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赵旭则是认真的点了点头:“孩儿记住了。”

    “嗯,朕只是提醒你,有无论如何也该尊重自己定下的律法,否则连皇帝这个制定律法的人都不遵守,如何去要去要求官员,百姓,士绅,皇族?”

    赵祯的话让庞籍深深的震惊,作为皇帝是凌驾于律法存在的人,自古以来皇帝不会受到律法的制裁,最多便是民意的谴责而已,在自己的眼面前,大宋的帝王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需要多大的魄力?

    只可惜生在法治社会的赵祯并没有他认为的那么高大,在赵祯的脑海中任何一个人都应当遵守游戏规则,这是那个时代给予他的“理性”也是他刻进骨子里的东西,但赵祯看到庞籍震惊的表情后,无奈的摸了摸鼻子,也不知自己这句话是好还是不好……

    当赵旭离开后,庞籍起身拜倒:“陛下之心,千古帝王所未有,乃圣君所为,老臣叹服,若是我大宋帝王皆以此传教,必当万事永存!夫天下大同不久矣!”

    天下大同?赵祯无奈的笑了笑,这东西只存在于先哲的思想之中,大宋能绵延八百年便是万幸中的万幸。自己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让大宋延续的更有一点罢了,所以他才如此培养赵旭,所以他才迫切的希望消灭游牧民族或是同化他们,至少汉家王朝的政权不至于旁落。

    “朕命狄青占下怀州等地,天下哗然,又命彭七领十六卫北击北安州辽人愤慨,这样也算是一代圣君?”

    庞籍摇头道:“此乃帝王权术,运筹帷幄之中,天下人只会赞叹陛下的果断与英明,并不会说陛下之菲薄,况帝王权术本就是多变顺势,今夺取西夏州府有何不可?此乃大宋幸事,百姓赞之不及何故鄙夷之言?”

    赵祯笑道:“真是如此便好,咱们的时间不多了,若是不能以雷霆之势荡平西夏,朕担心有生之年不能亡其辽朝!毕竟辽朝与西夏大不同。”

    庞籍微微点头,看着资政堂中缩小的舆图道:“陛下,青塘联军若是能收复山丹军马场,必将使得西夏人更加紧迫,那里是他们的命根子,每年数万乃至十数万匹的军马产出着实有些吓人。”

    赵祯指了指舆图:“张掖,张掖,张我右腋!此乃西北之要地,朕以派遣西路军联合青塘联军攻取,一旦拿下,便可屯兵养马,不出两年朕的手中便可有十数万军马可用,天下之大,我大宋骑兵亦可去得!”

    庞籍看了一眼深以为然:“此地来少有之宝地,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可积军粮数十年矣!又是山丹军马场之要冲,若是建立城寨,可保万全!”

    赵祯和庞籍交谈许久,待庞籍离开,赵祯这才深深骤起眉头,自己所重视的地方,西夏人定然也会重视,现在的张掖便是西夏的甘肃军司,一场恶战怕是不能避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西路军和青塘联军的身上,胜则万事俱备,败则世事难料啊!

    山丹军马场这座历史最悠久,产出最惊人的马场一直是西夏的“宝库”西夏绝不会坐视大宋把它占为己有,现在赵祯所想是要不要调遣南路军支援此地?

    但临阵调兵,怕是会引起军中的动荡,也会让西夏人提高警惕,毕竟狄青手中的背嵬,踏白乃是大宋的一张王牌,但如果这样的重装骑兵更多,则会对大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才!传旨皇城司都头前来见驾!”

第八百四十七章回回炮() 
西域人的回回炮已经让甘肃军城的守军大为头疼,当大宋耗费半月之功造出的几十坐威力更加强大的回回炮的时候,西夏人的噩梦便真正开始了,重达数百斤的砲石带着巨大的呼声从天而降,一时间大地都在颤抖,轰鸣声仿若地崩山摧壮。

    一块巨石携雷霆万钧之势砸在军城的角楼上,木质的角楼便在一阵吱呀声中轰然倒塌,角楼中的西夏箭手或死或伤,模样自凄惨让人胆寒。

    有了回回炮的不断支援,西路军重整旗鼓的向甘肃军城攻去,潮水般的士兵,乌云般的弩箭,破空生,厮杀声汇聚在一起,给人一种灭世之景,西夏人别无他法,只能奋力抵抗,并承受这一切。

