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仕强剖析胡雪岩商道-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多少也要赚一些,因为你有适当的利润才能长期地支援我。这是非常合理的态度。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结交帮会(4)
4。左大人问雪岩为什么把帅钉死,雪岩为什么说不知道?
我们中国人常常通过下象棋、一起喝酒或者打牌,来了解一个人,所以左大人找雪岩下象棋,不是闲来无事,也不是为了消遣。因为他不可能有消遣这种念头,消遣是没事干的人找事情打发时间的,左宗棠不是这样的人,他是想通过下象棋,更进一步了解雪岩的为人和修养。
两个人摆好棋子,左宗棠让手下把自己的帅钉死,然后问胡雪岩: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胡雪岩是很聪明的,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讲出一大堆道理。有些人却不懂得其中的道理,人家一问,他就讲很多,显示自己很有见识,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在关公面前耍大刀,那不是越耍越糟糕吗?在孔老夫子面前,你讲出很多道理,给谁听?所以雪岩说不知道,这是很高明的。
5。左大人说即使不为功名,也要多读书,雪岩为什么说所言极是?
我们发现胡雪岩有很多次讲话,都是非常妥当的,既不情绪化,也没有轻易地把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透露出来,这是一个商人必备的条件。
左宗棠说,就算不求功名,你也要多读书。这样才能懂得道理,将来事业越做越大,才不会走进死胡同里面出不来。如果胡雪岩说“这些道理我都懂了”,那不就等于说左大人的话是多余的吗?如果他说“大人的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我受益匪浅”,这样又未免太过肉麻,不就是拍马屁吗?雪岩没有这样说,他说左大人这番话所言极是,一方面是告诉左宗棠说我也懂得这个道理,一方面也是说承蒙你对我的勉励,我会加倍去努力,他这样回答非常妥当。
左宗棠不断地试验胡雪岩,看他这个人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不管左宗棠交办多么艰巨的任务,胡雪岩每一次都能顺利过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6。雪岩为什么向左大人要阿贵帮他做事?
阿贵是谁?是王有龄身边的人。当然胡雪岩以前是见过这个人的,可是当阿贵被士兵抓来见左大人的时候,雪岩虽然在场,但两个人没有打招呼。他们这样做是对的,如果两个人一打招呼那就完了。
有些事情要表现出你知道,有些事情却一定要表现出你不知道,但很多人掌握不住这个度。胡雪岩没有跟阿贵打招呼,这才救了阿贵,如果他说他们以前认识,那就糟糕了,阿贵必死无疑,因为左宗棠绝对不喜欢把关系搞得很复杂。
其实对于左宗棠来说,阿贵这个人无关紧要。左宗棠为人的原则是:既然身为朝廷命官,杭州城破了,就只有死路一条,怎么可以偷生呢?现在王有龄死了,你是他的部下,怎么能跑出来?你这种人分明就是不忠,活着干什么?这就是左宗棠的想法。
这个时候胡雪岩就说,我正需要这样的人,他很机灵,口才很好,您能不能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给我帮忙?这样一来,左宗棠就不会怀疑太多,而且很痛快地同意把阿贵给雪岩,因为他根本不在乎阿贵这样一个人。
但是如果左宗棠知道雪岩和阿贵两人是老交情,我相信他一定会有顾虑,会想很多。所以我们常常说,该说的话,一句不可少,不该说的话,一句不可多。很少人做得到这一点,但雪岩做到了。
(三)
杨昌浚来禀告左大人,宁波道台使用洋兵洋枪连克数阵。左大人一听,大发雷霆,指责他们靠洋兵剿匪犹如引狼入室,并不算真本事。他还传令下去,让下属离洋人远点,对洋兵要严加限制。雪岩谨慎地谏言:李鸿章能靠洋人打下上海,我们也可以靠洋人打下杭州。只要对洋人严加限制,他们就难逃左大人的手心。左大人听了,没有立即表态,示意雪岩退下,自己却若有所思。
成祥和则云赶往上海筹划新铺面,在途中,二人还在猜想着雪岩会在左大人的府上如何表现,很为雪岩担心。
回到客栈,雪岩不知自己的意见能否被左大人接受,焦急地等待着。这时来了一位官差,让雪岩跟他走,却并未言明要到何处。雪岩摸不着头脑,心中忐忑不安,却也只好从命。
官差将雪岩领到了总督府,雪岩见到左大人,这才知道左大人新任闽浙总督。左大人采纳了雪岩的建议,要派他去上海,找李鸿章帮忙协助建立常捷军。左大人叮嘱雪岩,上海不是自己管辖的地方,在那里行事是有风险的,并让副帅王德榜与雪岩同行。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结交帮会(5)
临行之时,下属将阵前投敌的杭州布政使林福祥押了上来,左大人怒斥林福祥不义,命左右将他推出去斩首。
1.左大人听说洋兵洋枪为什么大发雷霆?
