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国家的改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朱慈烺当然希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他也明白问题的根子是出在哪里。但他不可能毫无顾忌的大刀阔斧改革,尤其是在大明生死攸关的时候。

    在战时一切都要为战争让步,一切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只有战胜满清,朱慈烺才有机会改革,或者说改革才有意义。

    不然整个国家沦陷在满清的铁骑之下,只会迎来异族野蛮残暴的统治,还谈什么革新

    在此期间朱慈烺本人哪怕受些委屈,背些黑锅也无妨。

    总之,文安之率顺军余部增援四川这件事算是定下来了。

    从启用文安之的那一刻朱慈烺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保住此人。

    不甩锅是朱慈烺的行事、领导风格。

    同样的一件事如果换做崇祯,恐怕就不会廷杖左顺门哭谏的文官,而是会借文安之的脑袋一用了。

    看看崇祯朝那些赫赫有名的官员吧,有很大一部分没能得到善终,最主要都是给崇祯背了黑锅。

    崇祯可谓是甩锅第一人,遇到什么事情首先把自己的责任撇清,皆是群臣误朕。

    这其中自然真的有杨嗣昌、陈新甲这样的废物,但也有很多忠直之臣。

    崇祯一次次的折腾一次次的甩锅,把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说没有他的责任肯定是不合适的。

    哪怕是木匠皇帝不死,局势也不会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当领导最重要的一点是会用人。

    短短三个字看起来简单,实则很难。

    首先你要有识人之能,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

    其次,你要让人肯替你卖命。

    崇祯朝的问题就在于混日子的人太多了。

    这导致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极为畸形。

    要想让下属替你卖命,领导不但要有魅力,更要有魄力,最重要的是要有担当。

    前两者加在一起都没去“担当”二字重要。因为这一点直接关系到下属有没去安全感。

    一个不会保护下属,遇事只知道甩锅的领导怎么可能受到拥戴

    何况这个领导还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手中执掌着生杀大权。

    臣子们整日上朝提心吊胆,生怕皇帝因为哪件事情把自己抛出来顶缸。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叫臣子用心做事,为君分忧

    用心做事的可能会掉了脑袋,敷衍混日子的反而过得舒坦滋润。

    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做。

    所以明末官场的畸形不能完全归咎于文官阶层,崇祯本人也是有责任的。

    所以朱慈烺致力于改变这一现象。

    首先他必须要让那些真正忠于他,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看到皇帝不是一个甩锅的人,是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保护他们的。

    譬如文安之、路振飞、袁继咸、堵胤锡,都是朱慈烺要死保的人。

    朱慈烺就是要告诉他们,天塌下来有他这个皇帝顶着,砸不到他们的头上。

    只要朱慈烺在皇帝的位置上坐一天,就不会让他们受委屈。

    这样才是一个好领导,好皇帝应该做的。

    当然,对于那些尸位素餐一心混日子的废物朱慈烺也不会有任何怜悯。

    该罚的罚,该贬的贬,该杀的杀,该抄家的抄家。

    赏罚分明才是正道。

    至于说皇帝的私德,被诟病就被诟病好了。

    反正朱慈烺要做的是让整个国家往好的方向发展,哪怕因此被史书黑上一笔也在所不惜。

    李世民不一样“私德有亏”吗

    明太祖朱棣的私德又好到哪里去了

    可这妨碍他们成为千古一帝吗

    做皇帝最重要的是为天下人谋福祉

    

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月岛海寇(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大当家,你说官兵在搞什么名堂这几十艘水师战船天天出海操练,看着怪吓人的,弟兄们都不好出去抢船了。天天窝在这岛里,迟早窝出病来。”

    吴二胡子扯着嗓子抱怨道。

    “老三你就是太心急了,官兵是什么德性你还不清楚吗他们这就是做做样子,给上面看的。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过不了多久这火就烧尽了。”

    刘有亮好声劝道:“咱们再忍忍,好汉不吃眼前亏嘛。”

    “哎,真他娘的晦气碰到这么一个煞神。”

    吴二胡子手一扬愤愤的说道。

    “大当家,老三,我看官兵这么一操练反而是好事。”

