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7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距离还有几里地,显然他们也害怕战争突然爆发之后他们也跟着受到牵连。

    这些人在战争开始之后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就连杨坚自己心里都不清楚。

    至于宇文宪和契苾部,应该是指望不上了,现在宇文宪的鲜卑骑兵还在晋阳磨磨蹭蹭,而契苾部根本就没有给杨坚任何回复。

    就当他一步一步的向中军大帐走去的时候,军中鼓声乍起,骤然打破了沉默!

    “怎么回事?”杨坚大吼道。

    “殿下,敌袭,敌袭!”骨仪冲过来,他就住在距离杨坚不远的地方,显然刚才寻找杨坚寻找不到,他就先下达了聚将的命令。

    看着衣衫不整、甚至就连鞋子都只有一只的骨仪,杨坚惊讶道:“南蛮发动进攻了?!”

    似乎是为了回答杨坚的问题,此时北方和南方杀声四起!

    杨坚已经明白了,南蛮是不可能从这两个方向发动进攻的。

    “元浩,元滂?!”杨坚惊呼道。

    元家的这两个人反了,那岂不是代表着元谐也要反?!

    “报,南蛮,南蛮杀过来了!”又是一名斥候冲过来,彻底让整个中军大帐内外彻底慌乱。

    杨坚眉毛一挑,心中“扑通扑通”的跳。

    显然元家的人是和南蛮串通一气的!

    杨坚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期盼的援军没有来,而自己最信任的人,也在这个时候倒戈。

    画风似曾相识啊。

    纣王好像就是面临这样的悲惨境界吧?

    没想到自己打拼了一辈子,竟然混的和纣王一样。

    现在自己应该怎么办?

    杨坚突然发现自己从当初的山东寒门到现在,打拼了多半辈子,面对这样的危局,却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殿下,我们快走吧!”骨仪一把拉住杨坚。

    元家兄弟已经造反了,元谐虽然还没有露面,但是应该也差不多要向杨坚下手了吧?

    “殿下!”此时声音突然想起,是元谐!

    骨仪一把抽出佩剑,直指向火光之中出现的人影:“你这个该死的叛贼!”

    元谐却出乎意料的直接跪倒在地,重重叩首:“殿下,臣不知元浩和元滂两人竟然会和家中串通一气,在此时造反,臣御下无方,请殿下责罚臣下!但臣一片赤诚之心未曾改变,还请殿下明察!”

    “殿下,杀了他!”骨仪瞪大眼睛,眼睛之中已经冒出火光。

    没有元家的背叛,就算是裴子烈真的杀过来,也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啊!

    杨坚却拦住了骨仪,深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低头的元谐:“本王还能信你么?”

    “殿下信与不信,臣都将为殿下效死!”元谐沉声说道,“若是殿下不信,现在就可以取臣项上首级,若是殿下不想脏了自己的手,骨兄应该很愿意代劳,或者臣也愿意自刎,唯殿下之命是从。”

    

第一四六零章 背水一战() 
元谐的话音落地,在周围的嘈杂和混乱之中,依然响亮,敲打着杨坚的心,让他都有些站不稳。

    骨仪手中的剑抖了一下,只要杨坚一声令下,他就可以直接砍下来此人的脑袋。

    而元谐径直解下来佩剑举过头顶:“若是殿下不信,臣愿意赤手空拳迎战叛贼。此处危险,还请殿下携臣之佩剑速速离开!”

    杨坚苦笑一声,对着骨仪摆了摆手,径直走到元谐身前,看着这个当年自己在长安求学的时候就和自己相交的人,当时的自己年长元谐不少,如同兄长一样对待这个弟弟,而元谐也一向对杨坚马首是瞻,两人就这样相互支持着一路走了下来。

    时至今日,自己却要选择是不是要信任元谐。

    命运和时势还真的是残酷啊。

    元家兄弟两人的背叛,其实并不是不能理解,元家整个家族都还在长安,元氏家族想要自保,倒不算什么难事,元家这么长时间以来和很多家族都有利益联系,就算是本着兔死狐悲的心情,这些家族也不会对元氏的覆灭袖手旁观。

    但是元氏家族想要在新的朝代之中重新占据一席之地,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毕竟他们身上有着太浓重的前朝烙印。

