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极大明-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再仔细瞧去,韩爌的身后竟然是宋文星,赵忠南等新派官员,连他们也掺和进来了,朱由校看到这些人更是恼怒。

    行完大礼,韩爌拿出奏折禀奏:“启奏陛下,臣与众位臣僚联名参劾蓟辽经略使兼巡抚熊廷弼,他身为封疆大吏,不能固守本土却丧师辱国,丟城弃土,陷数十万百姓于水火,废朝廷额度无数,此罪人神共弃,天下人人得而诛之,臣请陛下诛杀此贼,以谢天下!”

    “臣等恭请陛下圣裁!”官员们纷纷跪下请愿,将手中的请命折搞搞的举过头顶。

    朱由校冷冷的看着跪着一片的官员,不发一言。

    大臣们不见皇帝回音,韩爌又喊了一遍:“请陛下圣裁!”身后的官员们也跟着重复一遍。

    朱由校脸色肃杀,犀利的眼神盯着韩爌,程化祥现在朱由校身边,都感到了皇帝内心的愤怒,他在宫中待了一辈子,这样的事情见过的多了,每每大臣们逼宫似的进谏,皇帝往往非常愤怒,君臣对抗的结果就是大规模廷杖的开始。程化祥心生畏惧,站在皇帝身边不免感到寒气逼人,冷的身上浑身哆嗦。

    朱由校慢慢走下台阶,程化祥赶紧上前要扶着皇帝,朱由校一甩手将他甩出,独自走下御台,来到韩爌跟前。

    他慢慢的抬头看了一眼朱由校,登时可怕的眼神吓的他赶紧将脑袋贴近地面,不敢再瞧一眼,皇帝在愤怒,看他这眼神,不是在生大臣们的气,是在生他的气。

    “韩阁老,”朱由校口气生硬的问道:“你不是在家养病吗?怎么,这么快就好了?”

    他心生恐惧,有些畏缩的回道:“仰赖陛下洪福,微臣的病好多了。”

    “哦,病好了怎么不让人告诉朕一声,也好请你回内阁呀!孙承宗去了辽东,徐光启忙着安抚入关的辽民,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能主持朝中大局的也只有你了。”

    朱由校不冷不热的说,明显是反话,韩爌心惊,他知道不能回内阁,只要回来,皇帝还指不定想什么办法整治他呢,就像对付方从哲一样,能体面的致士就是福分了。

    他俯首叩地回道:“微臣虽然卧病在家,但心系朝廷,臣受两代先帝隆恩,无以为报,谨以此枯朽之躯进言陛下,太祖高皇帝威慑四海,平复辽东,陛下也曾言辽东不可弃,您为皇长孙时还亲赴辽东督战,这些您都忘了吗?熊廷弼辜负圣恩,违逆天下,不战而弃土,如此大逆不道恳请陛下严惩不贷!”

    “朕不是将他押送回京了吗?怎么处置朕自由分寸,不劳烦诸位爱卿了!你们回去吧!”

    朱由校说完,转身就要登上陛阶回去,忽然人群中一个人跳出来拽住他的衣袖,急道:“陛下不能走!”

    朱由校勃然大怒,有人敢如此无礼!

    他猛然回头看去,竟然是宋应星!

    程化祥也愤慨起来,上前指着他骂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对万岁如此轻薄!放手!”

    宋应星这才感到自己唐突了,忙放开手,惊慌的赔罪,“微臣一时性急失礼,万望陛下恕罪。”

    朱由校看到是他,气也消了一半,若换做别人,定然拉出去打个二十板子。

    “臣见锦衣卫指挥使护送熊廷弼出宫,枷锁都没有戴,陛下莫非是要放过他么?”

    大臣们在午门外敲登闻鼓,好不容易皇帝打开午门接见他们,想涌进去,在午门打开的那一刻,他们竟然见到田尔耕带着熊廷弼出宫,与他们撞了个正着。大臣们气愤不已,纷纷要上去打死这个“卖国贼”,可惜有大批锦衣卫层层保护着,他们根本接近不了。询问下才知道,皇帝竟然要把他送回府内。这可气坏了他们。

    熊廷弼面对气势汹汹的群臣们,暗暗庆幸,幸好有锦衣卫,要不然他当场就被这些人打死在禁宫内,这件事将成为大明历史上有名的事件了。

    宋应星的质问,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他们都昂起了脖子,扯开嗓子纷纷怒喊。

    “是啊,陛下为何不现在就杀了他”

    “请陛下立即下旨处死熊廷弼,以安天下人心”

    “要处凌迟处死”

    大臣们开始哗然起来,愤怒的也没了礼数,叽叽喳喳的叫嚷,几十种声音参杂在一起,乱哄哄的,根本听不清。有几个胆大的甚至站了起来。

    朱由校见到群情如此激愤,不免有些紧张,为避免发生意外,他扭过头去,悄声的对程化祥使了个眼色。

    被这阵势吓的冷汗都冒出来的程化祥会意,急忙转身离去,召集侍卫们以防不测。

    “肃静!都肃静!”