    只有一只眼睛的郑保嘴角一挑道:“以往海商都知道咱小月岛附近不太平,大部分都会主动绕远。害得咱弟兄得出海好远才能截到一艘船,还为此和几个道上有头有脸的扛把子起了冲突。这下登莱镇复设水师,又这么大张旗鼓的操练,山东一代的海商见了肯定会以为官府是有心整饬海防,就会放心从咱小月岛附近走了。”

    原来这围坐在一起的是小月岛附近有名的海盗头目。

    大当家名叫刘有亮,做海寇之前是浙东沿海的一个渔民。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刘有亮靠着勤奋和一艘渔船也养活了一家老小。

    但天有不测风云。一次远海捕鱼时刘有亮遇到了倭寇。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伙儿倭寇只有极少数人真的是倭国人,其余都是大明海商的武装海员。

    大明海商和倭寇勾结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刘有亮当然也知道。

    从被盯上的那刻起刘有亮就知道自己跑不了了。

    倭寇的朱印船比刘有亮的渔船快很多,在宽阔的海面上根本不可能逃脱。

    刘有亮遂放弃了抵抗,主动等倭寇把他掳上船去。

    一般来说这种海商和倭寇合作的组合对有经验的渔民十分中意,会选择把他们变为自己的海员。

    刘有亮果然猜对了。

    倭寇对他的渔船并不感兴趣,而是想让他入伙。

    刘有亮颇是有些挣扎。

    渔民和海寇虽然都是靠海吃饭,但性质却是完全不同的。

    渔民靠自己流下的汗水,海寇却是靠劫掠船主的鲜血。

    刘有亮是一个老老实实的本分人,加入倭寇就意味着他要放弃自己的良知,放弃结发妻子,放弃两岁多大的孩子。

    而这一切都是他所珍视的,是他活下去的动力。

    但他也知道如果他拒绝入伙,倭寇绝不会放他活命。

    在海上处死一个人十分简单,绑上双手双脚扔到海里去就好。

    最终刘有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选择活下去。

    加入这伙儿倭寇后刘有亮很快就参与到一次劫船行动中。

    为了考验他的忠心,倭寇头子命他将截获船只中一名海员的脑袋生生割了下来。

    因为刀很钝,刘有亮足足割了十几下才把人头割下,之后他当即呕吐了出来,连着两天吃不下去东西。

    但从此之后刘有亮也算是纳了投名状,成为这伙儿倭寇的正式一员。

    人心底的恶念一旦被激发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刘有亮从一开始的那个淳朴善良的渔民变成了凶狠残暴的海寇。

