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为大都督-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身在这座大殿中的人物,便是大齐乃至整个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物,宰相、尚书、上将军比比皆是,更别提其中还有天下亿兆生灵的主宰,被誉为上天之子的大齐皇帝,可以说,这里便是大齐帝国的中枢之地。
  心念及此,崔文卿心内不由腾升出了一股难以言说的感觉,心情也是忽地变得澎湃激动不已。
  这时候,面前领路的内侍已是停下了脚步,亢声禀告道:“兰台校书郎司马唐、太学生崔文卿上殿觐见,作礼叩拜。”
  话音落点之后,崔文卿和司马唐均是低着头拱手高声:“臣太学生崔文卿(兰台校书郎司马唐)见过官家,万岁万岁万万岁。”
  话音刚落,便听见对面传来一句中气十足的男子声音:“两位爱卿不必多礼,请起便可。”
  听闻此话,崔文卿和司马唐同时直起了身子,站定原地。
  原本按照觐见礼仪,觐见臣子这时候也不可冒然抬头直视君面,这一点陈宁陌昨天也是专门对着崔文卿讲到。
  然此时此刻,崔文卿却是按耐不住心头的好奇之心,乘势朝着正北面的高台偷偷一望,登时就看见了大齐天子陈宏的模样。
  陈宏大概三十出头,头戴一顶黑色的直角幞头,身穿一件绣有龙纹的赭黄色圆领袍衫,腰系红色宽边金玉带,国字脸膛浓眉大眼,颌下留有些许短须,整个人坐在御座之上,当真是不怒自威。
  坐在高台上的陈宏却是很清楚的看到了崔文卿抬头偷看的小动作,而站在他旁边的司仪太监也不例外。


第四零四章 单独召见

  对于这样的失仪行为,司仪太监老脸一沉,正欲请台下负责纠察朝臣礼仪的殿中侍御史将崔文卿失礼行为记录在案,不意陈宏已是毫不在意对着他的摇了摇手,一脸微笑的开口道:“前些天明教贼子挟持太学生要挟朝廷,多亏两位卿家临危不惧,甘冒危险舍身犯难,救出遭到挟持的九十余名太学生,小崔爱卿更是巧施妙计,利用迷魂香迷倒了画舫大厅内的明教妖人,从而才使得太学生们全部脱困,对此,朕心甚慰,现召见两位爱卿于大殿,当众嘉奖之。”
  说完之后,陈宏大手一挥,高声下令:“来人,宣旨。”
  话音落点,站在他旁边的司仪太监已是上前一步,面对着众臣展开了手中黄绢,高声念诵道:“敕门下:朕闻褒有德,赏至材,太学生崔文卿、兰台校书郎司马唐舍身犯险,为国捕贼诛奸,义之节也,实乃不可多得之忠臣烈士,现朕敕授崔文卿为从七品上武骑尉,司马唐为门下省左拾遗,钦此。大佑八年八月十八日。”
  高亢的尾音尚在殿中回荡,崔文卿已是彻底懵了。
  原来他以为,即便是他在解救太学生的行动中颇有建树,但历来的惯例,对于他这样的无官无职人员,朝廷也多半会采取财物奖掖,这也是历朝历代惯性之方法。
  况且因为解救太学生,他还足足欠下了纳兰冰十万两银子,可谓是一个天大的数目,若朝廷能够赐些钱财让他还债,倒也算是不错了。
  然万般没有料到的是,朝廷居然这样大手笔,直接赏赐武骑尉这样一个勋官,十足令崔文卿惊叹。
  这所谓的勋官,是古代官衔的一种,有品级而无职掌,用于奖励勋劳,功能类似于现代的勋章。
  不过最是实惠的,便是崔文卿从此以后,就可凭借这个武骑尉之勋,每月在朝廷领得一份俸禄,若遇重大庆典朝廷封赏,也会有他的一份,可以说,只要崔文卿以后不犯较大的过错丢官,那朝廷将会养他一辈子了。
  至于司马唐,也被突如其来的升官弄得是一脸惊讶了。
  他这个兰台校书郎不过是正九品官身,而门下省左拾遗则是从八品上,也就是说,他已是直接官升两级。
  其实司马唐也知晓解救太学生那晚他并没有出过多少力,更远远比不上崔文卿,故此对于奖掖之事一直奢望不高,此刻突闻这样丰厚封赏,他才止不住一阵惊讶。
  不容多想之下,两人同时拱手谢恩,齐呼圣天子万岁。
  陈宏微笑颔首,这才令两人退下了。
  出得宣政殿,崔文卿和司马唐两人都有些恍惚。
