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醯落吓得魂飞魄散,不得不放弃甲骑,继续逃跑。
  没来得及换乘的甲骑跑不动了,先后被汉军追上。
  有人徒劳的拨转方向,避开了汉军骑士。
  他们意外的发现,汉军骑士的目标并不是他们,而是醯落。
  甲骑如释重负,看着汉军骑士从面前奔驰而去,一路狂追醯落。
  很快,醯落身边的轻骑兵也跑不动了。他们的负重比甲骑轻一些,但体力消耗同样不小,渐渐跑不动了。
  最后,除了几个坐骑较好的亲卫骑士,大部分轻骑兵都放弃了。他们勒住坐骑,或是下马投降,或是转身迎向追上来的汉军骑士,为醯落争取一点时间。
  ——
  张杨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
  他的年纪虽然比王服大不少,体力却不弱,经验更比王服丰富。
  收到天子的诏书后,他就为追击做准备。不仅将天子赏赐的酒肉及时分给麾下的将士,鼓舞士气,养精蓄锐,还特地挑出了一些精锐,为他们准备了一人双马。
  骑兵都会有备用马,但汉军骑士无法像匈奴人那么奢侈,一人双马甚至一人三马,备用马只有骑士的两成左右。
  张杨共有千余骑,备用马三百出头。
  三百骑,是最后能参与长距离追击的兵力上限。
  张杨只挑了两百人,两百最优秀的骑士,配备五百匹战马。
  天子赏赐的酒肉不仅让他们补充了体力,更提振了士气。
  这两百骑士精神抖擞,死死的盯着醯落不放。
  谁挡他们,他们就杀谁。
  一路追来,张杨亲手杀死的匈奴骑士就超过十人。
  ——
  王服紧随其后,急得两眼冒火。
  看着张杨就在前面,就是追不上,而且距离越拉越远,王服意识到自己的安排有些问题。
  兵力虽多,但速度却不够快。
  照这样子下去,别说追上醯落,追上张杨都不可能。
  追都追不上,兵力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王服咬咬牙,伸手一路指过去。“你,你,你,下马,将战马让出来。”
  被指到的骑士一头雾水。“没有战马,我们怎么追?”
  “追你老母啊。”王服急得破口大骂。“没看见吗,我们连人家的马屁眼都看不到了。再这么追用卵用?不能超乘的全部下马,将战马让给其他人。”
  那些骑士顿时急了,谁也不肯下马,将这么好的机会让给别人。
  谁都看得出来,醯落已经是掉了毛的凤凰,没了爪子的狼,只要能追上去,就是大功一件。
  这时候,谁愿意成全别人?
  王服骂得嘴角全是白沫,也没人愿意接受命令。无奈之下,王服只得说道:“若能斩杀醯落,千户侯的爵位老子独享,其他赏赐所有人均分,再拿出三年的食邑收入酬谢。赶紧给老子下马,否则老子先砍了你们。”
  被点到的骑士无奈,只得跳下战马,将坐骑让给同伴。
  “多抓俘虏。”王服奔驰之际,不忘高喊一声。“战利品全归你们自己。”
  一个被迫下马的骑士啐了一口。“有个屁的战利品,匈奴人个个穷得跟鬼似的。”
  “蠢物。”另一个骑士嘿嘿一笑。“匈奴人虽然穷得像鬼,可是战马值钱啊。接下来还有恶战要打,战马的损耗肯定不会小。俘虏可以不要,战马却多多益善。要是运气好,抓到几匹好马,那可就发了。”
  “对对对。”其他人如梦初醒,又高兴起来,纷纷聚在一起,组成战斗队形。
  被张杨、王服冲杀过后,不少匈奴人倒在了血泊中,失去了主人的战马站在一旁啃草。这些汉军骑士很快就收拢了足够的战马,变成了骑兵,向失魂落魄的匈奴人发起了攻击。


第二百八十七章 首战告捷
  王服的部下来自北军的骑兵三营:越骑营、屯骑营、长水营。
  这三营的骑兵原本都来自属国,只不过在洛阳住了多年后,实际上已经成了洛阳人。之前的艰苦朴素荡然无存,偷奸耍猾的习气却与日俱增。
  即使是挑选出的精锐,与真正的匈奴骑士相比,依然没什么优势可言。
  如果是人数相当,两军对垒,他们未必有这胆气,更谈不上什么胜算。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匈奴人已经被击溃,连醯落本人都成了丧家之犬,被张杨、王服追得喘不上气来,部落败亡在即,那些普通的匈奴人四分五散,各自逃命,哪里还有斗志可言。