    因此元氏总是要出卖和背叛一些原本的东西的。

    杨坚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元氏跟着杨坚实际上并不是元氏大部分人的本意,而是当初元谐、元浩等人的坚持,只不过后来杨坚一跃成为了关中的主人,所以就算是元晟等人有意见,也只能先隐忍不发,但是他们心中的这个“意见”终究还是会存在的。

    对于元氏来说,身上的鲜卑血脉自然而然的让他们更容易和宇文氏、尉迟氏等同样出身鲜卑的世家形成认同,因此元氏一开始就是倾向于站在宇文宪、尉迟迥那一边的,只不过形势所迫罢了,元氏大家族对于杨坚根本谈不上什么忠诚,历史上元谐等人造反,元氏整个家族自然也就跟着反了。

    现在元氏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投靠宇文宪显然已经不现实了,元氏的根基还在长安,因此他们就只能选择背叛杨坚。

    就算是元谐事先知情,也根本无从阻止。

    从小诞生在世家大环境下的他,早就已经清楚,家族和个人的利益孰轻孰重。世家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就是因为家族之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把家族的荣誉和家族的利益看着比朝廷、比国家、比自己的荣誉和利益都要重。

    因此在三百年的南北朝乱世之中,威名远扬的世家大族不在少数,但是世家之中产生的豪杰或者枭雄人物却并不多。这不是因为世家没有办法产生这种惊世骇俗或者惊艳时代的人才,恰恰相反,世家有着这个时代堪称最好的教育资源,比如徐陵的家中就有他毕生搜集来的大量孤本书籍,这些书籍可以快速的让一个白丁成才。

    主要还是因为大多数世家出身的人,都会选择以家族为重,甚至自己取得的那些功名利禄,他们也都不吝惜于归功于家族之上,这自然而然的就让家族而不是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在历史的舞台上绽放出来光彩。

    因此元谐就算是明知道自己的兄弟们要做什么,他也不会多说,只会在这最后的关头走到杨坚的身边,希望用自己的死亡来证明对杨坚的忠诚,这正是因为在元谐的心中,对家族的忠诚终究还是在对杨坚的忠诚之上,当然,更在对自己的忠诚之上。

    杨坚看着跪在那里等待自己发落的元谐,心中感慨万千。

    这个时候他突然感觉自己能够明白,为什么李荩忱会着手采用那些或明或暗的手段来削弱世家。杨坚也知道世家制度的弊端,但是早早的他就已经沉浸在使用和调用世家的力量之中,不再在乎世家制度给自己带来的隐患。

    毕竟那个时候的杨坚,正是位高权重、卷动风云的时候,他也不需要考虑世家有可能带来的危害,因为他和世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可是当现在他和世家之间出现利益矛盾,甚至他的存在已经威胁到这些世家的生存时候,他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出卖。

    或许自己从一开始就做错了什么······

    不过现在也没有后悔药吃了。

    “起来吧。”杨坚伸手搀扶起来元谐。

    火光明暗不定,照在他们两个的脸上。

    元谐泪流满面,杨坚却是目光坚定。

    “既然你不降,那我们还并非没有一战之力。”杨坚淡淡说道。

    元谐有些惊讶的看向杨坚。

    杨坚拿起元谐手中的佩剑,系在他的腰上:“就算是真的战败了,至少证明某杨坚不是个懦夫,曾经浴血厮杀。”

    元谐深深吸了一口气,郑重一拱手:“愿为殿下效死。”

    杨坚转而看向旁边的骨仪。

    骨仪手中的剑也垂下,同样神情坚定:“愿为殿下效死!”

    “好,那我们就和南蛮轰轰烈烈战一场!”杨坚哈哈大笑。

    风中带着火的热气和夜晚的凉意,让人分不清这是在战场还是在梦中,而杨坚带着自己的亲卫撑起来将旗,聚将的鼓声在短暂的停顿之后再一次响起。

    黑夜之中,混乱的战场上,最后的北周军队正在聚集。

    ——————————————……

    “困兽犹斗啊。”裴子烈站在巢车上,看着火光冲天的战场。

    就在一炷香前,杨坚放火烧掉了自己的中军营寨,带着大概四五千的死忠之士直接后退到大河岸边,背水结阵,意图已经很明显,就是要和汉军背水决战。

    而韩擒虎一马当先,汉军前锋突破已经快烧成灰烬的周人中军营寨,向前突进,另外曹忠和唐孝两部也从左右两翼包抄过来,不过面对人数已经所剩无几的北周军队——相比于十万兵马的汉军,四五千人的确连零头都算不上,裴子烈倒是并没有打算用上全力,他还是很谨慎的抽掉了曹忠麾下五千兵马配合于玺北上结阵。