  一个人突然从白身秀才成为了勋官,另一人却突然连升两级,自然都感觉到了非常不可思议。
  然崔文卿转念一想:自家娘子可是从三品振武军大都督,相当于后世的副国级,自己受封的这个从七品上武骑尉一点也不够看,相差更是十万八千里,故而原本冒的几丝淡淡的喜悦,已是随之烟消云散了。
  这一边,司马唐也是恢复了镇定,对着崔文卿拱手言道:“崔公子,在下在此恭喜了。”
  崔文卿笑道:“司马状元官升两级,且为职官,这才是值得道贺,你我同喜同喜。”
  话到此处,两人却是无话可说了,又是一阵尴尬。
  便在这个时候,一名老内侍快步匆匆的走了过来,展颜笑道:“司马大人,天子召见完毕你就可以离开了,至于崔公子,还请你跟随咱家前去亿岁殿,待到下朝之后,官家要单独召见你。”
  “什么?!”不仅是崔文卿,就连一旁的司马唐也露出了无比震惊之色。
  官家单独召见,那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事情,特别是崔文卿在入宫之前,还是一个白丁秀才,如此一来,更是显出了此番召见的不凡。
  在如此心思之下,司马唐心内更是五味陈杂,只得带着无比羡慕的目光,告辞去了。
  在内侍的引领下,崔文卿来到亿岁殿内先行等待。
  相传这间大殿乃是大齐皇帝书房,许多政事也在这里进行处理,故而陈宏在这里召见崔文卿,也不甚奇怪。
  就这么百般无聊的等待了小半个时辰,崔文卿突闻外面一句“官家驾到”的悠长宣呼,未等他回过神来,刚刚下朝的陈宏已是独自一人大步走了进来。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碰撞,崔文卿连忙垂下了脑袋,毕恭毕敬的拱手道:“草民崔文卿,见过官家,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小崔卿家现在已是从七品上武骑尉,怎能还以草民自称?”陈宏爽朗一笑站在了他的面前,完全没有半分帝王的架子。
  眼见陈宏如此做派,崔文卿这才感觉到了有些紧张。
  说实话,倘若陈宏摆出天子的威严,崔文卿倒也非常适应,毕竟这才是一个天子应该有的模样。
  然陈宏却是这样和蔼可亲,待人客气,尚不知他秉性的崔文卿自然而然会对他生出琢磨不透的感觉。
  不容多想,崔文卿拱手笑言道:“今日当殿授奖,微臣还当真犹如生在云梦当中,尚没有回过神来,失礼之处还请官家见谅。”
  “无妨无妨,来,坐了。”陈宏指了指旁边一直放着的绣墩,自己则回身绕过了宽大的书桌,坐在了书桌之后的御座上。
  崔文卿拱手致谢,一撩袍衫下摆肃然落座,目不斜视自是正襟危坐。
  见他如此模样,陈宏微笑言道:“小崔爱卿用不着这么紧张,朕也只是随便问问。”
  崔文卿点点头,却知道陈宏绝对不是随便问问这么简单。
  “不知小崔卿家是何年生人?”
  “启禀官家,微臣生于景隆元年三月。”
  “哦?景隆元年?还是朕刚登基的那一天。呵呵,这么说来,朕登基,你便出生了。”
  “是啊,微臣现年已经十八,官家也登基十八年了吧?”
  闻言,陈宏笑了笑,言道:“是啊,朕十三岁登基,不知不觉十八年已过,现在回想,真乃弹指一瞬间也!”


第四零五章 大齐之危

  渐渐的,崔文卿有些放松了下来,笑道:“即便真是一瞬间,官家你也带领着大臣们为大齐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现在整个天下可以说是国泰民安,一片富庶啊!”
  陈宏摇手苦笑道:“小崔卿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咱们大齐国泰明安不假,然目前燕云十六州尚在辽人之手,恰如卧榻之下酣睡持刀之敌,而在北疆,西夏崛起已经不可避免,李氏一直觊觎着我河东之地,再说西北,吐蕃占据河西走廊俯视我关中一带,自大唐以来西域情况究竟如何,我朝仍旧不知,而在江南道之地,尚有明教妖人肆掠,你说说看,朕何以能够安心?”