    朱由校用尽力气大喊,但他的声音却被群情激愤的大臣们的声音所掩盖,没人理会他,几个胆大的甚至走到他面前,要求他立即下旨处死熊廷弼。

    朱由校怒目圆瞪,死死的盯着他们,一句话不说,内心却愤恨他们的忤逆和逼宫,作为皇帝,他是绝不允许有人敢对他如此不敬和胁迫!

    大臣们嘈杂的要求皇帝开口下诏杀熊廷弼,早已深陷逼迫之中,却早已忘了周边。

    程化祥召集大批锦衣卫急速的赶来,他们手持刀剑全副武装的快速奔来,整齐的步伐和铠甲的发出的“咯咯”声引起了后面一些大臣们的注意,转头向后瞧去,登时吓的汗水涌出来。

    锦衣卫迅速的将大臣们包围起来,顿时,嘈杂之声变的鸦雀无声。

    大臣们这才冷静下来,感觉到了自己的鲁莽和唐突,冲撞了天子之威,惊了圣驾。他们又重新安静了下来,在原地跪下头贴地不敢出声,也不敢四处乱看,害怕引来皇帝的注意。

    站在皇帝身前几个胆大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对忽如其来的锦衣卫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知如何是好。

    程化祥跑的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的指着站在朱由校跟前胁迫的几个大臣,喝道:“你们几个还不跪下!”

    几个大臣愕然,顷刻下跪求饶,“臣等一时糊涂,冒犯了陛下,死罪!死罪!”

    朱由校低头看着几个朝臣,还有宋应星,他深深一口气,强忍住怒火,对众臣说道:“熊廷弼犯此大罪,朕不会轻饶了他,要杀也要诏告天下,让天下的人都来观刑。你们不能图一时之愤而不让天下子民泄愤。”

    大臣们静静的爬在地上,没人敢再说话。

    朱由校扫视了他们,等了片刻没人应声,终于松了口气,拂袖说:“既然没人反对,你们就下去吧!”

    说完,他转身登上陛阶,要回乾清宫。

    刚登上台阶两步,韩爌直起上身禀道:“陛下,既然已经派首辅孙承宗接替熊廷弼,为何不止住辽东军民入关,而是继续南撤呢?”

    朱由校吃了一惊,停止了脚步,皱着眉头疑问道:“你什么意思?”

    “臣以为孙承宗代熊廷弼没有阻止军民入关,反而是继续撤守,臣以为他和熊廷弼是一样的,畏敌弃土,亦是千古罪人,应押送回京治罪!”

    朱由校忽然感觉到了什么。

    韩爌久病不出,这次竟然冒出来带着这么多人逼宫,看来是有预谋的,他是想借此机会弄倒孙承宗!什么熊廷弼,他不过是个幌子,韩爌的真正目标是孙承宗!

    他分明是想趁这件事行党派之争!

    “好啊,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总算见真章了!”

    朱由校细声的自言自语道。

第二百三十五章只对一人说真相() 
“你的意思是孙承宗和熊廷弼是同谋吗?!”

    朱由校脸上冷若冰霜,目露寒光,不时透射阴沉沉的杀气,刚走上几层台阶又折返回来,脚上似乎栓着沉重的铁链,沉重的一步一步的走下来,在韩熿面前停下,低沉地说:“回去好好养病,朝中的事不要再过问!”

    “臣是大明臣子,岂能因病而废国事?身为臣子,理应为君分忧,值此多秋之际,臣在家无心养病。”

    朱由校怒火中烧,愤恨不已,平日看似胆小怕事、事事不敢出头的韩熿竟然也敢这么顶撞自己,真是吃了豹子胆了!

    这一年来他的“铁腕治国”令多少官员噤若寒蝉,他竟然还敢这么明目张胆的顶撞他,难道真的是不怕死?还是他的背后有什么人撑腰?

