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牟明-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来这里也不少赚钱,可这种拿刀架在脖子上强迫人的行为,周秦川实在接受不了,哈喇河边的鲜血仍然历历在目。
  这两日里,周秦川也曾暗中观察,筹谋逃跑,只是周围看似宽松,无人看守他们,但不时就有小队骑兵往来驰骋,也不知他们是在练兵,还是在巡弋。
  周秦川自忖,凭三人的那些骡马,还有拙劣的骑术,跑不出多远就会被撵上,只得很不甘心地熄了这个念头。


第153章 邀请

  眼见这王五如今又是一副人畜无害、和气生财的样子来套近乎,周秦川深怀戒心。
  “承你吉言,王五哥,好几日没见了,有事儿?”
  周秦川眼光有些不善,也就没有吭声,倒是苏幼蓉赶紧接上了话。
  “无事无事,就是来看看大伙儿生意如何,你们忙,你们忙。”
  王五干笑两声,继续朝前走,接着一脸和气地同各个商家打招呼。
  “哼,无事献殷勤,非那什么即盗,兄长?”
  待他走远,小济把三人的心里话都给说了出来,只是他老毛病又犯了,记得不周全,不过这回没有乱编排,说不出来就诚心请教。
  周秦川懒得教他那个字,以免被河蟹。
  苏幼蓉倒是有心教,却又说不出口,只得敲了小济一下脑袋:
  “脑子被狗吃了?对了,这半个月都没有好好写字儿了,今晚开始,还是我教你写。”
  “啊?又来!”小济苦了脸。
  这半个月被胁迫至此,都是忙着赶路,再加上气氛压抑,苏幼蓉对他放松了不少,没想到才安顿下来没几天,就又开始了。
  “秦川哥,我看王五他们也都是汉人,如此上赶着替蒙人卖命,把咱们挟持到此,到底意欲何为?”
  收拾完小济,苏幼蓉凑到周秦川耳边,低声商讨。
  这问题从哈喇河边开始,周秦川就一直在想,至今也不得要领,如何答得出来,只得故作高深莫测地回答:
  “听其言,观其行罢,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说不得咱们的疑惑今日就能有答案了。”
  还别说,周秦川这番装叉的话还蒙对了。
  王五兜了一圈后,还是回到了周秦川他们附近,隔着几个摊位,驻足同一户商家攀谈。
  这户商家规模也就比周秦川他们大一点点,货同样卖得差不多了,有工夫同王五吹牛打屁。
  一番没营养的客套话之后,王五冷不丁问人家货卖完之后有何打算。
  这话问的,别说当事人了,就是旁边这些伸长耳朵偷听的商家,包括周秦川他们在内,都想冲他翻个大大的白眼。
  这帮人不都是被你们劫持来的么,假惺惺地问今后打算有意思么,难不成打算要走,你们还能放任咱们离去不成?
  同王五交谈之人嘿嘿一笑,也不正面作答,自把话题岔了开去。
  王五没得到答案,也没见他有何表情,又呱噪了几句话后,笑眯眯地说出了他今日来此的目的:
  “诸位叔伯兄弟,大哥大嫂。。。”嗓门还挺大。
  啧啧,这开场白,打把式卖艺呢!周秦川忍不住在心里吐了句槽,他对王五这帮子人很有看法,自然不会待见。