我们知道左宗棠跟李鸿章虽然关系密切,但在见解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左宗棠非常反对李鸿章用洋兵洋枪来打自己同胞的做法,他认为,我们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解决,不需要什么洋鬼子。正由于左宗棠认为用洋人来打我们同胞不像话,所以他听到部属报告说李鸿章用洋枪洋炮武装的常胜军打了胜仗,非常不高兴,说以后少跟他提这种事情。这种见解对不对?我们不是当时的人,也不是当事的人,所以我们实在不宜去评论,我们只能说他有他的原则,我们加以尊重,如此而已。
2.雪岩说只要对洋人严加限制,就难逃左大人的手掌,是不是打动了左大人的心?
见到左宗棠大发雷霆,其他的人都是唯唯诺诺,不敢讲一句话。这也难怪,因为长官发脾气的时候,干部最好少说话,这是没有错的。胡雪岩不一样,他心里想,我又不是你的部属,而且这是大好机会。我讲“大好机会”这四个字就是提醒各位,胡雪岩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的脑筋不停地在动,只要有什么蛛丝马迹,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随时随地都会去把握。一听到洋枪洋炮,胡雪岩马上就想到:如果左大人要采购洋人的军火,我就可以替他办这件事情,那么从中我多少可以赚一点钱。
在商言商,我觉得并没有错,雪岩随时看准商机,随时积极介入,这是他一贯的作风。这时他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他就劝左大人说,其实这也不是坏事。左大人一听此言,更生气了,说“你少跟我说这些,我又不是商人”。这话很难听,意思就是说你胡雪岩是商人,可以唯利是图,而我左宗棠是政府官员,怎么可以跟你一样呢?面对如此难听的话,胡雪岩也只能忍气吞声。因为如果商人在这些方面还要强调身份,不愿意忍受一点侮辱,那根本就不要从事这一行。
胡雪岩很冷静地说,好,我不劝你。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最后他又讲:其实别人会怕洋兵洋枪,你左大人怕什么?以你的威势,只要加以严格限制,洋人会乖乖的。这句话倒是打动了左宗棠的心,左宗棠心想:是啊,我还怕什么,别人怕的话,那是应该的,我怕吗?我当然不怕了。所以我们应该看到,有时候一句话讲到要点,真的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3.成祥和则云到上海,途中为什么还在谈论雪岩?
雪岩指派成祥和则云到上海去筹备钱庄的营运,两个人坐了车子就出发了。一路上两个人如果只是看风景,谈一些没有用的话,那这种干部要他干什么?如果这样,他们这一路就纯粹是观光,根本不把业务当一回事,不把公司当一回事。现在很多人就有这个毛病,一出去把公司忘光光,一回家把老板忘光光,哪里还能指望他做什么事情。则云跟成祥没有,一路上他们都在想雪岩在做什么,雪岩怎么样。这样想就表示他们很关心雪岩,关心业务的发展。
老实讲,一个老板如果做到干部回家以后从来都不想他,或者一想到他就牙齿咬得紧紧的想骂人,那这个老板是没有价值的。但是,我也不主张像有位总经理那样,他就当着我的面问女秘书:你回家会不会有时候想到我?我不主张这样做,因为问这种话是叫别人很尴尬的事情,是不可以这样问的。
一个业务员在外面跑业务碰到问题会不会想到主管,这是判断主管成败的一个关键方面。业务员碰到业务困难,就想到应向主管去请示,该主管当得就很有分量。反之,如果业务员一碰到问题就都自己去闯,根本没有想到主管的话,那这个主管当得是有问题的。
4.军官来找雪岩,为什么不说清楚要到哪里,害得雪岩担心?