    战事万万从白天打到晚上,绝望的气息在军城中蔓延,但都在拓跋濠的激励下再次被调集起来,城破便是亡命之时,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杀个痛快,越是在逆境之中,人的潜能越会被激发出来。

    杨仲贤率领西路军西征以来,从未遇见过如此拼命的守军,也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的抵抗,西夏人已经疯了,即便是伤兵也站在城墙上作战,让累的的士兵轮换去休息,有些党项士兵见无力阻拦大宋禁军的登墙,甚至会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拥上前去推倒更多的禁军与他一起坠墙。

    如此惨烈的战事已经让宋人心中打鼓,也让西夏人的战意更加高涨,死亡有的时候便是一场献祭,给最热血的人提供更多的动力,激发人心中的杀意。

    宋军无奈之下只能一边攻城,一边制造更多的回回炮,以更多的石雨攻击甘肃军城,这样既能为前线的将士减少压力,又能最大程度上的破坏城墙和击杀城中的守军。

    这一点有些无赖,但在战场上是无所不用其极的,飞石如雨,不断的向甘肃军城中砸去,城中房倒屋塌的同时伴随着西夏人的惨叫,回回炮发射的石头可不长眼睛,无论军人还是普通百姓,触则即伤,中者即死!

    整个甘肃军城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不断有人被砸伤,或是砸死,有些人不得不被截取残肢断臂以保全性命,战争的残酷在这里被体现的淋漓尽致,触目惊心。

    有了砲石和弩箭的压制,城墙上的西夏人基本上已经没有露头的机会,他们举起高大而坚韧的盾牌,合力抵挡石块的侵袭,拥有一定韧性的木质盾牌在被砸中的时候能吸收很大一部分的冲击力,并且不用担心从天而降的箭雨。

    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本就是攻防要术,西夏人从宋军的进攻之中慢慢摸索到了方法,高大的木盾最后被安置在木架上变成了顶棚,但有时石块会穿透木盾直直的坠下,那下面的人便必死无疑,但最少这种方法能减少守军的死亡。

    城墙上的守军被压制的不能伸头,大宋的机会便来了,西路军中的将士用上了最为暴力也最为实用的方法,火药攻城,这是大宋发现对付城墙最有效的办法,没有之一。

    任何城墙都很难抵挡得住火药爆炸的威力,只需在城墙下两尺左右的地方开始挖掘,凿开外面的砖石,捣碎里面的夯土,挖开一个外小内大的口子,装入火药之后点燃,爆炸之后产生的巨大威力会使得城墙底部震动,城墙自己便成熟不起这样的巨动开始土崩瓦解。

    随着一阵惊天巨响,火药爆炸的威力着实巨大,即便是在土石之中,响声也是震动四野,宋军的军阵都开始震动,杨仲贤满意的点了点头,尘埃在不断的翻滚升起,按照预期这座西夏坚固的城墙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西域人发出兴奋的嚎叫,不断的策马飞奔冲向这个残缺的破口,以至于大宋的重装步兵根本就没有开进的机会,杨仲贤不禁暗骂这些人的莽撞,若是由大宋重装步卒开路,西域人鱼贯跟随,大军会很快在城中站住脚。

    但此时的大地依然在震动,而且震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已经远超火药的爆炸威力,宋军一时间不知是何道理,直到斥候的凄厉叫声想起:“敌袭!西夏骑兵敌袭!”

    杨仲贤迅速的登临高台,之间远处的地平线上,一条一望无际的黑线正在逐渐变大,很快他便瞧见一马当先的骑兵,以及高高竖起的西夏旗帜。

    来不及多想,杨仲贤大吼:“列阵东南,党项人骑兵袭击!发号炮示警侧翼!”

    简单的一句话便把军令传下,士兵的动作很快,尖利的响箭号炮轮番响起,大宋军队在飞快的变幻军阵,从一个正方形变成菱形,贱贱的一角便是大阵的侧翼,大宋军中有令,得号炮着如听军令,以炮声响箭变阵,随军令不在亦不可违!

    宋军已经形成一种习惯,每个军阵之中都有专门负责附耳倾听军令的传令兵,所以大宋军阵的变化才会如此之快,但即便如此,西夏骑兵重来的时候,宋军大阵只堪堪射出两轮箭雨便短兵相接了。

    因是临时变阵,大军根本来不及搬运沉重的拒马,更来不及开挖陷马坑和设置绊马索,西夏骑兵几乎是直直的冲进军阵之中。

    而此时正与伏兵杀得难舍难分的宋军更是没有机会顾及青塘联军,自顾不暇都来不及谁在意这些冒失莽撞的人?

