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探秘-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馆是林黛玉的住所,竹子是这里最大的特点。要说“竹”的象征意义,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青史”,因为它是历史的记录者。春社的第一次活动选择在这里,自然使得这次活动带有了“史”的背景,带有了“书”的背景。

    柳絮是无根的轻浮之物,最易随风飞舞,随波逐流,因而它的前途和命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或许被风吹散,或许落入泥泞之中,或被雨水冲走,或许……总之存在太多的可能性。毫无疑问,柳絮代表“史”,代表“书”,其前途难料,命运堪忧,是诗词反映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所有的柳絮词,都融进了这样的忧虑,当然也不光是忧虑,还有期待。

    开场是史湘云的《如梦令》: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

    一个“岂是绣绒残吐”便道出了此书并不是拾人牙慧的陈腐旧套,也不是不堪入目的残花败柳。“空使鹃啼燕妒”说的是柳絮纯洁如雪,美丽如花,代表春光,象征美好,就连春鸟都羡慕不已。这一句实际上是对“岂是绣绒残吐”的进一步阐述。“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这就表达了作者希望留住眼前的春光,留住信手拈来的美丽,留住诗人的美好心愿。

    接着是探春的《南柯子》: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这首诗最能体现这部作品未来的不确定性。柳絮在春天到来时,总是轻柔地在空中上下飞舞,人们不知它来自哪里,去向何方。《红楼梦》和它一样,不知道它来自哪里,去向何方。尽管作者费尽心机,或隐或曲,或明或暗,或反或正,或逆或顺,或衬或借,用尽各种手段或“挂”或“垂”,希望凭借这些“丝”和“缕”的“牵挂”系住作者的“本意”。但是这一切或许都徒劳无益,最终恐怕难逃“东西南北各分离”的命运。所谓“东西南北各分离”,指的是对书的理解出现莫衷一是,南辕北辙的混乱局面。

    林黛玉的《唐多令》是这样写的: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对于黛玉的这首词,众人的评价是:“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这就说明这首诗对书的未来比较悲观。“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说的是这部作品很可能沦落到与轻浮公子喜爱的情书艳史为伍,被看作烟花粉楼里的消遣物,成为世人嘲笑和蔑视的对象。就好像一个红颜薄命的女子沦落到“烟花巷”一样,受到世俗的歧视,甚至于凌辱和践踏。可以想见,一部高雅之作被归之为末流,成为人们的笑柄,让作者情有何堪?对此他焉能不生悲?焉能不感叹?一句“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就真真切切地道出了他的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然而,与黛玉的郁闷和悲观相比,宝钗的格调就显得乐观开朗,充满朝气,充满信心。她说:“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俗套”,因此她的《临江仙》是这样写的: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显然,宝钗对书的未来比黛玉要乐观得多,这种情绪也深深的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大家立刻欢欣鼓舞起来,都说:“果然反得好力气,自然是这首为尊。”大家之所以首推这首,是因为它确切的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白玉堂前春解舞”和“蜂团蝶阵乱纷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而宝钗倾向于前者。“白玉堂”指高贵之地,“蝶团蜂阵”则指烟花粉楼之类的场所。“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她相信,或许不被世人认识而随波逐流,但未必就一定会花落香残于泥泞之中。

    如果把她的“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与探春的“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作一比较的话,就可以发现,前半部分二者的意思差不多,但结尾处完全不同,后者写出了另外的新意,另外的高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能保持书的原貌不变,分离也好,聚合也罢,世人对它说东道西,评头论足,乃至于误会或曲解都没有关系,只要它能流传下来,总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机会。到那时,它就能平步青云,奔向光明的未来,实现“飞腾”的夙愿。(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28章 、《红楼梦》八十回钞本未完成之谜(1)() 
如果说“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表达了作者的无奈,那么“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则体现了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毕竟书的表象与书的本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无论风云如何转换,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它都能以不变应对万变,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柳絮看似无根之物,其实它来自春天,来自春柳,来自人间芳菲时节。春柳在文人心目中,既代表春天,也象征别离,因而它既是春的产物,也是伤别的见证。宝琴的《西江月》就蕴含这样的寓意: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春柳在“汉苑”无多,在“隋堤”也仅仅是点缀而已,因为“春天”在这里难得停留。“汉苑”和“隋堤”隐喻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个地方和“天门”一样“高处不胜寒”,春天很少光顾。正因为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主人公的春梦才难以实现,他毕生追求的“三春事业”才会付之东流,而柳絮正是这一悲剧的见证者。它带着落红之愁绪,离人之伤痛,飘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方面诉说着主人公的离愁别恨,一方面又传递着春的信息。