  面对这些发财心切的汉军骑士,匈奴人根本没有恋战之心,一触即走。甚至还没接触,见汉军骑士气势汹汹的杀来了,掉头就走。
  作战倚仗的就是士气。
  士气高涨的时候,平时的弱鸡能变成斗鸡。
  士气低落的时候,真正的恶狼也会夹着尾巴逃跑,实力不足的更是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唯恐被人追上,丢了性命。
  这就是汉军骑士与匈奴人眼下的写照。
  平时在三千精骑中没什么地位的北军骑士一下子成了纵横无敌的强者,心态几乎爆炸,甚至有些寂寞。
  心态爆炸的不仅是被王服临时夺走了战马的百余骑士,没有跟着张杨、王服追击醯落的骑士大致都差不多。他们以两百人为单位,在曲军侯的率领下,追亡逐北,肆意杀戮。
  根据事先的安排,他们在杀人之余,不忘劫货。
  战马是首当其冲的战略物资,能抢尽量抢。匈奴人的箭矢也不错,可以作为补充。有的角弓制作精凉,不弱于汉军的制式战弓,也一并收集起来。
  有贪财的,两只眼睛瞪得溜圆,看到穿着稍微礼面些的匈奴人就追上去砍。砍倒之后,全身上下、里里外外的搜个遍。
  虽然大多数匈奴人都很穷,但匈奴贵人却不穷。汉军骑士经常会有意外收获,缴获一些金器、玉石之类的贵重物品。
  刘协一路走来,看到了好几个汉军骑士拿着刚收刮来的战利品眉开眼笑。
  他当没看见。
  这些骑士当然不是他期望的威武之师,但凡事都有个过程。如今朝廷一贫如洗,连赏赐的钱都拿不出来,再不让他们搜刮点战利品,难道真的全靠教化吗?
  这是一条漫长的路,急不得。
  随行的呼厨泉、艾肯却看得心头滴血。
  这些从匈奴人身上搜刮来的战利品中,有一部分原本就是单于庭的财产。
  但他们不敢吭一声。
  弱肉强食,原本就是草原上的生存法则。他们如今寄人篱下,连内部的叛乱都无法平定,只能倚仗汉人的力量,又岂敢和汉人争夺战利品。
  ——
  傍晚时分,刘协赶到醯落的后勤部队藏身之处。
  这是沙漠里的一段河谷,河水的一条支流从沙漠里经过,湿润了一条狭长的河谷。
  大片的牛羊在河水两岸游荡,悠闲自在。
  负责看守牛羊的匈奴人没等到醯落的命令,却等来了如狼似虎的张绣和羽林骑,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战斗,这些匈奴人就投降了。
  既然汉人出现在这里,醯落自然是战败了,反抗也没有意义。
  反正都是做奴隶,做汉人的奴隶或许更舒服一些。
  当刘协赶到河谷的时候,张绣已经指挥匈奴人杀牛宰羊,做好了庆功的准备。
  看着满山满谷的牛羊,刘协松了一口气。
  有了这些牛羊,作战时间至少可以延长半个月。
  刚刚下马,刘协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经过近百里的追逐,张杨将优势保持到最后,砍下了醯落的首级,正在回程的路上。
  刘协如释重负,与荀攸交换了一个眼色,会心一笑。
  裴俊等人却没这么深的城府,兴奋地欢呼起来,就连蔡琰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脚步也变得轻快了许多。
  斩杀醯落,等于全歼了匈奴右部。
  首战告捷,而且是一个超出预期的大捷,任谁听了都会兴奋。
  “侍中,陪朕走走吧。”刘协说道。
  荀攸躬身领命。“敢不从命。”
  两人拱着手,沿着河水缓缓上行。微风从西北方向吹来,吹散去了河谷中的血腥和牲畜的味道,清新了许多。
  “下一步,当击何处?”刘协问道。
  “臣以为,当去美稷。”
  刘协侧着脸,等待着荀攸的解释。
  “匈奴人的叛乱,本是右部的醯落联络休屠各白马铜所起,其他诸部只是观望。除恶务尽不太可能,诛首恶才是正途。醯落既诛,其他部落当知取舍,必聚于美稷。陛下据美稷,若白马铜称臣,陛下可于匈奴各部面前斥责之。若白马铜不服,陛下可下诏讨贼,各部焉敢不从?”