    时间久了人的欲望也会随之膨胀。

    刘有亮渐渐不满于只给别人打下手,他想要扯起一面旗子单干。

    有了野心刘有亮便暗中串通一些有同样想法的人,商议逃走的事宜。

    这伙儿倭寇一共有四五艘常用船,都停靠在一处私港中,只有补给淡水食物时才会入港停靠。

    刘有亮便利用这个机会将管理私港的人灌醉,从而趁着夜色跟几十名海寇将一艘船驶出了私港。

    他们知道倭寇发现有人偷船逃走后一定会派人来追,故而顾不得夜色漆黑拼命航行。

    一连航行七八日后刘有亮等人才敢暂时放松下来喘上一口气。

    而就在这时他们发现了小月岛。

    这个岛位于登州海岸外一百多里,位置极为隐蔽,刘有亮等人也只是偶然间才发现。

    他们相信倭寇一定不会发现此岛。

    做海盗需要一艘船、一处港。如今他们都有了,自然具备了成为海盗的基本条件。

    至于劫掠商船的具体细节,刘有亮等人自然早已轻车熟路。

    加之登莱的位置得天独厚,往来商船无数,简直是数不尽的肥羊。他们干了一票又一票,赚的盆满钵满,在登莱附近海域留下了响亮的名声,使往来海商闻风丧胆。

    刘有亮也组建起一套他拥戴他的班底,这其中就有吴二胡子和郑保。

    刘有亮也十分够义气,没有亏待支持他的老弟兄,凡是跟随他当初起事的人都积攒了大量的财富。

    这一帮海寇也确实赶上了好时候。

    他们崛起扬名之时正是崇祯末年。

    崇祯末年天下大乱。外有东虏虎视眈眈,内有流寇肆虐。

    朝廷早已是焦头烂额,处理这两个难题还来不及,哪里有时间收拾刘有亮这样的小虾米。

    如果换在太平年景,朝廷早就派水师围剿刘有亮了,哪里会容得他们做大。

    这些年来,刘有亮等人一直过得顺风顺水,方圆百里未逢敌手。

    这次算是他们遇到的第一次危机。

    但听郑保的意思,如果处理的好了似乎还能因祸得福。

    “老二啊,你说的确实有些道理。官兵一直不知道咱老巢在哪儿,即便是有心剿灭也无处使力气。”

    刘有亮稍顿了一顿,继而接道:“不过这些日子弟兄们确实憋闷了一些。要不这样吧,等官兵水师操练完了,咱们去一趟浙东,抢些女人回来给弟兄们享用。”

    做海盗自然不会有稳定的生活,劫掠来的女人都很节烈,一般会拼死抵抗。

    故而海盗将她们奸淫之后会立即杀死,想要发泄兽欲时再抢一批就好。

    上一批抢来的女人已经都被杀死。因为登莱水师的组建,小月岛的海盗已经很久没有尝过女人的滋味了。故而刘有亮才会这么说,以求稳住人心。

    

第二五十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兔子不吃窝边草。

    刘有亮之所以不到登莱沿岸劫掠女人,并不是因为他良心发现,而是他害怕此举惹恼了登莱的官军。

    若是以前也就罢了,偏偏现在登莱水师刚刚组建,是万万惹不得的。

    毕竟劫掠沿海商船和到沿岸掳掠女人是两种性质的事情。

    前者官府尚且能够装作没有看见,但后者却是绝对不能装聋作哑了。

    这等于被狠狠掴上了一掌,只要不是小娘养的就绝对不可能忍得了。

    官府必须出面作为一番。

    不然若是御史上疏弹劾一番,从知县、知州、知府、海防道官员甚至是巡抚一个都洗脱不了干系。

    刘有亮当然不想主动去招惹官府,招惹登莱水师。所以他宁愿主动去到更远的浙东掳掠女人。

    “大当家的,这个好啊我听说浙东的女人一个比一个水灵,拿手那么一攥都能攥出水来。”

    吴二胡子一脸淫笑道。

    北方的姑娘他都玩腻了,想试一试江南的小家碧玉。

    “啊我已经等不及想要尝尝这些小娘子的味道了。”

    “咳咳,大当家,你觉得明廷和东虏之间谁能最终独享天下”

    郑保十分不合时宜的问了一个问题。

    刘有亮直是怔住了。

    他的前半辈子是渔民,后半辈子是海寇,在他的印象中似乎从不需要考虑这种问题。

    今儿个老二是怎么了。

    吴二胡子更是哈哈大笑道:“二哥,你莫要寻大哥开心,咱就是一伙儿海寇,谁得天下与咱们有什么干系”

    “当然有干系。”

    郑保眉毛一挑道:“要是大伙儿想要一辈子做海寇就当我没说过。可若是大伙儿想要有朝一日封侯封伯,那便该考虑这件事。”

    “此话怎讲”

    刘有亮突然有了兴趣。

    “大哥听说过郑芝龙吧”

    “当然。”

    做海盗的没有不知道郑芝龙的。

    此人原先是闽地大海寇,后来接受朝廷诏安一路升官加爵成了侯爷。

    这简直是所有海盗奋斗的方向。

    但大部分海寇也就是羡慕一番,并不会真的想要效法郑芝龙归降明廷。道理很简单,郑芝龙归降时手中攥着一支天下无敌的水师,明廷这才高官厚禄加以笼络。

    可一般的海寇哪里有这种实力。

    几艘船是常态,十几艘船就了不得了。

    这种实力的海寇即便归降也就最多封个千户、守备,做马前卒的命。

    “我可做不了郑芝龙”

    刘有亮摇了摇头。

    “若是一般时候大哥当然做不了郑芝龙,但现在是非常之时啊。”

    郑保顿了一顿道:“东虏与明廷争天下,拼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