手可能忘带了什么,被炮长劈头盖脸的一通臭骂,通红着脸,小跑着回营地去了。
李从哲低声一笑,吐了吐舌头道:“李炮长脾气不顺啊?”
这个时候一般人不敢说话,也就是他这样受尊敬的军医官才能出声。
姜一鸣看看李文武那边,低声道:“李炮长今早接到家信,他那大舅哥又赌输了。”
“好家伙,输了多少?”
“怕是不少,估计得有上百两吧。”
“怪不得他火气大,也够他攒几个月了。”
身为炮长,李文武一个月有四十两银子,不过这钱不是好拿的,一门炮需要照顾和关心的地方太多了,日常训练和火炮的维护保养,炮弹子药也是十分要紧,所有的责任都在炮长身上,万一有什么不妥,那肯定是军法行事,这几年来已经有好多位出了事的炮长被降了职,最严重的两个还被剥了军服,在现在的辽阳镇境内,一个被迫退伍的军人的处境会有多困难和尴尬难堪,简直是不用多想的事情,李文武少年时读过书,后来又当了商行伙计,学过苏州码子,现在学阿拉伯数字和西式算法都很算利,学习弹道学比一般人掌握的快,顺理成章的当了炮长,这是一个优秀的炮长,不过家里的事情可真是叫他不省心了。
“这样的舅子,趁早上报送到盐场去。”
“以前是舍不得,这一次怕是要真送去了。”
部队开始流动,号声在催促,每个部队的出发序列和指定的行军路线都是固定的,并且有事前要求好的到达时间,炮营的指挥是王国器,军情老大王国峰的族人,原本大家以为他会在军情系统发展,不料他先是干了几年步营,逐步升到司把总后考取炮兵,当时同僚取笑他是贪图炮兵的银子,不料王国器在炮兵指挥的位子上如鱼得水,一路干到千总,现在已经是以副营官的身份指挥眼前这所有的炮营成员了。
这一下李从哲也不说话了,他有自己的一辆车要照顾,上头有不少消毒用的提纯过的高度酒和蜂蜜,还有清洗的十分干净的绷带,清创用的器械,止血药和多种药材,在战场上,这一辆车可能关系很多将士的性命,作为一个合格的军医官,李从哲虽然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却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职责。
两个医护兵也一起上了车,他们整理药箱,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一辆辆炮车和医用车开始行进起来,走了一阵子之后,李从哲从车里伸出脑袋来。
有一种强烈的震撼感袭上他的心头,这种感觉,使得他全身过电一样,顿时就是一麻。
两个医护兵也伸出脑袋来,两人都是同时张大了嘴巴,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李从哲没有笑他们,想来他自己也是一样。
他们所处的地势较高,炮营的选位肯定是如此,此时放眼看去,整条近十里的战线上到处都是耸动的人头,到处都是飘扬的红旗……李从哲开始还有数一数旗帜数量的打算,后来不得不放弃了,实在是太多太多,光是几里内的地段之内旗帜就有过千面之多,而四周的炮车和各式车辆也是一眼看不到边,根本数不清有多少。
一门门的火炮在喷薄而出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青铜铸成的炮身显示出独特的金属光辉,这些年来辽阳的贸易体系中铜的购买一直是大头,一直到辽中发现了一个易采掘的铜矿,以辽阳镇矿务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