  “。。。王五今日前来,别无他意,乃是今晚山后板升城有庆典,咱们大掌柜邀请大伙儿一同前去观礼。”
  啥玩意儿?板升城?周秦川三人听得一头雾水。
  旁边商户知道他们底细,小声解释了几句。
  简单地说,‘板升’实为蒙语,有城、屋、堡的意思,会侍弄这些建筑的多半是汉人,因此被逐步引申为草原上的汉人聚集地。
  在中、晚明时期,汉人大量逃亡塞外,形成了不少规模不等的板升城,至于此时,这种风潮尚未形成,也就只有这些经常在塞外跑的老江湖方能懂得其中含意。
  “观礼?观礼啥意思?”小济不得其解。
  “不学无术。”苏幼蓉叱道,“观礼就是去参观庆典,然后再吃上一顿。”
  “哦,有吃的啊。”
  小济明显只注意到了吃,气得苏幼蓉又把当晚的写字任务加了量。
  “这么多人都去啊,坐得下么?”有人发问,他们这些小商家全部加起来,也是有四百来号人的。
  “都去都去。”王五还是笑眯眯地回答,“放心,没事儿,吃不穷我们的,就当为古北口没给大家交底的事儿,给大伙儿赔不是了。”
  是真赔不是还是鸿门宴呢,众商家心照不宣地交换着眼色,却又不能不去,纷纷应了,周秦川三人当然也不例外。
  “板升城就在那两座山包之后,过了垭口就到,大伙儿下午自去即可。”
  王五把地方指明,开始告辞,临走前还说板升城都是汉人,让大伙儿不用拘束,平时若无事,也可以去逛逛。
  众人全当他在说客气话,开玩笑,要是没有你们首肯,乱闯乱入,再被一箭射杀了,找谁说理去。
  听说有吃的,还是白食,本着不吃白不吃的态度,申正末刻(下午不到五点)小济就开始催着去了。
  周秦川他们的生意本就可有可无,遂依了他的意,早早收了摊,朝着山垭而去。
  从集市到垭口其实并不远,最多也就赵氏客栈到村子里的距离,山坡也不陡,对颠沛流离了几个月的周秦川他们来说,几乎不费力,不出一刻,三人就过了两山之间。
  尽管从王五口中得知山后就是板升城,但垭口后的场景还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沿着另一侧的山坡,是一座大型堡寨自山腰向山脚铺开,堡寨周围有简陋的木桩围栏,堡寨规模不小,周秦川自觉欠缺经验,竟然估不出大致人数。
  一条河缓缓从寨前流过,河两岸是大片田地,田里已然只剩下了光秃秃的麦茬。
  密密麻麻的人群,聚在田边空地,正热火朝天地将已经晒好的麦粒收袋装好。
  “怪不得这里的粮食卖不上价。”苏幼蓉在一旁喃喃说道。
  没错,有粮食出产,蒙人还愿意买粮就不错了。
  怪不得前两日王五这些人一个都不见人影,原来是在此抢收粮食。
  怪不得今日请人来参观,原来是要搞丰收庆典。
  只是在蒙人的地盘上,有这么多田地,收获了绝不算少的粮食,这种事儿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儿。
  下山的时候,周秦川忽地想道,这么多汉人,不会都是从汉地忽悠过来的罢。
  可能性极大,且看与他们同路而来的那些农夫农妇,占据了大多数,估计这板升城还有周围的田地,就是靠着这些一批接一批从汉地而来的农夫建成开垦出来的。