雪岩的担心是必然的,因为他劝了左宗棠,当时左宗棠很不高兴。如果雪岩真的不在乎,那他也就不是胡雪岩了。因为那样做就是莽撞,就是在标榜自己敢说敢言,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敢说敢言又怎么样?找死而已。
而胡雪岩不是,他纯粹是为国家好,为整体好,当然也对他个人发展有利,所以才冒死去劝左宗棠。劝了以后,雪岩心里一定是七上八下的,寻思左宗棠会怎么样,是恼羞成怒,从此不理他,还是会改变。所以军官来通知说左大人要见他,雪岩心里肯定要盘算此次是祸是福,他根本不知道,因此他怎么能不担心?
第三章 结交帮会(6)
为什么那个通风报信的人只说带着去,而闭口不说到哪里?他绝对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是军人,要服从军队的规矩,保守军队的秘密,不可以随便把行踪告诉别人。那么就这样让雪岩担心吗?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是不能怪军人的,因为他职责所在,他不能走漏一点风声,这才是训练严格的表现。所以这种情况只好由雪岩自己来承担,心里七上八下也是活该,他必然要经过这样的波折,后面的事情才会走得顺。
5.左大人为什么要雪岩到上海找李鸿章协助建立常捷军?
左宗棠刚开始听到洋兵洋炮洋枪是非常不高兴的,后来经过雪岩这么一番劝导,他觉得也不无道理。但是,他还是当面告诉雪岩:你讲话太张狂,你怎么可以这样跟我说话呢?我们觉得左宗棠这样做都是恰到好处的,否则的话雪岩就会越来越放肆了。所以一个下属对老板讲出一些不恭敬的话,甚至爬到老板的头顶上去,其实老板自己要负起相当的责任。
左宗棠一方面指出雪岩的态度是不对的,另一方面又说雪岩的话其实是蛮有道理的,所以现在他决定建一支常捷军,这样做无可厚非,很合理。可是以左宗棠的关系想要平白地去买这些军火也是很不容易的。左宗棠就想到李鸿章,因为李鸿章主持洋务和外交,门路自然多一些。虽然他不太喜欢李鸿章,但是许多时候,我们办事是不能只考虑感情好坏这些事情的,该办的还要去办。所以左宗棠跟胡雪岩讲:我写两封信,你带着一封去见李鸿章,请他帮忙;另外一封信必要的时候才用,否则你就备而不用好了。因为任何事情都需要两条线互相牵制,到时候彼此可以有个补助的作用,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做法。
6.左宗棠为什么任命王将军为副手,又下令斩杀林福祥?
左宗棠不是等闲之辈,他考虑问题非常周密。他知道自己把采购军火的事情交给一个商人去做,外界的人不能信服。虽然左宗棠自己不在乎,但是他要避免别人的猜疑,这是非常正确的做事原则。要么在乎,要么不避嫌,这都不对。所以左宗棠就派了一个正规的将军做雪岩的副手,就表示说这件事情没有完全授权给胡雪岩,还是政府在办,胡雪岩只不过是帮忙而已。这样做对外有交代,同时对内也有交代。否则手下人也会想,难道我们这些人都不能做,非得找胡雪岩?许多时候,做某些事一定要有自己的人介入在里面,这样大家的关系就会好很多。
同时,左宗棠也觉得自己跟胡雪岩毕竟没有很深的交情,并不了解胡雪岩的本质。正好这个时候来了个倒霉鬼林福祥,左宗棠就抓住这个机会,大声说推出去斩了,一方面固然是他对临阵脱逃的林福祥很不满意,另一方面也是做给胡雪岩看的,用以警告雪岩少玩花样,如果玩花样的话,命运就跟林福祥一样。我觉得左宗棠这样做是很合理的。我们对一个人不能不相信,但也绝对不能太相信,太相信一个人其实就宠坏了他,最后自己也跟着倒霉,这是两边必须要良性互动的。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左宗棠表现得可圈可点,胡雪岩也从当中学习了很多将来跟左宗棠合作的应对之道。
(四)
王将军告诉雪岩,左大人治军严谨,林福祥以前虽是功臣,但在杭州一战中出尔反尔,脚踏两只船,犯了左大人的必斩之律,所以该杀。雪岩没说什么,若有所思地盘算着。
到了上海,雪岩和王将军在街上找旅店时,不想被一辆黄包车撞翻了行李。王将军很恼火,气势汹汹地指责车夫。雪岩忙上前打圆场,他一下就听出车上那女子的杭州口音,并与她以老乡相认。那女子临走送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