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怀仁之前和兰若心私下里聊天,也是听兰若心谈起过这件事的,杨怀仁当时也没太当回事,甚至还想着,大不了把青莲帮也收为己用。

    现在想来,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毕竟很多江湖上的事情,不是他能说的清道的明的,一切都不能太强求,要让它顺其自然。

    杨怀仁觉得既然如此,不如就邀请兰纳独父子二人陪着他一起去后山转转,让兰若心自己先去杨府陪母亲说话。

    一路上十几匹马踩着积雪前行,杨怀仁也跟这位未来岳父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兰纳独也不是个太会说话的人,一些事他是想着说得隐晦一点,来试探杨怀仁对这件事的反应,杨怀仁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便跟他打开天窗说亮话,告诉他无论兰若心在哪里,她都是青莲帮的人,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兰纳多听罢似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杨怀仁却发现兰若弼似乎对帮派的事情完全不感兴趣,倒是句句话打听杨怀仁他们在环州跟西夏人作战的事情。

    杨怀仁从他的话里,似乎猜到了些什么,不过当着他父亲面前,也不能把话说的太直白。

    这年头,特别是江湖上帮派,子承父业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管当儿子的是不是对此有兴趣,如果不听从父亲的安排,便会被人冠上大逆不道不忠不孝的帽子。

    雪后的空气很清新,呼吸了这样的空气,让众人心情大好,学院很快便展现在杨怀仁面前。

    虽然他出门才短短两个多月的工夫,可在他眼里,学院的样子似乎又发生了一些改变。

    杨怀仁自然知道冬季因为温度低,没法进行大规模的施工,不过一些配套设施的安装还是可以进行的,学院的设施越来越完善了,这让他越看越觉得心里高兴。

    因为第一届的学生大都是当地的,所以大过年的他们都回了家,只有少数外地来的学生留在了宿舍里,陪着刚搬进来的那些先生们一起过年。

    学院的资金和物资供应,在杨怀仁眼里是重中之重,杨府的管事们也不敢怠慢,不管是先生还是学子,吃穿用的方面,一直都是给学院了配送充足的。

    杨怀仁去拜访了柔石和利水等先生们,给他们拜过了年,这才听他们说了一下来年的打算,以及对学院将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大年初一的,杨怀仁也没法留下来跟他们细谈,只说年后详议,只要是对学院发展有用的都会尽量满足他们,这才抽身去学生宿舍看望留在学院过年的学子们。

    去了之后发现宿舍里竟然没人,从宿舍的窗户望出去,才发现近百名学生每人都拿着一把扫帚,在楼下扫雪,因为就牛二娘一个女学生,所以显得格外的显眼。

    杨怀仁转身下楼,笑呵呵地冲着牛二娘走了过去,牛二娘正卖力地扫着楼下的一条道路,抬头抹汗的工夫,才看见师父已经向她走了过来。

    她立即激动地扔下手里扫帚,开心地跑了过来,可就快要跑到杨怀仁面前的时候,脚下忽然一滑,向前扑倒在地。

    杨怀仁赶忙去扶,也不忘开着玩笑,“我说丫头啊,你给师傅拜年用不着行这么大礼,师父可没给你准备红包。”

第905章:过年(九)() 
    牛二娘也不立刻爬起来,而是笑嘻嘻地就势给杨怀仁磕起头来,“徒儿祝师父来年身体康健,生意兴隆!”

    “嗨!跟你开玩笑呢,你还真磕上了,这都哪跟哪儿呢?”

    杨怀仁心里琢磨着,祝我生意兴隆是没错,身体康健就实在没必要了,我才二十郎当岁,怎么会不健康呢?

    他扶了牛二娘起来,亲自伏下身去给丫头拍了拍裤子上沾上的雪,“这大年初一的,你不去庄子上过年也就算了,怎么还一大清早就下来扫雪了?”

    牛二娘因为师父特地来看望她心里很开心,笑着答道,“徒儿在学院里和许多先生们和同窗一起过年也挺好的,多少年来过年没这么开心了。

    今儿虽说新年头一天,可我们窝在宿舍里也没事,所以就一起下来扫扫雪,省的积雪冻住了,路滑了就不好走了。”

    杨怀仁欣慰地点着头,“不错不错,不过也别累着了。要是觉得身边缺了什么,就去跟后勤的先生们讨要,千万不要不好意思。

    还有,你师母昨儿还提起你呢,让你兄妹两个得空常去庄子里看看,当自己个家一样,知道吗?”