    薛延陀人闻讯已经南下,显然他们还期望着能够履行自己作为盟友的义务。可是看到眼前战场上的变乱,也让他们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勇气。

    

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劝降() 
面对汉军十万大军,薛延陀人的五千骑兵根本不敢向前进,但是他们显然还想看看现在的局势。

    薛延陀部可不比草原上嚣张纵横的突厥人或者柔然人,如果有五千骑兵,突厥人肯定会直接向着汉军发动冲锋,但是薛延陀人并没有这个胆量。

    不过裴子烈也并没有真的忽略他们,于玺的目的就是阻拦薛延陀人,当然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或许称之为监视更为合适。

    “报,都督,已经扫清杨坚残兵,韩将军请命是否向杨坚最后的军阵发动进攻?”一名传令兵飞快的冲过来。

    “且慢,传令韩擒虎,先派人劝降吧。”裴子烈沉声说道,“某随后就到。”

    短短一个时辰之内,战局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元浩和元滂都带领本部兵马投降,韩擒虎、曹忠和唐孝已经率领汉军在杨坚的西、北和南三个方向列阵,而东面就是涛涛大河。

    杨坚已经没有退路,除非大河能够转瞬之间就能结冰,让杨坚可以渡河。

    因此裴子烈倒也不害怕杨坚这一次还能跑掉。

    若是杨坚最终愿意为了保全这些将士的性命而放下兵刃,自然也能减少汉军的伤亡。

    裴子烈也很清楚,现在大汉已经抽掉了关中的多半数主力北上,这些兵马以后还要用来和宇文宪的决战上,因此现在能省一点的肯定就要省一点。

    杨坚又见到了牛弘。

    上一次见牛弘应该还是在长安太学的时候,那个时候杨坚是太学的老学长,代表陛下或许用先帝称呼更为合适前来太学视察的时候,太学之中推选出了杨素和牛弘这两个佼佼者接待杨坚。

    杨坚就是在那个时候看中杨素的,可惜“奈何明月照沟渠”,杨素并没有看中杨坚,连带着弘农杨氏都是“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而牛弘,杨坚也有印象,甚至还记得此人后来前去汉中任职,最后还把汉中拱手让给了李荩忱,进而导致整个西北的坍塌。

    若是换在几年前杨坚刚刚上位的时候,杨坚肯定会咬牙切齿,恨不得直接就把牛弘碎尸万段。

    但是现在,事已至此,当杨坚看到牛弘的时候,却根本已经提不起什么想要杀他的心。

    四面楚歌,不过是这样的场面了。

    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杀不杀一个牛弘,还有什么区别么?杨坚还不至于小肚鸡肠到这个地步。

    牛弘郑重一拱手:“大汉威烈将军、领银州刺史牛弘,见过隋王殿下。”

    “银州刺史?”杨坚咀嚼了一下这个名字,苦笑一声。

    银州才丢掉没有几天,大汉已经把银州的行政区划划分好了,甚至银州刺史都已经就位。

    南蛮的行政效率,杨坚不得不承认。

    “你来想说什么。”杨坚沉声说道。

    牛弘微笑着说道:“四面楚歌、凄凉之地,隋王殿下如今的处境大家都看在眼里,某想来说什么,想必隋王殿下也已经很清楚了,恐怕不需要某再多赘述。”

    杨坚怔了一下,不由得笑道:“古往今来,劝降的人当中,舌绽莲花的有、晓以利害的有、重金许诺的有,但是像你这样都懒得解释的却少有。”

    牛弘一摊手,笑着说道:“军中想要着急用殿下和殿下麾下的首级来领军功,所以某这劝降只是来走个过场。而军中裴帅奉陛下之命,还是想要多保留一些将士性命,因此某还是得走一遭。”

    杨坚苦笑一声,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事已至此,他已经能够感受到牛弘话语之中流露出来的浓浓的怜悯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