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都是后世动辄几十上百米的大型工程才要注意的地方。眼下只是浇筑个几米高的水闸,这两点还不算什么大问题。

    混凝土诞生后一百年,谁知道这些事儿?还不是照干不误?

    但这条堤坝关系太重大了。赵公子宁肯谨慎一点,也不希望有任何隐患。

    这让潘总对他刮目相看,觉得这个游手好闲的小子,也有些许可取之处。

    ~~

    娘俩操着船,进去土堤的闸口,便看到一群工匠正在毛竹扎的脚手架上忙碌着。

    米娃眼尖,一下就看到在最高处劳作的父亲。

    “爸爸,爸爸!”他便激动的挥手大叫。

    “哎!好儿子!”不少工匠便贱兮兮的齐声应道:“你娘呢!”

    “日你娘,要死快哉!”李华笑骂一声,甩一瓦刀泥点子下去,犒赏一下那帮贱嘴。

    他朝儿子招招手,又冲妻子呲牙一笑,然后将一尾三斤多的草鱼,从高处准确的丢到了船舱里。

    “晚上烧了。”

    早晨关闸清淤,着实抓了不少大鱼,这是他分到的一条。

    梁氏也朝丈夫甜甜的笑笑,便缓缓摇着橹回去了。

    ~~

    傍晚时,娘俩终于回了县城,在码头交了签子,领了这趟跑船的‘补贴’——四斤米,二两油还有三钱盐。

    她们要是二料船的话,能领到的物资还能多一倍。娘俩就亲眼看到,前头一艘五十料的大船,领走了两袋大米一大桶油,还有一大包盐。

    虽然,那样的大船得十来个人才能操的转,但还是比她们这小船划算多了。

    哎,不该这样想的。我们出船又不是为了赚县里的好处。

    梁氏为自己的私心深感羞愧,其实她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了出船要比编筐给的多……

    娘俩将鱼和粮油装进箩筐,开开心心回到在新安民社四保六里七甲的家。

    梁氏让儿子赶紧去接弟弟妹妹,再挑一担水回来。

    她赶紧开门搁下箩筐,处理起那条大草鱼来。

    一阵忙活下来,天也黑透了。

    火塘里的火光明亮而温暖,锅里的鱼汤香味诱人,再次馋哭了隔壁的小孩。

    孩子们围着火塘,使劲抽着鼻子,咕嘟嘟咽着口水。

    这时,屋门开了,李华扛着扁担进来了。。

    “爸爸回来啦!”小儿子小女儿欢呼一声,雀跃迎上去,扑到父亲怀里。“终于可以开饭喽。”

    “回来了,洗洗吃饭吧。”梁氏也起身,接下丈夫的扁担。

    “嗯,你也辛苦了。”李华伸手摸一下妻子的脸。

    在塘火的映照下,她的脸红彤彤的。

    ps四连更之第一更。其实我这几天只有一只眼好用,单眼写书求月票!

 第一百六十章 隆庆二年的第一场飓风

    江南汛期绵长,可持续四五个月之久。

    从四五月份开始是梅雨汛,通常持续一个月,长的时候甚至会到俩月。其特点是淫雨绵绵,经月不停,但好在水势上涨平缓,只要小心应付,土堤也能防得住。

    梅雨汛过去后,从六七月份开始飓风季。

    飓风季的风格截然不同。台风不来时,风平浪静。台风一来,暴雨倾盆、水势陡然暴涨、风高浪急,对大堤的摧残数倍于梅雨汛,土堤根本就扛不住。

    以往,昆山县到这时候,连防汛的人都撤下堤去,爱咋咋地,绝不抵抗。

    反正不管怎么努力都扛不住,劳民伤财不说,甚至会搭上几十上百条人命,还不如躺平了任由洪水蹂躏。

    但今年,昆山县要破天荒的挑战一下飓风汛!看看新修的毛石混凝土大堤,能不能真如江南公司宣称的那样坚不可摧!

    毕竟广告做得再好,还是得看疗效啊。

    ~~

    隆庆二年的第一场飓风,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

    七月初五,中午头天就漆黑如墨,狂风平地而起,吹得飞沙走石工地上,人都要站不稳。

    区长们一看就知道要坏事儿,赶紧命里长甲长们带着民夫,将没开封的水泥,还有施工工具全都收到库里去。

    至于那些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就只能浪费掉了。

    才刚收拾到一半,豆大的雨点就开始噼里啪啦落下。

    “抓紧,快点,快点!”工地上,里长甲长们声嘶力竭的吆喝着。“放下别的,先救水泥!”

