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无疑问,林昭是扔下去了一颗重磅深水炸弹,必然要引起轩然大波。可以预见,针对林昭的反击是必然的。

想要报仇的自己自然就要推波助澜,不过韩相公也知道,自己此刻已经身处风口浪尖了,所以有些事情必须要低调隐秘。同时也要想办法保全自己,官职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仅存的那一点名声,上次那封奏疏很及时,多少能够挽回一点局势。不过这样还不够,必须要尽快着手进行。

林昭此举也算是给自己帮了大忙了,至少一半的关注度被他吸引走了,清水泽事件就显得不是那么扎眼。同时自己也能赢得一些同情,在这种时候,十分重要。不经意间就会有同盟者,而今已经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

韩相公不孤单!

不过他也清楚,不管反对的浪潮有多大,林昭那艘船会不会倾覆,都由定海神针赵顼说了算。皇帝才是最后的仲裁者,林昭这么大的胆子,赵顼会是什么态度?惩戒?置之不理?抑或者如此行为就是他默许的!

这是韩相公最为担心的事情,哪怕权势再大,可是在皇权面前,都显得那样的卑微。废立皇帝,飞扬跋扈的权臣,北宋一朝似乎没有。

林昭在博州是在立威,是在杀鸡禁猴,是在敲山震虎。皇帝赵顼会不会也是这个意思呢?山已经重重的敲了,要震的那只虎是谁?也许这就是林昭背后的凭恃吧!否则他一个没有什么背影的年轻人,哪有这么大的胆子和底气?

工部侍郎,威远侯,这些在韩相公眼里可以说是一钱不值!林昭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但愿不是皇帝,可是……一时间,心情好生矛盾,好生复杂!

韩相公压力很大,可事已至此,他已经没有退路了。狂妄大胆之后是要付出代价的,疾风骤雨即将来临,他倒是要看看,林昭到底有什么本事,能不能撑得住?

大名府,狄青也是一脸阴沉。

博州的事情有结果了,他知道公子会下狠手的,却没想到会这样的狠辣!

乱马踩踏,尸骨无存!

原来公子也有这样的狠劲,也能这样“铁石心肠”。狄青没有丝毫怪罪林昭的意思,反而觉得是好事。争夺皇位,坐稳九五之尊,没有狠心辣手是不行的。尤其是眼下,大宋朝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就更需要皇帝果决坚毅,雷霆手段。

仁宗皇帝以仁慈著称,几十年的太平天子,国朝安稳,谥号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仁”字!可是大宋朝因此而积累的弊病也很多,需要一位手腕强硬的继承者来富国强兵,一改颓势。就如同汉朝文景之治之后,需要一位强力铁腕的武帝振兴王朝!

原以为公子太平和,而今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件事办的漂亮,公子睿智,一石数鸟。狄青自然是看的分明,其中有一层也唯有他自己才能看明白!公子这是在为他报仇,找回面子。

杀韩俊,逼韩琦,与之不死不休,未尝没有要替狄青一雪当年之耻的意思。对此,狄青十分感动。

只是如此一来,势必会有引起轩然大波。公子会不会受到波及?这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对方的反扑马上就会开始,自己这边似乎也该做点什么,帮公子渡过这一关才是。河北路的局面才刚刚打开,断然不能有丝毫闪失!

得赶紧修正公子鬼见愁的形象!

第四八七章潜在对手

狄青不会责怪林昭,也没有丝毫不满的意思!

公子做出任何事情,他们都不会反对,都会一如既往地表示支持。

林昭不是傻子,也不是狂妄无知之辈,他做事也有分寸,这样的公子不需要担心。

何况,林昭本身就没有做错!

也许有人会说公子冲动,方式极端,可狄青并不这么认为,林昭敢这么做,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也许方式上,以及相关安排可能确实不是那么到位,还有些不够老练。

这个无妨,逐渐历练就是了。不经过锻炼,经历一桩桩的事情,如何能成长,如何能担当大任呢?

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的大错误,又有什么关系呢?杀了韩俊,惹怒了韩相公又如何?即便是搅动的大宋朝堂不安分,又能如何呢?

没什么大不了!

也许这还是一件好事,狄青已经在心中盘算着,如何帮助公子将此事圆满处理。让鬼见愁便是正义的化身!