    “知道了。师父,那徒儿继续去扫雪去了。”

    说罢牛二娘又欢快地小跑着回去拾起扫帚来扫雪,杨怀仁笑着摇了摇头,这孩子太懂事了,将来一定会有大成就。

    他沿路跟其他学生们打招呼互相拜年,询问了一下他们留在学院的生活状况,这才和众人告别,又上马赶去了禁军的谷地大营。

    到了之后又吓了杨怀仁一大跳,偌大的营地里竟然空无一人,杨怀仁急忙策马在营地了转了一圈,才发现火头房的将士们在忙着造饭,只是其他将士们早起去跑步了。

    杨怀仁竟有些感动,龙武卫和虎贲卫的禁军将士们真的遵循了他给他们养成的训练习惯,连过年也没有休息,就连昨日才刚回来的那些龙武卫将士们,也参加了今天的越野跑训练。

    在驱马沿路走下去,便看到了将士们密密麻麻的脚步的痕迹了。

    这条越野跑的路,杨怀仁本来是打算让工匠们加紧修一修的,后来是杨世虎将军给拒绝了,说既然从学院到大营的路已经修好了,进出和运送物资都已经非常方便,另一边就不用修了。

    将士们平日里训练越野跑,关键就是越野二字,有了路,反而没有越野跑那种高强度的训练效果了。

    尽管如此,原本通往西北谷口的小路,还是被拓宽了不少,不过这并不是人工修整出来的,而是将士们天天来回跑步训练,硬生生给把路踩宽了的。

    虽然地势依旧有些起伏不定,不过这正达到了训练所需要的效果,杨世虎将军甚至说,什么时候把地势的崎岖也给踩成了一片平坦,才说明将士们的训练有了质变。

    杨怀仁当时就当是他说笑了,山谷里可不是寻常的土地,而是有土地,有河滩的鹅卵石滩,有的就是纯粹的山石地面,要把这些不同类型的地面真全都踩得平坦了踩出一条宽阔的大路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杨怀仁还是乐于看到将士们有这样的恒心,从大年初一他们还在保持着训练习惯上看,这些曾经被别的禁军抛弃了的人组成的将士们,思想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不仅如此,现在他们的军事素质也更上一层楼,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之下,大多数人不光已经达到了原先通远军边军的体能和军事素质,甚至已经开始超过了原有的水平。

    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这两卫禁军的战斗力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杨怀仁想象里那种精锐之师的水准。

    除了还缺乏必要的实战历练之外,他们可以说是已经是大宋目前相对最精锐的一支队伍了。

    杨怀仁一时心情非常激动,忽然招呼大家道,“咱们也去跑上一圈!”

