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逍遥王爷-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

    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茶经】………

    林语堂说过:“只要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里都是快乐的”。我国是茶的发祥地,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饮用茶的国家。《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通茶)而解之。”

    茶,兴于唐代而盛于宋。尤其是上唐以后,茶始有其字。特别是中唐大历年间,中国茶史上发生了一件划时代的大事,那是被奉为“茶神”的陆羽所撰的《茶以》间世。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茶书专著。它全面总结了唐以前茶叶的生产、制造,介绍了茶具的制作、使用、烹茶的技艺、要求,对各地名茶作了比较分析,以历代的茶事作了辑录,从而第一次将饮茶当作一个艺术过程来看待,开拓了茶文化的新领域、新境界。这无疑在茶史上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著作。

    造茶、选茶、炙茶、煮茶、饮茶,乃至茶器、茶具、煎茶的火、煎茶的水,无一不求精求工,讲究分寸,讲究适度,一丝不能乱,一步不能错,内心要平静,意念要集中,动作要协调,而饮茶人在这个过程中,自然针对陶冶情操、平和心境,达到自我修养、精行俭德的境地。贯穿于陆羽倡导的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儒家观念。

    《茶经》中亦有些和衢州相关的茶文化记录。在《茶经》第四章“烹饮器具”中,陆羽写道:“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在第八章“茶叶产地”中,陆羽也提及“浙西”、“婺州”出产的茶叶。

    宋代的斗茶

    《中国陶瓷史》载,我国黑釉瓷器的生产和青瓷一样历史悠久。入宋后,一种黑釉盏,产量特别大,其中,江浙墓葬中多出土黑瓷。据衢州市博物馆馆长柴福有介绍,我市婺州窑生产有许多黑釉瓷,这和宋代的斗茶习俗有很大关系,宋微宗就爱好此道。宋代的茶叶是制成半发酵的膏饼,饮脏乱前先把碾成细末,放在茶碗内,再沏以初沸的开水,水面沸起一层白色的沫。斗茶其一是比黑釉茶盏衬托的白色茶沫,以青白胜黄白;其二是比茶汤,茶汤以在茶盏周围沾染水痕为负。因宋代的茶色是白的,当然就以黑盏最为适宜观色。正因为有此需要,婺州窑生产的许多黑釉瓷,就显得格外重要。

    另外,《全宋词》载有衢州藉潇洒词人毛滂的几首关于宋代点茶和斗茶的词作。毛滂《谢人分寄密云大小团》:“旧闻作匙用黄金,击指要须金有力。”讲的正是“斗茶”胜负规则在于是否“咬盏”。毛滂在《西江月…侑茶词》中写道:“汤点瓶心未老,乳堆盏面初肥。留连能得几多时?两腋清风唤起。”讲的是客至点茶,送客点汤的词共256首,其中以黄庭坚和毛滂作的咏茶词最多,毛滂有4首咏茶词列入《全宋词》。其中,毛滂的《玉楼春》首次提及“侑茗”这个概念,这在宋人文集中并不多见。毛滂一直被人视为三流词人,为治词者所冷落,唯薛励若《宋词通论》中称,毛滂与柳永、苏轼、秦观、贺铸并列为北宋五大词派之一。看来,作为衢州人,对毛滂词原生态的研究,还待进一步深入。

    据《烂柯山志》载:熙宁四年(1071)孟春九日,祝绅、林英、刘彝、梁浃、郑庭坚会宿斗茶于柯山。

    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里,珍藏着衢州发现的、全省独的的《茶会碑》拓片。1982年在江山茅坂乡株树村的戴益贵家的猪栏中发现的。它高1米,宽半米,刻于乾隆二十四年即1759年。全文可分辨字320字,上面记录了一个故事。后来又发现了底座,现保存在江山博物馆内。



………【元明、清代的茶,茶的别称】………

    走向繁复、琐碎、奢侈的宋代茶艺,到了元代,又回归真朴,追求简约,重返自然。与宋代茶书兴盛的状况相反,元代茶业着作却迅速地滑到了谷底。经过千曲百折,明代茶集的编撰再度呈现辉煌,五十多部茶书相继问世,真是‘另有奇葩逞风流‘,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的茶书撰写巅峰时期。

    元移宋鼎,中原传统的文化精神受到严重打击,茶文化也面临逆境。

    与宋代茶艺崇尚奢华、繁琐的形式相反,北方少数民族虽嗜茶如命,但主要出於生活的需要,对品茶煮茗没多大的兴趣,对繁琐的茶艺更不耐烦。原有的文化人希冀以茗事表现风流倜傥,也因故国残破把这种心境一扫而光,转而由茶表现清节,磨砺意志。

    选茗艺茶,是品茶的第一要素。明代的名茶品目繁多,最为人们称道的六品,即:虎丘茶、天池茶、罗、茶、六安茶、龙井茶、天目茶,其中又最崇尚罗、茶。罗、茶产地在今浙江省长兴县境,‘介於山中谓之、,罗氏隐焉故名罗‘(许次纾《茶疏》);‘罗、去宜兴而南逾**十里,浙宜分界,只一山冈,冈南即长兴山,两峰相阻,介就夷旷者,人呼、云。‘

    刻意追求茶原有的特质香气和滋味,是明人的特色之一。对於前人的制作和饮法使茶香失去天然、纯真,他们提出了激烈的批评:‘即茶之一节,唐宋间研膏、蜡面、京铤、龙团,或至把握纤微,直钱数十万,亦珍重哉、而碾造愈工,茶性愈失,矧杂以香物乎?曾不若今人止精於炒焙,不损本真。故桑、《茶经》第可想其风致,奉为开山,其舂、碾、罗、则诸法,殊不足仿。‘批评到‘茶圣‘陆羽的头上,话已经说得够尖锐了。那麽,如何才能‘精於炒焙,不损本真‘呢?这就是明人在蒸青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更臻完美的‘炒青法‘。

    花茶的发明虽在宋代,但到明代时,花茶已从文人隐士别出心裁的雅玩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普通人品茶的又一新天地。‘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放花的比例是‘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因为‘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木樨采摘的花先去掉枝蒂和沾在花上的灰尘与虫子,‘用瓷罐一层茶一层花投间至满‘,用竹叶或纸扎牢,‘入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流行的还有‘橙茶‘,‘将橙皮切作细丝,一斤以好茶五斤熔干,入橙丝间和。用密麻布衬垫火箱,置茶於上烘热,净棉被罨之。三两时随用建连纸袋封裹,仍以被罨焙干收用‘。另有一种‘莲花茶‘,‘於日未出时,将半含莲花拨开,放细茶一撮,纳满蕊中,以麻皮略絷,令其经宿。次早摘花,倾出茶叶,用建纸包茶烘干。再如前法,又将茶叶入别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