    对于书的命运,对于书的未来,对于书的结局,作者既悲观又乐观。但无论其前景如何,无论其结局怎样,他都要坦然面对。宝玉的续《南柯子》就真切的表达了这一点: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春去春回,絮飞絮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人们对莺鸣蝶舞的现象厌倦之时,回过头再来看这春风里的柳絮,或许会突然发现它的美,它的独到之处,它的与众不同。伴随着相见恨晚的遗憾,人们将重新关注它,重新认识它,并给予它新的生命。尽管此时已是“隔年期”,但这又是一个春天的到来,又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又是一个美好的时光。

    赋诗之后,大观园儿女意犹未尽,又通过放风筝的行为,表达了他们对这部作品的美好祝福。宝琴放了一个“大红蝙蝠”,取福到之意;宝钗放的是“七个大雁”,取鸿雁传情之意;宝玉的“大鱼”被晴雯放走了,它的寓意是鱼传尺素;宝玉没得放,只好放一个做的十分精致的“美人”,可是这个“美人”怎么也放不起来,急得他满头大汗。作者以此暗示“美人”不是女儿的寓意,也不是书的目的,所以上不了天。女儿是什么?是“大雁”,是“大鱼”,是为作者传“情”的使者,所以她们渴望理解,渴望遇知音。

    探春放风筝的画面就寄托了女儿的这个希望,寄托了作者“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梦想,也寄托了这本书的未来。别人的风筝一一放走,只剩下探春的还没放,她显然是压轴的,最后一幕也是最重要的一幕。她要放飞的是一只凤凰,当她的风筝飞上天时,却遭遇了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书中对此是这样描述的: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到像要来绞的样子。”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可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进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到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

    想想看,这个画面隐含什么寓意?传递了怎样的信息?其实“两个人放风筝”的画面,在探春的判词画册上我们看到过。两个人是谁呢?一个肯定是探春,另一个不知道是谁,就像现在发生的一样。三个风筝绞在一起,有什么含意吗?当然有,它体现了李商隐的著名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不信你看,玲珑喜字代表“灵犀”,带响的鞭炮是“一点”的意思,而“门”与“通”暗合,两只凤凰含“身无彩凤双飞翼”之意。是不是很贴切,很直观,很有创意?

    在天上两个凤凰绞在一起,说明她们是“物以类聚”,是心有灵犀者。尽管另外那只不知道是谁家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和探春一样是一只凤凰,而不是“凡鸟”。不管她什么时候出现,都是作者的希望,书的希望,女儿的希望。

    探春最后将凤凰放飞,众人仰望天空,目送三个风筝飘飘摇摇而去。他们希望这些风筝能穿越时空,变成一颗颗耀眼的星星,永远闪烁在历史的天空,将作者的心、作者的情带向远方,带向未来,这就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所以说,《金陵十二钗》是作者放飞的希望。(第三卷完)

    (本章完)

第29章 、《红楼梦》八十回钞本未完成之谜(2)() 
《红楼梦》问世之后,最早是以钞本的形式在坊间流传,故事的内容在热心人的传抄观阅中不胫而走,后来居然发展到“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的地步。一部文学作品受到如此追捧,在文学史上实属罕见,仅凭这一点即可窥见其魅力非同一般。今天我们所发现的乾嘉时期的钞本有十多种,但内容大都残缺不全,保存回目最多的也只有八十回。因而专家据此认定,《红楼梦》原著止于八十回,后四十回是补续的,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从时间上看,后四十回的出现比前八十回整整晚了三十多年,前后无法衔接,不可能是同一人为之;从内容上看,二者的风格完全不同,不像出自同一个人之手。那么,后四十回是谁写的呢?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出自高鹗之手。

    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其实很难说得清楚,它的身世与前八十回一样扑朔迷离,令人费解。高鹗被认定为续书的作者,完全是我们强加给他的,就像我们强加给曹雪芹一样,他本人却从来都没有承认过。尽管他的名字很早就和曹雪芹排在了一起,但至今我们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所以,不能不承认,谁是续书作者,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依然是个谜。

    原著和续书之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里暂不讨论,现在要解决的是:前八十回是完稿还是残稿。也就是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八十回钞本是已经完成的作品呢,还是没有完成的作品,不弄清这个问题,续书的谜团恐怕也很难破解。

    目前已经发现的钞本中,就底本而论,时间最早的应该算是甲戌本。这个本子虽然只是一个过录本,不是甲戌年的原钞本,而且仅存十六回,是八十回的五分之一,但它的史料价值却不容低估。它向我们提供了以下两个极其重要的信息:第一,《红楼梦》在甲戌年(1754年)已基本定稿;第二,脂砚斋的评阅工作此时已经展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本子不仅有“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的成书过程的说明,而且还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的记录。正是这两点为我们提供了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要知道,增删内容、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属于定稿工作的范畴,而“重评”必须在原稿完成后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所以,根据这两点可以认定,此时这本书已基本完成,脂砚斋的评阅工作也已展开。

    不仅如此,甲戌本还有一首写在凡例中的诗,对书的创作时间做了进一步的强调。这首诗为甲戌本独有,其它本子都没有看到过,所以显得弥足珍贵。诗的原文是:

    浮生着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