    说罢把吗拴好,脱了大氅扔在马背上,稍稍做了几下准备活动,便开始跑了起来,黑牛哥哥和天霸弟弟他们几个见状也心中一阵豪爽之情,也下马脱衣,跟着杨怀仁跑了出去。

    兰纳独有点意外,没料到杨怀仁还是这么个性情中人,不过凭他的年纪,倒没打算也跟着杨怀仁去跑步,而是打算在大营里走走转转,等着他们回来。

    兰若弼不知是不是受了什么感染,竟也下马脱衣,跟在杨怀仁他们几个身后,也快步跑着跟了上去。

    杨怀仁回头看到兰若弼也跟着他们跑了起来,便若有所思地对着他笑了笑,倒也没说什么。

    跑出去二三里地,杨怀仁觉得浑身舒爽,雪后的谷地美景也还不错,谷地中的小河也只是封冻了一半,河中间依然流水潺潺,灵动的声响让整个山谷显得更加空灵优美。

    很快禁军的将士们便出现在他眼前,众人见杨怀仁这位大郡公大将军也在初一这天来陪他们跑步,似乎浑身又充满了力气。

    杨怀仁摆手跟他们打着招呼,也同时不让他们停下来行礼,而是继续跑下去,还不断的给他们加油鼓劲。

    后边遇上了杨世虎将军,杨怀仁才停下原地踏着步,亲切地跟他交谈了几句。

    原来杨世虎成了虎贲卫大将军之后,官家就在东京城里给他分配了一座还不错的宅子,他也已经把家中妻儿接到了京城居住。

    不过今年是头一年过年,他给家近的军官和将士们放了年假,自己却留在了大营里,并没有回家过年。

    杨怀仁感觉他越来越欣赏杨世虎,这世上读书人里有书痴,练武之人里有武痴,杨世虎就是一个当兵的里边的兵痴。

    约好了过会儿再谈,杨怀仁等人才和杨世虎分开,各自继续跑步。

    杨怀仁想到他应该跟兰若弼这个未来大舅子聊聊,便让几位兄弟前头跑着,他故意稍稍放慢了脚步,等待兰若弼追上来之后,便跟他肩并肩跑步。

    杨怀仁装作闲谈似的问道,“兰兄觉得我这龙武卫的禁军,如何啊?”

第906章:过年(十)() 
    兰若弼没想到杨怀仁和他聊天,稍微楞了一下,才有些不好意思的答道,“挺好,挺好的。”

    答案是肯定的,可杨怀仁听起来,总觉得兰若弼说的有点模棱两可,敷衍了事。

    正琢磨着可能自己想岔了,兰若弼可能并不是他猜想的对禁军有兴趣,这次跟着他来跑步也许只是一时兴起而已,却不料兰若弼又开口了。

    “呵呵,只可惜……为兄昂藏之躯,却只能当个帮派小当家的。”

    杨怀仁听罢笑了,正是这种带着失落感的真心话,才印证了他的猜想,兰若弼练武,也许并不像继承什么青莲帮的帮主之位,而是想着能上阵杀敌。

    “小弟倒不觉得可惜,兰兄今年也才二十出头吧?应该还不算晚。”

    兰若弼苦笑,“二十三了,年龄倒还不算大,只是……”

    杨怀仁又插话问道,“是舍不得家里的嫂嫂吗?”

    “那倒不是,”兰若弼立即答道,“贱内虽说是妇道人家,可并不反对为兄做任何事情,是家父对为兄的期盼摆在那里,为兄无法脱身啊。”

    杨怀仁作势板起脸来,“兰兄这话小弟就听不懂了,伯父堂堂青莲帮大当家,一定是非常明事理的,如何会禁锢了兰兄的自由呢?难道在你手上脚上绑了绳索不成?”

    兰若弼这下就有些惭愧了,摇了摇头,无奈道,“那倒没有,不过也差不多。为兄从五岁时就跟着家父习武了。

    不过那会儿年纪还小,对于练武之所为,并没有想过很多,后来渐渐大了,见识了许多江湖中人,江湖中事,似乎有了点小小的想法,那就是长大成为一位行侠仗义的大侠客。”

    “嗯嗯,”杨怀仁接话道,“男孩子嘛,小时候都有这样的梦想。”

    “是啊,特别是像为兄这样的,出生在江湖,成长在江湖的孩子,这种愿望就更强烈,所以小时候习武之时,不管家父的要求多么严苛,为兄都没有觉得很苦。

    可再到后来,这个愿望忽然之间就渐渐淡了下来,觉得当大侠,也不过是那么回事。”

    “这又是为何?”

    兰若弼轻笑了一下,“为兄这么说也许你不一定能明白……”

    说完他忽然觉得杨怀仁虽然是他未来妹夫,可他毕竟身份高贵,他一个武人这么跟他说话似乎有些不妥,便忙解释道,“哦,为兄倒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说,你们读书人可能不太好理解这其中的缘由。”

    杨怀仁并没有在意,反而从兰若弼的话语和口气中,觉得这个人并没有多少心机,对他这么个相对还不算熟的人也非常诚恳,说话很直白。

    “兰兄太客气了,咱们将来就是一家人,不必介意这些。”

    “哦哦,”兰若弼好似放松了一些,“咱们大宋的风气如此,大多数文人看不上我们武人,觉得我们都是莽汉,只会练武功打把式,是没有智慧的粗人。

    其实为兄觉得吧,大家都是人,智慧上能有多大的差距呢?只不过有人读书,有人习武,有人务农,有人经商而已,大家所做的事情虽有不同,但本质上其实没什么区别。”

    “兰兄说的太好了,就说我自己,外边人看我,觉得我是个什么郡公,什么将军,身上名头背了一大堆,其实这些都是虚的,我自己心里,我就是个厨房里摆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的小厨子而已。”

    兰若弼听罢觉得杨怀仁这人还真的是跟外边人认为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