    和水泥打了大半个月的交道,谁都知道这货遇上水就会结块。暴雨一淋,整袋都废掉。那可是一两银子一袋啊!

    民夫们使出吃奶的力气,把水泥一趟趟扛进仓库。

    船上的水泥也来不及卸了,船娘船夫船老大爷们赶紧用油布、草席子、甚至自己睡觉的棉被,盖在上头,赶紧划船回城避风。

    狂风呼啸,雨越下越密,很快就暴雨倾盆。

    天地间忽然煞白煞白,一道耀目的闪电仿佛撕裂了漆黑的天空,继而响起惊天动地的雷声!

    赵守正站在南山寺山门檐下,看着漫长的江岸线被雨幕笼罩。

    狂风卷起冷冷的冰雨,在赵二爷的脸上胡乱的拍,急的他快要掉下暖暖的眼泪来。

    “怎么来的这么早?不是说一般得到七月下才有正经的飓风吗?”

    “偏生遇上这么个不正经的飓风,咱有什么办法?”赵昊安慰老爹道:“好在要紧的江段都已经完工,应该问题不大。”

    “真的?”赵二爷巴巴望着儿子。

    “你就是不相信我,也该相信潘中丞吧?”赵昊强作自信的笑笑道:“就算不相信我们,也该相信科学啊。水泥混凝土是不可战胜的!”

    “哦,那太好了。”听儿子这样说,赵二爷忧愁尽去,放松伸个懒腰道:“雨下这么大,可算能偷个懒喽。”

    然后对大殿里的范大同吆喝道:“贤弟,炒两个小菜,咱俩喝两盅。”

    自从管厨之后,范大同胖了快二十斤,整个人油光满面,颇类唐胖子。

    他闻言嘿嘿一笑道:“还用兄长吩咐?”

    说着,他变戏法似的举起个托盘,上头四碟菜一壶酒。

    “啊哈,还是贤弟贴心。”赵二爷便开心的跑向大殿,方文赶紧给他打起伞,可风太大,眨眼就只剩了个伞把。

    方文看看手里的棍儿,再看看已经冲到大殿下的赵二爷,无奈的隐去了身形。

    ~~

    狂风将海洋上恐怖的水汽裹挟上岸,暴雨铺天盖地下了一天,依然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

    对昆山县来说,真正的考验到了——太湖周遭十几个县的雨水,顺着河道聚集到湖中,然后向下游倾泻而来。

    其中七成的水流,是涌入吴淞江的,现在所有的压力都到了昆山这一边!

    姚家堰。

    潘季驯立在梅雨汛时,他指挥修复的那段堤岸上,定定看着黑沉沉的江面。

    郑若曾披着蓑衣,拄着竹杖,吃力的立在他旁边。狂风卷着暴雨,让年迈的老郑根本睁不开眼。

    看到潘季驯脚下生根、目不转瞬的样子,郑若曾感到十分佩服。

    “中丞真是好身板啊,老朽现在说话都……费劲。”

    潘季驯奇怪的瞥他一眼。“你多大,我多大?”

    “老朽今年六十有六,中丞……”郑若曾说着才想起来潘季驯比他小了十八岁,还不到五十呢。

    正经的两代人。

    老郑不禁汗颜,这潘总理长得也太着急了,他总以为大家是同龄人呢。

    郑若曾赶紧想要圆一下场子,潘季驯却抬手示意他噤声。

    “怎么?”郑若曾小声问道。

    “涛声。”潘季驯答道。

    郑若曾侧耳倾听,满耳都是风声夹杂着各种噪音,哪能听出什么不一样来。

    潘季驯指指西面,郑若曾赶紧拿起望远镜一看,这次看到了。

    只见一条白色的水线,看似缓慢实则迅疾的席卷滚来!

    隆庆二年的飓风汛正式开始了!

    也就是十几息的时间,汹涌的江水狠狠的撞在了江堤上,震耳的轰鸣声中,卷起丈许高的浪花。

    两人躲避不及,被溅了一身。

    江中的洪水在狂风的裹挟下,继续疯狂的冲击着江堤!