第154章 观礼

  至于他们这些小商家,不过是搂草打兔子,顺便为之,带到此地做一番交易,缓解此地货物紧张的状况罢了,就是不知货卖完后会如何安排他们。
  堡寨空地前,有一小块空地,一队蒙人看样子也是刚到,纷纷翻身下马,把鹿、黄羊、麂子、狍子等猎物扔到空地上,估计刚刚围猎回来。
  王五带着人站在空地边,笑意吟吟地同蒙人们打招呼,接手猎物的洗剥。
  “唷,周当家来了。”
  王五眼尖,记性也好,周秦川他们刚下山,还没走到堡寨门口,就被他看见了。
  “抱歉抱歉,刚开始准备,想要吃上东西,还有得一阵子。”
  “无妨,是我等来得早了,不用理会,我们四下逛逛就好。”周秦川回礼道。
  “请自便,板升城外不拘何处,都可随意参观,若想进板升城的话,我可以安排个人送你们进去看看。”
  王五热心地介绍。
  周秦川三人谢绝了王五的好意,沿着河边走了一小圈,见识了一下麦田之后,拐到了堡寨边上。
  他们并未进寨,只顺着围栏走了一圈,隔着栅栏打量了一番。
  里面的房子称得上五花八门,有木屋,有土屋,更多的是小小的窝棚。
  看得出来,木屋土屋几乎都有人住,而窝棚则有空闲,也不知道是有人离开后留下的,还是早早盖好备用的。
  窝棚和窝棚之间的空地不少,想要加个院墙什么的很方便,估计那些木屋土屋就是在原先窝棚的基础上加盖的。
  整个堡寨里出人意料的干净,并没有污水横流,屎溺遍地的景象,小型的茅厕鳞次节比地遍布各处。
  看来为了堆肥种地,这里的人很是动了一番脑筋。
  围着板升城转了一圈,周秦川也大致数了一下。
  连上窝棚,估摸着有一千二百多的房屋,那就是一千二百多户,除去两三百户的空屋,这个板升城少则三千人,多了能有四五千人。
  等周秦川他们回到堡寨前的空地上时,时辰已经不早,不少商家也到了。
  篝火一堆又一堆地点燃,猎物被烤得‘滋滋’冒油,四下飘香。
  众人又闲聊了几句之后,天色彻底黑了下来,晚宴终于开始了。
  之所以说晚宴,是因为周秦川他们还在四下闲逛之时,王五等人就把所谓的庆典给弄完了。
  其实就是丰收之后的拜神谢礼仪式,搞得有模有样的,周秦川远远看见,还想近前凑个热闹,奈何人多,实在挤不进去,只得罢了。
  如今板升城里的汉人差不多全都各回了各家,来捧场的蒙人也不多,剩下的不是小商家,就是当初在古北口忽悠大伙儿的各个伙计,人数一下子就少了不少。
  哈喇河边的那个掌柜也现了身,带着王五和其他精明的伙计,频繁穿梭在人群之中。
  直到此刻,周秦川才知道此人姓莫,王五他们都叫他莫掌柜,看来是个能说得上话的人。
  “诸位,让我们满饮此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莫掌柜走到一个地势较高之处,端着酒碗又向大伙儿敬了次酒。
  现场几百号人,自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听清他说些什么,不过每隔数丈,就有伙计候着,替莫掌柜当传声筒,倒是不影响众人听他说话。
  轰然的叫好声之后,一只接一只的空碗被亮了出来。
  “今夜难得这么高兴,我就给大伙儿说件更高兴的事儿。”莫掌柜在高处大声开口,脸色微微发红。
  周秦川同苏幼蓉交换了下眼色,戏肉终于来了,这才是今晚请他们这些小商家赴宴的真正原因。
  “今天下午,大伙儿过来的时候,这里种的地,打的粮食,都看见了罢?
  各位千里奔波,求的是什么,不就是发点财,然后置块地,为子孙后代谋点福祉么。
  眼下就有这么个机会摆在大伙儿面前。。。。。。”
  莫掌柜在高处侃侃而谈,口才了得,大意不外如下。
  在这个叫做也失八秃的地方,有大片无主荒地,只要愿意,在场之人都能无偿分得田地,想要多大都行,前提是你得在来年将这块地种上庄稼,不能闲置。
  有人心动,更多人质疑,这里可是草原,蒙人的地盘,你拿什么保障田地的归属,保障大伙儿的安全,就靠边上那些栅栏么?
  至此,莫掌柜终于搬出了他身后的靠山——北元太师也先,他以也先的名义保障各户田地不被侵占,土地的契约上会有也先、板升城和户主三方的签印。
  听到这里,周秦川心里一震,他的猜想最终被证实了。
  原来也失八秃就是也先此时在草原的驻跸之地,四年前的土木之变,瓦剌骑兵就是从这里向大同宣府一带发起进攻的,具体位置史书上语焉不详。
  不过周秦川根据一路来的行程,还有方位判断,也失八秃应该在明代后期所谓的归化还有包头一带。
  只是如今这两座塞外名城都还没有影子,也不知也失八秃是不是这两地的前身,抑或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消失了。
  怪不得这里的蒙人不缺金银之物,却普遍匮乏茶盐布匹,精铁更是到了连杂质铁锅都不放过的地步。
  土木之变后,明廷一直视居于右翼的瓦剌为劲敌,在草原上扶持朵颜三卫,以及出走的蒙元可汗脱脱不花等左翼势力,以期抗衡牵制瓦剌。
  至于朝贡,在英宗回归京师后,明廷才对瓦剌有所恢复,不过与土木之变前的规模和次数相比,远远不如。
  与瓦剌接壤的大同、宣府,及其更西的地带,则全面封锁了边境交易,靠着千里迢迢从古北口一带捡漏一般跑过来的商队,远远不能满足该部需求。
  由此造成了整个也失八秃的各种东西都非常匮乏,因此周秦川他们的生意才会这么好,价格更是令人满意。
  这里只有粮食不匮乏,莫掌柜不知何时跑到此地,同也先勾搭在一起,以各种实惠,软硬兼施地吸引汉人来此开荒种地。


第155章 分田分地

  有了粮食,这才让也先没有被大明的经济封锁弄垮。
  他们这些小行脚商,这一趟算是进了狼窝,不,虎穴之中。
  只是此刻,虎穴众人大多茫然不觉,还在听着高处的莫掌柜继续宣讲。
  他承诺每亩地每年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