    朱由校微微抬眼扫视了跪在地上的官员们,他们都将脑袋紧贴地面,但他能分辨的清楚,这些官员中多数是旧派,曾经的浙党、楚党、宣党,还有东林党等官员逐渐冰消释解,走到了一起抱团对付他们暗地里称呼的“帝党”。孙承宗和徐光启是他们认定的首脑,熊廷弼是重要成员,新学派官员,还有新晋的洪承畴、袁应泰,卢象升等,都被他们认定是“帝党”的人。现在朝堂上已经由多党之争变成了现在的两党之争。

    “帝党”的成员多是新派学生,他们大多城府浅,没有在朝为官多年的人心机,这次让旧派官员利用了,才会跟着他们一起到这里请愿,他们虽然和韩熿在一起,但是出于爱国之心,比韩熿他们单纯多了。

    “宋应星一人留下,你们都退下吧!”朱由校强忍着怒火,生硬的说道。

    跪在地上的官员们互相看了了看,又看了看韩熿,见他没有动静,他们也不敢起身。

    朱由校恼怒的提高了嗓门,道:“你们要抗旨吗?!都下去!”

    锦衣卫们听到皇帝愤怒的吼叫,都绷紧了神经,握紧了手中的刀柄,等待着皇帝的命令。只要朱由校一声令下,他们就对这些大臣们动手!

    韩熿敏锐的觉查到了肃杀的味道,他感到了不妙,微微抬头,看到了朱由校犀利的目光在凝视自己,不由的胆颤了一下。

    “韩熿!”朱由校已经没有了耐心,喝道:“朕已经说了,必将严惩熊廷弼!至于孙承宗,任何人不得议论!”

    “陛下是在封堵天下人的口吗?”韩熿说道:“天下人的嘴是封不住的即使大臣们不说,百姓们也会说。”

    朱由校大怒,指着他的脑门愤道:“是天下人要说还是你要说?!辽东之事朕自会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勿须他人再议论!如若再敢多言,以妄议朝政论处!”接着,他又当场宣布,“韩阁老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朕念你有功与社稷,原俸致仕,回老家安度晚年,无诏不得入京!”

    此话一出,韩熿大惊失色,众官员也是吃了一惊。

    “退下吧!熊廷弼必杀,但绝不是在今日!来人,护送韩阁老回府,明日离京!不得耽搁!”

    说完,朱由校一甩袖子,对宋应星说:“你跟朕来!”

    他带着宋应星走上了陛阶,众多官员茫然的看着皇帝走进乾清宫,还有韩熿煞白的脸色,几乎呆住了。几名锦衣卫无情的走近前,冷冷地说:“韩阁老,走吧!”

    进去乾清宫,朱由校扫视侍从们,说:

    “都出去,程化祥,你也出去!关闭宫门,没朕的旨意谁也不许进来!”

    乾清宫的宫女太监们听到旨意都麻溜的跑出去,生怕自己落后留在这里,他们看到皇帝的脸色不好看。在皇帝不高兴的时候谁也不愿意多留在这里一刻。

    乾清宫里眨眼间只剩下君臣二人,朱由校低头看了一下伏在地上的宋应星,道:“起来说话!”

    “谢陛下!”他慢慢地站起来,心里有些恐惧了,他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单独找他,着实让人不寒而栗。

    由于害怕腿脚发虚,刚起来就差点没站稳,摇晃的踉跄了一下,朱由校眼快赶紧身手扶了一把,他才没摔倒。他惊慌的额头冒汗,却不敢去擦拭。

    “宋爱卿,”朱由校开口说道,他急忙俯身聆听。“你和熊廷弼皆是朕的肱股之臣,其中缘由朕没有给你说起,这不怨你。熊廷弼的事你就不要过问了。”

    他奏道:“陛下,熊廷弼的才干微臣也深知,不过不战自弃辽东,如此重罪难平天下啊!万岁押解他回京不治罪而将其软禁家中,陛下莫非有意放过他?”

    听到的话,朱由校愤怒的脸色转而一点笑意,“你既然看出来了,为何还要如此?”

    “臣是为天下计,陛下贵为天子,应严明刑罚!”

    他一言,朱由校竟愣愣的找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愕然起来。

    “请陛下严惩熊廷弼,为天下讨个说法!”他又跪下,将奏折高高举起,送至朱由校面前。

    朱由校无奈的叹息一声,轻轻的说道:“宋卿,当年朕为长孙,你还是徐光启的学生,朕记得当年去演算馆的时候第一次和你见面,你的一番话让朕是刮目相看,你也因此脱颖而出,给朕就下了极深的印象。朕登基后就破格提拔你,朕需要你这样的人才辅佐啊!”

    他听到,不禁感动的泪水打眼眶,“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臣此生无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