韩琦在朝堂上的人脉广,门生故旧不少,这次一定会策动不小的风浪。不打紧,朝堂上咱也能想办法的。而且明月宗在民间以及暗处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你自上而下,那么我就自下而上,重要让这股汹涌的波涛归于平静。

重点是林昭那艘船,自然也要让他安然无恙!

博州的事情首先在河北路传开了,几乎是人尽皆知。

身在大名府的耶律浚也有所耳闻,听到之后也愕然了许久。草原上以前有将人五马分尸的行为,和中原以前的车裂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契丹汉化程度比较高,趋于文明,近年来这样的酷刑也逐渐消失了。

更不曾有过乱马踩踏这样的刑罚?也许草原上的残暴的马贼会这么做,官府并没有这样的行为。也唯有两军对战的时候,才会出现马匹冲撞踩踏的事情,其他时间。断然不会有如此情况出现。

想不到,在以礼仪仁义标榜的大宋朝,竟然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而且动手之人还是自己十分欣赏,颇为看重的林昭。

很难想象那个英俊潇洒,在辽国见义勇为,冒着生命危险营救母亲和妹妹的青年,会这样的杀人如麻。甚至是极度残暴。怎么着,都无法将这些残酷的形容词联系到林昭身上。耶律浚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小公主耶律特里就更是如此了。

在她的印象里,大哥哥林昭是那样的温柔,对自己多有关爱!那样和善的一个人,怎么会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呢?

乱马踩踏。尸骨无存,脑海中只要设想到那样的场景,耶律特里就会有些惊恐,恶心不已。在她看来,只有恶魔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可大哥哥不会是……

“哥,是不是搞错了,他不会……”

“我也觉得不会。可是外面的说法言之凿凿,肯定是错不了的。”耶律浚道:“博州大校场上,可是有很多人亲眼见证的,确实是他的手笔!”

“啊,怎么会这样?”耶律特里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轻轻摇头道:“难道已经不是从前的哥哥了吗?”

“特里,人都是会变的……”耶律浚一边安慰着妹妹,一边犹自震惊不已。

本来。林昭给他的震惊已经够多了。年纪轻轻,便建功立业,干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在宋朝国内干的那些事情就不说了,光是在西北,就搅动了整个西夏不得安宁。一个人掀起一场风暴,并且将其妥善解决,有这样能耐的人不多。

原以为他只是年轻。有些本事,但更多的则是运气好。可是博州的事情,让耶律浚见识到了林昭的另外一面。

此人有胆识,也有魄力啊!

耶律浚已经了解到。被杀的人之中大都是权贵之后,其中更有河北路宣抚使韩琦的亲侄子。他坐镇南京(幽州)已经很长时间了,自然对这位宋朝河北路的高官多有了解。

韩琦在宋朝有着怎样的地位和实力,以及此人的能耐与影响,他都是了如指掌的。耶律浚相信,林昭肯定比他更了解。可即便是明知道的情况下,还敢这么做,是需要有胆略和勇气的。

不畏权贵!

外面的百姓是这么说的,可是耶律浚却是淡淡一笑。或许确实有这样的愣头青,坚守所谓仁义道德的人,很少,林昭也绝对不是。

有过接触的经历,耶律浚很清楚,林昭是那种几位聪明的人物。口若悬河,舌灿莲花,更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很聪明也很狡猾。一个能让吐蕃赞普无奈,西夏国相和太后连连吃亏的年轻人,会这样傻里吧唧?

绝对不会的!

林昭这样做,肯定是骨子里就不怕韩琦!他背后有人支持吗?还是他本身的实力很强悍?耶律浚很好奇,也很不解。

不过这一次,倒是很清楚地见识到了林昭的果决与狠辣,以及胆识与气魄。

身为一个太子,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耶律浚对这些元素都十分熟悉。具备了这些素质,再加上一颗聪明睿智的脑袋,这个人的综合水平如何不言而喻!

这是一个强劲的对手啊!

虽然尚未见面,可是耶律浚已经感受到,林昭是何等厉害。尤其是如此年轻,将来有可能会是劲敌。

尤其是自己雄才大略,有兴兵南下,铁蹄踏黄河,占据中原锦绣河山的想法。宋朝有林昭这样出色的人物,将会是极大的阻碍,对自己并非是好事。

南朝号称人杰地灵,人才出众,不过出色的也为数不多。说来也奇怪,耶律浚根本没有把宋朝皇帝赵顼放在眼里,反倒是对一个小小的侍郎格外关注,还有种棋逢对手的感觉。十分奇妙,耶律浚自己也说不上来为什么。

总而言之,林昭很厉害,也有些可怕,可能会是一个很厉害的对手。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人不能留……

杀了那么多人,林侍郎怕是有麻烦啊!既然如此,那我就索性再来加把火。

林昭,对不起了,并非我要恩将仇报,实在是江山为重,身不由己啊!