  刘协不置可否。
  他知道荀攸的方案不错。醯落授首,匈奴右部覆灭,其他各部必然胆寒,趁此机会见好就收,尽快班师,未尝不是一个选择。
  但他不这么想。
  他不仅要借此战立威,更想解决匈奴人的融合问题,彻底解除边患,至少要打下基础。
  “朕不回洛阳,山东形势将如何发展?”刘协突然问道。
  荀攸面色平静,看不出一点惊讶。
  “若臣所料不差,一旦袁绍挥师南下,兖豫荆徐必将相应。扬州的孙策可能会有变故,未必肯俯首称臣。益州么,有地利之险,或许也会坚守一段时间。”
  刘协面不改色,接着说道:“然后呢?”
  荀攸眼神微闪,沉吟片刻。“然后袁绍有两个选择:一是入朝主政,一是与陛下刀兵相向。”
  “他会称帝么?”
  荀攸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看了刘协一眼,沉吟片刻。“有可能,但未必。”
  “为何?”
  “袁绍多谋而寡断。不臣之心,他不仅有,而且酝酿已久。然大汉四百年天下,光武养士百年,忠义之士不乏其人。纵使袁绍承四世三公之余绪,也未必能如王莽篡汉一般顺利。袁绍不称帝,诸臣虽有异议,尚有回旋余地。袁绍称帝,则自绝于汉,心存汉室之人不肯苟且,温顺者隐退,激烈者起兵,皆是意料之中。袁绍有所顾忌,难免犹豫。”
  “这么说,袁绍若敢称帝,形势反而明朗些?”
  荀攸心中一紧,迟疑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刘协也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荀攸看着刘协平静的侧脸,头皮一阵发麻。


第二百八十八章 义利难全
  两天一夜没合眼,刘协的眼皮重得像山。
  但他不能睡。
  所有人都累,只是被胜利的情绪裹胁着,一时半会还没感觉。等这股劲头过去了,无数人会倒头就睡。如果这时候有敌人杀过来,形势瞬间就会逆转。
  他会败得比醯落更惨。
  以天子之尊,巡视各营,勉励将士们大胜之余保持谨慎。一部分人抓紧时间休息,一部分再坚持坚持,确保安全,防止出现意外。
  尤其是最辛苦的斥候营,刘协不敢有丝毫大意,亲自安排任务。
  各项事务安排妥当,回到御帐,发现蔡琰裹着衣服,趴在案上睡着了。
  回头一看,一直陪在身边的裴俊也脸色苍白,走路打晃。
  “你去睡一会儿吧。”刘协说道。
  “可是,陛下……”
  “朕没事。”刘协摆摆手。“等骁骑将军和越骑校尉回来,蔡令史应该差不多睡醒了。”
  裴俊见状,没有再坚持。
  他的确挺不住了,走路都能睡着。
  他有点敬佩天子。
  天子和所有人一样,都是两天一夜没合眼,但他看起来要比其他人好很多,至少说话条理还很清楚,走路也很稳健。
  裴俊拱手退出。
  他也不敢走远,就在附近的小帐里休息,随叫随到。
  刘协脱下大氅,盖在蔡琰身上,自己在帐里来回走动,等待即将归营的张杨、王服。
  他也很累,但是有前世连续几个月赶任务的经历打底,他还能撑得住。
  等张杨、王服归营,第一时间接见,调解可能的矛盾,只是他这么坚持的一个目的。
  以身作则,保持必要的警惕,防止全员松懈,给敌人可乘可机,才是关键。
  当然,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考虑。
  平定匈奴叛乱后,是返回太原或者河东,还是继续留在美稷?
  他对荀攸露了一点口风,但荀攸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意见。
  他不知道荀攸是什么态度,但他相信,荀攸已经猜到了他的心思。
  他会支持还是反对?
  ——
  荀攸双手抱在脑后,仰面朝天,看着漆黑的帐顶出神。
  他的身体很累,但他却睡不着。
  天子的那句话像惊雷一般,在他脑中反复回响,惊散了他的睡意。
  可他却一点也不意外,反倒有些释然,就像是等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答案。
  曾经的猜测变得越来越明确。
  天子想看袁绍称帝,关键不在看袁绍是否有不臣之心,或者袁绍是否有胆量称帝,而是天下有多少忠义之士。
  光武皇帝养士百年,效果究竟如何?
  荀攸自己也说不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