  崔文卿很明显的察觉到了陈宏说这些话时那微微皱起的眉头,以及双目中隐隐的担忧,心知他肯定是对于这些有着切肤之痛,故而才会这样忧虑。
  看来这位年轻的大齐皇帝,应是一个勤政爱民,有理想有抱负的好皇帝,民间传言他一直不得谢太后的喜爱,使得谢太后产生了另立他人为帝之心,实在是可惜了。
  默然一阵,崔文卿开口言道:“其实官家所言,并非是官家之失,而是大唐末年天下大乱所留下的祸端,而以微臣看来,如今的大齐,的确也是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漩涡当中。”
  一听此话,陈宏微微一愣,在他看来,目前大齐周边的形势的确非常严峻,但若说处于危险旋窝,却是显然有些夸大其词了。
  不过他相信能够被王安石所看重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无的放矢之人,故而正容求教道:“不知小崔卿家所言的危险旋窝,乃是何意?”
  崔文卿慢慢斟酌了一番言辞,开口言道:“其实就大齐而言,国内天下安宁,官吏勤政,百姓安乐,虽有明教宵小作乱于江南路一带,然也只是小病小疾,不足以影响大局,但是大齐的外部环境却不一般,就实而论,微臣觉得北敌之患可谓心腹大患。”
  “北敌,你是说辽国?”陈宏皱起了眉头。
  崔文卿答道:“不仅仅是辽国,还有更加北面的女真人以及蒙古人。”
  闻言,陈宏更是讶然了:“女真人?你说身在辽东苦寒之地,半农半猎,备受辽人压迫的女真部落?”
  崔文卿点头道:“对,微臣真是说的辽东女真族。”
  陈宏愣怔怔的看了崔文卿半响,却是忍不住笑了:“小崔爱卿啊,你说的那些女真人,可是被辽人欺负得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他们能有什么能耐威胁我朝?你真是……”说到后面,已是忍不住摇着头笑了,与崔文卿交谈的兴趣也是大减。
  崔文卿没有半分窘迫,反倒是义正言辞的开口道:“官家,在辽东一带,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做‘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听到此话,陈宏笑容顿收,细细琢磨半响,哑然失笑道:“女真满一万人就不可敌了么?谁说的?”
  崔文卿正容言道:“辽国太祖耶律阿保机。”
  恰如一声惊雷,陈宏瞬间就露出了震撼之色,显然有些意想不到。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可谓是大名鼎鼎,即便是在中原,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因为他统一的契丹诸多部落,才使得契丹族击败了前来平叛的唐军,从而建立起大辽,乃当之无愧的英雄。
  在崔文卿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关于女真这句评判的确是耶律阿保机所言的,然在这个平行世界,阿保机说没有说过这话崔文卿却是不知道。
  但他明白耶律阿保机过世已经百年,且他说过的每一句话也不可能记得清清楚楚,陈宏也不可能前去求证,故而才会这般言语。
  陈宏神色渐渐凝重了起来,言道:“小崔爱卿,还请你对朕说一说这‘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由来?”
  崔文卿点点头,娓娓讲述道:“当年耶律阿保机合契丹诸部,建立辽国,而后便东征渤海,力战二十余载,方得底定辽东。辽东之地,女真、渤海、靺鞨、高丽皆为同种,当时因契丹之强,各部合纵拒辽,女真便曾以兵万人助高丽与阿保机之战,迭挫其兵锋。阿保机震于女真之勇,故而有此一言。”
  “女真人当真这么厉害?”陈宏闻言更觉不可思议。
  说起来大齐与辽国最近的一次大决战,便是二十年之前的梁河之战。
  在那场战役中,辽国以十万骑兵,很是轻而易举的就击败了几乎可以说是大齐最为精锐的二十余万大军,故此对于辽军的战斗力,大齐上下是深有体会的。
  然没想到在有着强悍战斗力的辽军面前,居然还有一句“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话,自然而然令陈宏震撼当场。
  崔文卿颔首道:“女真人之厉害,在于其生在在白山黑水之间,土地贫瘠,人丁稀薄,摆在女真人面前的头等大事,便是生存,故此,女真人自小便俗勇悍,喜战斗,耐饥刻苦,骑马纵横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长期以来,女真人都在反抗高丽对其部落的侵略,而辽人建立之后,更为了抵抗辽国的剥削而奋力抗争着,正是有了耶律阿保机女真过万不可敌的这句话,故此辽国从未让女真各部的成年男子人数加起来有超过一万人的时候。”
  “那既然女真壮年男子连一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