    但也正是这些冒失的西域人给了大宋变阵迎敌的机会,如若大宋前军攻进甘肃军城,中军与后军在外被西夏伏兵夹击,那才叫一个惨,杨仲贤此时甚至有些庆幸的感觉。

    这些西夏骑兵显然不会是从周围赶来的,西路军在进攻的时候已经把南面的卓啰和南军司击溃,即便溃军重聚也不会有如此之多的人数。

    显然这些骑兵的人数远超万人,后面更是连绵不绝,大有包围西路军之势,以如此推算下来,怕是不下十万之众,难道是没藏讹庞早早设下的一支伏兵?!

    想到这里杨仲贤起了一身的冷汗,大军攻城最怕的不是攻取不下城池,而是被内外夹击……

第八百四十八章伏兵() 
青瑭联军与大宋西路军配合的相当不错,高原民族的爽朗直白让两军将士相处的颇为融洽,最主要的一点是双方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冲突,利益所在孑然不同。

    青瑭与大宋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双方之间进入了蜜月期,军阵配合也颇为融洽,两军已经陈兵甘肃军司城下,只需攻城拔寨便可使得西夏西北尽失,也使得大宋在西夏的进攻连成一片。

    甘肃军司城外,大军十里连营,这一壮观景象让人望而生畏,两军合兵一处给敌人的威压十分浩大,万钧雷霆之力不外乎此道。

    这样的阵仗让西夏守军不敢迎战,只能龟缩城中待援,黎明时分,大军便开始了攻城,四面城墙瞬间便遭受了巨大的压力,此时的西夏人也变得极为顽强,这是西夏在西北之地的最后要冲,一旦丢失不光山丹马场落入宋人之手,也让整个西北被青瑭与大宋连通。

    甘肃军司的守将拓跋濠已经完全没有办法,绝望的情绪在军中蔓延,当初西夏出兵西域把事情做的太绝,现在向来拓跋濠甚至有些后悔,若是城破,与青瑭吐蕃联手的西域人会放过自己?

    “将军,咱们该如何是好?”

    副将的话让拓跋濠哈哈大笑,声音中带着凄惨的说道:“如何是好?除了死守报国还能如何若是落入西域人手中,生不如死!”

    拓跋濠的话让副将颤栗不已,他本打算劝拓跋濠率军突围,但现在看来似乎不太可能,唯一能做的便是死战到底。

    两人出了帅帐便瞧见一双双渴望生存的眼睛,拓跋濠咬了咬牙,从嘴中一字一句的挤出话来:“想活命?那就随本将死战,若是不能拼死一搏,便没有生的希望,别忘了咱们党项人的祖先也是在这生与死之中杀出的血路!死战!”

    “死战!”拓跋濠的话激起了党项人的血腥,捶打着胸口发出一阵阵充满战意的怒吼。

    子夜时分,无数的火把亮起,在这个凄凉的晚上,一场惨烈的厮杀也随之开始了,宋军的攻击中规中矩,各种器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是准备许久的结果。

    甘肃军城与西夏别的州府城池大为不同,这里的城防最为完善,那高达十米的城墙便是一道高耸的天堑,若是没有器械,单靠人命去堆填何时能拿下这座坚如磐石的军城?

    耧车,冲车,撞车,各种器械对眼前的城墙发起进攻,城墙之上滚热的铅水,冒着熊熊烈火的檑木倾泻而下,双方之间便是一场攻与防的较量,人命在这个时候变得卑贱,不值钱似得掉进这个血肉磨盘之中。

    粗大的八牛弩在夜色中发出尖利的呼啸声深深插入城墙,一条软梯缓缓垂下,不断的有弩箭射入城墙之中,组成一条条通往城墙上的天梯,禁军的老兵把横刀咬在嘴中,如灵猴一般迅速的在软梯上攀爬。

    西夏人挥刀砍向软梯,一阵金属的交鸣声响起,软梯并没有应声而断,而是让西夏人手中的长刀火星四溅,大宋的软梯之中采用了最为坚韧的钢丝搅在一起,极难砍断。

    巨大的耧车在夜色中如一只庞大的巨兽,缓缓向城墙靠近,辽人发出惊恐的叫声,对着这个庞然大物不断发射着火的弩箭,可惜,湿透了水的苫布并不会燃烧,即便燃烧也不会烧透外面的一层薄薄的铁皮。

    当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