    首当其冲的就是上次花大力气修筑的消波堤,也就是那用二十根木梁和几百筐砖石筑成的三棱柱。

    仅仅顿饭功夫,轰的一声,几根木梁生生折断。

    一筐筐沉重的砖石没了约束,登时被江水冲得不知所踪。余下的木梁也纷纷被连根拔起,让洪水远远冲走。

    看到那消波堤如此不堪一击,郑若曾不禁脸色煞白。“恐怖,天地之力非人力可以抗衡,这道土堤肯定保不住了。”

    潘季驯点点头,看着洪水轰鸣着冲挤进失去屏障的堤坝拐弯处,震耳欲聋的涛声中,浪涛喷涌而上,竟有两三丈高!

    两人脚下的土堤摇摇欲坠,外侧堤面大块大块塌陷下去。

    “快走吧,中丞……”郑若曾焦急的催促起来。

    潘季驯却对着恐怖的江潮,放声大笑起来。

    “孽障休得猖狂,老夫在后头等你,咱们再战一场!”

    说完,腿脚灵便的跳上了身后格堤。

    郑若曾在儿子的搀扶下,还被远远甩在了后头。

    ps第二更,求月票!!

 第一百六十一章 固若金汤

    郑若曾刚从土堤上了格堤,就听身后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

    他下意识回头望去,只见那丈许高的江堤,正如沸汤泼雪般迅速坍塌,转眼就扯开个丈许宽的口子。

    而且决口处还在急剧扩张。

    黑沉沉泛着白沫的洪水,汹涌冲过决口。却被两侧的格堤束缚住,无法向两侧蔓延,只好将全部的力量,愤怒的倾泻向正面的遥堤!

    又是一声轰然巨响,蕴含了无穷力道的洪水,结结实实拍在了遥堤上!

    那座毛石混凝土筑就的大堤,却在巨浪中纹丝不动,毫发无伤!

    郑若曾这才恢复了呼吸,他发现自己两条腿都软了,在不由自主的打颤。

    几乎是被儿子扛着走过了格堤,来到遥堤上,与潘季驯还有赵昊父子汇合。

    在他们身后的遥堤之下。

    无数火把在雨中顽强的挣扎,民夫们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更多的人都赤着上身,神情紧张的在那里待命。

    在他们身后,一袋袋砂石已经装好,时刻准备着修补这最后的防线——开工到现在才半个月,遥堤外的月堤还没来得及修呢。

    民夫们仰着头,目不转瞬的看着堤上大老爷等人的反应。

    堤上的赵守正等人则低着头,紧盯着脚下的石堤。

    每一次浪头冲击,都像是拍在他们的心口一样。让众人的心一齐提到嗓子眼。

    待到浪头过去,看到大堤安然无恙,众人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这种奇异的同频,让赵公子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同呼吸,共命运’。

    好在洪峰来的猛,去得快。

    一个时辰后,凶狠的江潮渐渐平复下来。

    就这短短一个时辰,外侧的土堤已经被冲开了整整三十丈的巨大缺口。

    而赵昊他们脚下的混凝土遥堤,却仍岿然不动!

    就连那些纵向的格堤,也安然无恙!

    “混凝土者,恐怖如斯!”潘季驯长长松了口气,对赵守正道:“就看南山寺、三江口和龙王庙了,只要那三处没问题,全县应该就守住了。”

    其余江段的堤岸与水流方向基本一致,自然不会受到多大冲击,哪怕还没修筑遥堤也问题不大。

    半个时辰内,那三处险段都传来禀报,无一例外,皆是土堤崩溃,石堤完好!

    赵二爷这才长舒口气,转身振臂高呼道:“我们成功了!”

    听到大老爷这一声,神经紧张的民夫们登时爆发出如释重负的欢呼声,就像已经取得了抗洪的胜利一般。

    潘季驯也高兴的像个孩子,拉着赵昊的手,使劲摇晃着,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赵公子感觉自己,都要散架了。依稀能听到老潘含含糊糊道:“好好,功德……无量啊……治黄……有望啦……”

    赵昊苦笑道:“中丞别高兴太早,等到整个汛期结束,方能有定论。”

    “你小子,怎么比老子还小心?”潘季驯白他一眼道:“半个月来,老夫天天观察混凝土的变化,那东西越来越硬,口感也……呃,总之是越来越结实了!”

    “哈哈,那就好。”赵昊笑道:“对了,我搞出了个新配方水泥,中丞要不要尝尝鲜?也算庆祝初战告捷?”

    “好啊好啊!”潘季驯先是大喜,旋即狠狠瞪他一眼道:“滚蛋!这算什么庆祝?!”

    赵公子放声大笑,只觉这个口是心非的傲娇老头,就连吃土的样子都可爱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