第四八八章难题

汴京,垂拱殿!

皇帝赵顼坐在龙椅上默然不语,有些发愁,起因则是几封奏疏,以及一件事。

数日之前,他接到了判大名府,河北路宣抚使韩琦的奏疏,是一封请罪书,检举书!

韩琦检举侄子韩琦与博州通判范季云等人围湖造田,修筑围堰,导致黄河水流不畅,是决口的诱发因素之一。为此向朝廷,向皇帝请罪,一个是身为河北路的最高官员,对治下管控不严,以至于未能及时发现问题,事后也没有详细调查,有失察失职之罪。

然后韩相公痛心疾首表示,侄子韩俊牵涉其中,是自己这个叔父的过失,教育不严,以至于铸成大错。不过韩相公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他无意包庇,是刚刚才发现此事的,故而及时向朝廷检举请罪,以示公正。可以说,于公于私都表达的面面俱到。再加上韩相公的老辣,行文用词十分巧妙,一封奏疏也可的无懈可击。

赵顼笑了!

什么检举,你真当我傻吗?韩俊最初搞这些事情他不知道是很可能的,但是出事之后韩琦也不知道吗?赵顼不相信。韩琦没有包庇之心,呵呵,老辣认真的韩相公会失察?赵顼只是淡淡一笑,如果韩琦想要检举,那么这封检举书早就该到御前了。

这个时候跳出来检举,请罪,还搞出一副公正无私,大义灭亲的样子,未免有些迟了,装模作样!赵顼很清楚,一定是林昭在河北路的行动让韩琦招架不住了,纸包不住火的时候不得已只能这样,也算是壮士断腕,弃车保帅吧。

林昭还是有两下的,不声不响能将韩相公逼到这份上,也算是有本事。有能耐!至于韩琦的这封奏疏,赵顼打算笑纳了。

韩相公到底是有功之臣,何必穷追猛打呢?出了这件事,想必他已经没有颜面继续在朝为官了,奏疏中也表示要引咎致仕,并请皇帝降罪!降罪就不必了,致仕完全可以。本就是这个目的,而今达到了,赵顼很满足,这就足够了!

惩戒之时,鞭子可以高高举起,轻轻打下去。给韩相公留个面子,让他体面离开政治舞台。甚至韩俊都可以放过一马,也好皆大欢喜。打击老臣的计划不变,却也不能太过了,以免让人寒心!

原以为事情就圆满解决了,可是还没高兴片刻,博州知州李儒的紧急奏疏又来了。声称与工部侍郎林昭一道查处了韩俊、范季云等人围湖造田的证据。

很好。人赃并获,证据确凿,才能服众,也唯有如此才能让韩相公主动服软。

可是当他看到后面的文字,顿时惊呆了。

李儒说的很清楚,正当他与林侍郎率领厢军士兵查抄的时候,发大水了。林昭之前已经来过奏疏,提及会动用一些厢军士兵。否则不能控制局面。对此赵顼表示理解,林昭有便宜行事之权,可以这么做。腹地州县,千余厢军,不怕他闹出什么事情了,虽说是不合制度,却也可以变通一下。

这场大水可有些厉害。竟然淹死了厢军士兵与流民共计三千多人,他本人与林昭也是死里逃生。三千多人的死伤,这绝对是惊天大事,举国震动。

如果是天灾也就罢了。除了哀悼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可偏生这回竟然是人祸!

李儒说的很清楚,是韩俊与范季云等人故意决堤引发大水,希望淹死林侍郎,并且毁灭证据。结果却被当场抓住,人赃并获。

韩俊和范季云……赵顼勃然大怒,直接将奏疏扔在了地上,两个蠢货啊!

可是三千多条人命,他们也忒大胆了。

不管怎么样,作为大宋皇帝,赵顼肯定是不会容忍这等随便伤害他子民的行为!韩俊与范季云已经到了人神共愤,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